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仍在弱复苏,下半年有望逐渐回稳
来源丨证券时报
6月,房地产市场呈现出“环比显著增长、同比降幅收窄”的向好态势,百强房企单月销售业绩环比增长六成,上半年累计销售业绩和拿地规模同比降幅仍大,但降幅收窄。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上半年房地产行业仍在深度调整,市场回暖未及预期。
预计下半年随着宽松政策持续加码,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渐回稳,成交整体好于上半年。
6月楼市成交略有复苏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的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2837万平方米,环比增长37%,同比下降34%,呈现“环比增速扩大、同比降速收窄”的良好态势,同时成为今年上半年成交最佳月份。
从百强房企单月销售业绩来看,也呈现“环比显著增长,同比降幅收窄”的特征。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6月,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7329.7亿元,环比大幅增长61.2%,同比下降43%。
其中,部分规模房企项目去化情况较佳、单月业绩表现突出,如中海、华润、绿城、招商、金地等企业单月业绩环比增幅均在60%以上。
“从上半年月度成交数据看,4月份为底部,交易数据和市场预期都非常悲观,而5~6月份则呈现了逐月攀升的态势,充分说明随着各类宽松政策的刺激,房地产交易行情具备了复苏的基础和动力。”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说。
对于6月成交环比拉升的原因,严跃进认为,这得益于宽松的购房政策和持续改善的供需关系。
一方面,4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为各地5月份以来的政策放松指明了方向,包括行政、金融、财政、税收等领域的政策持续放松,为房地产交易行情活跃创造了较好的政策环境。
另一方面,供需两端出现积极的变化,房企积极做好推盘和营销工作,而购房者的入市意愿也在增强。
上半年销售拿地规模降幅收窄
从上半年房企销售和拿地累计规模来看,同比降幅仍在较高水平,但降幅收窄。
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TOP100房企累计销售操盘金额的同比降幅达到50.3%,较1~5月有所收窄。
中指研究院指出,上半年,受各地疫情反复、需求预期偏弱等不利因素影响,房企销售业绩呈现负增长。其中,TOP100房企销售额均值356.4亿元,同比下降48.6%;销售额破千亿房企9家,较去年同期(19家)减少10家;百亿房企85家,较去年同期(132家)减少47家。另外,从销售目标完成率来看,房企上半年销售目标完成率不及1/3。
对于上半年楼市成交腰斩,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有三方面因素:
一是房企“爆雷”致市场信心缺失,购房者普遍担忧项目交付甚至烂尾;
二是房价预期转跌,“买涨不买跌”心理作用下,市场观望情绪浓重;
三是市场需求及购买力明显透支,而受疫情影响,居民就业及收入预期下滑,首付及月供还贷压力上升。
从房企拿地情况来看,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1~6月,TOP100房企拿地总额6594.7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60.0%,降幅比上月收窄4.7个百分点。从新增货值来看,滨江集团(8.610, -0.04, -0.46%)、华润置地和中国铁建(7.940, 0.04, 0.51%)占据榜单前三位,累计新增货值分别为912亿元、764亿元和713亿元。
杭州、宁波和北京位列代表房企拿地面积前三城市。其中,6月,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等热点城市进行了第二批集中供地,房企拿地热情略有恢复,拿地投资力度小幅回升。
从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来看,央企国企仍是主力,民企中,滨江集团占据杭州市拿地金额榜首。
6月30日,杭州45宗地总成交金额557.2亿元,本土品牌房企滨江是最大赢家,拿地数量12宗(含联合拿地),拿地总价达225亿元。
下半年成交整体或好于上半年
尽管房企销售业绩环比有所改善,但业内人士认为,上半年房地产行业仍在深度调整,市场回暖未及预期。
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目前市场整体需求及购买力透支、行业信心不足,短期内行业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中指研究院也认为,4月以来各地房地产相关宽松政策密集出台,政策宽松确定性增强,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但伴随疫情反复,短期市场恢复节奏仍有不确定性,预计市场会在下半年有所回稳。
展望下半年,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货币政策仍将延续宽松态势,并将继续降准、降息纾困实体经济,房地产行业也将有所受益。
房地产金融政策或将实行逆周期调节,行业也将从去杠杆到稳杠杆。
全面放松居民按揭贷款政策,引导房地产交易尽快恢复正常化,涉及全面下调首付比例,放松限贷政策标准,继续下调房贷利率等。
地方加紧落地救市政策组合拳,二线及三四线城市或将全面取消限购、限售及限价,市场压力大的城市则仍需通过财税刺激、房票安置等政策措施托市。
克而瑞研究中心预计,下半年,随着地方救市政策持续加码,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渐回稳,成交整体好于上半年。
但各区域、各城市市场复苏进度不一,那些市场需求及购买力明显透支的三四线城市,市场真正企稳仍需时间。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未能核实归属。本文仅为分享,不为商业用途。若错标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