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公司有“经营管理原则”吗?

2022-11-17

什么是“经营管理原则”?

 

我们先给“原则”一个定义:在实践中归纳及演绎出来的,用来指导实践的一般性理念及规则。类似于“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那什么是“经营管理原则”呢?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公司的经营原则和管理原则

 

它的主要功能是给公司各类日常经营管理活动提供指引。都有哪些日常经营管理活动?比如:

 

  • 如何平衡公司的短期和长期利益?
  • 如何看待公司和客户、供应商的关系?
  • 你希望部门之间如何协作?
  • 如何看待执行 vs 创新?
  • 我们欣赏什么样的人才?
  • 公司应该如何对待员工?
  • 公司上下级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 ……

 

“经营管理原则”,本质上是“经营管理智慧”,是高质量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提炼。

 

这些经营管理原则,尽管总结成文字读起来像是“大道理”,但是这些原则的背后都是踩过的坑、赔过的钱、流过的泪、伤过的心,以及发自内心的喜悦、不广为人知的窍门、取胜的法宝、坚定的信条、对良师益友的承诺、等等。

 

在公司发展初期,创始人、核心领导人经常把自己这些理念、经验教训总结归纳后,在不同场合广泛宣贯或分享,逐渐形成了经营管理原则的“原型”。

 

要注意,随着公司变大,很多核心领导人认为显而易见的做法,你的团队不一定会清楚、相信。创始人和核心领导人既不要低估你个人对组织的巨大影响力,也不要高估团队的领悟能力。

 

如果不把这些经营管理智慧总结、传递,组织里面的其他人就会重复地去犯那些低级错误。之后,创始人和核心领导人就在那里埋怨“文化被稀释了”。

 

另外,随着公司发展的变化,有些过去行之有效的理念、经验会失效,这些理念、经验也需要被及时迭代。

 

价值观和经营管理原则有什么区别?

 

我们公司已经有价值观了,还需要经营管理原则吗?

 

这是一个好问题。与经营管理原则相比,价值观大多是偏抽象和先验的描述,离企业日常工作场景,尤其是中基层人员的实际工作场景,比较远。

 

以下是宝洁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管理原则,你可以体会一下两者的特点、区别,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我这里强调三点主要差别:

 

  1. 严格来说,价值观是“你最VALUE什么东西”,WHAT,是个名词;经营管理原则更偏“怎么做”,HOW,问题导向和动作导向。比如:宝洁的“信任”(价值观) vs 我们尊重每一位员工(原则)。
  2. 价值观更底层一些,经营管理原则则是对价值观的具象化、场景化。比如:奈飞公司的“判断+勇气”(价值观) vs 离开时好好说再见(原则)。
  3. 价值观更稳定;经营管理原则则可以随公司阶段性变化而更大幅度地调整、迭代。比如,有的公司开始启动出海业务,原来“坦诚包容”的价值观不用变,但可以增加“尊重多元文化差异”作为原则。这意味着不能再期待所有人24小时消息秒回;所有人对上司的指令一定是毕恭毕敬、言听计从。

 

当然,两者之间存在一个内在联系:你可以把经营管理原则理解为处于“试用期”、“青少年期”的价值观。

 

某些经营管理原则,如果经过的结果和实践的检验,可以再进一步提炼、抽象成为价值观。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有些公司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什么真正的价值观,而是不断积累原则(以土话、黑话、俗语、俏皮话的形式存在)。等过了一点时间之后,才提炼出一些不再那么活泼生动,比较抽象,但是内涵更加丰富的价值观。

 

你看宝洁的五条核心价值观是不是没那么“性感”?诚实正直、领导才能、主人翁精神、积极求胜、信任,这五条实在是比较“普通”,但是其内在的智慧是深刻的,久而久之塑造了它的文化。

 

如何提炼或共创经营管理原则?

 

看到以上解释,你或许同意公司还是应该需要经营管理原则。

 

那我建议你可以通过高管团队的共创会来生成经营管理原则。

 

提炼、共创时有以下几点注意的事项:

 

  1. 创始人/一号位可以事先自己总结一下关于经营和管理的一些理念、智慧总结,并且在会前跟少数几个人做些初步共创,这样会大大提高共创的效率。
  2. 平衡过去和未来。有些条目要从长期出现的痛点问题出发,但不能仅仅从问题出发,还要有足够的部分从公司下一阶段的目标、战略出发来倒逼。
  3. 可以考虑请有经验的专业顾问支持共创。顾问一般可以为客户输入思考框架、提供参考素材;也会扮演类似蓝军的角色,和团队产出的原则条目进行PK;在有必要时维护一下讨论氛围。
  4. 可以从一些优秀公司的原则案例和写法中找找灵感。不过在借鉴时需要扪心自问:这个原则在你们公司有生存土壤吗?在你们公司有类似的实践吗?

 

比如,桥水基金创始人Ray Dalio写了《原则》这本书,罗列了他几十年来的感悟,包括五项生活原则和十六项工作原则,总计有好几百条细则。当年出版后,在国内迅速流行。某基金公司创始人读完爱不释手,号召全员阅读并效仿,最后好像把公司快作没了。因为老板不是Dalio,脾气/偏好和他并不同。比如第一条工作原则是“相信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如果真按照书里的方法去实践时,老板会发现自己的权威受到极大冲击,无法忍受。

 

再比如,奈飞公司的八条行为准则(偏管理原则)前段时间也很流行。特别是其中“我们只招成年人”和“离开时要好好说再见”两项令人印象深刻。需要提醒的是,奈飞作为创意行业,其人才策略就是“行就行,不行就换人”,并不希望依靠培训来提升。如果你的公司也是类似行业,不妨借鉴。

 

 5.在共创经营管理原则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一定要平衡“实是”和“应是”。

 

什么意思?如果你的公司总结出来10条原则,结果发现8条都是“想要做到的、现在完全没有做到的”,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

 

这意味着,你公司到目前取得的成功可能是偶然的。比如,有些创业公司只是靠业务模式和资本野蛮生长迅速做大,但并没有真正积累出高质量的“经营管理智慧”。于是,就会出现总结出来10条原则,但8条都不存在的情况。

 

最好的状态是,有些公司已经有了很好的经营管理智慧,又能够很好地总结提炼。在这种情况下,提炼出8-10条经营管理原则,其中有2、3条原则是“想要的”,其它的都是已经普遍存在的,这种比例就是比较适合的。

 

原则如何指导实践?

 

原则定稿后,又是如何通过它来指引经营和管理的活动呢?

 

下面以我们首席组织官的8条经营管理原则为例,讲讲它如何指导实践。

 

以下这一版(2022年7月版)已经是几经迭代后的经营管理原则,在可见的未来还会有迭代。每个经营管理原则下面还会有一些解释和描述。

 

 

这样的原则如何指导工作?

 

比如有客户希望邀请首席组织官为其提供组织、文化、领导团队类的专业服务,表示“钱不是问题,但希望马上看到效果”。那大概率我们接不了这个活。因为有“对客户成功有承诺”这条原则作为指引。组织文化建设项目的目的是“治未病”,任何人应该都不能承诺“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真这么说了,大概率是骗子,或者是这个公司的现金流吃紧不得不接这个项目。

 

塑造文化,不能只靠经营管理原则

 

经营管理原则,既是经营管理一个公司的智慧,又是塑造文化的关键手段。

 

但是,如果想系统、全面塑造公司文化,可以参考首席组织官的上中下三路模型:

 

 

上三路指的是使命/愿景/价值观。业务战略和组织策略是形成公司使命愿景的重要输入。一个公司里上三路最高大上,经常被贴在墙上,很容易“貌似有”。

 

中三路指的是经营管理原则、关键流程/机制/系统、人员能力标准。类似一个人的核心力量,是文化落地过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但很容易被忽视。

 

下三路指的是仪式符号英雄故事、标准操作流程及制度、提倡及反对的行为。下三路与员工联系最紧密。有的公司规章制度繁多,但缺少了中三路的引领,很容易和公司宣称的价值观背道而驰。比如“尊重/信任 vs 在厕所安装提醒器/屏蔽WI-FI信号”。如果真有那么多员工在摸鱼,应该问责的是某些管理人员。

 

其中,经营管理原则向上承接公司使命、愿景、价值观,向下指导关键流程/机制/系统及人员能力标准的制定,及下三路的各种动作,是承上启下的枢纽。

 

一个公司上三路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如果员工普遍感觉是“挂在墙上”的,往往是因为缺乏中三路的诠释和支撑;一个公司下三路的政策制度等越积越多,补丁打补丁,成为了相互打架的繁文缛节,那也意味着,缺乏中三路的引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