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动手了,行业生变

商界观察
2022-07-17

来源丨派代(ID:paidaiwang)
作者丨伞伞

 

3月13日,京东物流(2618.HK)发布公告称,以每股13.15元的价格收购德邦(603056.SH)约66.49%股权,总交易价89.76亿元。

 

此前,德邦股份股票已于2022年2月28日停牌。随着京东物流的公告发布,一切尘埃落定,京东“吞下”德邦,德邦坐等易主。

 

但令人感到疑惑的是,长期亏损的京东物流,为何要花重金收购物流巨头德邦?

 

小派认为,一方面是京东物流在已布局物流配送、同城送的基础上,此举或可补齐京东物流快运板块;另一方面,通过整合德邦,京东物流或可快速过渡到综合物流企业,解除目前亏损困境。

 

    德邦“失意卖身”

 

早在3月11日,德邦曾发布公告,正式确认与京东达成股权交易。公告显示,京东物流将收购德邦66.49%的股份,若交易达成,那么京东将成为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并且德邦董事长崔维星不再担任公司实控人。

 

对于此次收购,德邦表示,为提高京东集团对下属物流业务板块的整合效率,本次要约收购以终止德邦股份的上市地位为目的。

 

对于高达89.76亿元收购的价格,京东物流称,参考了德邦及于中国从事与德邦类似业务领域的公司的最新财务状况、过往财务表现及现行市价,收购事项符合集团的战略发展,并相信其将为集团带来长期战略利益。

 

已经在行业摸爬滚打了26年的德邦,为什么会选择“卖身”呢?

 

这家成立于1996年的货运公司,遇上了2013年电商的快速崛起,德邦借势发展快递业务。第二年就获得红杉、鼎晖、中金等机构的投资,并于2018年成功登陆上交所,成为第一家上市的快运企业,并更名“德邦快递”。而随着业务重心的转移,德邦的发展之路走得并不顺畅。

 

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

 

小派认为德邦“卖身”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快递业务成效不足。数据显示,德邦在快递业的市场份额已从2018年的0.88%下降至2020年的0.68%。近几年来,电商平台与快递企业相辅相成,菜鸟系、极兔、京东背靠头部电商平台,在物流环节上游(包裹量)已抢占优势。而德邦也曾做出改进,推出自有电商平台“邦安选”,与韵达快递进行商业合作,但短期内未看到明显水花。

 

二是快运业务逐渐下滑。财报显示,2018年至2020年,德邦的快运业务收入分别为112.1亿元、107.46亿元、100.48亿元。面对不断萎缩的零担市场,德邦不甘人后,也曾在某一季报中提到,“未来公司将持续聚焦核心业务竞争力的提升,在大件领域积累市场口碑,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但后来者居上已成事实,据运联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零担货运量排名,安能物流以1025万吨高居第一,顺丰第二,德邦快运则以463万吨屈居第六。

 

三是经营利润进一步弱化。自2018年至2020年,德邦股份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7.01亿元、3.24亿元、5.64亿元。同样,根据德邦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1年德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3.8亿至4.9亿元,同比减少67%至87%。

 

多重困境之下,如今的德邦投奔京东或许是最佳选择。

 

    京东补齐“快运”板块

 

与通达系的加盟模式不同,京东物流多年来始终致力于通过搭建重资产基建体系为其物流减负。2020年6月在京东物流提交的上市募资计划用途中,指出约55%的募资金额预计在未来1—3年用于物流网络的升级和扩张,其中大件及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便在此计划之内。

 

图源:京东物流

 

事实上,在收购德邦前,京东物流已早有动作。在2020年8月14日宣布以30亿元人民币全面收购跨越速运。2021年9月,收购甲级物流设施供应商中国物流资产。在收购德邦前一个月,达达和京东集团联合宣布,京东将以5.46亿元美元现金,及若干战略资源作为对价增持达达,交易完成后京东将持有达达约52%的股份。

 

多番动作之下,从常规的物流配送到新零售,再到大件物流市场,在京东的版图上,似乎只差德邦。

 

毕竟快运市场中,无论是“老人”安能,还是“新人”中通快运、顺心捷达等均采用了加盟模式,但因京东物流本身是直营模式,在加盟模式经验方面比不上其他企业,而自主发力加盟模式,则意味着周期长、成效慢,整合并购德邦(直营)无疑是京东物流打入快运市场的捷径。

 

目前,京东在物流板块上已实现三驾马车齐驱:物流小件(自营)、大件(德邦)、同城(达达)。

 

另外,据京东财报透露,2021年京东家电GMV达到2360亿,同比增长15%。其中,大家电GMV为1249亿,占比50%以上,同比增长19.6%。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1 年Q1京东商城在家电零售线上渠道份额超过 37%,排名第一。

 

与小件家电相比,大件家电对货源、运输、配送、安装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背靠头部电商平台京东,德邦或能发挥其最大价值。而德邦在并入京东物流后,对于商家、消费者而言,预示着快运服务的速度将获得提升。商家物流体验、用户消费体验也将迈入新的台阶。

 

此外,在宣布收购德邦前夕,京东物流发布了最新财报。据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京东物流总收入达1047亿元,同比增长42.7%,净利润亏损达156.61亿元。因在2021年上半年持续投入物流仓等物流基建,京东不得不放弃盈利,而2021年三季度和四季度京东物流经营利润分别是7.27亿元和7.3亿元。在总体上,京东物流已具备初步盈利能力。

 

如今,京东物流收购德邦,通过整合物流、仓储、供应链和大件快递,在填补京东物流快运业务板块的同时,或可加速京东向综合物流企业转型,助其实现大幅度盈利。同样,德邦多年来的市场规模和雄厚的物流资产,也能为京东物流生态锦上添花。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德邦供应链在全国各地拥有140个仓库,总面积101万平方米,其中各级网点数已超过3万个。

 

但在物流队伍日渐庞大之后,京东在统一标准化服务质量、末端网点及快递服务人员的强有效培训和管控等方面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快递行业头部效应渐显

 

在2019年冬季达沃斯论坛期间,德邦快递董事长崔维星曾预言,未来五年快递业务将会健康发展,但也会产生新的变化,快递业务将越来越向头部企业聚集。“可能快递业务的发展是20%,而头部企业的发展是30%。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发展速度可能只有10%、5%,甚至可能被市场淘汰。”

 

显然,在快递企业不断进行洗牌之时,并购正在成为行业巨头多元化拓展的手段。

 

阿里虽已拥有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淘宝,但旗下菜鸟仍在不断为其快递业务加码。据公开数据显示,阿里在圆通、韵达、中通、申通等快递企业中均持有股份,菜鸟也随之变身为“三通一达”的摆渡人。而极兔虽入局较晚,但依赖补贴战仍在市场中撕开了一道口子,势头凶猛,2021年10月以68亿元全资控股百世国内快递业务。

 

顺丰也在2020年,豪掷55亿元收购了敦豪供应链(香港)有限公司和敦豪物流(北京)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宣布将整合其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地区的供应链业务。

 

2021年2月,顺丰控股发布公告称,将以175.55亿港币要约收购联交所公司嘉里物流51.5%的股份。一个月后,顺丰便宣布上线家具家电仓配一体化服务,主打20KG+多仓前置或一仓配全国的仓储、配送和安装。

 

那么在快递企业呈现头部集中趋势之下,京东物流的下一只靴子该放在哪?

 

京东物流CEO余睿此前表示,未来将扩大供应链科技投资,抓住行业结构性变革的机会,用科技重构业务模式。未来两至三年,京东物流将持续研发及投用数千台智能快递车,并投入10亿元用于加码绿色低碳的一体化供应链生态建设,未来5年实现自身碳效率提升35%。

 

从长期来看,京东物流在未来将会运用科技手段完善其物流体系。但在短期内,在京东物流将其内部人员,以及物流网络与德邦进行充分融合后,将会如何面对来自顺丰系、极兔系、菜鸟系的市场竞争?我们期待京东的答案。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未能核实归属。本文仅为分享,不为商业用途。若错标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