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罗永浩们的理想,应该放在哪里实现?

2022-08-01

来源丨刘润(ID:runliu-pub)
作者丨刘润

 

前段时间,罗永浩宣布要进入AR领域,再次创业。

 

很多人都祝福老罗再次出发。因为大家知道,驱动着一个理想主义者前行的,从来不是口袋里的钱,而是心中的理想。是那个挫折也砸不坏,限高也压不住,岁月也磨不平的理想。

 

罗永浩,也激励着许多人,一往无前。

 

但是,发乎情,止于理。罗永浩,以及许许多多和他一样的创业者,他们的理想,应该要放在哪里实现?

 

就在最近,我发现老罗做了一个决定:把他的新公司开在飞书上。

 

其实不仅是罗永浩,有越来越多中小企业的创业者,也决定把公司开在飞书上。

 

一定有原因。我很好奇。

 

刚好,我认识不少飞书的同学,也认识很多飞书的用户,我和他们聊,不停地问:为什么?为什么?

 

因为创业公司在实现理想的路上,有太多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如果能用工具,让大家少犯错或者不犯错,提高效率,解决问题,就可以更好地把理想和情怀落地。

 

听完之后,我忍不住点头。

 

今天,我也把自己的启发,分享给你。也希望创业者们,不要再犯这些错误,能离心中的理想,更近一点。

 

    第一个错误:只凭运气招人

 

组织的成长,要靠人。没有人才,组织就没有办法发展。但很多中小企业的创业者经常抱怨:我根本招不到好人。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我的感觉是,不是你招不到好人,而是你根本不会招人。

 

甚至在面试的时候,都问不出一个好问题,筛选不出面前的候选者,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人。

 

比如说你想招一个销售,想知道这个候选人能不能扛压。怎么提问?

 

没有经过面试训练的人,会直愣愣地问:你扛压吗?候选人回答:能。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再比如,你希望这个销售,能力要强。什么方面的能力?带团队的能力,沟通的能力。那要怎么提问判断呢?

 

嗯……不知道。接着,你自己都沉默了。

 

招人,几乎全凭运气。组织发展不够好,也就不奇怪了。

 

那怎么办?有没有什么工具和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面试?

 

用面试助手。

 

其实在飞书招聘里,已经预设了题库,有很多的问题模板。你不是要招销售吗,想知道团队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如何,那你就可以问这两个问题:

 

你会如何帮助团队的成员达到销售目标?请你分享一个赢单案例吧?

 

然后,通过候选人的回答,追问细节,筛选判断。

 

都说面试重要,那不如就把题库随时放在手边。这就是工具的价值。

 

 

因为有了工具,就可以提高面试效率,招到好人的概率,就变大了。作为创业者,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拼命地看人。

 

雷军说自己创业时,为了找来合适的人,每天要谈10-12个小时,连续谈一个星期。

 

这没有捷径,必须得多谈。只有多谈,才能在少部分被你打动的人里面,找到最优秀和最厉害的人加入。三顾茅庐没用,那就三十次顾茅庐。

 

道理,我都明白。但是,我太忙了,候选人也忙,想约在咖啡馆好好聊聊,都很难坐在一块儿。约不上,也看不过来。

 

工具,还是工具。

 

面试流程,难道不能优化吗?谁说面试,一定要约在线下的?远程视频面试不可以吗?

 

线下面试=同时+同地。视频面试=同时+异地。

 

如果不需要出现在同一地点,只需要大家有同一时间,那就简单多了。所以,通过飞书,在双方的日程里,见缝插针,视频面试。

 

也许,你就能因此多看30个人,300个人。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招不到好人,可能只是不会招人。

 

招人这事儿,也得勤奋。但要通过工具,高效聪明地勤奋。

 

    第二个错误:只听老板,不听目标

 

但是,招人只是第一步。招到人之后,怎么管呢?

 

怎么管?这还要问。我们是小公司,我是老板,当然我说了算,我想怎么管就怎么管。

 

你要是这么想,那就错了。

 

作为一名商业顾问,如果说要给中小企业一个最重要的管理建议,那就是:公司一定要听目标的,而不是听老板的。

 

为什么?

 

凡事都听老板的,那就是不停给任务。这种管理方式,人少的时候,也许可以。可一旦组织大一点,你就会发现,任务是指派不完的,时间和精力也是不够用的。

 

更要命的是,大家可能还会“向上管理”。反正活儿都是老板派的,那就会今天想着怎么和老板吃饭,明天想着怎么给老板送礼。都在讨好老板,组织就停止发展了。

 

作为老板和管理者,你最重要的工作,不是给任务,而是定目标。

 

把公司战略,翻译成组织目标,然后拆解下去。大家围绕着目标,自己给自己拧上发条,自主地干活。

 

这,就是目标管理。

 

那这个目标管理,具体要怎么做?

 

你可以用OKR的方法。

 

OKR,就是Objectives & Key Results(目标及关键结果)。一种Intel率先使用,Google发扬光大的,目标管理系统。

 

OKR,有两个重要的特点,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也是两个明显的好处:透明、部分自下而上。

 

第一,透明。

 

透明,就是说所有人的目标,都是公开的。

 

我清楚地知道你在做什么,你也明白我要干什么。所以,大家的目标,就能对齐,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力出一孔。

 

开会的时候,大家坐下来聊的第一句话就是,诶,我看到了你的OKR。有什么我能帮到你的?你是不是也有什么资源能支持我?

 

协作,就产生了。

 

第二,部分自下而上。

 

OKR,鼓励部分O和KR,是由员工发起的。

 

这样,也有利于发挥员工的自主性。在创业的世界里,变化太多太快,需要发挥全员共创的智慧。

 

在飞书OKR里,OKR的填写、发布、对齐,都能做到。

 

甚至在你写OKR的时候,填写助手还会提示你,你的目标有没有方向性、挑战性。你的关键结果,是不是定量、可衡量。通过这种方式,保证OKR的有效。

 

 

因为只有有效的OKR,才能把公司的战略,翻译成目标。又把目标,拆解成更小的目标,支撑组织的发展。

 

在飞书里,你可以用OKR,一步一步,把战略坚实有力地落地。

 

    第三个错误:缺乏执行力

 

不过,战略和目标拆解落地之后,要如何执行呢?

 

有很多企业,闭门讨论了三天三夜,说得眉飞色舞,聊得兴高采烈,最后踌躇满志地走出了会议室。可到了第二天,就把会议结果忘得一干二净。

 

在走廊上碰见员工,你说昨天我们讨论了三件事,请问是什么啊?你今天应该具体做什么工作呢?

 

员工支支吾吾半天,说不上来。

 

你知道,完了。战略和目标,石沉大海。具体执行的时候,就像拳头打在棉花上,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怎么办?如何确保每个人都能清楚知道会议的结论,明白下一步要做什么?

 

从规范的跟进开始。

 

每次讨论结束之后,都要有明确的行动,有“Who do what by when”,也就是“谁在什么时间之前做什么”。

 

这个“Who do what by when”,怎么做到?在飞书上,用一个简单的@,就能实现。

 

开会的时候,选择一个你想要的会议模板,会议结束时,在待办任务上,设置ddl(截止日期),然后@相关的负责人,直到这个任务被打勾完成。

 

执行力,就体现在这些微小的细节里。每一件事情,都要有着落。

 

 

而且,不仅仅是会议纪要,在飞书里,你还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人。@,就像一个冲锋号,大家会收到一条提醒。有事儿找我,要打仗了。

 

然后,大家就可以飞进文档,飞进日程,飞进群聊,完成任务。

 

所有事情,都不会落下和忘记。

 

用@吹响冲锋号,再用√完成每一项任务,这就是组织的执行力。

 

执行力,也是我们常说的,人围着事儿转。

 

    第四个错误:员工只能在眼皮底下干活

 

但是,只是把事情做完还不够,怎样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在一个组织中,想把事情做好,一定需要大量的沟通、讨论、反馈。

 

很多老板喜欢做一件事,就是每天在办公室晃悠几圈,看看大家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然后凑上去讨论几句,贡献一点自己的想法。聊着聊着,就完成了对工作的反馈和指导。

 

这种管理方式,甚至有一个专门的学名,叫“走动式管理”,Management by Walking Around,MBWA。

 

不过你听这名字,就大概知道它会带来的问题是:员工只能在你眼皮底下干活。

 

如果你在深圳,我在上海,他在北京,就没办法“走”到彼此身边。

 

即使大家在一个办公室,因为疫情反复,也时不时要远程办公,经常见不着面。

 

我看不到你,也帮不了你。

 

怎么办?哪怕是远程,怎么也能在互联网上“走”过去?

 

解决的方法是:想办法增加现场感,和提高沟通效率。

 

增加现场感,就是多开摄像头,少点封闭。线上进行沟通时,打开摄像头增加交流深度,给人“工作的正式感”。

 

我自己的这家小公司远程办公时,对同事们的要求就是,每天要穿戴整齐地出现在镜头前。

 

即使是远程,在家里,也要像正常上班一样,起床、换衣,这是一种仪式感,把彼此拉入工作状态的仪式感。

 

而提高沟通效率,就是多写文档,少开点会。通过写文档+评论的方式,开默读会。这种协作方式,也被叫做“飞阅会”。

 

因为如果用声音开会,会带来两个问题:

 

第一,你说的时候,所有人都必须听。但是信息的重要性,对每个人来说是不一样的。可能你说的东西,别人早就已经知道。这样,就浪费了时间。

 

第二,会议时间有限,如果有人一直滔滔不绝,最后却没有得出结论,那么会议的质量不一定高。而在会议中产生的那些灵感,可能也因此被埋没。

 

而用文档开会,大家可以沉浸式地默读,彼此不会干扰,都专注在要讨论的事情上。

 

有疑问的地方,就用文字评论,负责的同事就在下面回答。

 

 

整场会议下来,甚至都不用说一句话,效率却更高了。

 

在文档里留下来的,是大家字斟句酌的见解,和闪闪发光的创造力。

 

这样,即使不在眼皮底下,大家也能有高效地讨论,高质量的产出。

 

    第五个错误:依靠能人,而不是依靠组织

 

但是,但是,把事情做好做完之后,就算完成闭环了吗?

 

没有。还有一件事千万别忘了,那就是复盘。

 

复盘,不仅是迭代和反思,更是沉淀组织能力的一次机会。

 

很多中小企业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这次事情做好了,下次换个人就不行了。也就是说,依靠的是个人能力,而不是组织能力。

 

更严重的,甚至是组织特别依赖一个能人。这个人一走,业务就很受影响,非常痛苦。

 

现代组织的竞争力,绝大部分是组织拥有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是我们常说的“know how”的能力。

 

组织想要发展,那么这些“know how”就必须沉淀在组织里。

 

否则,知识的更新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速度,员工的水平跟不上组织发展的需求。这时效率就会下降,成长就会受到阻滞。

 

所以,在每次做完一件事之后,都要复盘。

 

把走过的路,摔过的坑,失败的教训,成功的经验,都沉淀下来。

 

 

在飞书上,你可以把这些经验方法,都放进组织的知识库。

 

当其他人看到的时候,就知道这条路前人已经走过,不用再苦苦摸索。

 

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会大大提高。

 

然后,这些知识也可以不断地流动、共享、生长。

 

组织的竞争力也因此,越来越强。

 

    第六个错误:强者被弱者占便宜

 

组织越来越强,当然就会越长越大,越跑越快。这时,创业者们一定会做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和团队分享成长的收益。

 

许多创业者都会说,大家好好干,年底我不会亏待大家的。

 

可是,不会亏待,不会亏待,但为什么每次都还是有人伤心?

 

因为很多老板和管理者,还是在凭感觉打分,没办法公平衡量大家的业绩。结果就是总有强者被弱者占便宜。他们会感到委屈,接着心灰意冷,最后愤而离开。组织的战斗力,也因此下降。

 

乔布斯说,优秀的员工,可以顶50个普通的员工。可能都不止。

 

如果优秀的人不能有更多回报,那就是一种不公平。

 

那么,怎样尽量公平合理地评估大家的绩效?

 

你可以试着用360度评估的方法。

 

因为一个人的感觉,始终是有偏差的。那就不如让你的同事,你的上级,你的下属,让这些和你产生协作的人,给你打分。你的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

 

即使有的人手松,有的人手紧,每个人打分下手轻重不同,在飞书绩效里,系统也会自动进行校准。

 

 

然后,系统还会提供各类分析数据报表,帮助管理者进一步获得信息。

 

 

 

最后,管理者综合所有的信息,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之后,再进行评价。

 

这样的评分,会更加客观,也更加合理。

 

而这些做法,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不让强者被弱者占便宜。

 

人才,是组织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业绩面前,人人平等。并且要让优秀的人,得到更多的回报。

 

    最后的话

 

创业的路上,我们可能会犯许多大大小小的错误。

 

但是,如果我们能避开一个,那就避开一个。能解决一个,那就解决一个。这样,离理想也就更近一些。

 

我自己很喜欢一句话:理想主义者,终将被这个世界偏爱。

 

我特别高兴,看见有那么多人在祝福这些创业者,还有那么多人在帮助这些创业者。

 

我也特别希望,他们能因为使用像飞书这样的工具,少犯一些可能的错误,多提高一些可能的效率,因此能早一点到达心中的星辰大海。

 

创业的过程,从0到1,从1到100,从100到10000,每一步都不容易。用更先进的工具,把理想和情怀落地。大家一起前进,互相陪伴。

 

祝福飞书。祝福罗永浩。也祝福许许多多像老罗一样的创业者们。

 

我们,终将被这个世界偏爱。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未能核实归属。本文仅为分享,不为商业用途。若错标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