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慢粒耐药瓶颈,这款中国原研药美国人也服用。

2023-05-22

股票交易取决于金麒麟分析师的研究报告,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帮助您挖掘潜在主题!



转自:医学界


亚盛药业奥雷巴替尼获得第四届医疗价值医疗泰山奖——药械突破奖。奥雷巴替尼从临床试验到获准上市进入临床治疗,打破了耐药治疗的瓶颈,改变了许多慢性颗粒患者的命运。


发文 |俞舜仁


这是一种深受全球专家关注的中国原研药,连续五年当选为美国血液学会。(ASH)年度口头报告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项(FDA)审查快速通道资质,美国FDA孤儿药4项资质,欧洲药品管理局1项资质,(EMA)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欧盟孤儿药资格(NMPA)列入突破性治疗许可和优先审查,获得无数的荣誉和认可...


2021年11月,NMPA附条件允许奥雷巴替尼上市申请,基于两项关键注册II期临床试验结果,可治疗任何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耐药性,还伴有T315I突变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又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慢性粒细胞) (-CP)或加快期(-AP)成年病人。它是中国第一个拥有全球best的国家。-in-第三代BCR-ABL抑制剂具有Class潜力,奥雷巴替尼为中国血液肿瘤患者增加了全新的抗癌尖刀,弥补了一代、二代BCR-ABL抑制剂治疗耐药后慢粒的治疗空白。


为了深入了解奥雷巴替尼R&D的创作背景和未来探索方向,“医学界”邀请了亚盛制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杨大俊博士分享。


填补临床空白,实现中国“第一”


自公司成立以来,亚盛药业一直致力于创新药物的研发,坚持突破临床诊疗困境,致力于做具有医疗价值的事情。


慢性粒子,是一种常见的恶性程度较高的慢性白血病。FDA批准了第一代BCR-ABL抑制剂伊马替尼于2001年上市,从此开始了慢粒靶向治疗的时代,改写了慢粒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模式。随后,尼洛替尼、达沙替尼等第二代BCR-ABL抑制剂上市。但是,慢粒病人在使用靶向治疗药物时,总会面临耐药性的困难。13年前,也就是2010年,世界各地都缺乏有效的治疗第一代和第二代药物治疗进展的慢性颗粒患者的方法,尤其是T315I突变的患者,原来第二代药物的治疗效果有限。亚盛药业选择开发第三代药品,即奥雷巴替尼,以满足慢粒临床治疗的需要。


他说:“我们能坚持下去,最重要的是基于临床价值,而临床价值表现在是否能满足临床需求。奥雷巴替尼的出现是中国第一个和唯一一个允许上市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剂,意义重大。由于在中国原创、上市的新药中,能做到同一领域第一或唯一的商品实际上还是很少的。在中国临床研发中,我们最初的药物开发选择和坚持,体现了我们填补临床治疗空白的初衷。”杨大俊博士分享了心路历程。


研究开发过程循序渐进,


根据循证医学的要求进行探索


谈到奥雷巴替尼的研发过程,杨大俊博士强调“严谨”二字。


“首先,在中国第一阶段的临床研究中,我们从1mg到2mg,再到5mg,逐步进行。上坡最高剂量达到60mg,在剂量增加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安全性。做了第一轮安全评估后,我们做了第二个剂量组。我们非常小心这个过程。


其次,I期临床研究中包含了很多病人,对病人进行了长期的可靠性和疗效观察。我们纳入了当时标准治疗失败(第一代、第二代药物耐药性)的100多个慢性颗粒群体,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一类被判死罪的患者。研究结果令人满意。而且第一个进入奥雷巴替尼临床试验的患者在接受1mg剂量治疗时受益,至今仍在服药,已受益超过6年,这是非常罕见的。在最初的临床研究中,我们纳入了100多名患者,进行了相当大的临床I期研究,对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全面评估。5年随访结果在去年ASH年会上公布,进一步证实了奥雷巴替尼在长期用药中是安全有效的。


三是在有了一定的研究数据和掌握之后,我们才去美国推进桥接临床试验。


对一种药物而言,前期研发探索的每一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first-in-human“实验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因此我们对较大的样本量剂量进行了仔细、仔细的探索和疗效观察。”


令杨大俊博士高兴的是,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曾主导或参与第一代至第三代BCR-ABL抑制剂的临床研究。(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Hagop白血病系主任 作为奥雷巴替尼全球临床试验的PI(主要研究人员),Kantarjian博士。这样就极大地鼓励了亚盛药业团队。根据奥雷巴替尼在中国完成的临床数据,美国FDA也很快获得了奥雷巴替尼直接进行临床Ib期试验的许可,可以治疗TKI耐药性慢性颗粒病。这项海外临床研究的数据在去年的ASH年会上首次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发布。数据显示,该品种在费城难治性慢粒和染色体阳性。(Ph )白血病是急性淋巴细胞(ALL)病人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有潜力成为第三代TKI asciminib耐药性患者的ponatinib或变构STAMP抑制剂的救治方案。


打破耐药性治疗的瓶颈,让慢粒病人重生


从临床试验到获准上市,奥雷巴替尼进入临床治疗,确切地改变了许多慢粒病患者的命运。杨大俊博士说:“我记得20岁以后,一名患者被诊断为慢性颗粒。伊马替尼治疗后,他有耐药性。10年来,他发现T315I突变,面临着“无药可医”的困境。幸运的是,患者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找到了江倩教授,并参加了奥雷巴替尼临床试验。经过3-6个月的治疗,骨髓癌细胞被清除,病情明显改善。”


这个病人的网名是“木头”,意思是“我希望有一天我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就像一棵大树,风雨过后春天还在发芽。”木头接受奥雷巴替尼治疗的故事和经验分享,对于很多医患来说都是非常感人的。对于杨大俊博士本人来说,这是他坚持制作创新药物的动力。


“与此同时,美国也有几个慢性颗粒患者。在第一代和第二代靶向药物耗尽后,即使是海外第三代药物ponatinib也已经耐药,入团实验接受奥雷巴替尼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同样,临床医生也对这种可以填补临床治疗空白的新药感兴趣和认可。在真实的临床情况下,很多医生提到奥雷巴替尼将来可以应用到ALL中,让患者受益。"


期待在国内外上市,进一步扩大受益群体


据亚盛制药2022年年报显示,奥雷巴替尼仅上市一年就实现了近2亿元的销售收入。此外,奥雷巴替尼还被列入2022年国家医疗保险目录。“这是我们去年工作的一大亮点。我们非常感谢国家医疗保险局对奥雷巴替尼等地方创新药物的支持,并以更合理的价格纳入医疗保险目录,从而实现了患者、医疗保险和公司的“双赢”。”


杨大俊博士指出,关于奥雷巴替尼未来的研发计划,“首先,我们启动了临床试验,并在去年提交了上市申请,并被列为优先评估,无论第一代和第二代耐药是否有突变。目前,我们正在等待NMPA的批准上市。


其次,我们还在中国申请ALL临床试验,等待药品评估中心(CDE)审核批准,希望能尽早开始临床试验,进一步扩大适应症,让更多的病人受益。


三是在美国临床研究中发现,奥雷巴替尼对第三代BCR-ABL抑制剂ponatinib耐药患者也有相当大的疗效。所以,我们也在与FDA进一步沟通,希望能尽快在美国和世界范围内上市。


坚持开发创新药物,实现临床价值


自2009年成立以来,亚盛药业已进入第14个年头,我们最初的目标是制造全球原创研究创新药物。事实上,在早期,我们仍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特别是在2015年之前,整个监管机制和金融市场对创新药物的研发并不特别支持。所以,我们在这一背景下进行创新药物的研发和坚持,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亚盛药业除了上市品种奥雷巴替尼外,还拥有丰富的产品管道,特别是在细胞坏死通道调控方面,全球正在进行4种原创药物的临床试验。举例来说,我们的BCL-2抑制剂APG-2575,其临床研发进程位居世界前两。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我们希望最终推向市场的药品能够真正让临床上无药可医的患者受益,体现我们的临床价值。”


未来几年,亚盛制药将积极推进中国和美国管道类型的临床试验,特别是注册临床试验的推进,帮助原药物上市,促进药物商业化。公司可以长期、优质、稳定地发展,同时惠及更多中国和全球癌症患者。


*注意:截至2023年4月14日


责编:凌 骏


编辑:郑华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