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酒崭露头角,发展还需走对路子

商界观察
2023-05-12

近些年低度酒逐渐兴起,细分产品如米酒、果酒、鸡尾酒等颇受欢迎,而梅酒作为果酒品类之一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梅市

场也迎来越来越多的品牌。

 

实际上国内梅酒起源较早,有着一定的文化背景和消费基础,对其发展提供了一些助力。只是与日本相比,国内梅酒市场仍显“小众”,产品需要进一步丰富、品牌知名度也需要进一步提升。为了推动国内梅酒更好的发展,品牌未来可能还需要从产品和认知的角度出发。

 

01 梅酒崭露头角、品牌数量增加

随着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他们对酒水表现出了不同的偏好,低度酒似乎更符合年轻人的消费需求,整个市场也呈现出了较快的发展速度。《2022年低度酒趋势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低度酒市场规模达到338亿元,约为啤酒市场预估规模的60%,到2025年预计将超过700亿元。

 

低度酒其实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可以细分为很多酒水品类,比如果酒、米酒、鸡尾酒、起泡酒等等。在众多低度酒品类中,梅酒属于果酒中的一个比较受欢迎品类,随着低度酒市场的扩大,梅酒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预测报告中显示,近五年我国青梅酒产量呈现增长趋势,自2016年的5860千升增长到2020年的10600千升。中国酒业协会果酒发展委员会秘书长火兴三表示,2022年中国青梅酒市场规模突破10亿。

 

另外梅酒在消费人群中同样很受欢迎,《中国年轻人低度潮饮酒Alco-pop品类文化白皮书》显示,在2020年整体酒类市场中低度潮饮酒品类的增长展现了良好势头,尤其梅酒增幅接近90%。

 

此外,美团买菜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期间,梅酒、果酒、清酒等品类的销量环比增幅超过40%。

 

可以说,梅酒在果酒销售中逐渐占据了“C位”,而随着梅酒产品逐渐兴起,也开始吸引了很多品牌的进入。就目前市场来看,除了梅见、冰青等属于具备一定知名度的品牌,还有不少同样推出了梅酒产品的品牌,比如昆竹、觅山、青城山、苏州桥等,他们的加入也让梅酒市场变得愈发热闹。

 

借助着低度酒市场发展的风潮,如今梅酒市场得以逐渐兴起,其实单纯就这一品类而言,梅酒也表现出了不俗的发展潜力。只是从当下的梅酒市场来看,仍然需要进一步培育。不过梅酒市场的发展也并非毫无基础,从其发展历史来看具备一定优势。

 

02 深厚文化积淀,为兴起带来机会

国内3000多年前就有了关于青梅的栽种史,其中“青梅煮酒”的说法更是广为流传。由此来看,国内梅酒的起源并不晚,而且对于梅酒也具备一定的认知,这成为了梅酒市场发展的一个基础。

 

一开始比较常见的可能还是家庭自酿梅酒,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产业。说起来梅酒似乎更具本土化特点,只是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品类,但是具备消费基础和品类认知。从古至今,饮用梅酒的都不在少数。

 

如今随着低度酒市场的发展,低度酒水获得了新的认知和机会,梅酒作为其中一个品类自然也迎来了发展机遇,凭借较低的酒精度数、酸酸甜甜的口感很容易吸引消费目光。有调查显示,26-35岁之间的群体占据青梅酒的消费主力,吸引他们购买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产品口感。

 

再加上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淀,梅酒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特色,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基础。另外品牌在发展梅酒时借助其文化积淀,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做起这个市场,也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

 

对于现在的梅酒市场来说,一方面是在进行传统酒水的传承和复兴,将这一传统品类更多传递给现在的消费群体,让他们感受传统文化和特色。另一方面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升级,梅酒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产业,能够进行专业化生产,在利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也在进行创新升级。

 

梅酒作为一个传统酒水品类,在其历史积淀和消费基础之下,缺的可能是如何更好地适应当下的消费需求。在此基础上,梅酒需要做的是找到吸引消费者的办法,让梅酒更多地走进消费视野并成为消费选择,这将为未来梅酒市场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助力。

 

03 开发场景帮助建立认知

国内梅酒虽然有着较好的发展基础和较长的发展历史,但是梅酒在众多酒水品类中却并不是一个十分突出的品类,尤其是与白酒、啤酒、葡萄酒等相比,梅酒消费与他们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然而从邻国日本梅酒的发展情况来看,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情况。日本与中国一样,有着庞大的梅酒消费基础,而且日本不仅有着众多的梅酒品牌,家家户户甚至还保留着自酿梅酒的习惯,这为日常消费梅酒增加了很多机会。

 

这与梅酒建立起的佐餐认知可能有很大关系,梅酒作为“佐餐能手”的属性在日本十分流行,大街小巷都能常见梅酒的身影。无论是独酌、小憩还是聚餐,餐前开胃和饭后消食可能都少不了梅酒,而且在日本居酒屋里梅酒也是一个十分受青睐的酒水品类。

 

换句话说,日本梅酒与佐餐的广泛适用性,为其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也容易在这些场景中唤醒消费。不过梅酒在中国却缺乏这样的消费场景,作为众多低度酒品类之一,梅酒在发展时似乎也沿袭的是其他低度酒的场景,但是在与其他低度酒竞争时优势并不突出,很难真正建立起消费习惯。

 

从这一方面来看,梅酒要在国内获得更好的发展,可能还需要打造属于自己的消费场景。比如梅见瞄准的是中式佐餐场景,一方面中国佐餐酒市场还有较大的空白,虽然白酒出现的机会比较多,但是由于其口感较烈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另一方面佐餐酒不能抢菜的风头,但还要与菜品进行融合,梅见青梅的酸味以及低度相对来说比较适合这一需求。

 

04 扩展消费群体有利发展

从目前关于低度酒的报告中可以看到,低度酒的主要目标消费人群为年轻人和女性消费者。《2022年低度潮饮趋势报告》中提到,年轻人群是低度酒的主要消费者,也是最习惯网购的人群之一。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中国低度酒消费群体中女性消费者比例超过六成。

 

一方面年轻人确实更为关注低度酒产品,他们所追求的“适度”“微醺”等在低度酒市场中有着很好的体现。另一方面品牌在进行产品宣传时,也会重点突出“适合女性的酒水”“年轻人酒水”等关键词,从而吸引这部分消费群体的目光。

 

就拿小红书来说,其中关于“微醺”的笔记超过103万+,但是文案大同小异,大多都打上了“女性酒水”的标签。虽然很多低度酒从颜值、酒精度数上来说比较受女性的关注,但是却也暴露出低度酒产品过度关注女性群体的问题,反而忽略了其他人群。

 

在众多低度酒品牌纷纷关注女性消费群体时,可能也让品牌局限在了这部分群体中,并不利于产品销量。如今女性消费力量虽然不容小觑,但是如果能够获得更多消费目光,可能会帮助产品赢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对此,梅酒品牌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消费群体,可以先从女性消费者入手,然后逐步进行扩展。比如觅山与微喵进行了营销合作,顾客通过参与互动可以获得定制青梅酒,在这一过程中其实有助于品牌吸引更多消费者,而且不会过于强调“女性酒水”。

 

在梅酒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弱化低度酒的“女性酒水”标签,为产品吸引更多人打下基础。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也能让品牌进一步探索新的消费群体、新的场景,从而有助于梅酒更好地打开市场。

 

05 国内梅酒市场仍需培育

国内梅酒起源虽久,但是梅酒经过多年的发展并未成为一个真正“大众化”的市场,直到近些年来受低度酒市场发展的推动,才得以更多地走进了消费视野中。而且在国内市场中,来自日本的梅酒产品也占据着一定市场。

 

从这些方面来看,一方面反映出国内梅酒产品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另一方面国内梅酒市场也还需要进一步发展。主要是与日本相比,国内梅酒市场规模和产品品类仍有较大差距,这可能也是梅酒虽然来自中国,但却鲜少有中国品牌被提及的一大原因。

 

面对这些问题,可能还需要从进一步开发梅酒产品以及培养梅酒认知的角度出发。借助消费认知和梅酒产品,来帮助国内梅酒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

 

首先在消费认知上,目前我国人均果酒年消费量约为1.0-1.5L,而全世界果酒人均消费量为3.5L,可见果酒消费量还存在明显不足,作为其中细分品类之一的梅酒消费量则会更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还需要构建梅酒的消费场景,让消费者在面对某些特定场景时就能够想到梅酒。

 

其次在梅酒产品上,需要进一步细化产品和丰富选择,能够适应不同的消费群体和消费选择。比如梅见目前已有经典系列、东方梅香系列、东方风土系列、东方稀有系列等11款产品。既顺应了多变的消费需求,有推出了创新的产品系列,进一步丰富了自身的产品线。

 

就国内的梅酒市场来说,其深厚的发展历史和增加的消费需求为发展壮大提供了基础,但是在梅酒发展的过程中,仍是一个从小众走向大众的过程,在这期间还离不开品牌的推动。品牌通过产品和场景,能够更好地培养消费认知,为梅酒更好地发展带来机会。

 

行业思考:梅酒是国内一个颇具历史和文化积淀的酒水品类,但仍然是一个小众品类,在低度酒兴起之前可能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直到低度酒火热之后才迎来了进一步发展。就国内梅酒市场来说,无论是产品还是品牌方面都与日本存在一定差距,要想推动这一市场进一步做大,仍然需要品牌的努力,在带来更丰富的产品和建立起消费场景之后,国内梅酒市场或许将会迎来新的机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