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原告忘记了带助听器的调解,结局圆满。

05-22 18:12

“这3万元对我来说真的是及时雨!”得到调解款后,患有听力障碍的原告李先生兴奋地对法官说。“我女儿在等学费,家里经济状况很紧张。没有这笔劳动力成本,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次对话发生在海淀法院的法院。近日,海淀法院第二速裁团队法官赵一凡在法庭上成功解决了多年拖欠劳务费的纠纷,经过耐心细致的调解。


案件双方本来就很熟悉,但是由于劳务费的矛盾,导致关系恶化。据原告李先生说,被告不仅勒索了他所有的联系方式,还忽略了他。李先生多年来一直在家里要欠款,但他甚至看不到被告。面临这种情况,赵一凡深知,只有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所以,她倾听双方的诉求和意见,深入了解案件,确保对案件有全面、准确的把握。


在主持调解的过程中,赵一凡遇到了很多挑战:李先生因为难以识别,语言表达多以方言为主;因为紧张,他在开庭当天忘记带助听器。李先生坐在原告席上,情绪激动,竭尽全力表达对追工程款的渴望和焦虑。由于听力障碍和方言的多重障碍,法庭上的交流变得非常困难。对于这一点,赵一凡试图倾听李先生的解释,并安抚双方的情绪。


在调解过程中,赵一凡发现双方对存在劳务关系、李先生依约提供劳务的事实没有异议。然而,由于当时没有计算具体的工作量,没有书面材料来确认最终的劳动费金额,这导致了具体金额的争议。随后,赵一凡从法律角度结合双方口头约定进行调解:一方面,如果被告同意缩短支付时间,李先生可以考虑在额度上做出让步;另一方面,由于双方之间确实存在劳动合同关系,并且李先生已经按照约定提供劳动服务,被告应当履行支付劳动费的义务。如果双方能够通过协商确定合适的金额,被告应尽快支付。这样既符合法律要求,又体现了诚信的法律原则;而且双方都是多年合作的商业伙伴,调解处理此案能有效解决分歧,维护双方的合作关系。


由于听力障碍,李先生很难准确理解法官的话。赵一凡在原被告之间反复询问和解释,试图确保信息在彼此之间准确传递。于是,她指导书记把调解内容一字一句地打在电脑上,把字体加粗加黑放大,让李先生看得很清楚。在调解过程中,她不仅关注案件的法律问题,还关注当事人的生活状况和挑战,以真诚的态度赢得双方的信任。


经过法官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终于握手言和。被告在法庭上支付欠款3万元的劳务费,这让李先生非常兴奋。他眼中闪烁着泪水,不停地感谢赵一凡。此时,被告也走上前来,主动要求开车送李先生一程。"老李,我们都是多年的老伙伴,下一次一定不要闹到法庭上来!以后怎么回去啊,我带你一程?”李先生不停地道谢,双方握手言和。离开法庭时,双方的“剑拔弩张”早已消失。


文/ 郑蕾


原题:“这次原告忘记了带助听器的调解,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阅读原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