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业者在全球:从出海,走向「生而全球化」

商界观察
2022-12-23

影石 Insta360 CEO Leon 认为,要去找和企业价值观接近的人。在招人标准上,影石 Insta360 更看重人才的基本面和底层素质,「是否有国际化视野,能否理解跨时区的沟通需求,在招聘的过程中要充分交流这个问题。」

 

在企业全球化布局的过程中,由于跨区域员工的语言、认知、文化习俗、生活理念各不相同,工作中不免会产生 culture shock(文化冲突),当人才的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接近时,可以消解不同社会环境下的文化差异。

 

1、文化和人之间应该形成一种合力

 

领创寿栋指出,尽管很难,但在全球化中,文化和人之间应该形成一种合力。

 

领创最初在海外办公室实行 996,引发了当地员工的抱怨,即便企业支付加班费也不能解决问题。从 996 调整到 995 运行了一段时间,员工依旧不愿接受。后来慢慢调整为正常的工作时间,同时会向员工强调,加班有额外奖励——才获得了海外员工的认同。

 

在具体管理上,员工的招聘、留存、晋升、培训等一系列机制的构建,需要适配海外员工的认知。企业想要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无可厚非,相比强制性规范,创造员工对于目标的认同感更加高效。

 

对此,AfterShip 分享了一个成功案例:在早期,由于查询包裹的业务特性贯穿全天,海外工程师不愿意在下班时间修改代码。为此,公司做出决定,将产品工程师与客服的工位安排在相邻的区域,「让负责产品的工程师和客服的工位挨着坐一个月,使得工程师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客户需求的痛点,当连续亲耳听到客户对产品的『吐槽』,工程师修改代码的主动性也变得更强。」

 

创造平等的企业文化同样至关重要。

 

「不要把他们当成老外,公平和平等的氛围在不同国籍员工之间会互相感染。」影石 Insta360 CEO Leon 告诉极客公园,在激励机制方面,公司对于海内外员工一视同仁。CEO 本人每年会与海外办公室负责人有一到两次长谈,除了工作事务,也会关心员工的家庭情况,如果海外员工因公遇到了一些法律问题,公司会主动出面解决。这些做法的背后,是希望建立公司与海外员工之间的充分信任。

 

在跨文化的融合方面,公司可以从细节入手,体现尊重与信任。

 

赤子城在出海中东时发现,中东当地的生活、工作节奏较慢,但当地人很在意荣誉感。因此,公司尤其注重激励当地员工,如果员工迅速回复工作消息、上班不迟到,都会对他们进行表扬,通过这种管理方式来给予员工尊重感,进而形成正向反馈。

 

2、不做「入侵者」,学会建立利益共同体

 

持续关注全球化赛道的大观资本创始人韦海军观察到,在海外市场扎根的过程中,全球化的企业通常会面临一种巨大挑战——即「新来者」对本土老牌玩家既有利益的冲击。

 

「在全球化过程中,如果没有同源文化作为润滑剂,可能会陷入强对抗的状态。」由于彼此社会文化语境的不同,这种竞争更容易激化为强烈的商业对抗,以 TikTok 在印度市场的下架遭遇及在美被打压为代表。

 

郑少麟则建议,全球化公司进军海外市场时,保持低调、敬畏心,「一旦商业冲突撞上文化冲突,很容易踩雷」。

 

事实上,当前由于全球宏观环境日趋复杂,资本思考的维度和关注的重心正在发生变化,随之带来投资逻辑的改变:投资人更看重创业者对终局的思考和公司的比较性优势,会更全面地评估风险点,注重合规性、盈利性和地缘政治的考量。

 

韦海军建议全球化赛道的创业者,要改变过往 taking market share(抢占市场份额)的思路,学会与当地的 old money(既有利益集团)分利,尝试建立利益共同体。

 

据接近大疆的人士透露,在开拓海外市场的过程中,大疆非常尊重本地的市场规律,强调良性竞争,「避免过于激进,不做野蛮人。」占领市场份额并不是做全球化的方法或策略,而是一个结果。

 

「利益共同体」听上去相对空泛,一个相对务实的抓手是从研究当地 ESG 入手,关注本土的环保诉求、社会治理、民生福利等具有社会意义的机会,主动融入大环境,给当地创造商业之外的社会价值。

 

3、合规与地缘政治:是外部因素,却关乎生死

 

既往的案例教训加上自身的成长,当下的全球化创业者已经充分意识到了合规的重要性。

 

「合规是关乎企业生死的命门,也是竞争对手可能使用的武器。」郑少麟说。尤其是在海外,华人创业者并不了解当地的监管政策,资源和渠道也相对有限,一旦踩线或是竞争对手借由当地监管政策发起攻击,尤其对小公司而言,天价罚单、产品下架甚至高管被捕,任何一项对公司的打击都是致命的。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市场政策法规的相关经验在海外难以通用。例如互联网创业普遍涉及的个人隐私和数据保护,海外情况与国内存在较大差异。在全球化过程中,各个业务环节的落地都要在每个国家的法律框架之内,遇到问题要用当地的法律流程和标准去解决,而这些需要有当地法务团队和律师团队的紧密配合。

 

在郑少麟看来,这是全球化公司普遍存在的脆弱点,创始人需要有足够的防御意识,「如果产品在一开始就是违规的,中间再去整改的代价很高。」主动去学习当地的政策法规,例如 GDPR(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对于创始人来说不可忽视。

 

一些全球化公司会有专业团队来进行合规研究,例如极兔。在进军一个新的国家市场起网之前,极兔法务部门会对当地的政策法规进行考察和研究,赋能公司在各业务国合法合规地落地。

 

如果不具备以上相关条件,也可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力量,或是寻求有当地政府资源背书的合作伙伴。例如在数据合规方面,当前已经有成熟的机构可以帮助全球化公司解决合规问题。

 

在地缘政治方面,全球化公司面临的不可控因素更多,需要有一定的风险预判的意识和灵敏嗅觉,关注国际时事动态,避开热点和冲突。一个相对可行的办法是,争取与海外资源丰富的大公司平台建立密切关系,借由他们来增强风险感知能力。

 

足够重视,充分了解,在做创业决策时有风险预判的意识与能力,同时借助一些专业力量,是全球化公司应对不确定环境的生存之道。

 

过去 10 年,中国供应链逐渐走向成熟,依托中国供应链和新一代创新人才,中国产品逐渐在全球出现成功样本。以大疆、影石 Insta360、EcoFlow 为代表,中国产品开始挣脱贴牌、低溢价、走成本效率红利,转而向打造世界级产品进发,中国产品不仅能够获得品牌溢价,甚至出现了技术溢价。

 

如果说早期出海的征战者们是试图在海外「找蓝海」,新一代玩家们则更暗藏雄心与抱负,从 Day 1 就以全球化的格局去颠覆创新,试图将自己的产品与服务触达更多的人群,用更具创新力的方式解决难题。

 

在全球化这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航道上,更为精彩的航海日志正在被书写。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未能核实归属。本文仅为分享,不为商业用途。若错标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