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在乡土深处撰写“了解中国,服务中国”新篇章

08-15 18:19

在贵州省雷山县南猛村农村工作站调查南开大学师生。南开大学供图


天津北方网讯:“今年有你们这些大专家,我们不用担心水果的质量!”近日,在蓟州区罗庄子镇白峪村桃基地,果农王师傅向南开大学中国现代农村工作站的专家们表达了他对绿色植物保护技术应用的快乐。工作站专家开发的植物源生物农药,将困扰当地果农多年的桃树胶、梨黑皮病等病害“药物治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明确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吹响了农村全面振兴的新号角。南开大学在助力农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聚焦中国现代化发展时代的问题和农村振兴的关键问题,充分发挥综合研究型大学的人才优势、学科优势和智商优势。 3 2008年全国建设 200 一个中国式的现代农村工作站,探索高校帮助农村全面振兴的新模式。南开大学成立一年来,已经在全国范围内 25 各省、自治区、自治区、直接建立中国现代农村工作站 90 多个,200 支队伍、近 2000 南开大学师生将课堂搬到田间,在村里建实验室,在祖国写论文,继续写“认识中国,服务中国”的新实践章节。


打造中国现代乡村振兴观测点


蓝天白云下,草地上点缀着几十个露营帐篷,大人们悠闲地交谈,孩子们在玩耍和玩耍...这是津南区小站镇迎新村主题宣传片中南开大学旅游服务学校实践团队成员拍摄制作的场景。


去年夏天,南开大学和迎新村共同打造了一个中国现代农村工作站。南开大学旅游服务学院院长徐虹带领团队师生在迎新村进行可持续生计研究,深入全村 200 多个村民家中走访,寻找推动农村振兴的答案。


“文化旅游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起点。我们依托中国现代农村工作站的建设,充分发挥南开大学智库的作用和校友资源的优势,协助迎新村应对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迫切需求。”徐虹说。


当前,双方已经开始共同打造小站稻产品创意开发孵化基地,迎新村也将成为高校智库观察乡村振兴进程的常态观测点之一。


“南开建立的工作站不仅是处理农村振兴实践中真实问题的重要平台,也是南开智库下沉、人才培养改革的主要阵地。”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说。


一年来,南开大学在工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领域形成了一些经典案例。,围绕各工作站所在村庄的基本情况、农村发展面临的困难、典型发展经验和案例,完成了第一轮基础调查。其中,南开大学师生在我市静海区吕官屯工作站开发的文化振兴案例中获得“第七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特别奖。


今年暑假,南开大学师生对所有网站进行了第二轮全覆盖调查。除了收集相关数据,还会有针对性地形成。 80 建立全国农村发展的多个经典案例动态案例数据库和数据库,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象牙塔里的“金点子”变成了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春国团队在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培育的高抗高含量丹参种类" NK1 “号码”,现在种植面积已经从最初开始了。 10 亩扩展到 220 亩。


现代种植技术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丹参的质量,降低了人工成本。村里大型中草药种植户韩对虎说:“南开大学教授的丹参苗质量高,产量高。现在每亩丹参毛的收入 6000 人民币左右,收入比以前翻了一倍多。”


在庄浪农村工作站,南开大学师生打造了从种籽、苗木到智能种植管理、最终药材质量检验的全链条解决方案,推动农产品营销超越 1000 一万元,并成立学生医疗志愿服务团队,开展集中接诊和在线远程医疗服务。


此外,在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工作站师生推广“以虫治虫”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在山西省芮城县,工作站专家开发的“药肥一体化”高效防裂枣技术,解决了雨季枣裂枣的大问题...一端与大学实验室相连,另一端与广阔的田野相连,遍布世界各地的农村工作站真正使产学研合作和技术成果转化在帮助农村振兴一线发挥突出作用。


加快农村教育的不足是促进农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在河北省河间市,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依托农村工作站,建立了教育部外语教学虚拟教研室的河间基地,国家课程教学团队积累了农村英语教师的培训 500 余人次,辐射当地师生 1000 让“金课”照亮农村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余人次。


把教室搬到乡土深处


中国现代农村工作站为年轻人的成长和成长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舞台。


今年,南开大学依托中国现代农村工作站,开展了“我眼中中国现代化”思想政治课建设“双百行动”。师生实践团队带着“学生关心的100个问题”,在农村工作站这个社会的“大课堂”中寻求答案,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参与的100个视频回馈课堂教学,回答学生的疑惑。


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校的孙桂玲教授和学生在山西省襄垣县实践时,发现当地村民仍在使用传统的玻璃温度计,依靠人工抄表来监测湿度和温度。“我一大早就在温室里记录了数据”“效果不好,病虫害还是很多的”...村民们抱怨温室种植的烦恼,这成了老师和学生记忆中的一件大事。


经过多轮实地考察和反复论证,孙桂玲团队制定了一套完善的闭环现代智能农业建设方案,并免费向当地农民提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传感器网络和通信系统实验室自主开发的低功耗全天候无线农作物生长信息监测系统,让智能技术在土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


孙桂玲团队不仅制定了计划并发送了设备,还在襄垣县农村工作站设立了教室,教村民使用设备,并在手机中从多个维度查看和分析农作物生长环境信息。“我很高兴看到我们的成就可以帮助老乡们。”团队成员、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校电子信息特色班 2023 等级本科生钟邈骏说。


在过去的一年里,南开大学成立了100多个师生研究小组,依托农村工作站开展课题。 114 个,21% 选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积极应对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需求,是优秀时代赋予高校的光荣使命和责任。南开大学将进一步聚集各方力量,继续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中国现代农村工作站建设,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领域问题提供更多南开方案,为加快农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做出更多贡献。”陈雨露说。(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