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盘火了,谁赢麻了?

2022-10-24

网红运动在中国发展史。

 

只有那些「有手有脚就能玩」的运动,才有可能在大众层面快速引爆。

 

从飞盘到桨板,从陆冲到飞钓,从抱石攀岩到腰旗橄榄球,过去一两年,火起来的小众运动一项接一项,哪怕是如我这样的城市潮人都觉得有点赶不上趟了。 

 

而从小众到网红,这些运动的发展也伴随着各种争议。

 

这期我将从商业和流行文化的角度展开:谈谈小众运动集中爆发背后的逻辑?而网红属性又是怎样的影响和塑造一项运动的?

 

01

 

先说我的核心观点,如今在网上火爆的许多小众运动,它的本质其实不是运动项目,而是旅游,尤其是短途旅游项目。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你会发现一切的逻辑都通顺了。 

 

不知道00后的同学还熟不熟悉「农家乐」这个东西。我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城里人周末或者假期去农家乐度假还是很流行的。 

 

 

不仅可以住农村房,还可以吃农家菜,都是农民自种自养的食材。 

 

在之前写民宿那期里,我就提到过,民宿的前身就是农民提供B&B (Bed and Breakfast) 发展而来的,农家乐本质是民宿的1.0版本。 

 

 

当然,既然是旅游,除了食宿还要有各种旅游项目。 

 

在我小时候,民宿提供的旅游项目主要有这么几种,一种是水果采摘,也就是果农cosplay活动。 

 

第二种就是附近水域会有野外漂流之类的项目,除此之外你还可以爬爬山,钓钓鱼,喝杯茶,享受悠闲的时光。 

 

到后来,农家乐又和一些素质拓展项目结合,成了团建首选。

 

 

不过我爸妈那一辈人,更喜欢在山清水秀的村庄里,开一桌麻将,血战到底。 

 

到后来,农家乐演变成了更加小清新,更有艺术感的民宿。更后来,城里人又迷上了自己开车到郊区玩露营。 

 

 

但有一个点其实是没有变的,就是你出去旅游,尤其是农家乐、民宿、露营这种以住宿方式为核心卖点的城市近郊短途旅游,有一个非常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出去了,但出去以后干嘛呢?

 

02

 

而绝大多数的小众运动,多多少少都和「出去了,干什么」这个问题沾边。 

 

比如滑雪,在中国无疑是和旅游强关联的。 全中国近80%的滑雪场,都属于旅游体验型滑雪场。 

 

 

近几年,冰雪运动,尤其是滑雪,无疑是体育行业发展最快的项目之一。 得益于2015年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以及「三亿人上冰雪」的国家政策推动。即使在疫情之下,滑雪运动也没有停止增长。 

 

 

而今年年初举办的冬奥会更是让滑雪运动获得了史无前例的热度。 

 

但春天到来,雪季结束,滑雪爱好者刚刚点燃的热情很快就无处安放了。这个时候,陆冲就开始出圈了。 

 

陆冲,全称「陆地冲浪板 (surfskate) 」。 

 

虽然看起来是滑板的一种,实际上也是滑板的一种,但从技巧上来说,它更接近于单板滑雪。许多陆冲爱好者开始接触这项运动的契机,都是为了在滑雪季之外的时间保持「脚感」。

 

 

加上陆冲比普通滑板学习门槛低很多 ,踩上它只要扭来扭去就可以前进,哪怕是初学者也能很快上手,甚至能拍出很好看的照片,于是在各大城市的广场、公园和各种商业综合体里,你都可以找到踩着陆冲板,扭来扭去的年轻人。 

 

再比如今年很火的桨板运动。

 

桨板的学名应该叫直立单桨冲浪 (Stand-Up Paddling) ,起源于夏威夷,是为了让冲浪教练站在板子上,方便管理学员,观察周围环境而产生的。 

 

 

这项运动来到中国其实已经有10年以上的历史了,但直到近几年才开始火爆。

 

原因也很简单,露营火了。

 

露营作为一种很典型的短途旅行方式,也同样需要面对「出去了,干什么」的问题。而桨板就是很多人出去露营以后喜欢的娱乐活动。 

 

 

只要有一片平静的水面,你可以在桨板上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划水也行,躺平也行,你甚至可以坐在桨板上钓鱼或者野餐。 

 

玩的人多了,自然也有很多人开始思考,这个活动能不能搬到城市里。 尤其是疫情期间,跨城出行变得不那么方便了以后,然们更愿意在护城河,公园湖泊之类的市内水域里玩桨板。 

 

比如很有名的,北京亮马河。 

 

 

况且,桨板门槛也不高,至少不比冲浪和皮划艇高。这让它很容易就成为了城市水上运动中的网红。 

 

至于飞钓和抱石攀岩,同样有着户外运动的基因。 

 

顺便说一下飞盘和腰旗橄榄球。

 

我发现,在关于飞盘的讨论里,很少有人提到,飞盘火起来的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推手,那就是露营。

 

 

在国内,飞盘最初被关注到,就是因为这项运动非常适合露营爱好者,只要有片草地就能玩起来。 

 

露营活动在2019年到2020年成功出圈,于是蹭到初始流量的飞盘,从去年开始走红,一直火到现在。 

 

至于腰旗橄榄球,根据体育媒体「懒熊体育」的介绍,现在主流的极限飞盘玩法,前身就叫「飞盘橄榄球」,是吸纳了橄榄球等运动规则后开发出的游戏。 

 

随着飞盘迅速出圈,圈内人立刻借助飞盘的流量,着手腰旗橄榄球的推广,因为这两项运动实在是太相似了。 

 

 

某种程度上,从露营到飞盘再到腰旗,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传播链。

 

我个人看法是,如果没有疫情,小众运动可能也很难获得像现在这么夸张的人气。

 

疫情影响了长途出行市场,于是闲不下来的城市人开始寻求城市近郊旅行,客观上助推了徒步啊、溯溪啊、露营啊的发展。而更多的人,干脆直接在城市里寻找户外旅行的感受。 

 

于是在公园里,人们搭起了帐篷,玩起了桨板。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年轻人玩起了骑行和陆冲,城市被他们当成了另一种旅行目的地。 

 

 

到这里,我们可以大致归纳出一个结论。 

 

大部分能变成网红的小众运动,都带有户外基因,是从旅游、露营活动中派生出来的网红玩法。 

 

而在疫情的限制下,这些运动回流向了城市,变成了城市娱乐生活的一部分。这个趋势被社交媒体精准捕捉之后,成为了网红运动。

 

03

 

那么,为什么旅游和露营,能成为网红运动孵化器呢?

 

我觉得里面有两方面的原因。 

 

最重要的,肯定是出片。

 

依照「网红运动的本质不是运动项目,而是旅游项目」的逻辑来说,拍照几乎是一种刚需。哪有人出门游山玩水不拍照的对吧。 

 

况且,之前我在聊网红美食的时候就提到过,网红的本质是极致的感官刺激。媒介是人的延伸,但这种延伸是跛脚的。只有视听感官可以顺着网线得到传播,触觉味觉嗅觉就不行。 

 

在网红运动这里也是一样的。 

 

想要红,就要把运动中,最有视觉冲击力,最能刺激感官的部分拿出来。 

 

你想想,平常在健身房,坐在垫子上练瑜伽,平平无奇对吧。但是你想一下,如果是在野外,平静的湖面上,一群人坐在桨板上舒展身体,是不是一下就让人觉得 「卧槽,这也行」 ,让人觉得自己也很想尝试一下。 

 

 

当运动来到户外,来到一个风景很好的地方,这项运动就自带更多视觉冲击力,以及一种「非日常感」。这些元素都是很出片的。 

 

而当这些小众运动回到城市里,拍照出片,作为一种消费习惯,也被保留了下来。 

 

尤其是腰旗橄榄球、飞盘和桨板,几乎所有的活动,组织者或者主办方都会配备专职摄影师,就连一些瑜伽的团课,或者健身房的活动,也会有拍照环节。 

 

 

无论对个人,还是对于一个运动项目来说,保持拍照打卡无疑是一个非常良好的习惯。 

 

当参与者参加运动的时候,他们不仅是在运动,也是在生产二次传播的素材。

 

这些素材一方面成为了参与者的社交货币,也帮助这些运动进一步出圈,吸引更多参与者。 在传播上,一个闭环就形成了。 

 

另外一点,则是「高体验感」。

 

旅游景点中,非常重要的一类项目就是「体验类项目」,让游客可以亲身参与。比如前几年很火的什么摔碗酒,什么悬崖蹦极,都属于这一类。 

 

 

这种项目比起纯粹的观览项目娱乐性强很多,能让旅行变得更好玩一些。 

 

这一特征也影响了从旅游、露营发展出来的小众运动。 

 

如果你在小红书上经常浏览小众运动类的笔记,或者经常混迹于这些运动的社群。一定会发现,他们也很喜欢提「体验」。 

 

翻译成人话就是:来玩玩吧,不为输赢,也不图强身健体,就是玩个开心。

 

在这样的文化影响下,大部分的小众运动,都出现了共同的特征: 

 

低对抗,低门槛,淡化胜负,注重社交。

 

在我看来,如果没有这些特征,一项小众运动是很难成为网红运动的。 

 

04

 

前面我们也提到了,网红运动是不为输赢,也不图强身健体的,所谓「网红」的本质其实是消费。 

 

而消费,尤其是大众消费,最忌讳的就是门槛过高。

 

为什么足球篮球,虽然是全球受众最广泛的运动,但你很难说它们是网红运动,因为这两个运动上手难度还是太大了。 

 

想想看,想要开开心心地和朋友踢一场球,至少要学会带球、停球、传球这些基本操作吧?而从一个小白到「基本掌握」这些技术动作,没有五六节体育课的时间,搞不定吧? 

 

篮球也是一样,且不说投篮上篮和运球,光是带球走步的规则,恐怕就要新手适应半天。 

 

 

况且,足篮球对抗强度都不低,在小学以上级别的比赛,基本没有男女同场竞技的可能性。 

 

对于只想跑一跑出点汗,或者和朋友一起开开心心玩个游戏的小白玩家来说,这个门槛是不是太高了呢?

 

网红运动就不一样了。

 

事实上,许多网红运动,都是在传统运动上简化规则,降低对抗强度,取消性别区分,加快上手速度,增强社交属性。 

 

陆冲上手比滑板更快,桨板比冲浪门槛更低。腰旗橄榄球比美式橄榄球少了冲撞对抗,更像《奔跑吧兄弟》里面的撕名牌游戏。 

 

 

至于飞盘,前段时间这个运动刚火起来的时候,我就和朋友说,飞盘之于足篮球和橄榄球,就是王者荣耀之于传统MOBA。

 

当然,想要玩得好,大量的训练时长和高强度的身体锻炼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一点上,各个运动并没有区别。我这里说的只是入门门槛高低的区别。 

 

而门槛的降低,对「以消费为目的」的网红运动是绝对必要的。 

 

只有那些「有手有脚就能玩」的运动,才有可能在大众层面快速引爆。

 

只有那些半个小时上手,一次课程学会的运动,才能尽快让玩家感受到游戏的乐趣。 

 

说白了,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没有人有耐心再花上几十年,一百年的时间,慢慢培养一项全民运动。也没有电视,广播这样的大众媒体,能为足球、篮球这样的项目,提供垄断级的传播资源。 

 

05

 

这段时间,网上对各种网红运动的争议也有很多,例如什么「飞盘媛」,什么「抢占足球场」,还有什么「就是为了拍照,根本不是热爱运动」。 

 

当然,反对这些说法的也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我看来,这些争议的背后,都是因为时代变了。

 

过去的大众运动,从校园和社区发迹,逐渐自发形成各种赛事和组织,最后在传媒的帮助下登堂入室,形成广泛的影响力。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漫长的数十年。 

 

 

而现在的网红运动,它经由互联网一夜爆红,全民狂欢,然后形成生活方式,快速与商业接轨,形成全新的消费潮流。这个过程,可能只需要一到两年。

 

两者早已不是一个物种,目标人群,发展轨迹和商业模式也必然完全不同。 

 

我个人看法很简单,运动本身没有问题,也没有高低之分。

 

甚至我认为有更多门槛更低,可以让更多人参与进来的运动,绝对是好事。 毕竟对于绝大多数现代人来讲,运动时长都是偏少的。能出门活动活动,哪怕是扩大下交际圈,都是有益的。 

 

区别在于,是否是真的喜欢,或者尊重这项运动。 

 

这些年我们看过太多行业,本来有着很好的市场潜力,就因为过多的炒作,导致前期太多牛鬼蛇神参与其中,把原本的规则冲得稀碎。最后每个人都得不到良好体验,等到热潮一过,就是满地鸡毛。 

 

需要知道的是,再好看、再能出片、门槛再低的运动,背后也是有自己的规则,甚至有受伤的风险的。问题在于许多跟风的人,因为目的只是拍片,所以只需要打卡,很难体验到这一面,也不会把这些东西展现出来。 

 

当大家一窝蜂的露营、桨板、路冲、骑行等等,就会发现配套的措施、场地其实还无法承载这个数量。 于是为了赚钱,又会有大量的商家迅速参与其中,短期催熟这个市场。最后,既不能保证体验,甚至不能保证安全。 

 

等到这项运动的热度被消耗殆尽,就赶紧撤出,寻找下一个风口。受伤的,往往则是真心喜欢这项运动的人。 

 

网红运动根本不是坏事,造成负面问题的,往往是为了成为网红而把运动当成手段。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