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2023|刘元春:市场主体是稳消费和稳投资的核心前提

2022-12-30

 

在外需缩减压力的大背景下,扩大内需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一大重点。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指出,从今年8月开始,中国多项内需参数加速回落,预示着疫情所带来的宏观经济收缩效应已经全面显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相关部门已经高度重视。防疫政策放开后,3个月左右的疫情,必定带来劳动力市场、生产体系、交换体系的一些问题,我们必须要适应,2023年所面临的压力也是超常的。因此,超常的扩张政策已成共识。

 

这些超常的扩张政策包括,发行特别国债、加上3%以上赤字率,支持财政政策加力增效。今年12月,财政部已经发行了7500亿元特别国债,这虽然对经济会起到重要的托举作用,但是实际上,过去几年的宏观经济以及政策的空间,也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因此,还需要采取结构性宽松和总量稳健的方式,支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2023年如果GDP增速目标设定在5.5%左右、通货膨胀率在2%左右,名义GDP的增长速度达到7.5%,那明年可以预期的是,M2将会达到11.5%左右,对于支持流动性是比较充分的。

 

刘元春指出,我们现在有很多政策目标,比如加大重点产业建设和布局,加大对于科技的投入,尤其是研发投入强度保证聚焦自立自强,以筑牢民生防线……但这也产生多目标与有限财力之间的冲突。“新十条”放开后,是不是疫情冲击就消失了?从欧美和东亚的经验看,疫情的冲击依然存在。到冬天,由于担忧对社会健康造成冲击,美国也加强了新一轮防疫举措。无法回避的是,病毒与人类共存,给人类带来很大的成本和负担。

 

刘元春认为,目前全球经济的低迷、中国所要面对的外生冲击,不是以往常规性周期产生的,是趋势性、周期性、结构性和各种外生力量叠加的产物。中国应对未来冲击,必须保证可持续的财政力量和相应的政策空间。还有政府的债务风险问题,必须要思考。

 

刘元春指出,未来要扩内需、扩消费,这不是简单地在下行周期时扩大(宏观政策),在上行周期的时候缩小,相反这是跨越周期的。要将中国人消费占GDP的比重、内需占GDP的比重进行持续的提升,这个过程中财政政策也要有所准备、抉择:

 

·是不是将所有的政策空间在今年用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不允许的。

·那么从中期看,扩内需,财政政策到底是以扩投资为主,还是以扩消费为主?

 

现实的经济世界中没有那么完美无缺的方案。刘元春介绍,中国既往模式是扩投资,但现在也有很多呼声,认为要借鉴欧美刺激举措,通过发钱、发消费券等方式,刺激老百姓消费。后者的短期效果可能很好,但从经济学基本原理来讲,消费刺激也容易引起消费替代和置换。无论是结构性还是总量性的消费刺激政策,都容易引发公平问题,比如设计每月向每个人发1000美元来刺激消费,会不会违背公平正义的原则?是不是更会妨碍效率与公平?在美国、欧洲,大量劳动力退出市场,不工作、就靠吃补贴,导致劳动参与率急剧下降,从而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通膨还高企。消费刺激必须建立在政策财务状况良好的基础上,不会因为刺激带来巨大的债务或出现超级通货膨胀的问题。

 

“消费刺激有一个前提条件——市场主体的稳定,不出现大规模的失业问题。普惠制的消费(刺激)往往可以加快提振信心,不会引起产能过剩等后遗症。”刘元春说。

 

扩投资也有弊端。刘元春介绍,投资刺激的拉动和乘数效应更强烈,投资政策需要在政治、政府、产业、市场主体之间形成一致行动。投资对于保市场主体往往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投资需要政府持续投入,很可能因为投资失败产生烂尾效应,导致政府债务压力加剧。更重要的是,投资当期是需求,但下一个投资时期就演化为供给,过度投资不仅为引发债务问题,还会引发供给过剩的问题,导致动态持续的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因此,刘元春建议,在消费和投资两端形成一个相契合的刺激政策。契合点在于,第一,保市场主体是一个稳消费和稳投资的核心前提,2023年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和补贴必须加大力度。第二,稳房地产是稳定消费和稳投资的一个核心抓手,我们大量的消费是围绕着房地产的,比如装修、家居、耐用品,11月,这些参数都出现了深度下滑,投资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达到了20%多,在目前低迷的情况下,稳房地产是稳定消费和稳投资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要等房地产市场自我调整,那时中国经济的状况就可能很糟糕。因此,目前必须启动政府端的(救市措施),尤其同时启动与保障性住房投资相关联的消费类刺激政策,对于12年一个周期的住房改造、装修改造进行补贴。

 

第三,要针对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建立专项就业基金,投资一批专门的分类的以工代赈的项目,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如果大量的农民工和年轻人失业,不仅社会问题很严重,消费问题也很难启动。如果建立以工代赈的项目,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同时也能解决投资不足的问题。相反,过度在一些产业项目上投资,可能会产生一些烂尾效应。第四,我们要寻找在人力资本投资和扩消费之间的相契合的方案,很重要的是加大对大学生贷款、加大对博士生的生活补贴。我们目前要真正加大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加大卡脖子问题解决的力度,不仅仅要在产业端发力,同时要在高端人才培养上发力。而高端人才培养的发力上,必须要使博士生有尊严的进行学习和研究,这值得深入研究。

 

“不是简单就消费说消费,把消费和投资进行割裂的思考。我们要将有限的财力放在刀刃上,使未来的经济持续复苏、高质量发展,走向一个正确的康庄大道。”刘元春说。

 

来源丨财经杂志

版权说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未能核实归属。本文仅为分享,不为商业用途。若错标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