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领导者把企业做成的诀窍,就是说到做到!
来源丨领导者管理笔记(ID:GoToLead)
作者丨宋志平
我在企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做车间技术员,主要负责产品质量检测。40多年前,我们连一本像样的质量管理图书都不好找,结果到王府井大街的外文书店只能买本由我国台湾引进的《质量控制》,那是由日语翻译过来的。
当时,我们也就只能通过这本书学习:怎么进行质量控制,怎么推行TQC小组等。
实际上,我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后的管理也是从质量管理开始的,从学习日本企业的TQC和PDCA循环开始,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20年前,我去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参观过,2018年再次专门去拜访丰田公司,参观了它的生产流水线。让我感到惊讶的是,20年过去了,丰田公司现在用的还是最初的那些管理原则,如看板管理、零库存等。
有一个情景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汽车组装好后,一个工人拿着小锤子,会敲敲每个螺丝、螺栓,听声音,看拧得是不是适度。
这让我想起20年前也看到过同样的情景,真是几十年如一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一定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像丰田工人敲小螺栓一样,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个细节。
质量不能仅停留在口号上
做企业没什么诀窍,就是要把常挂在嘴边的话做好。比如大家经常讲,客户是上帝、安全重于泰山、质量第一等,是否都做到了,还是仅停留在口号上呢?
企业一定要把质量做好,我主张为了质量要有过剩成本,哪怕成本多了一点。
我们做企业、做产品、做服务,从根本上讲做的是质量。
在工厂里,个别技术人员搞负公差,这是我坚决制止的。举个例子,某石膏板的厚度为20±0.2毫米,即该石膏板的标准厚度20毫米,最大厚度是20.2毫米,最小厚度是19.8毫米。其中,+0.2就是正公差(也叫上差),-0.2就是负公差(也叫下差)。其实,该石膏板的厚度在19.8~20.2毫米范围内都是合格品。
我在生产线上做过质量控制,知道只有公差,从来没有什么负公差,搞负公差是想通过合理的“偷工减料”来降低成本。那时的任务就是尽量减少公差,使产品尺寸、容重等更加精准。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企业的产品可以贵一些,但是必须保质保量。
“质量上上,价格中上”是我在北新建材工作时提出的,一直沿用至今,就是在质量上要有过剩成本,把产品做得更好些。这样做虽然要多承担一些成本,却能因此铸就品牌和赢得长远利益;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要保持价格稳定,既不搞价格战,又要适当让利实惠,维护客户的长期利益。
质量管理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企业不仅要有责任心,还要全员参与。
20世纪80年代,我去美国的超市,中国制造的产品都放在地上的筐里,上不了货架;现在再去看,中国制造的产品很多在货架上了,而且琳琅满目都是中国制造,这是我国企业40多年在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上不懈努力的结果。
小题大做抓质量
1993年,我做了北新建材的厂长,当厂长没多久就罚了自己一个月的工资。为什么呢?因为北新建材生产的一种岩棉吸声板出口到韩国,韩国人打开之后发现,其中一片板上有一个脚印,他们提出必须要退货。
北新建材的干部觉得韩国人是在小题大做,一集装箱的产品,只有一片岩棉板上有一个脚印,为什么要退货,认为韩国人是在找麻烦。
但是,我认为这是一次给大家做质量教育的机会。
我就在会上提出,这是一件大事,这一个脚印不是踩在产品上,而是踩在北新建材的金字招牌上,踩在了经营者的心上,于是,提议从我本人开始罚款,并逐级往下罚。
我当时的工资是一个月500元,全部都被罚掉了。我回去告诉我爱人:“我这个月的工资没有了。”我爱人说:“为什么没有了呢?”我说:“因为一个脚印。”
正是本着小题大做抓质量的严谨态度,北新建材硬是把产品合格率提升到近乎百分之百。
今天,北新建材的产品能做到全球第一,就是从那个脚印开始的。如果我们今天还认为它只是一笔小买卖就小事化了,那么明天就会出现更大的纰漏。
我做企业40年,一直致力于品牌工作,在北新建材打造了“龙牌”这样一个产品品牌,如龙牌石膏板、龙牌漆等。在很多工地上,大家购买石膏板首先想到的是“龙牌”。
现在,北新建材的“龙牌”纸面石膏板因为品牌过硬,价格比普通品牌高出20%,成为在规模、质量、技术、品牌、效益等方面全面超越外资世界500强同行的中国自主品牌。奥运场馆、世博会、北京世贸、上海金融中心、G20峰会等项目都采用了“龙牌”石膏板。
北新建材的龙牌漆是天安门的专用涂料。天安门城楼刷新对涂料有着特殊要求:一是要求耐候性好不褪色,二是要求不沾灰确保光鲜亮丽,三是要求防水性好保护古城墙。
自2012年以来,北新建材已连续多年刷新了天安门城楼,获得了天安门管委会和施工单位的一致好评。
2016年年底,北新建材荣获“中国工业大奖”。
2021年,北新建材品牌价值达815.59亿元。在《参考消息》这份报纸的中缝广告处,我们常能看到北新建材的标语“北新建材,央企品质”。
品牌工作是一把手工程
品牌和质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两者又有不同。质量是品牌的必要条件,也是品牌的核心内容,只有那些质量和服务长期一贯好的企业才可能形成自己的品牌,没有过硬的质量就没有响当当的品牌。但品牌又不全是质量,品牌是在质量的基础之上加上设计、文化、营销理念等形成的价值综合体。
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
因为在这个时代,各种产品制造、技术迭代都很快,一家企业能做,其他企业很快也就能做。
未来所有的技术都可以同质化,所有的企业都可以同质化,唯独什么不一样?那就是品牌。
汽车的生产线都是一样的,但是最后做出来的汽车贴着不同的标牌。“21世纪的组织只有依靠品牌竞争了,因为除此之外它们一无所有。”德鲁克先生这句话说得非常好,这里的它们是谁呢?那就是企业。企业如果没有品牌就一无所有。
品牌问题至关重要,现在已经进入一个由质量跨越到品牌的时代。过去常讲“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看来酒香也怕巷子深,产品质量再好也要树立产品品牌。
对企业家来讲,大家应该有这样的意识,不能只是一味地干产品的活,还要围绕品牌工作下点功夫。有工匠精神、做好产品质量是前提,但是仅做好这些,不见得在市场上就一定能赢得客户。
我国目前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品牌强国。在《福布斯》公布的2020年全球品牌价值排行榜里,前100家只有华为一家中国企业。我们要有一定的话语权,就必须有自己的品牌评价系统。尤其在双循环背景下,企业首先要考虑国内14亿消费者,再面向全世界,这一点也值得深入思考。
日本企业把最好的产品卖给国内消费者,因为它们认为,国内消费者才是它们的长期消费者,国内市场才是它们的长期市场。而我国企业的做法恰好相反,出口转内销的产品意味着质量很好,我们企业现在必须要改变这些认识。
在品牌建设方面,我国企业要认真研究瑞士、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品牌经验。瑞士是一个创造品牌的国家,尤其是手表行业,日本的精工、卡西欧,中国的上海牌、天津牌、海鸥等各种各样的手表,做得都非常好,但就是卖不出价钱来。瑞士人却过一阵就能制造一款售价几十万元的手表,而且总能流行一阵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带着这个问题专门拜访了瑞士一些公司,学到了一句话:品牌工作是一把手工程。虽然只有一句话,但这句话很有用。
讲好中国品牌的故事
我原来在国药时做中药,那时很希望能把人参业务做起来。我就到韩国正官庄看高丽参,正官庄的参分天参、地参、良参,天参一盒7万元人民币,地参4万元人民币,良参1万元人民币,我们在北京买到的都是良参,天参极少见。在首尔的机场都没有天参,只有地参和良参。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到了正官庄一探究竟,发现人参其实是一样的,都是培植出来的七年参,但是要经过清洗和挑选,一千根里头挑一根天参,一百根里挑一根地参,剩下的是良参,再分别包装售卖。相比之下,我国的人参产量极大,价格却比较低。
如果不控制产量,人参像萝卜一样卖,价格怎么能上去,怎么能做出品牌来呢?所以,企业要有品牌,有故事,才能向高端化发展。
在品牌方面,我觉得有几项工作至关重要。
一要认真研究国际品牌形成的内在原因,提高我们对品牌的认知水平。我总觉得,品牌是一种精神崇拜。
二要制定品牌战略,把品牌工作作为企业重中之重的工作。
三要树立创造自主品牌的自信心。我们要提升民族自信,既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而要实事求是。中国企业要整体设计、协调联动,由优秀企业带头,更多企业跟进,积极宣传和维护自主品牌,讲好中国品牌的故事,提高全球市场对中国企业和产品品牌的认知度。
四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用硬核科技和完美质量树立中国制造形象。简单地说,就是要把产品做到极致,摆出来赏心悦目。我到上汽去,300个艺术家在设计模型,现场音乐放得很响,年轻人头发也染的各种颜色。上汽的领导告诉我,这是鼓励和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五要做好设计和细节。以旅游业为例,中国的大好河山风光秀美,建设得很好,关键在品牌建设、服务细节上还有待改进。
六要加大品牌的投入。品牌塑造是个长期过程,也是个投入的工程,企业要重视品牌工作,要下得了决心加大品牌投入。当然也要进行精心设计,好钢用在刀刃上。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未能核实归属。本文仅为分享,不为商业用途。若错标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