到达和记录是有意义的——记者笔下的那些行走和远方。

09-08 10:52

除了全职作家,记者也是旅游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群体,比如英国的简 · 莫里斯,就像近年来中国的刘子超一样。记者不仅是记录者,也是行走者。他们有着敏感的眼光和强烈的感性,便利的身份使他们能够迅速切入不同的国家和多元化的文化,并诉诸他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和想到的。


《尼罗河开始流淌》、《边界的诱惑》、《断裂与重生》三部具有游记特色的作品,讲述了三个不同地区的风景、人情、历史和当下:非洲、前南斯拉夫和印度。这三本书的作者都是记者。他们误入这些国家的现场,近距离考察不同的习俗和文化,用历史审视现实,用现实碰撞思想,留下一篇兼顾感性温度和理性思维的文章。


永恒的土地,向往明天


2018 年 4 月亮,吕强以《人民日报》非洲中心分社记者的身份前往这个陌生的大陆。在非洲 1123 一个日日夜夜,他带着好奇的目光、热情的态度和探索的精神,前后踏上了 30 一个国家的土地亲身感受着每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在景观和风景的表象下,描述了这个混杂着野性和文明的高原大陆,探索了这片土地上丰富的历史和多元文化。


开始流动的尼罗河


,吕 强 着,


出版中国工人出版社


吕强在这三年多的行走中,将自己定义为旅行者、摄影师和记者。阅读他的文章,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足迹的扩散,更是思想的漫游。《尼罗河开始流淌》向我们展示了非洲真实而复杂的外表,展示了一个结合古老与现代、贫穷与富裕、痛苦与荣耀的多彩大陆。正如作者所说,非洲不应该只被视为“野生动物园”和“落后博物馆”,也不应该被固定在蛮荒、贫穷和苦难的刻板印象中。它也可以配得上悠远的文明,拥抱美好的明天。他的话向我们展示了非洲的多样性,我们可以瞥见大陆的历史、现在和未来,风景与人文、苦难与希望交织在一起。


这本书的珍贵之处在于,作者没有从文化中心论的角度,而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非洲发生的一切,真诚地与当地人和当地文明交谈。举例来说,他讲述了卢旺达对种族灾难的反思,家家户户都会给予。 1994 2008年大屠杀中的受害者点亮了一盏灯,就像夜晚的星星,汇聚成一条耀眼的“人性银河”。;比如塞内加尔的非洲振兴纪念碑,承载着非洲追求文明、进步和繁荣的美好理想;例如,南非利用传统的乌班图精神来促进“真相和调解”。实现不同种族之间的包容与和谐。


吕强还提醒读者,是时候抛弃自以为被文明迷住的孤傲,与那些新文明面貌进行真实的交谈了。这片暗流欲望和放纵的土地,不仅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和裂谷,最大的沙漠和盆地,还有太多未被发现的认知和情感等着我们去理解。正如作者所说:“挣脱苦难,寻找希望,拥抱生活,这片土地上的向往和土地一样永恒。”


爱与理解,为谁而分?


年初,我读了克罗地亚作家杜布拉夫,来自前南斯拉夫。 · 乌格雷西奇的《谢谢你不读》和《痛苦部》融入了逃亡叙述、身份认同、战争政治等话题。但是,因为对前南斯拉夫和巴尔干半岛缺乏了解,所以总有一种“挠靴子”的体验。此时,这本《边界的诱惑》进入了我的视野,落地了我对前南斯拉夫的想象,也弥补了我对前南斯拉夫的认识。


《界限诱惑:寻找南斯拉夫》,


柏 琳 着,


出版于上海文艺出版社


除青年作家这一身份外,作者柏琳还曾是一位资深的主流媒体记者,对巴尔干地区非常感兴趣,也相当有研究。正如小标题“寻找南斯拉夫”所示,作者的行走终究是为了寻找已经不存在的南斯拉夫和曾经的“世界主义乌托邦试验场”。至于为什么一个人去前南,除了作者深刻的童年记忆,比如看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1999年 年度科索沃战争和中国大使馆爆炸事件也源于对彼得的记者。 · 汉德克的深度采访让她对这个世界产生了怀疑,这个问题聚集在前南地区——“爱与理解,如何被人为的界限隔开?而“行走”取代“钻研文献”的方式,也是因为她希望以身作则,彼得。 · “我正在观察汉德克的观点。我在理解。我在感受。我在回忆。我在质问。"


作者走访了贝尔格莱德、萨拉热窝、卢布尔雅那、萨格勒布等前南斯拉夫的主要城市,探索了一座雕塑、一座建筑和一条河流,直到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隐藏的沉重历史。更重要的是,作者还与当地人进行了有效的交流,包括大学教授、作家、出版商等知识分子,以及理发师、退休老兵、出租车司机等不同群体。他们从多个角度了解自己对前南斯拉夫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对巴尔干半岛的认知。


需要注意的是,这本书的学术性和思辨性使它注定不是一本轻松愉快的游记。正如作者所说,这本书是一系列关于“以前南斯拉夫为目标,以非虚构写作为渠道,本质上是很多概念的难题”的思考。也就是说,除了美丽的风景,作者还在观察、理解、感受、回忆和质疑:表面上是什么导致了南斯拉夫的分离;本质上,为什么不同的群体之间会建造高墙,生长出边界?


作者还表示,“在局外人和当事人之间,在外部进入者和主要经历者之间,必须站在一个边界上”。她就是这样一个站在界限上的人。作为一个外来者,她闯入了巴尔干的迷恋。在频繁穿越地理边界和历史边界的过程中,她不仅融入其中,还试图给出自己的解释。这本书无疑是一次打破界限的尝试。通过身体在场和思想在地,我们试图恢复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联系,重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脉络。


一面镜子,一把尺子


在国内互联网文化中,印度被贴上了频繁的火车事故、精彩的阅兵姿势、凌乱的生活环境甚至恶性暴力等各种标签。这些标签强调了印度的一些方向,从而给中国人留下了坚实的刻板印象,掩盖了我们对印度的真实认知。另一方面,印度人对中国也有很多偏见。两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断裂与新生:一位中国记者写的印度日常生活》,


张兴军 着,


出版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7 年 9 月至 2021 年 1 月份,新华社记者张兴军担任孟买分公司首席记者,从政治选举到经济发展,从人民生活到民俗,零距离接触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写了很多文章,构成了《断裂与重生》。这本书以孟买为核心,讲述了“一位中国记者写的印度日常生活”的故事,是对印度的一次“祛魅”,呈现了一个全面、生动、真实的印度。


从内容上看,这本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描述了印度社会的一个方面,展示了印度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值得称赞的是,作为新华社的记者,作者并没有在宏大的叙事中有更多的笔墨,而是贴近印度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与送货员、汽车司机、街头小贩等不同人群打交道,观察他们的油、盐、酱、醋、喜怒哀乐。小中见大,由浅入深,呈现出一幅充满烟火气息的印度风情画。


同时,中国和印度也是两个全球大国和地区强国,在许多领域既是合作伙伴,也是竞争对手。每次发生摩擦,两国对彼此的刻板印象,更加加剧了敌意。所以作者出版这些文章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国内很多人对邻居有“好奇和调侃”的态度,对他们的理解不够真实客观;第二,不同于西方人的作品。这些文章是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印度的,“可以更好地满足想了解印度的中国人的需求”。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庞大的人口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它们更接近国情、社会情况和民情。在某种程度上,印度也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它投射了我们的过去,也反映了我们的现在。正如作者所说,中国人如何认识印度,意味着我们如何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别人和世界。“就像一面镜子和一把尺子。能否以完美的态度和客观的眼光看待这个邻国,也是中国人能否完美客观地认识世界,正确看待自己崛起的投射。"


与前两本书相比,这本书的游记性稍弱,新闻报道的属性更强,广度更广,厚度不够。然而,它为我们对印度的理解和对印度的理解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也向我们展示了这个国家除了精彩之外的正常和幻想之外的现实。


从非洲高原到巴尔干半岛,再到南亚次大陆,三位记者同时展开了一场充满身心的自我革命。减轻额外的负担,“形而上”行走的感觉,可以更好地窥探行走的意义。吕强在他书中的一句话也可以作为这三本书最好的注脚——“到达和记录是有意义的”。


俗话说“博览群书,行万里路”,古今中外,多少思想在行走中诞生。 : 孔子环游世界,李白遍布南北,徐霞客跋涉万里;生活就像一片荒野,康德、叔本华、尼采等哲学家王莫不喜欢散步和漫游。卢梭曾在《忏悔录》中说:“我一个人旅行的时候,从来没有这么全面的存在过,从来没有这么彻底的生活过,从来没有这么生动的做过自己,如果我能这样表达出来。“是的,行走有这种魔力,它对人的身心有很大的治愈作用,能由内而外地改变一个人,塑造一个人。除了内在的提升,走路也有助于我们看到无限的距离和无数的人,更好地了解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感受外界或细微或浩瀚的脉冲。


这三本书也可以看作是三位记者各具气质的个人写作,融合了他们对社会、文化、历史、现实、他人、世界不同地区的自我思考。在这些真诚的记录中,“世界”正在消失,“参与”正在消失。值得称道的是,那些细致入微的观察不会停止,那些柔和有力的文字也不会缺失。


作者:


文:付杰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朱自奋


请注明转载此文的来源。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