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彩礼合适?怎样使用?近一半的受访者认可根据双方的经济实力决定

04-30 08:01

多少彩礼合适?根据双方的经济实力,47.1%的受访者认可


近一半的受访者支持女方通过陪嫁的方式将彩礼退回家庭。


王品芝


适婚男女谈婚论嫁时,“彩礼”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多少彩礼合适?怎样使用彩礼?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一项针对1001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47.1%的受访者认为彩礼应该根据双方的经济实力来确定,37.4%的受访者认为彩礼可以很好,48.6%的受访者支持女方通过嫁妆的方式将彩礼退回家庭。


“很多地区在谈婚论嫁的时候还是有彩礼的习俗。具体金额可以由双方协商。如果女方更看重,男方也要注意。”南京某企业90后已婚员工王刚认为,彩礼也要考虑双方的经济状况。如果男方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女方真的准备好两个人继续下去,就要注意对方的情况。毕竟彩礼只是婚姻的一部分,所以两个人都用心经营婚姻更重要。


多少彩礼合适?在调查过程中,47.1%的受访者认为应该根据双方的经济实力来决定。37.4%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可以有一个好的颜色,而且不必太高。6.4%的受访者认为应该根据当地的习俗来决定。5.4%的受访者认为“零彩礼”是最好的,2.3%的受访者很难说。只有1.5%的受访者认为彩礼越多越好。


北京一位自媒体工作者吴优认为,彩礼可以根据当地的礼仪习俗来确定。如果双方的习俗不同,就应该互相讨论。一般女方看重彩礼,主要是希望自己和父母能被重视,但对女方的尊重不一定体现在彩礼金额上,男方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让女方家感受到自己的诚意。


近几年来,有些地方不但礼金金额增加,礼品种类也逐渐增多,有些地方要求男方拥有新房,增加婚姻负担。


吴优说,他更注重有价值的物品,而不是彩礼的金额。“有些同事结婚时收到了婆婆送的手镯,是新郎奶奶传下来的,然后同事准备好了再传给下一代。我觉得这样的礼物很有意义。”


怎样使用彩礼?在调查中,48.6%的受访者支持该女子通过嫁妆退还家庭,37.9%的受访者建议将其转化为新娘的私有财产,11.7%的受访者认为该女子的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可以赠送。


北京某大学00后研究生马辰认为,面对婚姻,年轻人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想法,不应该被彩礼的数量所束缚。年轻人在接受彩礼习俗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彩礼的礼仪含义,认真思考彩礼的用途,让它成为情绪升温的催化剂。马辰认为,使用彩礼的更好方法是将其中的一部分或全部返还给家庭。


王刚认为,目前存在的“高价彩礼”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彩礼历史悠久,现在衍生出经济需求。对“高价彩礼”的管理可能不起作用。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宣传“低彩礼”甚至“零彩礼”的例子,引导有影响力的家庭带头,充分发挥影视剧、文艺作品、短视频等的影响力。从普通人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用贴近每个人生活的方式。帮助每个人改变主意。


“改变观念需要改变整个社会环境。如果只有少数人强调‘低彩礼’,他们在现实中会受到很大的阻力。当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关注彩礼的金额时,个人在生活中更容易实践文明的婚俗。归根结底,整个社会风气还是需要改变的。”马辰说。


受访者中,男性占38.3%,女性占61.7%。00后占22.3%,95后占22.7%,90后占33.4%,85后占12.6%,80后占9.0%。一线城市占30.2%,二线城市占39.0%,三四线城市占22.0%,县城占4.6%,农村占4.2%。


(王荣慧也为这篇文章做出了贡献。根据受访者的要求,吴优是化名)


治理“高价彩礼”,60%的受访者呼吁形成文明婚姻新时尚


超过50%的受访者认为“高价彩礼”主要与各地的攀比心理和习俗有关


王品芝


近几年来,一些地方的彩礼数量不断增加,增加了年轻人的婚恋负担。联合问卷网络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wenjuan.com),一项针对1001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56.0%的受访者认为彩礼在婚姻过程中很重要,这是婚姻礼仪不可或缺的。治理“高价彩礼”,60.5%的受访者希望在全社会形成文明婚姻的新时尚,59.3%的受访者建议实施优秀的成人礼教育,帮助年轻人树立健康的婚姻和爱情观和人生观。


社会学家分析:彩礼攀比之风盛行,应有的礼仪意义被忽视


北京某大学00后研究生马辰认为,彩礼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礼仪,在婚姻过程中非常重要。彩礼金额需要在双方父母的协商下由初学者决定,支配方式也由初学者决定。


95后南京一家企业的已婚员工王刚认为,婚姻中最重要的是他们是否合拍,父母是否同意。相比之下,给多少彩礼并不重要。


在调查中,56.0%的受访者认为彩礼在婚姻过程中很重要,这是婚姻礼仪不可或缺的;27.8%的受访者认为这并不重要,彩礼使婚姻的门槛越来越高;16.2%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蔡磊表示,在古代,彩礼被称为彩礼和聘金,是指男方家庭在缔约夫妻关系过程中向女方家庭支付的财产。“传统社会的彩礼本质上是一种婚姻礼仪,代表着婚姻关系的建立,宣布了婚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体现了男方对婚姻的重视和承诺,也蕴含着对婚姻的美好期待。如今,一些人过于重视彩礼的经济功能,导致彩礼金额越来越高,攀比之风越来越受欢迎。许多年轻人甚至他们的父母都不知道彩礼的礼仪意义和吉祥意义。


在先秦时期,辣椒、桃子都是彩礼,象征着多子多福,果实累累。此后,大雁因对伴侣的忠诚而成为古代结婚的彩礼。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彩礼的数量逐渐增加。从20世纪90年代的几百块钱到现在的几万几十万,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超高价彩礼,失去了原有的彩礼意义,变成了比较,甚至单方面索取。”马辰觉得每个家庭的经济实力都不一样,盲目攀比。最后,他们不值得,因为他们不开心,甚至因为彩礼而分手。


在调查中,受访者认为“高价彩礼”主要与比较心理(52.5%)、各地习俗(51.3%)、与拜金主义(50.4%)、城乡差距、资源分配不均(48.4%)、当地人口性别比失衡(25.8%)等传统观念(51.2%)有关。


“婚姻市场性别结构失调和女性资源相对短缺,促进‘高价彩礼’成为婚姻市场的优势竞争资源,从而不断推高彩礼价格。”蔡磊说,女性地位的提高和育儿观念的转变促使抚养女性的成本增加,支付的彩礼也随之增加,以偿还女性的抚养成本。另外,年轻人空闲时间不足,导致相亲恋爱模式流行,催生了功利的婚恋态度,“高价彩礼”因此受到青睐。


治理“高价彩礼”,60.5%的受访者希望在全社会形成文明婚姻的新时尚


马辰认为,遏制“高价彩礼”需要从年轻人身上转变思想,年轻人应该成为摒弃“高价彩礼”的践行者。目前,一些年轻人崇尚简单的婚礼,避免了传统婚礼中一些繁琐的过程。相反,他们乐此不疲,真正享受了婚礼过程。


90后戚霞与男友的家乡相距甚远,双方父母见面的机会并不多,他们在双方父母见面之前做了很多工作。“我先问了家人彩礼的情况。我妈按照当地习俗跟我说了一个数字。这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我也提前询问了男朋友家乡的情况。我觉得这个数字和男朋友家乡的情况进出不大,然后就和男朋友聊了聊,然后让男朋友和家人商量。果不其然,在彩礼问题上,没有任何分歧,双方父母见面时,他们家直接带着彩礼来了,我父母也没有反对。”


蔡磊认为,年轻人应该理性认识到彩礼的意义和价值,应该深刻认识到彩礼的礼仪功能和文化意义,并将其视为对婚姻的郑重承诺和美好祝愿,削弱彩礼的经济补偿和补贴价值。彩礼的价格与婚姻的幸福不成正比。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婚前准备,是学习和管理婚姻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幸福生活的能力,而不是单纯追求“高价彩礼”。彩礼价格要根据双方家庭的实际情况来协商,不能盲目攀比。


治理“高价彩礼”,60.5%的受访者希望在全社会形成文明婚姻的新时尚。59.3%的受访者建议实施优秀的成人礼教育,帮助年轻人树立健康的婚姻和爱情观和人生观。55.9%的受访者建议宣传人人平等,转变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44.7%的受访者建议专门处理“高价彩礼”等社会问题。33.4%的受访者建议完善农村养老保障机制,31.9%的受访者建议加快农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


建议马辰减少攀比炫耀心理,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加强年轻人之间的交流,使低价彩礼逐步成为一种社会习俗。


他说:“我有个好朋友,丈夫从上学开始就追她,追了很多年,终于结婚了。她对这段感情很有信心,根本不在乎彩礼的多少,都是男方家定的,但是男方家不希望女生受委屈,各种礼仪都很全面。“戚霞认为,一方面,女性要对即将步入的婚姻有信心,从整体上考虑对方和家庭,不要太在意细微的结局;另一方面,如果双方能够冷静交流,从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彩礼问题也不会成为太大的麻烦。


王刚认为“高价彩礼”的治理应该引导年轻人扭转观念。同时,除了彩礼,双方还可以创造更多的仪式感,比如一起旅行,做一些印象更深刻的事情。


蔡磊说,作为一种传统的婚姻习俗,彩礼的本质意义是对婚姻的庄严承诺。如果彩礼完全取消,很难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来表达这种意义。而且现在很多女方家庭都把彩礼当作自己尊严和价值的象征,也很难让她们接受“零彩礼”的婚姻形式。他认为,为彩礼价格设定上限,实施“低彩礼”可能更实用,“低彩礼”在很多地方都取得了实效,所以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健康的婚礼时尚。同时,我们努力挖掘和宣传传统彩礼的礼仪内涵,倡导用吉祥喜庆的传统民间礼物代替现金彩礼,让彩礼回归“礼仪”。


受访者中,男性占38.3%,女性占61.7%。00后占22.3%,95后占22.7%,90后占33.4%,85后占12.6%,80后占9.0%。一线城市占30.2%,二线城市占39.0%,三四线城市占22.0%,县城占4.6%,农村占4.2%。


(王荣慧也为这篇文章做出了贡献)


65.3%的受访者身边有因彩礼而产生矛盾的情况。


王品芝


近年来,随着彩礼金额的增加,一些恋人因为“高价彩礼”而产生分歧,最终分道扬镳。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根据1001名受访者的一项调查,65.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周围有彩礼冲突,其中19.1%的受访者表示,这种情况很多。


65.3%的受访者身边有因彩礼而产生矛盾的情况。


“我和男朋友基本上可以自己决定婚姻和爱情,父母尊重我们的意愿。在谈婚论嫁的阶段,希望双方能够平和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北京某自媒体工作者吴优认为,一旦双方讨价还价彩礼,就会引发一系列分歧,即使没有谈妥,也会影响两家人的相处。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蔡磊表示,随着男女关系的平等,彩礼对女方家庭的补偿功能更多地转化为对新婚夫妇的补贴功能,但过于注重彩礼金额,使得部分家庭因彩礼而陷入困境,甚至影响工作婚姻。


“如果一方坚持要多少彩礼,另一方认为彩礼没那么重要,说明双方的想法不匹配。如果双方都重视这段感情,就要深入沟通,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做出让步。”南京某企业95后已婚员工王刚表示,如果即将结婚的两人因彩礼发生矛盾,应先商量。


“有些男人借钱筹集彩礼,婚后还要努力还。”王刚说,如果你朝着两个家庭过上好日子的目标前进,你应该考虑未来。


在调查过程中,65.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周围有因彩礼而产生的矛盾,其中19.1%的受访者表示有很多。28.2%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周围的人基本上可以在彩礼问题上达成一致,很少产生矛盾,6.5%的受访者不清楚。


王刚说,他身边的大多数人都不太重视彩礼。对于结婚,我们讨论最多的是在哪里办婚礼,去哪里度蜜月,去哪里拍婚纱照,谁来主要准备婚礼等等。“也有父母帮助孩子做出判断。毕竟孩子没有那么多经验,但更多的是给一些参考。我们自己拿主意。”


王刚认为,两个人的关系不应该受到彩礼金额的影响。男女双方都不应该太在意别人的意见,而应该考虑自己的家庭情况和双方的意愿。


对于彩礼,54.6%的受访者主要受到家庭和亲戚的影响。


王刚说,在某些地方,彩礼越高,女性越受重视或地位越高。“我认为这是一种不恰当的观点。女性在感情关系中的地位和被男性重视的程度不能只通过彩礼来体现。每个人的经济状况都不一样。女方要综合考虑男方,不能只看彩礼,也不要互相比较彩礼。”。


对彩礼的看法,受访者主要受到家庭成员、亲戚(54.6%)、朋友、同学、同事(47.0%)的影响,其他人也有邻居、同乡(41.4%)等,24.8%的受访者表示没有人影响自己。


王刚认为,金额过高的彩礼是一个坏习惯,应该放弃。彩礼需要成为家庭的起步资金,在合理的范围内支持婚姻生活。如果彩礼金额过高,就会成为整个家庭的负担。


吴优说,很多时候,女人不是不能接受低彩礼,而是不能接受男人谈论彩礼的态度,不能因为女人不在乎彩礼就被男人慢慢对待。“如果双方能一直礼貌地商量,让女方看到男方的真诚和尊重,彩礼的多少并不重要”。


王刚认为,年轻人需要更加关注两个人的生活态度和观念是否一致。比如在消费观念上,有的人看重品牌,有的人关心性价比,有的人喜欢休闲娱乐,有的人关注精神享受。如果观念不一致,能否包容对方?


“两个人的性格是否合拍也很重要。是否真的能在相处中为对方着想,或者总有人妥协妥协,另一个人总是要求这个和那个。”王刚认为这些考虑比彩礼更重要。


受访者中,男性占38.3%,女性占61.7%。00后占22.3%,95后占22.7%,90后占33.4%,85后占12.6%,80后占9.0%。一线城市占30.2%,二线城市占39.0%,三四线城市占22.0%,县城占4.6%,农村占4.2%。


(王荣慧也为这篇文章做出了贡献。根据受访者的要求,吴优是化名)


依法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


欧阳晨雨


“高价彩礼”的治理,最近连续下棋。2020年,民政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2022年8月,农业农村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2023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与民政部、全国妇联联合召开推进移风易俗、治理高额彩礼新闻发布会,发布人民法院涉及彩礼纠纷的经典案例;2024年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实施,明确规定“一方以彩礼为名向婚姻索取财产,另一方要求返还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等。


上述重要举措相继出台的背景,是一些地方日益激烈的“天价彩礼”之风。近几年来,一些地方的彩礼加码持续上升,已经成为婚姻家庭纠纷的重要原因。在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直言不讳地提到“近年来涉及彩礼的纠纷越来越多,甚至引发恶性案件”。据统计,近五年涉及彩礼的民事诉讼超过2万起,彩礼金额可达人均收入的10倍;彩礼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恶性案件占彩礼引发的刑事案件的46.26%。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彩礼没有原罪,只是一种传统民俗。“纳采、问名、纳吉、征收、请期、亲迎”,在西周时期建立并继承历代王朝的“六礼”婚姻制度中,送彩礼的“征收”相当于现在的“彩礼”。从客观上讲,彩礼在许多地方都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这是人们应该正视的事实。然而,当彩礼过于污染财富和物质,甚至形成攀比之风时,必然会削弱其“礼”的属性,转化为纯粹的经济负担。这些变化使得传统婚俗逐渐偏离了“宜其室家”的美好初心,成为矛盾冲突的驱动力,不仅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也不利于文明时尚的发展。


具体到治理方面,想要改变风俗习惯,完全遏制这种“高价彩礼”之风,自然不容易。归根结底,“彩礼”具有民间习俗的特点,不能简单地禁止。更为复杂的是,由于具体情况的不同,“彩礼”也不能一退。翻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最高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婚姻家庭编辑的解释(1)明确了三种可退还的情况,如“未办理婚姻登记”,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处理彩礼纠纷的原则。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情况,比如未办理结婚登记但按照当地习俗举行婚礼共同生活,已办理结婚登记但共同生活较短,也需要“解除”和“打破游戏”。


要解决这些难题,需要从立法出发,联系实际给出“处方”。《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辑明确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等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产”。审查《最高法》发布的典型案例和相关司法解释,不仅声明了禁止婚姻索取财产的基本原则,而且充分尊重民俗,以当地人民普遍认可为基础,合理确定彩礼范围,充分考虑彩礼的目的性特征,考虑共同生活时间、结婚登记、育儿等不同因素,合理平衡双方当事人权益,为各级司法部门提供治理“原型”。有利于解决法律轨道上因彩礼引发的矛盾纠纷,驱散彩礼上挥之不去的逐利冲动。


欲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清其泉源。“高价彩礼”之风盛行,违背了彩礼的初衷,带来了许多家庭和社会问题,迫切需要深入治理。诚然,移风易俗并非易事,但路虽远行必至,事虽难做必成。近年来,从制定指导意见、完善工作计划,到发布经典案例、发布司法解释,野马“高价彩礼”正一步步被套上法治的缰绳。依法治理的同时,有的放矢树新风,坚持新俗,最终会实现“让婚姻从爱开始,让彩礼归于礼”。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