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庐|学习随感:追寻经典,读书补气。

04-24 10:08

学习书法,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


80岁的知名画家,结合自己的字画实践和思考,觉得要根据自己的气质找到相应的匹配和喜好的书法风格,能够追求五代杨凝式之前的书法史经典,即从秦汉魏晋唐到五代书家杨凝式。“草书不适合通过现代艺术教育中的理性教学来传承。事实上,我们应该更加欣赏和品味。所谓‘读书补气,比人参黄芪好。’”


至于书法,可能是因为我在今年1月20日发表的一篇书法小文的观点中,最终的判断过于理性和发人深省,引起了很多书法爱好者的关注。


书法是我的爱好。早些时候,我就像诗歌一样投入其中。这也在1987年11月《江苏画刊》发表的一篇题为《画外功夫》的文章中提到。最后,因为受到很多前辈和老画家的影响,他们都觉得中国画这样发展下去会面临笔墨失传的担忧。出于一种不为人知的振动,我决心探索和思考中国绘画的笔墨理解。从那以后,我一直沉浸在对笔墨的掌握、创作和理论思考中,一直延续到今天,所以书法就像诗歌一样成了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原石局部部部分汉代《石门颂》


一种民族文字,最终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罕见的。


世界各国最早的文字起源是象形文字,但汉族文字始终保留着相应的艺术形式,不像其他民族的文字,现在大部分都成了字母。正因为如此,汉族的文字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必然的。文字是人类语言交流的另一种社会功能。汉字的发展从象形字到篆书、隶书、楷书,这是随着社会发展的理性变化,在历史的每一个不同时期的文字自身发展中。从篆书到隶书的发展,其实就是书法艺术形象从相对平衡到相对宽松的需要。事实上,隶书的发展代表着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左手的功能大于左手的功能。所以艺术上一点一点地由篆书平衡,发展成一种向右倾斜的艺术形象,这是一种进步。但是在变化的过程中,又要求更高的相对平衡,出现了楷书的形象。篆书平衡有些单调,楷书在横向和纵向绘画之间追求更美的相对平衡,因此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中国历史上人类语言交流的共识。对书法这个概念,是后人在学习过程中给出的。


学习书法,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作?


杨凝式的《韭花帖》。藏本清乾隆内府


就我个人而言,这并不重要。根据个人气质,我们应该找到相应的匹配和喜好的风格。各种字体,从秦汉魏晋唐到五代书家杨凝式,无论是篆书、隶书的各种版本,还是各派楷书。为什么后人学习书法基本上都是学习楷书?这是一种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语言交流不仅仅是对话,更是文字之间的书面交流。然而,书面交流需要最大限度地获得大家的共识,因此学习楷书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特别是在唐代,政府采取了以书取仕的政策,学习书法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需求。因此,文人书法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他的职业生涯,书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就像书法家楚遂良的宁静和美丽,虞世南的分散,欧阳询的规则,颜真卿的博大精深,柳公权的适应,都成了几千年来后人猜测的一种流行。为什么呢?由于其艺术形象所体现的气息代表着贵族文人的主要气质,所以也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因为他们的艺术形象所体现的氛围代表了贵族学者的主要气质,所以他们成为了后人学习的典范。不是没有其他的书体学习,而是都是少数。宋朝以后,许多著名的作家,如苏东坡、黄庭坚、米邈、蔡襄,以及后来的赵孟邈、董其昌,都在学习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唐代颜真卿的书法。当然,也有人从其他书体中学习来提高。清朝以后,金农和赵之谦都是从魏晋的碑文中提高的,吴昌硕是从石鼓文的篆书中提高的。比如现代钱瘦铁先生设计的篆刻草图题跋是从汉碑中提高的,而如来楚生的书体是从汉简中提高的。


当然,如果能适应各种书家,那就更好了,但无奈的是人生短暂,但百年之内,所以最好选择一个作为主体,融会贯通。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尽量不要从宋朝以后的作家开始学习书法。苏黄米蔡、赵孟邈、董其昌都是从前辈的经典中学习出来的,是结合自己的学术素养提升出来的。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像他们那样追根溯源地学习五代杨凝式之前各种书法史上的经典呢?


对于行书和草书来说,是历史上一些优秀的作家在脚下扎实的基础上,在一些特殊的情况和情感的激发下,发泄自己无法抑制的才华的结果。就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样,心旷神怡,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怀素在怀素的《自叙帖》中所说的“突然绝叫三五声,满墙千言万语”的愤怒,宋代苏东坡的《冷食帖》和《多景楼》,都是在特殊情绪下的表现。又如今一代英主毛泽东自书的诗歌中那种气盖山河的豪情。...这一极具感性的艺术形象,后人是无法以模仿的方式学习的,当他们岁月如梭,情绪稳定后,自己也无法重复。所以这个道理和写意绘画一样,不适合在现代艺术教育中通过理性教学来传承。我认为学习行书和草书只需要欣赏和品味。从他们内容的笔墨形式中,我们可以猜测艺术家当时的情绪。结合他们的学习和时代背景,我们可以识别他们的气质,找到与自己的差距,通过阅读改变他们与自己的气质。这就是清代书家伊秉所说的读书,可以改变他们的气质,陶冶他们的精神。我自己也经常用一句话来鼓励自己:“读书补气,胜过人参黄芪。我自己也经常用一句话来鼓励自己:“读书补气,胜过人参黄芪。”


《鸭头丸帖卷》王献之


唐代颜真卿《祭侄季明稿》


《黄州寒食诗帖》苏轼


现代书法家于右任编写了一本《标准草书》。其实仔细想想,艺术怎么能标准化呢?即使楷书是标准的,也会成为店里的招牌词,更别说草书了。


于右任《满江红》局部


我经常告诉我的家人和朋友,想做大事的人必须从一件小事开始,但他们必须以做大事的精神把小事做好,这样他们才能做好每一件事。对我自己来说,有两件事是我一生中最用心的学习。一个是我刚开始学字画的时候,20世纪60年代初在上海博物馆书画展厅的一个柜台上,看中了元朝方从义的《白云深处》一页。画面的空洞气息深深吸引了我,但由于年久失真,我几乎看不到具体的笔墨水平的任何迹象。当时可能的时候,我用工具面对面模仿了好几次,但都没有什么重要的。后来关注了米家山水派画家和画史内容的各种资料,反复研究和猜测。直到1975年,我花了将近15年的时间,终于意识到了一些东西。看到张大壮老师后,笑嘻嘻地说:“以后就不用我多说了,你自己已经明白了。看到张大壮老师后,笑嘻嘻地说:“以后就不用我多说了,你自己也明白了。”


另外,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画史理论专业开始出现在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培养了大量的艺术史理论学者。尤其是85时尚之后,中国画在画坛的理论特别活跃,引起了我的注意。但是结合我过去30年对笔墨学习和创作的感性积累,我觉得他们的文章似乎有点纸上谈兵,缺乏感性的见解。因此,我不禁想起了许多前辈老师对笔墨即将失传的感叹,引起了我对中国画理论的探索。从1989年1月的《朵云》杂志上,提出“文人画是中国古代文明在绘画中的综合体现”,到2024年1月20日发表的《文人画要论》,花了35年时间不断推敲调整,才完成。从1989年1月的《朵云》杂志上,提出了“文人画是中国古代文明在绘画中的综合体现”,到2024年1月20日发表的《文人画要论》,花了35年时间不断推敲调整,才完成。正如我在2000年的一首诗中所说,“立论30到50年都是废的,辛苦的文章一文不值”。


1998年以后,由于健康原因,我的眼睛开始慢慢失明,无法具体从事绘画创作。所以我只能全身心投入到中国绘画理论的探索中,以笔墨为主要表现形式。到目前为止,已经26年了。在此期间,我也感谢很多朋友的支持,把我的口述整理成文字,出版了《了庐画论》和《笔墨评论》等作品。


所以,无论是学习书法还是任何文化经典,都不要太过雄心勃勃,胡思乱想,俗话说:“打拳不练,到老一场空。”


(作者是著名画家,本文原名为《我对书法学习的一些看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