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臭皮匠如何才能顶个诸葛亮?

2022-11-11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谚语,也被很多人、团队、组织视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但我一直心存疑虑。毕竟,人多可以力量大,但未必主意好啊。

 

稍加留意,我们就会发现,现实生活中,一些话听得次数多了,听得时间久了,我们慢慢地就会把它们当作不容置疑的“真理”,它们就变成了我们“无意识的假设”,让我们遇到问题时从“慢思考模式”变成了“快思考模式”。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就属于这类话。

 

今天,我想重回“慢思考”,质疑一下这句话:三个臭皮匠一定能顶个诸葛亮吗?如果不一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成立的前提条件有哪些?如何让三个臭皮匠更有可能顶个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一定能顶个诸葛亮吗?

 

我的答案是:不一定。

 

首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更像是一个没有诸葛亮的无奈之举,而不是一个主动的策略选择。否则,刘备就不用死乞白赖地三顾茅庐了。毫无疑问,刘、关、张三人的水平比三个臭皮匠已然高出很多,但刘备还是执意要请诸葛亮出山,尽管这事惹得二弟关羽和三弟张飞都不高兴了。

 

其次,“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个观点要成立,需要具备一些前提条件。

 

换言之,并不是我们简单地凑齐了三个臭皮匠,诸葛亮级别的主意或决策就出来了。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成立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第一个前提条件是:三个臭皮匠要有多元性和异质性。

 

他们不能是一模一样的臭皮匠,他们在掌握的信息、持有的观点、具备的能力等方面应该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协同性。大家试想一下,三个一模一样的臭皮匠,凑在一起共谋大事会是一个什么场面?我的判断是,大概率会“英雄所见略同”、“惺惺相惜”、“一拍即合”,陷入群体极化,产生更差和更极端的主意和决策,不敢相信的敢相信了,不敢去做的敢去做了。很可能,一个人的孤单变成了一群人的狂欢。

 

不信,你看看,当酒过三巡,判断和认知能力下降到一定水平后,那些“异姓的亲兄弟哥们儿”是如何互相吹捧“我们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们”的。

 

第二个前提条件是:三个臭皮匠要能克服“说自己对+说别人错”和“党同伐异”的人性本能。

 

我们得承认,“说自己对+说别人错”、“党同伐异”才是人的天性,承认别人可能更正确,不仅需要勇气和谦卑,还需要后天刻意地培养和练习。

 

大家试想一下,即便符合了第一个前提:三个臭皮匠掌握不一样的信息、持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能力,但如果他们不能克服“说自己对+说别人错”、“党同伐异”的人性本能,将会是一个什么场面呢?我的判断是,“各执一词,耳红面赤,一拍而散”会是大概率事件,而且会打着“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同不相为友”的旗号。

 

三个臭皮匠在一起,还是一个“政治”过程:很可能发生的是,两个观点接近的臭皮匠联合起来讨伐另一个臭皮匠。毕竟,此时此刻是一个“有人和我一起证明我对,证明别人错”的绝佳机会。

 

第三个前提条件是:三个臭皮匠要有“讨论/共创能力”。

 

你一定也参加过很多这样的共创会——七嘴八舌、观点多样、你好我好、气氛和谐,但是就是很难形成共识,定下决策,“议而不决”成了常态。这就是说,即便具备前边两个前提,三个臭皮匠也未必能生成一个诸葛亮级别的主意或决策。这说明,三个臭皮匠要想顶个诸葛亮,必须得具备“讨论/共创能力”,以开放的心态整合多样的信息、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能管理张力和冲突,能平衡谦卑和勇气、感性和理性,去创造对问题的共同理解,创造对决策的共同承诺。头脑风暴法、世界咖啡屋等方法和工具,都是为了提高群体讨论/共创的能力。要知道,关于团队共创这个事儿,如果没有点“讨论/共创能力”,不掌握点技巧、工具和方法,即便是一群智商平均在130的领导团队,在共创组织问题时也可以智商降到平均90的。

 

注意,以上三个前提条件只是必要条件,还不是充分条件。

 

当然,论证“三个臭皮匠未必能顶个诸葛亮”不是本文的核心目的,探讨如何提高“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概率才更有建设性。毕竟,不是人人都可以像刘备一样幸运地找到自己的诸葛亮。

 

好消息是,当我们识别出了前提条件,“三个臭皮匠如何才能顶个诸葛亮”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有了指向。

 

    三个臭皮匠如何才能顶个诸葛亮?

 

第一,要尽量、刻意找信息多样、观点多元、视角不同、能力互补的臭皮匠来组局,并导入头脑风暴等技术来保证更多的信息、更多的观点、更多的视角能够涌现出来。要对信息的重复冗余、观点的过早趋同、视角的过度一致、能力的过度同质化保持警惕。

 

第二,要尽量找能克服“说自己对+说别人错”和“党同伐异”人性本能的人来参加讨论和共创,要通过培训帮助大家克服这种人性的本能,也要通过刻意的机制/流程设计、刻意的氛围营造来规避这些人性的弱点。关于这一点,可以读一读《罗伯特议事规则》。

 

第三,要刻意地、集体地修炼“讨论/共创能力”,毕竟无论是讨论还是共创,都不是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事儿。集体完成的事儿,当然需要集体修炼。如何集体修炼?《第五项修炼》这本书给了很多答案,《论对话》也很有启发。高管们集体研读此类图书是一个不错的做法。当然,如果平时就经常搞一些轻量级的辩论、讨论和共创,以赛代练,知行合一,可能效果会更好。

 

如果三个臭皮匠能保持刻意地集体练习,那“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事发生的概率就能提高很多。

 

最后,再总结一下本文的核心内容:

 

1.三个臭皮匠未必能顶个诸葛亮。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要成立,至少需要三个必要前提:

 

三个臭皮匠要有多元性和异质性;三个臭皮匠要能克服“说自己对+说别人错”和“党同伐异”的人性本能;三个臭皮匠要有“讨论/共创能力”。

 

3.三个臭皮匠,通过刻意的集体练习,可以提高顶个诸葛亮的概率。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未能核实归属。本文仅为分享,不为商业用途。若错标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