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理陈思和学术生涯:与当前历史对话
1978年春天的一天,陈思和走进复旦大学报到,看着毛字题写的校名,若有所悟。多年后,他写下了“疯狂素新毛体,名校龙蛇长”(《七十自咏复旦大学》)的诗。当陈思和迈出“龙蛇长”的复旦大学学术传统时,全新的工作画轴正在逐步进行。那一年,他二十四岁。
在讲台上陈思和
一
学院思想解放运动,对陈思和脱胎换骨有影响。尤其是有幸遇到贾植芳先生,结下了一生的师生缘。在贾先生的指导下,他和同学李辉一起仔细阅读了巴金的作品,并在1980年第三期《文学评论》中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如何认识巴金早期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成为了“学术道路的开始”(陈思和:30年的学术生活回顾)。作为研究对象和起点,陈思和判断巴金其实有一个非常个人化的原因:爸爸曾经是巴金作品的忠实读者。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在昏暗的灯光下,向年轻的陈思和讲述了《激流》、《雾》、《雨》、《电》和《寒夜》的故事。爸爸悲伤的语气在他心中播下了巴金最初的形象。从那以后,我在文化大革命中读到了《休息花园》。现实中泛滥的恶性事件与小说中温暖的故事背道而驰。陈思和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小说人物杨梦痴的形象挥之不去。“每天晚上,太阳斜斜地照着,树的影子慢慢长下来。我只是看着树下,好像这样的人会在我面前转出来——我在想,这个人是一头灰色的长发。身穿丝绸蓝布大衣,是个瘦瘦的老乞丐。不知怎么回事,总觉得见过这样一个人,脑子里总有这样的形象。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总觉得我见过这样的人,脑子里总有这样的形象。然后我想,如果他出现了,我会像书中的孩子一样给他一些东西。其实生活中从来没有过这样一个日落、傍晚、老人衰落的形象,但这个故事激发了我所有内心的同情心,激发了人性中善良的道德力量,帮助我分辨了以前的情况和未来的人生道路”(陈思和:仔细阅读文本的意义和方法)。今后,陈思和经常用这段特殊时期的阅读经历来阐述文学、人文情怀的魅力和对人的深刻影响。在巴金研究的重要成果《人格发展-巴金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中,除了历史资料的安排和考核之外,还有作者与传主之间的精神对话;巴金不仅是陈思和的客观研究对象,也是知识分子人格和实践精神的典范。
陈思和(左)和贾植芳先生(右)在20世纪90年代。
陈思和从巴金、胡风等传记研究进入了以鲁迅为核心的新文学传统研究,以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和实践道路为关怀。他的文学史研究路径大致如下:巴金研究-中国新文学整体观-重写文学史倡导-文学史理论创新-文学史写作实践。继巴金研究之后,以“整体观”为核心和方法论的第二个研究系列开始了,其结果是陈思和代表性的学术作品《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整体观”的目的和方法是将新鲜的创作现象与文学史的解释相结合,形成互动和对话:中国新文学史是一个开放的整体,但它是开放的。因此,随着日新月异的文学实践,它不断发展和创新。现场存在的任何新现象都需要放在文学史的框架中,才能确定镜子的来源和价值,纹理质感才能用“史的眼光”体现出来。揭示内在联系和进化规律;只有它是一个整体,任何新的文学元素的渗透都会导致整体格局的改变,从而重新释放过去的文学史现象。“整体观”追求的不仅仅是客观的历史研究,而是参与当代文学、文化环境甚至当代生活环境的改善,通过与历史的对话;探索20世纪文学史,探索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道路和命运。是时候决定陈思和之后的“基本经纬”学术研究了。:“一是整体讨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不断发现文学史上的新问题,努力通过理论探索给出新的解释;二是关注当前文学的新现象,关注中国新文学传统与现实相结合发展的最大概率。是时候决定陈思和之后的“基本经纬”学术研究了。:“一是把20世纪中国文学史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不断发现文学史上的新问题,努力通过理论探索给出新的解释;二是关注当前文学的新现象,关注中国新文学传统与现实相结合发展的最大概率。”(陈思和:回顾30年的学术生活)
以“整体观”为方法论支撑,注重促进文学作品自由解读,释放文学史研究在整个相关框架中的活力,名正言顺地转化为“重写文学史”的倡导。陈思及与王晓明联合主持了《上海文论》1988年第四期“重写文学史”栏目。 “重评”的目标是赵树理、丁玲、柳青、郭小川、何其芳、茅盾等。根据栏目主持人的想法,“重写文学史”和“原则上是以审美标准”“重新研究和评价中国新文学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想和现象”,质疑“过去以政治为唯一标准研究文学史的结果”、“冲击那些看似已成定论的文学史结论”、“讨论文学史研究多元化的概率,也在于通过激情的反思,对行进中的当代文学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刺激”。“并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大家重新思考昨天的兴趣和热情”(陈思和、王晓明:《重写文学史》栏目主持人的对话》)。
在学术界,栏目的设立和陆续发表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争论。“重写文学史”是一个意义深远的事件:首先,它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话语,摆脱了对革命史传统教育的依赖,追求独立和审美的文学史。它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中国文学”等研究思想紧密相呼应,是当时学术研究发展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其次,通过将之前统一僵化的文学史改为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学史,表达了特殊时期一代人文知识分子的共同需求,也体现了文学史诠释中“现代”和“历史”的辨证。第三,“重写文学史”是知识分子参与历史的一种实践行为。它与20世纪80年代许多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社会文化思潮一起,参与到现代意识形态的构建中。对陈思和个人来说,在“重写文学史”的过程中,观念和实践不仅是长期思考的形式,也显示了文学史研究中的一些方向。
在雷蒙·威廉斯时代,英国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大多停留在教条主义模式下,雷蒙·威廉斯独特地提出了“情感结构”的概念。“他建立了自己的词汇表,作为区分自己和被污染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手段,如‘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丹尼斯·德沃金:战后英国的文化马克思主义)。陈思和也是一位携带自己“词汇表”的文学史学家。这些独特的“词汇”,即“文学史理论”,是指与文学史写作实践紧密交织,具体解释文学史写作中的问题,对一般文学史写作具有实际指导作用的理论假设。陈思和经常从文学趋势的发展趋势中发现问题,提炼理论,然后将这一理论概念应用到文学史领域,检查各种复杂的文学现象,反复验证和推敲,直到理论假设上升到有规律的文学史理论,“民间”、“共名与无名”、“潜在写作”、“战争文化规范”、“先锋与常态”等。
和陈思和王晓明。陈?
文史理论大致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这些理论是针对文史枢纽、结穴的关键点或动力机制。章太炎尝到“清朝一代可以考历史,但不能写历史”,“考历史”仅限于材料的选择和探索,而“写历史”需要历史学家“通过古今变化”的判断,需要理论的有效整合能力才能转移到文学史写作领域。近年来,虽然史料的发现和整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作品的数量甚至泛滥,但另一方面,注意力只占据了材料的拼接和领地,导致了文学史的逻辑混乱、观念和框架不和谐。“每个人都从事零件、螺丝钉和整机,但他们不知道它们的结构设备和应用。”(钱穆:《<新亚学报>出版词)。文学史理论缺乏突破和创新是瓶颈。而且陈思和提出的文学史理论都是在诊断“整个机器结构设备”的基础上提供整合能力。比如“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锋”和“文学史上的先锋与常态”,试图从理论上解决“五四新文学主流与其他文学(通俗文学、旧文学等)的关系。).“民间”和“潜在写作”是解释当代文学史上政治与文学的关系;“全球因素”是应对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化的影响。
其次,文学史理论不仅仅是学术背景的讨论,更是针对现实的演讲。客观研究和方法论背后,有着强烈的知识分子精神关怀。比如从“民间”理论的角度来看,陈思和探索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一代在新文化传统中唤醒人生的学者,有意识地将“五四”视为自己的学术传统和行动参考,但在个人实践中,他们也体会到了这种传统的局限性。“我希望在坚持五四传统的同时,我能进一步跳出来,融入更多的学术传统,立身处世”(陈思和:《<犬耕集>后记)。发现“民间”的意义包括寻找和宣传分散在民间世界的人文信息,并结合隐藏的健康力量参与当代生活的转型。陈思和带着这些刻有学术印记的“词汇表”进入了文学史写作实践。因此,大成者推出了《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和即将推出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程》。
陈思和(右)于1990年代初、李辉(中)和巴金(左)。
二
陈思和最重要的学术贡献是比较文学领域的“全球因素”。这一理论视角的提出有一个长期的考虑过程:1980年,陈思和跟随贾植芳先生从事“外来文学思潮派系理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力”的理论数据汇编。从那以后,在研究中外文学关系的过程中,他觉得传统的影响研究及其背后的归纳方法无法整合中外文学关系现象。先后写了《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一些想法》(1993年第一期《中国比较文学》)等论文,对影响比较的传统思维方式提出异议。《<马桥词典>:《中国当代文学全球因素之一》(《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二期)运用全球因素的分析方法,为韩少功经典小说《马桥词典》的抄袭辩护。正是在上述过程中,“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因素”的概念逐渐清晰,直到2000年《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的世界因素》(中国比较文学第四期)发布。:由于中国文学的发展进程已被纳入全球性格局,因此它与世界的关系不可能被完全被动地接受,而已成为世界体系中的一个单元,在自己的运动中形成一些独特的审美意识,无论是否与相关的外来文化有直接的关系,都是以独特的面貌加入世界文化的行列,丰富世界文化的内容。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数据中心组织对“2023年人文十大学术热点”进行评比,将“文明互鉴视野中的世界文学”纳入热点,其中代表性问题是“中国文学的世界因素”研究,可见陈思和孤明的先发之功。
2008年11月,陈思和获得“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和“授奖辞”,称“陈思和作为文学史家介入当代文学前沿问题,热情理性,长期深入,从容坚定,促进了当代文学批评的学校化进程。“站在文学的最前沿,促进了当代批评的学校化。这种态度用陈思和的理念来形容,也就是“史的指责”。:以现场生动的指责感受和问题意识来源,激活学术研究,然后用“整体观”回顾文学史作潜心、细致、历史性的反思和反思。换句话说,文学史必须被视为指责对象的坐标系。或者在文学史的宏观研究中诠释当前的文学现象和理论现象,或者通过发现具体作品的特殊价值来重构文学史的脉络和方向。
以“历史指责”管窥陈思和至今的学术历程和成就,其研究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和融合性,一呼百应,相互激发。它似乎是一个有机体,在成长过程中发展了各个器官的功能。当有机体达到完美状态时,突然发现其中的生命脉络是前后递交的,一体化的,每个器官都分司其职,相互配合。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在鉴别中外文学关系的过程中,陈思和提出了“全球因素”。从学科领域来看,这是比较文学方向的结果。然而,它的孕育过程包括参与文学批评实践(考察马桥词典中的全球因素)。思维成熟后,“全球因素”上升为文学史理论。一方面,它作为方法论的支持,用于文学批评中对作家作品的调查,如阎连科和张炜小说与古希腊的恶魔因素进行交流,并在对莫言和余华小说的分析中揭示了巴赫金倡导的拉伯雷式民间嘉年华因素;另一方面,文学史的整体结构是从“全球因素”的理论角度进行回顾。研究“五四”新文学的先锋与西方先锋文学的关系。2005年第六期《复旦学报》系列论文《试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锋》、《先锋与常态-现代文学史的两种基本形式》(2007年第三期《文艺争鸣》)指出,“五四”新文学运动作为一项先锋革命文学运动,与当时席卷欧洲的先锋运动形成了全球对话。都是以激进的政治攻击态度、颠覆传统文化的决定性立场、求新求变的语言探索和对唯美主义文艺观的批判为标志。因此,中国文学在古今演变中有两种形式的“变化”。一种是遵循社会生活发展,自然演变的文学主流,这就是所谓的“正常”。;另外一种是以先进的社会理想和激进的断裂实施激变的文学运动,这就是所谓的“先锋”。“五四”新文学作为一项先锋运动,严重冲击了当时的文学主流,促进了文学史的激变。然而,它自身的先锋特征也决定了它的短期过程,决定了它与文化主流的复杂关系。“五四”新文学作为一项先锋运动,严重冲击了当时的文学主流,促进了文学史的激变。然而,它自身的先锋特征也决定了它的短期过程,决定了它与文化主流的复杂关系。因此,陈思和回应了海外汉学提高晚清、抵制“五四”的趋势,从而处理了“五四”新文学的主流与其他文学(通俗文学、旧文学等)的关系。).
“全球因素”召唤“先锋和正常状态”,后一个理论视角引出了重新评估20世纪中国文学的机会(这无疑将成为陈思和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程》中的叙事主线之一),不仅可以用来考察“五四”文学的转折点,还可以辐射到新时代到新时代文学的发展。《从“少年情怀”到“中年危机”——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角度》系列论文(2009年第五期《探索与争鸣》)、《对新世纪十年文学的一点理解》)(《文艺争鸣》2010年第四期)指出:“五四”新文学,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1942年后工农兵文学,“文革”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下的文学,不管它的性质有多远,它都表现出一种先锋的态度——“通过激烈否定前人的文化积累来完成自我建立”,“我认为文学可以引导社会转型氛围,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来引导每个人如何生活”。“文化大革命”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文学的先锋消失,转变为正常的发展模式。虽然它不断边缘化,但它再现了自己的审美功能和表达方式。新世纪以来,身处“中年常态”的作家构成了自己“民间岗位型”(与“广场型”相对)的表达和批判方式。他们的社会良知与人民的情感和隐藏污垢的现实联系在一起。“像贾平凹的《秦腔》一样,如此真实厚实的艺术笔墨勾勒出农村文化经济的衰落和作家面对衰落的复杂爱情;像莫言的《生死疲劳》,这样机智的想象力,颠覆土改至今意识形态下农村历史的书写;像阎连科的《活着》,这样一种奇怪的笑骂姿态,将国际运输史的失败与现代反思相结合,进行了讽刺;像余华的《兄弟》一样,30年来对恐怖和狂欢的描写如此犀利活泼,揭示了改革开放在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怪诞世界等等。别说这些作品的1988○时代不可能产生,五六十年代更不可能产生。就连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作家也没有拿出如此巨大的皇帝来记录中国的社会历史。别说这些作品的1988○时代不可能产生,五六十年代更不可能产生。就连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作家也没有拿出如此巨大的皇帝来记录中国的社会历史。可以说,这些作品无愧于我们今天激变的伟大时代。”
陈思和学术研究背后持续的驱动力是与流动的当代生活对话。“一个知识分子,如果对当代生活没有激情,没有渴望,没有痛苦,没有隐心,那么他的知识,他的知识,他的才华,都会成为一些没有生命力的零星碎片;虽然文学研究不同于文学创作,但在冷静的学术研究背后,仍然需要精神上的热情支持(方法、热情、材料-与朋友交谈<中国新文学整体观>》,在他眼里,《书林》1988年第七期也是当代文学学科的特色和生命力源泉。“我们学科的生命会持续多久,它的特点是不断对应当前的文化现象和文学现象,解释当前文学与生活的关系”(2008年第二期《我们的学科还很年轻》和《文学评论》)。同时也以文学史理论“先锋与常态”为例。近年来,网络文学、科幻文学和各种新媒体文学方兴未艾,旧诗在国学热的氛围中也大相径庭。它们复活了当年被“五四”文学压抑的旧文学的各种面貌,并重构了热门文学版图,以满足当代各阶层人民文化需求的多样化。新课题摆在研究者面前——“现代中国文学”如何消化上述非“新文学传统”所能容忍的因素。“我们应该承认,过去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概念是从新文学史的概念演变而来的,相对狭隘的新旧对立思维模式和战争文化心理组成的思维模式。构建的所谓主流、支流、倒流的文学史叙事模式,无法适应当今学者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本学科获得的学术发展。“先锋与常态”是从创新的理论角度重新整合各种文学现象,既重新释放了文学史的演变模式,又为判断当前文学发展形势提供了指导,实现了新文学“整体观”的和谐。
“编年体文集”陈思与
三
一九九三年,知识界发起了人文情怀的大讨论,其触发点是在社会化、商业化的影响下,出现了人文情怀的危机。参考《关于人文精神的独白》(收益《犬耕集》),陈思和个人意见的集中表达、一封关于“人文情怀”的信-致坂井洋史(1996年天涯第一期)。在他看来,人文情怀的讨论似乎是文坛本身对未来精神方向的激烈争论,但理论的落脚点应该回到知识分子如何保持和发扬原有的精神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民间职位。论文《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转型期的三个价值取向》刊登在同年的《上海文化》创刊号上,将转型期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归纳为三种意识:失去了古典寺庙的概念、虚拟的现代广场概念和正在形成的知识分子的工作概念。本文是陈思和现代知识分子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反思“五四”知识分子广场意识的虚假和狭隘,并不是取消知识分子的精英传统,而是希望知识分子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对自己的处境和岗位有更清晰、更积极的认识。所谓“岗位”,一方面是指知识分子的具体职业,当然除了谋生之外,还包括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怀孕包含了更深刻、更内在的意义,即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维护和弘扬。这是一个辩证的概念,具体而微妙的工作有“上有”的目的,而超越性的精神融化在一个非常普通的岗位上;这甚至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理论概括,而是需要通过生活实践来实践。
所以整理“人文情怀”的概念史(很多人考比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是不可能接近这个讨论的。我们不仅要关注当时演讲者的“言语”,还要从“行动”开始。陈思和对人文精神讨论的看法和干预,恰恰展现了他实用知识分子的本色。“人文情怀毕竟是社会实践中的人文精神,没有一种人文精神在知识分子实践中完美等待我们去发现。”“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践中有意识地探索。”。在讨论人文情怀的同一年,陈思和发布了《现代出版与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复旦学报》1993年第三期),为人文情怀找到了一个落脚点和具体岗位。1994年,在其努力下,成立了“火凤凰学术作为出版基金”。在90年代最艰难的出版环境中,推出了“火凤凰新批评文章”、“火凤凰图书馆”和“火凤凰青少年图书馆”,随后还有“火凤凰学术财产全书”...这些书系有不同的方向——帮助新手文学,承担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学术骄傲和青少年人文教育。构建一个完整的薪火、承前启后的格局,是理论讨论后的“起点”,借助新环境中的新力量,寻找发扬人文情怀的机会。陈思和的学术实践活动包括书写理论、编辑出版、立德树人,故意探索三者之间达成灵通的概率,从而掌握知识分子的民间岗位。
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校园传统相比,陈思和发现复旦大学特别“草根精神”(因反对教会垄断教育而成立),并与知识分子的民间立场进行了基本的精神交流:“草是最弱最低的东西,看起来微不足道,从来不鲜艳耀眼,但草源是最坚韧、最容易生长的,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这种精神在学术学习时代并没有受到大家的重视,但一旦学术在政罗教网失去了应有的尊严和地位,这种草根精神就变得关键,有时它可以成为普罗米修斯被束缚的精神支柱。"(陈思和:《复旦精神》)
这种表达不仅是对历史的命名,也是对未来的期待;它不仅是对身体外部传统的总结,也是从人生旅途中提取的理想刻入校园的理想。陈思和已于2024年2月退休。然而,学术探索尚未结束。《现代文学史研究与话语创新》作为“复旦大学人文社会学科传世之作”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是陈思和学术历程的杰作和总结。“红日夕阳余万里,青丝云露更妖娆”(陈思和:《七十自咏·登高》),70岁的陈思和,矫健的身姿,仿佛回到了刚进复旦校园的时候。
(作者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