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维艰,但联合创业未必有利
编者按:说到创业,无数人都会教导你要找一位联合创始人,因为创业维艰,单打独斗很难。创业确实很难,但是,说创业绝对需要一位联合创始人也许是硅谷最有害的模因之一了。如果你还是打定主意要找一位联合创始人,一定要注意本文提出的一些事项。文章来自编译。
他人即地狱。
——萨特
我开始觉得,说创业绝对需要一位联合创始人是硅谷最有害的模因之一了。相对于其他的迷思,这个说法害死的公司也许是最多的。
相反,我认为如果可以的话,创业就应该单打独斗,而且只有在绝对确定自己找到了完美人选的情况下,才可以去找一位联合创始人。
这种说法是有依据的,研究发现,单干成功的几率是联合创始人的两倍!
这当然也符合我的经验:我认识的几乎所有的联合创始人最后都分手了,而且往往会危及公司。
其中也包括我认为最稳固的关系——认识 5 年以上的人,能相互帮对方补话的人,以前一起共事过的人,等等……但他们现在甚至连话都说不上。
“可是单干好寂寞啊!”
大家建议你不要单打独斗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是心理层面的。一个人,太难了。
我创办 Teamflow 时,曾经有过一位联合创始人,但对方只待了几个星期,在接下来的旅程里,我一直是孤身一人。我确实有一支我喜欢的团队。有一位在经济上、情感上以及声誉上同样投入的联合创始人,能和你一起坐过山车是有好处的。但我也同意创业是孤独的。
但人嘛,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单干的创始人经常幻想拥有“另一个他们”,那种与他们在同一个战壕并肩战斗的灵魂伴侣。
但现实往往达不到要求。你得到的不是灵魂伴侣,对方可能会大大增加而不是减轻你的压力。
还有一些减轻孤独感的方法:你可以向朋友或伴侣敞开心扉——尽管你显然不想做得太过火——或者你可以找一位心理治疗师或高管教练。
另一种办法是大力激励你的前几名员工,给他们 2-4% 而不是 1-2% 的股份。然后,这些人对你的支持就会像联合创始人一样卖力。
“但你需要一位思想伙伴”
第一原则,不要欺骗自己,你自己正是最容易被欺骗的人。
——理查德·费曼
单干还会让清晰思考变得更加困难。不过单干加剧创业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无法把产品与市场匹配起来。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缺少思想伙伴,最重要的是,你可能会更难以接受现实的风险。
这是有数据支持的。startup genome project 发现:
1. 成功的创业公司至少必须转型过一次。
你的第一个想法很少能成功。
正如克莱顿·克里斯滕森(Clayton Christensen)所说的那样,“公司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一开始就制定了正确的策略;而是因为他们在原先的策略失败后兜里还剩有钱,所以可以转而尝试另一种方法。”
2. 与有联合创始人相比,单干的创始人考虑转型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但也有一些方法可以缓解这种情况。我发现有一点非常关键,那就是每周五至少要留出三个小时来思考我的初创企业,从不中断(感谢 Mathilde Collin 的想法)。
而且在纸上进行这种思考必不可少——我完全同意爱因斯坦的观点:“光靠双手你做不了太多的木工活,光用大脑也进行不了太多的思考。”或者就像莱斯利·兰伯特( Leslie Lamport )所说的那样,“如果光想不写,就只有你以为自己在思考。”
为什么共同创业这么难
1. 创始人必须做很多事情,而且其中很多事情都做不好。
由于以下事实,情况会变得更糟:
A. 创始人通常比较年轻且缺乏经验。
B. 初创公司太小了,小到你的无能别人马上就能看出来,并会对公司产生深远影响。
C. 创业者往往抱有很高的期望,在联合创始人的表现达不到预期时,通常会感到沮丧。
2. 赌注太高了!
创业的好处和坏处都非常大:要么成为亿万富翁,要么在一次屈辱的失败中浪费生命。
3.搜索空间是无限的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可以选择的方向其实是无限的。尤其是在你找到产品市场匹配之前,你可以决定转向完全不同的想法。此时双方不能就该走哪条路达成一致也就不足为奇。
4. 初创企业会放大差异
一位联合创始人会比另一位更投入、更努力、成长更快——但大家拿到的股权会大致相同,从而导致另一位其实是在搭便车,这是不可避免的。
5.分手非常困难
解雇联合创始人极其困难,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是。
总而言之:想象一下,你和某人被困在一艘小船上,迷失在亚马逊河上多年是什么感觉。
你们谁都逃不出去;你已经使出了最大力气划桨,但是却很确定另一个人在偷懒;你们都饿得不行,压力山大,睡眠不足;每天你们都需要很多次一起做出转向的决定;而你选择走的那条路既可能会杀死你,也可能让你逃出生天,实现超越你最疯狂梦想的成功。
这就是共同创业的体验。
“但我需要一位技术联合创始人”
人们不想单打独斗的常见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需要一位技术联合创始人”。
首先,这也许是个危险信号,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意味着“我来找人给我做这个,我可以把公司的一半给对方。”确保你不是只会纸上谈兵,要有能做点事情的能力,不管你的专业知识是设计、营销或者产品都行。
但我也发现了,随着资本变得更加充裕,这种推理越来越不成立。与 10 年前相比,今天 VC 资金的投资额已经增加了 10 倍以上。
资金太多,可投资的创始人太少了,迫使风投只能把钱投到越来越早期的初创公司身上。就算你只有几年的经验,现在也可以光靠一份 pitch deck 融到“前种子轮”(pre-seed)资金,只需要你这个人和一个想法即可——然后再用这笔钱聘请一位创始工程师。
一旦你有了钱,去雇到那个工程师就容易多了!
当然,单干会降低你的估值——尤其是如果你不是技术人员的话。因此,请确保你已经事先有了部分可靠的第一批员工,最好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资金)。如果你连这个基本条件都不具备,想融资是很难的。
但是,如果你担心的是股权被稀释,你会发现以较低估值拿前种子轮,也要比给联合创始人 50% 股权造成的稀释程度要小得多。
一起走很危险,这是锦囊
情况要因人而异!也许你确实能找到自己的商业知己,你无法想象没有他们会变成什么样。好的联合创始人关系当然也可以发展为有效、终身、高度协同的伙伴关系。
如果你仍然决定要找个联合创始人,请记住以下几点:
1、谨慎挑选。
最重要的是,找一位性格和职业操守值得你信任,并且至少你已经认识了几年的人。
对方一定是跟你共苦过、一起承受过压力的人——人在面临高压的情况下往往会暴露真实的自我。
忽视这一点是一个常见错误:人往往会选择与他们认为安全的人做生意,因为觉得大家已经认识很长时间了,没问题的。但是除非你们发生过冲突,否则你是认不清这个人的。
这一点要求非常重要,如果需要的话,你应该人为去制造那种考验环境。试着让你的联合创始人与你自己一起进入某个吃不饱、睡不够、地太窄的环境——也许是极端露营的某种形式(比如火人节?)。这听起来也许很蠢,但这是值得的。
不管你打算做什么,不要与“联合创始人约会”。就你公司的整个生命周期而言,这将是你做出的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再多的谈话或面试都不够——如果你还不认识一位你觉得不只是OK,而且很高兴能与之共事的人,那就单干吧。
2. 定义清晰的泳道。
“我设计,你编码。”
这里的意思不是你不该对他人的职责范围表达担忧或意见。我们不仅可以这样做,而且必须这样做。但是当这么做的时候,应该记住谁是最终的决策者。篱笆扎得好,邻里处得来。
3. 尽早开展艰难谈判。
务必提前定义好哪些决定需要双方一致同意,哪些可以单方面做决定,以及由谁做决定。把它写下来。
尤其要考虑想出售公司或不得不做出转型等情况。
4. 尽早将事情形式化——最好是在开始编写代码之前。
很多创业都是这样开始的:“他想到这个想法的时候我就在宿舍里面”。但有多少初创企业就因为这一点而对簿公堂呢?数量多到你无法想象,哪怕这两个“联合创始人”是 BFF(永远最好的朋友)。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在室友想到要做一家“狗狗版的 Tinder”时马上自己去开一家公司。
但至少你得发封电子邮件,指定所有权百分比、知识产权、归属以及退出条款(对于任何合同来说都是最重要的部分)。
大概像这样:
“鲍勃,
我们一起做个 Tinder for Dogs 吧(编者注:Tinder 是一款交友软件)。
我们约定股权各占百分之 50, 4 年期权,按月兑现,待权期最短生效期(cliff)为 1 年。
所有知识产权都归属我们将组建的公司。
我们当中的任何一方均可单方面分割合同,无需交付补偿金,之后我们都可以各走各路,做任何我们想做的事情,无论是否与这个想法有关。”
鲍勃回复“我同意”即可。
(“任何一方均可分割”这一点很重要。这样其他人可能会自以为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为什么我不解雇掉我的联合创始人,让我自己拥有这一切呢?如果他们这样做了,那就是愚蠢加短视。相当于帮你一个大忙。与错误的人做生意要经历多年巨大的痛苦,而这一点能让你避免此种情境。另外,不管怎样,这份协议的期限都不应超过几个月,等你真正成立了一家公司,并拿到了由真正的律师起草的合适合同之后,协议就该废止。)
5. 要大力搞好与联合创始人的关系
作为创始人,你的工作是保护和发展你的企业。
这意味着要系统地识别和缓解公司面临的最大风险。而且,如前所述,联合创始人分道扬镳应该在这份清单最前面的位置附近。
因此,要把与联合创始人的关系看作是存在的风险。要从字面意义上思考你的“社会资本”:有时候,这些资本能为你赎回一大笔钱;有时候这些资本会变成负数,甚至导致你的创业公司破产。
尤其重要的是,要投入很多时间与你的联合创始人保持同步——这意味着每周至少有两个小时的一对一谈话。不要掩饰分歧——要直面分歧。
6. 小心处理好情绪
如果你们当中任何一人在一对一谈话的过程中出现了情绪激动的情况,为了双方的关系,你应该暂时离开。
情绪会影响人的思维——情绪化的对话不会有好结果。你可以说“我觉得你有点激动,我建议大家先暂停一下,睡一觉,明天继续。”
如果出了问题……
最后,在(不幸的是,很可能)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请记住行为举止要得当。
双方应始终保持冷静、理性,互相尊重。关系越紧张,记住这一点就越重要。
如果有人离开的话,另一人应该强烈考虑给对方大量的股权(也许是 1% 或更多),哪怕对方的期权最短生效期还没到。
始终要站在“公平的另一个极端”——哪怕这违背了你的个人利益。
如果你需要给这么做一个乏味的理由,请记住,这个世界很小。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你的声誉——消息传得很快。
但真正的原因其实更简单:公司顶多是几十年的事,关系是一辈子的事。要分清孰轻孰重。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未能核实归属。本文仅为分享,不为商业用途。若错标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