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园ESG报告:“好吃”引领商业可持续发展
近日,百果园集团发布了《2022年百果园环境、社会与管治报告》,这是百果园上市后首份ESG报告。该报告围绕“好吃”核心战略展开,分别从“产品品质、产业链可持续、低碳经营、员工发展、社会责任”等维度阐述“好吃”是如何驱动企业乃至行业长远发展。
中国拥有三万亿的鲜果市场,也是世界最大的鲜果产地国。但多年以来,这个赛道上市公司寥寥无几。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鲜果生意本身是一件苦差事。
站在整个产业的角度来看,鲜果太过零散、复杂,从种植到终端销售十几个环节,损耗率居高不下,保鲜供应链的搭建难上加难。不过,随着相关政策的推动以及市场资金的持续注入,赛道玩家们的良性竞争使得国内鲜果市场正在加速转变。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1年水果零售额计,百果园集团是中国第一大水果零售商,占中国总市场份额超1.0%,而前五大参与者的市场份额合计为3.6%。
随着经营能力的提升以及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大,2023年1月16日,百果园集团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全球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由此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百果园能够实现快速发展成功IPO,离不开“好吃”战略的驱动。
从“好地方、技术支持”,到“严格的采购加工”,再到“完整的冷链运输、商品交付”,百果园确保水果好吃的同时,也确保了水果的品质和安全性。此外,通过加速线上化以及庞大的线下规模,不断完善一体化的百果园也在把更多、更好吃的水果,更快的送到千万消费者手中。
基于“好吃”理念出发,不断满足着消费者需求的百果园,也在不断地迈上新的台阶。
“好吃”,不仅仅是两个字
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虽说橘和枳的分界线以淮南淮北区分不够严谨,但是每一种水果都有自己独特的生长习惯,土壤不同、生长环境不同,最终的品质也就不同。“出生地”对于水果来说,无疑非常重要。
从源头把控品质,是果企保障长久发展的决定因素。
过去的几年里,百果园持续通过以农业技术、信息技术及资本资源赋能种植基地合作伙伴,并对水果全生长周期进行严格品质管理,生产优质水果的同时合理增产,从源头产地实现了标准化。目前,百果园在海内外覆盖深度合作的种植基地,保障水果出品质量。
水果生长过程中所包含的影响因素众多,即便有经验、有标准、有技术的种植,也只能确保绝大部分的果子是“合格”的,而这也意味着仍然有不合格、不“好吃”的情况存在。想把更好的水果送到消费者面前,采购、分拣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在采购环节,百果园凭借覆盖水果全品类的专业采购团队,在重点水果品类上直接与产地合作,采用产地直采、直供和与一线品牌合作的业务模式,确保了产品品质。
在分拣环节,针对水果天然存在巨大差异,百果园还独创国内水果“好吃”标准——“四度一味一安全”量化维度,将水果按照“糖酸度、鲜度、脆度、细嫩度、香味、安全性”分为多个等级。
以山东红富士苹果为例,百果园将其分为水晶富士和普通富士,然后又将水晶富士和普通富士按照大中小和综合品质ABC分出9个等级,仅山东红富士就有18个等级。
因为地理条件这条主要因素,水果存在着分布不均的问题,多数水果需要通过外地运输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需求。但众所周知,水果的保鲜周期较短,运输时间长、运输条件差都会造成水果腐坏变质,这也让果企面临流通成本高、标准化程度低、损耗大等问题。
为了避免这一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果企开始使用冷链物流运输水果。
通过多年的打造,百果园如今已形成网络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冷链运输能力。据了解,百果园在全国有近30个仓配中心,将不同水果按不同温度需求进行恒温储存,果品经仓储中心初加工到配送至门店销售,全程实施成熟度和新鲜度把控,通过多温区管控,对不同果品进行差异化管理。
这种模式既能很好的把控果品质量,又能降低运输途中水果的耗损率,同时省略了中间的价值链环节,交易成本低。
吃得好,也要吃得健康。食品安全是最根本的基石,也是百果园立足之根本,立业之保障。在原产地、采购分拣、运输的基础上,百果园在“食品安全”方面还做了很多工作。
据悉,百果园不仅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自建了三大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实施四重果品检测流程,且在2022年四大主体顺利通过SGS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这背后意味着的是,百果园在经营过程中所有涉及到食品安全的环节,均在体系的要求下得到了科学严谨的管控。
与传统运营模式不同,从产地种植开始,到水果的生长、运输和包装等各个环节,百果园打造出的是一套绿色生态化的运营模式。比如在仓储环节升级能耗及温控管理,再比如零售端推进使用可降解材料、环保材料......
可以说,百果园促进了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树立了水果行业的新标杆。
既要卖得多,也要买得到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不同口味和不同水果的需求,果企需要提供多样性的产品,涵盖种类要从常见果品到稀有水果。
截至2022年底,百果园一共打造出31款“为好吃而生”的自有品类品牌,包括草莓品牌“红芭蕾”、猕猴桃品牌“猕宗”、榴莲品牌“大芭”等热卖品牌。
其中,“红芭蕾”草莓在2021至2022年产季中,总销量高达2378吨,成为百果园会员调研中最受喜爱的自有品牌,以及会员渗透率最高单品和会员复购率最高的自有品牌单品。
此外,百果园在全球建立的水果特约供货基地,也在不断地向终端市场输出着更多、更好的水果。
基于水果,但不止水果。考虑到消费者对优质食材需求的多样性,早在2019年4月,百果园就宣布拓展品类,进入大生鲜领域,在线上售卖包括牛奶、鸡蛋和蔬菜等自有品牌的生鲜食材。
同水果模式一样,百果园的生鲜食材从源头开始,介入生产、仓储物流和零售,全产业链都有着严格的管理标准,力求“健康、安全、好吃”。
在确保了产品好且种类多之后,果企还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规模”。
相比家门口和送到家,很难有什么样的理由让消费者驱车数十公里,去一家水果店买一些水果。没有规模,不能让消费者更“轻松”的买到好产品,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而作为赛道头部企业,百果园近两年来通过标准化加盟模式赋能,实现了高质量扩张。
据其2022年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百果园5650家门店分布在全国22个省及直辖市的140多座城市。门店中,加盟门店为5631家,19家为自营门店
庞大的线下门店网络是百果园能够成功的一个基本盘,但一个共识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才是零售产业的主流趋势,百果园深谙此道。
早在2016年,百果园便开始发力线上业务。通过百果园App、微信小程序以及天猫、京东等平台,美团、口碑、饿了么等第三方餐饮外送平台,通过及时达、次日达等配送服务,百果园为消费者提供了品类多、品种全的水果生鲜消费场景,也有效弥补了线下门店陈列空间有限的不足。
据其年报显示,2022年内,百果园约27.2%的订单通过多个线上渠道下达。
贴近社区,线上线下一体化、店仓一体化、及时达与次日达一体化,相信随着百果园进一步的发展,消费者能够更轻松的享用到“好吃”的水果。
行业新标准、企业新未来
鲜果行业的竞争就是供应链的竞争,供应链确保了水果的品质,确保了销售效率,确保着多个方向和层面的改善、推进。
随着供应链体系能力的不断提升,不断打造行业新标准的百果园,也迎来了快速的发展和喜人的收获。
2022年,百果园实现收入113.12亿元,同比增长9.9%,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3.23亿元,同比增长40.4%。销售水果及其他食品的收入占百果园总收入的97.1%。毛利同比增长13.6%达13.14亿元;毛利率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至11.6%。
凭借足够好吃和便利,百果园也“俘获”了不少粉丝。2022年百果园消费一次及以上的会员数量超过7400万人。
事实上,消费者之所以青睐百果园,也与后者所展现出来的“信任”和“担当”有莫大关系。
2009年,百果园首创“不好吃三无退货”服务,并在全国门店推行这项服务。所谓“三无退货”,即无小票、无实物、无理由退货。到2016年,基于服务再升级,百果园还在线上App推出了“不好吃瞬间退款”,将“不好吃三无退货”延伸到了线上,顾客在门店购买水果后,只要对水果不满意,也可在百果园App上进行退款操作。
百果园“三无退货”服务的背后,实际上是对顾客的充分信任,也是对自家产品的一种自信表现。十几年来,“三无退货”拉近了百果园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也让消费者对百果园更加信任,在消费者内心筑起了厚重的品牌力。
对于食品行业来说,消费者的诉求从来都很清晰,好吃、好买,不贵。在价格这个敏感的点上,百果园基于水果分类标准,也有着一套科学的价格标准。
一直以来,百果园在坚定做更好吃的水果同时,也在通过协同全生态定价回归方式,不断为终端消费者让利。相信随着进一步的规模化带来更大的成本优势,百果园的产品价格也会更加“亲民”。
得用户心者得市场,百果园如今的成就是建立在二十二年的积累之上。从种植到采购、分拣、运输、零售、售后......在每一个环节上,百果园过去和现在每一步细小的完善和改良,都是铺往未来之路上的一块砖,是其在市场上保持足够竞争力的基座。
而关于未来,带着让每个人都能享受水果好生活的使命,百果园新建立了ESG三级治理架构体系,对标17个SDGS(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梳理并聚焦57个具体行动方向,以“好吃”战略为根本,将ESG管理绩效纳入年度考核,并匹配激励机制,有效推动各职能部门参与ESG工作。
能够相信,践行ESG理念、长期深耕鲜果市场的百果园,在为环境和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将随着自身水平的不断提升,市场地位得到持续强化,市场份额得到进一步扩大,实现其成为全球第一大果业公司的愿景。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