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药潮,蒸发了慢性病患者的活命药

商界观察
2023-01-09

感染带来的药品抢购,让慢性病患者群体陷入沉默的绝地。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红斑狼疮等慢性病患者一方面担心线下买药感染;另一方面药店关闭线上渠道、订单拥挤、物流滞缓,加之部分慢性病患者囤药,让维系生命的药品难以到手。左右为难下,有的慢性病患只能冒险前往医院排队。

 

1、救命药,买不到

 

疫情爆发时,蓝青点进之前买药的网购链接,发现已经售罄。

 

上次购买,这家店的药还是充足的。蓝青在北京工作,2020年,爷爷在老家四川达州突发脑梗,住院半个多月,出院后,她经常在网上给爷爷买硫酸氢氯吡咯雷片药。脑梗是一种容易复发的慢性病,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主要功效,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预防血栓形成,是爷爷恢复后的日常必备之药。

 

12月10号,阳性感染潮在达州扩散,蓝青的妈妈率先阳性。接着,囤药潮开始席卷街坊邻居,各大药店几乎被洗劫一空,布洛芬等发烧感冒药完全买不到。此时爷爷的吡咯雷片所剩不多。他已76岁,行动有所不便,更何况身患基础病,在这个节骨眼上被感染是件可怕的事。在北京的蓝青再三叮嘱爸妈,尽量不要让爷爷出门。

 

买药全由家人代替。蓝青爸爸跑了几家医院,都被告知没有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好心的医生建议他去药店问问。他辗转几个药店,同样扑了个空,这种情况平时从未出现过。靠药续命的脑梗老人,一旦断药后果不可想象。

 

爸爸回到家,把买不到药的焦灼传染给一家人。在商讨中,爸爸想到了网购,可他们都不会在网上买东西,只好求助蓝青。电话打过来,蓝青即刻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疫情放开以来,她不怕别的,最担心的就是患有慢性病的爷爷。有过在网上给爷爷买药的经验,电话挂断后,她开始登录线上购药平台。

 

慢性病患者买药难,是当前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问题。整个12月,阳性感染潮在全国持续扩散,药店除了布洛芬销售一空外,诸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红斑狼疮等慢性病患者所需药物,购买难度也大有增加。这场由新冠带来的次生灾害,至今仍在传导中。

 

12月末,余遥即将断药,上班期间她心情一直忐忑不安。

 

余遥是一位红斑狼疮患者,平时要吃五种药,每天出门都携带一个药盒。这天在办公室,她打开药盒反复看了几次,确定纷乐(硫酸羟氯喹片)只剩一板,仅够四天的量。

 

下了班,她匆忙赶回北京大兴的住处,连跑六家药店都没买到。店主都说没有,或售罄。回到家,她又在网上搜了搜,各大线上售药平台皆显示“补货中”。弄不清楚原因,至少网上以前是有的,还有些时间,她开始想其他办法。

 

纷乐是红斑狼疮患者日常必不可少的药品,一旦断掉,患者病情很快就会复发,出现脸红、皮肤瘙痒等症状。这种药余遥通常会去医院买,三个月买一次。但当前新冠仍在肆虐,她好不容易阳性康复,不敢去医院排队,怕再次被感染。

 

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患者约有一百万人,这种疾病的患者免疫系统紊乱,无法根治,只能靠吃药维持。而奥密克戎正是攻击人的免疫系统。12月10号,余遥阳后经历过高烧三天,肚皮里面像撺掇着一团火,总算挨了过来。没想到,却在这个时候断了药。

 

最后她想出的办法是回家。元旦当天,她开车回老家唐山,心想也许老家药店还能买到。

 

2、药去哪儿了

 

全国慢性病患者近3亿人,2.64亿老人中,有1.8亿患有慢性病,其中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为80.7%。他们日常健康保障,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吃药,一旦缺药,生命健康将被置于无法预料的风险当中。

 

作为全球最大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原料药品种高达近2000种。慢性病患者群体人数相对稳定,对症药物遭遇挤兑的可能性较小。眼下慢性病药为什么那么难买?问题并不在生产端,而是在销售和物流上。

 

12月初北京疫情管控放开后,阳性感染者集中爆发,市民开始抢购防疫及治疗药品,药店线下客流短时间激增近10倍。因人流过多,导致药店员工也陆续被感染,平时3到5人的营业药店,只剩一两人苦苦支撑。同时线上需求也很旺盛,订单一度崩溃,商家应接不暇。

 

某连锁药店负责人反馈,其下属一家药店在线上开通营业后,5分钟不到涌入90余个订单。工作人员锐减的门店无力承接,只能采取了线上业务的闭店动作。不少门店的线上营业率,一度降低至不到10%。

 

药店把全部精力转移到线下防疫及治疗药品上,让高度依赖线上购药的慢性病患者,成为医疗挤兑中隐形波及人群。慢性病患者通常开的是处方药,这意味着,药店必须配备一名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人力紧张,也是药店舍弃这部分线上用户的原因之一。而行动上多有不便的慢性病患者,恰恰是线上购药的核心群体。

 

即使侥幸下单成功,物流配送滞缓也会掐断慢性病患者的希望。不少患者反应,很多订单付款成功,却迟迟送不到货,原因是外卖员和快递员阳了,运力不足。12月中旬,北京阳性感染高峰期,很多商家一天有三分一的订单被退掉。

 

恐慌在慢性病患者和家属中传染,使得部分人开始囤药,这直接导致另一部分患者无药可买。不少网友发帖称,为父母囤了数百到数千块钱的降压和降糖药,有人甚至直接囤了一年的药量。

 

线上购药渠道的减少和壅塞,让慢性病患者们只能在感染潮中静默等待,计算着手头的药量,惶惶度日。一些慢性病患者无奈冒险前往线下药店。12月26日,一位江苏的高血压患者,药吃完后准备出小区去买。他看到一家药店挤满人,都在抢发烧止咳药,在门口站了好久,愣是没敢进去。

 

后来他走到另一家人不多的药店,一问,竟没有高血压药。一些往常熟悉的药,标价也令人大吃一惊。

 

网上购药、药店购药、去医院排队,慢性病患者购买药物通常有这三个渠道。疫情当前,通过电商或者外卖购药是他们的首选,这两种线上购药方式,也许能为他们带来一些机会。

 

3、为吃药付出代价

 

元旦那天,余遥开车回到唐山老家。一到家她就准备去买纷乐,妈妈一把拉住她,告诉她家里之前存的还有。她松了口气,假期结束后,她把这些存药全带到了北京,以备不时之需。

 

蓝青的爷爷同样幸运。当爸妈在老家药店没能为爷爷买到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时,重任落到了她的头上。她点进以前为爷爷购药的店铺,显示已经售罄,又换其他购药平台,重复数次输入药名,有的显示售罄,有的显示补货中。她连续翻动页面很久,终于找到一家药店还有售,一口气买下10盒。

 

疫情当前,网上购药是他们的首选,其次是让亲人去药店购药。再不济只能冒着更大的风险,去医院排队,以一种风险抵抗另一种风险。

 

近一个月以来,各大城市出现慢性病老人在医院排队的景象。12月21日,家住长春的王乐乐刚刚转阴,于是决定去社区医院为患慢性病的妈妈排队买药。队伍很长,几乎都是老人,长春气温零下十几度,她看到一位年纪大的老人冻得直哆嗦,而她手脚也冻得僵硬,医保卡都快握不住。从11点50分排到下午1点40分,她才进医院大门。

 

即便冒着受冻和被感染的风险,不少城市的人表示,以往在医院排队,能买到三个月的药量,现在只能买到一个月的。甚至有的城市只能买到一周的量。

 

一些慢性病患者想不到的是,为了吃药,要付出比缓解慢性病更大的代价。

 

买不到药,有人用低质药代替,代价同样不小。四川绵阳的张秀丽也是红斑狼疮患者,她平时吃的一种药叫美卓乐(甲泼尼龙片),这种药对于红斑狼疮患者来说具有镇痛、抗炎的功效。可近来这款药价格猛涨,而且绵阳各大药店都难以搜到,只有武汉等大城市有货,快递需要1-3天送达,而且显示:受疫情影响,运力紧张,可能晚到。

 

断药的她,最后以高价买到一盒美卓乐。一盒是十天的量,吃完后,她已付不起高昂的药费,暂时吃强的松代替。强的松价格很便宜,但副作用比较大。“我们一般不敢吃,因为可能会造成肝损伤。”张秀丽说。

 

好在难熬的日子即将过去,一些城市慢性病患者购药难的问题已得到缓解。12月中旬后,北京疫情感染开始缓慢下降,第一批感染者症状也都好转,相关药品需求开始回落,线上门店的药品供给逐渐在恢复。可要回到往常足不出户就可买药的生活,患者们还要再等一等。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未能核实归属。本文仅为分享,不为商业用途。若错标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