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迎来大变局!“持久战”或许是唯一出路

2022-04-12

来源丨红餐网(ID:hongcan18)
作者丨蒋毅

 

餐饮多磨难。今年以来,疫情再次反复,深圳、上海、成都、长春等地遭受打击,风险区的餐饮业跌入冰窖,非风险区的餐饮人也惶惶不安。有人说,这是一场“倒春寒”,全国餐饮业都在等待一个“春天”,可这个春天何时会来,没人知道。

 

在这样特殊的时代下,作为行业主流媒体,红餐网联合央广网等各大媒体策划了“唤醒春天”专题系列报道。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 ,我们将以绵薄之力为正遭受苦难的餐饮行业发声,同时传递共勉互助的精神,助力产业复苏。

 

今天这篇文章,便是“唤醒春天”专题系列报道的开篇。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餐饮人,我们一起加油!

 

2020年初,疫情第一次出现时,有位名人说了这样一句话,“今年是前面十年来最艰难的一年,但它可能是未来十年最容易的一年”。

 

当时,很多人不以为意,这句话也被当成“段子”,引发全网转发,可结果呢?两年过去了,中间每隔几个月,疫情在区域市场暴发。而当下更是在全国多个城市都出现了疫情反扑。所以,再回头来看这句话,很多人可能就不会再把它当成调侃了!

 

对全世界来说,新冠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意外灾难,打了所有国家一个措手不及。前面两年,全世界都深受其害,同时也都在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包括研究防疫措施,研发特效药等,但收效甚微,病毒一轮又一轮的变种,防不胜防,全世界同仇敌忾的与病毒死磕,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称做是“前疫情时代”。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针对疫情,国际上出现明显的分化,越来越多国家开始采取“群体免疫”,与此同时,一些国家包括我们,仍然对新冠严阵以待,以此分叉为界,后面的阶段则可以称做是“后疫情时代”!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基于这个后疫情时代,基于餐饮实体,来分享一些行业的具体“小问题”,借此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业界同仁的探讨。接下来,我将从五层视角来分享自己的观点。

 

    经济层

 

从经济层面来看,我们当前所采取的疫情防御政策,意味着与病毒的斗争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时间可能最少以年为单位,甚至会更长。抗疫,注定是一场持久战,而不可能是闪电战。

 

在这样的趋势面前,每个人都面临收入和开支的选择:从收入来看,各行各业不稳定情况下,大家的收入也会变得不稳定;从支出来看,收入不稳定,必然导致大家控制开支。反应到消费上,就是两个后果:减少不必要消费的次数,以及减少必要消费的频率。对餐饮行业而言,这直接意味着,客流和收入都将不可避免地减少。

 

这种消费趋势,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将不分线下和线上,不分实体和电商,也不分零售和批发,所有行业都身处其中,所有人也都被裹挟着。

 

举一个很显而易见的例子,现在我们说餐饮人很艰难,马上就会有人跳出来,说出很多比餐饮还要艰难的行业,比如旅游行业、酒店行业、房地产行业、进出口贸易,甚至是美容美发行业。

 

内部经济局面不容乐观,除此之外,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也给整个外部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变数。这些力量交杂在一起,意味着后疫情时代,愁云密布!

 

最近,我们也可以看到,不管是政府报告,还是媒体报道,都在为实体经济呐喊,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一些纾困和扶持政策,希望帮助实体经济“维稳”。但反观民间的商业交流,还是比较压抑和悲观,各类贩卖焦虑的短视频和讲座流行,也弄得人心惶惶。

 

在这样的整体趋势下,作为餐饮从业者,到底要如何面对呢?是否能独善其身呢?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讲的第二层问题了!

 

    行业层

 

经济形势带来的艰难已经摆在面前,但有一件事情很有意思,那就是餐饮行业在艰难中始终屹立不倒。

 

不管是全国市场还是区域市场,每次疫情后,恢复最快的基本都是餐饮,在其他行业都还在舔舐伤口时,餐饮行业又热热闹闹地人潮汹涌了。

 

这样的韧性,也让这几年的餐饮业发生了以下几个变化:

 

1、跨界融合

 

当餐饮快速复苏,证明了其作为刚需行业的价值后,便引来了各行各业的跨界高手,他们中的一些人遵循了餐饮人的玩法,一些人则尝试了完全不一样的玩法,让整个餐饮市场变得热闹非凡。

 

一马当先的是资本方,特点是资金实力雄厚。大量资本机构杀入餐饮行业,以完全不合常理的方式,投资了很多模式并不健康的餐饮品牌,甚至连与餐饮沾边的中式甜点都因此受益。

 

虽然很多动作目前来看有点雷声大雨点小,但资本跨界餐饮这个趋势不会改变。接下来,可以看到资本将会与餐饮走得更近,更频繁地在餐饮行业撒钱。

 

其次是互联网从业者,特点是精于用户思维。以陆正耀为典型代表,计划将被瑞幸咖啡证明可行的开店模式,复制到餐饮主食赛道。从最开始的趣小面到后面的趣巴渝都无疾而终后,他们仍然没有放弃餐饮,而是又换了一个赛道(预制菜)继续干。接下来,互联网人,准确地说是拥有互联网思维的人,还会前赴后继地杀入餐饮行业。

 

再次是流量商业人士,特点是手握流量密码。以抖音网红参哥为代表,他们自诩商业精英,左手“商业”,右手“流量”,操盘一个基础非常薄弱的粉类品牌,也能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在全国开出几百家分店。

 

虽然与传统快招公司相比,这不算什么厉害成绩,但强在对加盟商的“明抢”。传统快招公司是偷偷摸摸地骗,哪怕一年开几千家也不好意思公开宣传;而流量主找加盟商,则是明火执仗地直接吆喝,尽管前段时间,这也引起了全网的声讨。

 

接下来,各类手握流量密码的“商业大咖”们,会一如既往的在餐饮行业找机会,寻求变现。

 

最后是供应链从业者,特点是后端供应能力强。以锅圈为代表,把餐厅变成预制菜的“呈现场”,这条路不仅方向正确,而且时机也逐渐成熟。因此,各类源头供应链玩家竞相杀进来,带来了去年底开始的“预制菜热”。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再次提到陆正耀团队。2021年他们在前端(趣小面和趣巴渝)卷起裤脚下场,准备大干一场,结果发现苗头不对后,立即掉转车头,开进预制菜赛道,创立舌尖英雄,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就号称释放了6000多家门店经营权,大有“瑞幸第二”的架势。

 

这几年,还有其他一些跨界高手进入餐饮,但与上述四类相比,都是“小巫见大巫”里的小巫,不值一提。

 

 

总而言之,在后疫情时代,餐饮从业者之间的竞争,可能不再是餐饮老板与餐饮老板之间的PK,也不是单纯产品和味道之间的PK,而更多的可能是观念、资金、流量和供应链之间的PK。传统餐饮老板们,你们做好这个准备了么?

 

2、两极分化

 

上述四类跨界人士的踊跃加入,不是为了开一个龙虾店,也不是为了开一个小面馆,更不是为了开一个生鲜超市。他们全都是奔着规模化而来的,因此这些人也将给餐饮行业,带来两极分化的必然后果。

 

首先,中国餐饮的连锁化率会飙升,因为具备规模化条件的品类,接下来可能都会被跨界大佬盯上。

 

哪怕时机并不成熟,他们也会下场,为了先人一步,提前占坑,这是资本方热衷的事情;哪怕门店盈利不多,但规模化带来的用户数量是香饽饽,这是互联网从业者热衷的事情;哪怕团队很弱,但可以短时间开几百上千家的“速赢”,这是商业流量大咖热衷的事情;哪怕前端确实不成熟,但也不妨碍大家先抢占后端坑位,这是供应链从业者热衷的事情。

 

由此可见,很多人看到的所谓“餐饮机会”,都是规模化机会。当前和未来跨界进入餐饮的高精尖人士,几乎都是奔着规模化而来,他们会全面地推进餐饮的规模化进程。这个趋势的后果是,餐饮的连锁化率全面提升,参照其他国家的标准,中国餐饮的连锁化率应该会超过50%,这算是一个极端。

 

而另一个极端,将发生在那些无法规模化的品类上。这些品类虽然不用担心有高手进来抢饭碗,但低纬度的竞争会加剧。

 

也就是说,高纬度的竞争会很内卷,低纬度的竞争也一样会严重内卷,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低纬竞争主要是拼体力。

 

选择更新鲜的食材,烹饪更精美的味道,经营更长的时间,维护更精准的客户,把自己这一亩三分地给经营好,就是最大的投入,说白了就一句话——好好做匠人。这没有什么不好,参考日本的各个城市,上百年的精致小店非常多,照样过得很滋润。

 

后疫情时代,作为餐饮从业者,只有两条路可选择:要么升维,与更多的人才结合,组成团队去追求规模化;要么降维,说服自己安静下来,好好地做一个追求极致的匠人。

 

凡是在中间左右摇摆的,都会变得很艰难,因为在两个极端的挤压中,他们顶多可能拥有阶段性的获利机会,难以做到可持续盈利!

 

3、人才困境

 

如果你认同前面的两极分化趋势,那么人才困境这第三个趋势难题,就无法回避。

 

中国餐饮当前的连锁化率,号称已经超过10%,但这只是从规模角度,如果把“健康指标”加进去,对不起,中国餐饮的连锁化率可能连5%都不到。这意味着,中国的连锁餐饮,接下来会有十倍以上的增长空间(按50%计算),这也是餐饮行业如此吸引跨界大佬的深层原因。

 

但问题来了:到哪儿去找那么多餐饮人才?

 

定义餐饮人才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我们缩小范围,只说一个代表,就是餐厅店长。中国餐饮连锁化之路,命门不在资金,不在用户,不在流量,不在供应链,而在门店的日常基础管理上。市场上的几百万家餐饮门店,假设未来一半都是连锁化门店的话,那意味着,至少需要百万规模的店长人选!

 

这些人,在哪里?

 

为什么投资人撒再多钱,门店也无法按预期良性循环?为什么陆正耀搞不定前端经营?为什么参哥和荣膳荷被全网攻击?为什么预制菜已经内卷得由红变黑了,大家还要杀进去?分开来讲,可能有很多很多原因,但最大的共性原因,就是整个行业缺乏一线经营人才!

 

如果不意识到这个根源性问题,对不起,不管有多少资金,有多少用户,有多少流量,也不管有多少预制产品,都没用,再强大的品牌都做不大。不信邪的看看海底捞,为什么去年底要关闭300多家门店?请问,中国餐饮排名第一的海底捞,到底缺的是什么?

 

所以,后疫情时代,餐饮业的大麻烦,仍然是人才问题。当然,人才不只是刚才所说的门店店长,还有很多,比如基于商圈的流量人才,基于品牌的营销人才,基于连锁的数字化人才,每一个拿出来,都够餐饮从业者头疼和焦虑。

 

作为餐饮老板该怎么办?这就进入到今天的第三层内容了!

 

    品类层

 

单就餐饮行业来说,趋势即方向,品类即赛道,所以,在选择品类前,一定要先判断趋势。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本文仅代表我个人观点,看文章的你,不一定非要认同这篇文章里的行业趋势,完全可以去自行判断。找到自己相信的趋势后,接下来考验你的,就是做简单的选择题。

 

如果你是想走规模化这条路,那就坚定不移地选择可复制的大品类,比如重餐饮里面的火锅、串串、烤肉等;快餐里面的黄焖鸡、麻辣烫、牛肉面等;小吃里面的炸鸡、炸串、炸排等。这些品类,只要完成几家店的原始“样板工程”,就很容易获得资本青睐,因为可以讲天量用户的故事,大把商业大佬愿意委身加持,还能享受来自供应链端众星捧月地恭维。

 

如果你是想走匠人这条路,最好选择目标受众广,但难以标准化复制的品类。这些品类消费者喜欢,大佬们看不上,你需要做的就是付出精力和时间。当然可能还需要一点你发自内心的爱好和坚持,因为它注定只能给你带来小富小康,而无法给你带来海量财富。因此,做之前一定要扪心自问,这真的是你自己要的么?

 

选择品类,最害怕的就是左右摇摆的“骑墙派”: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匠人和商人,或者说一会儿想做匠人,一会儿想做商人的人。有些人刚开第一个店时把自己当匠人对待,结果呢?稍微顺利点,就开始想着要到处开店,变成商人了;反过来也一样,原本是一个到处开店的商人,宣传时却口口声声说匠人的故事,特别分裂。

 

餐饮行业里,这类分裂的人特别多,没有对错之分,仅仅是思维和认知能力不足而已,这也是他们做不好餐饮的深层原因之一。我前面说了,追求规模的商人和精耕细作的匠人,是餐饮两极分化的两个极端。你两头都想占,一会儿要这头,一会儿要那头,两头的好处都想同时捞,天下哪有这等好事?

 

明白上述逻辑后,我们再来看三月的热门事件,也就是参哥和蓉膳荷被全网攻击,就会变得很有意思:参哥是商人,他也毫不避讳的以顶尖商业思维自居,赋能蓉膳荷。在一年时间内,参哥让这个品牌在业界人尽皆知,门店规模去到几百家,从走餐饮规模化这条路来说,这是餐饮行业近年来最成功的案例,没有之一。

 

有人可能跟我杠,为什么?

 

确实,把蓉膳荷这个案例拆开来看,并不算啥:从市场来说,羊肉粉属于小众品类;从味道来说,羊肉粉的口味在米粉里面并不出众;从规模来说,一年开几百家,在快招公司面前就是弟弟;从团队来说,几乎没有成编制的合格团队;从营销来说,除了抖音其他几乎没有声音;从品牌来说,连统一店招都没有……

 

但所有这些合在一起,就很了不起!因为换其他任何一个餐厅,在有这么多基础性问题的情况下,都不可能在如此小众的细分市场里,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高的品牌曝光。这么说吧,单就品牌曝光和传播而言,很多品牌就算是花一个亿,也不一定能做到这样的效果。

 

毫不夸张地说,参哥操盘蓉膳荷,是后疫情时代,餐饮规模化之路一个很重要的案例和样本。看不到这一点,属于认知问题!

 

因此,那些也想走规模化这条路的餐饮从业者,先别忙着吐槽参哥和蓉膳荷了,而是应该冷静下来想一想,自己品牌的规模化之路,蓉膳荷到底有什么优点值得你借鉴的?同时它又有什么不足是值得你警醒的?

 

为什么他们会引发如此强烈的愤慨呢?

 

消费者吐槽蓉膳荷不好吃,这可以理解。加盟商吐槽加盟蓉膳荷不赚钱,也可以理解。餐饮相关服务商吐槽,还能理解。但餐饮老板吐槽蓉膳荷,显得有点不那么理解,此话怎讲?

 

如果你也是做规模化的餐饮人,或者你曾经做过规模化,你是出于什么原因指责蓉膳荷?是羡慕而不可得的心里不平衡?还是像参哥所说,只是借这个事情蹭点流量,然后好去做自己的规模化?无论是哪一个点,都没让你的形象更高大上!

 

如果你是一个醉心于产品的匠人,那你完全没必要关注参哥和蓉膳荷。蓉膳荷就算开遍全国大街小巷,既割不了你的韭菜,也不影响你精耕细作地去做地道美食。所以,选择匠人这条路的餐饮人,没必要去关注味道只有60分的连锁品牌,而应该把精力用在如何把自家的味道,从90分提高到95分,哪怕是提高到91分,才更有价值。

 

如果你是一个餐饮的“骑墙派”,那就更有意思了。你拿匠人的标准去说蓉膳荷味道不够好,然后转个身,又拿商人的标准去说他们各方面不标准。请问,你这么有时间去关心蓉膳荷,为什么不关心一下自己的餐厅?这么关心参哥和庞姣,为什么不关心一下自己是谁?

 

我再次强调,后疫情时代,最危险的餐饮人就是左右摇摆的“骑墙派”。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所以无法向内求,而是成天向外求:去看别人在做什么,然后把时间浪费在对别人的指指点点上。好的学不会,差的不远离,这类人才是餐饮行业最大的韭菜!他们可能不是某品牌的韭菜,却是行业的大韭菜!

 

三月份,很多朋友让我针对蓉膳荷说点什么,当时没说,现在全部表达在这里。我不认识参哥,更不认识庞姣,蓉膳荷于我而言就是一个关注的案例,所以没有在它上面耗费太多时间,我的观点也不存在为他们辩解什么,只是善意提醒:我们作为餐饮人,一定要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向内求,弄清自己选择那条路,这才更有价值和意义。

 

选定了方向和品类,那么接下来就进入今天的第四层内容了!

 

    品牌层

 

当明确了方向,选择了品类,再来做品牌时,就相对简单了。

 

为什么传统的餐饮品牌做起来很艰难?就是因为他们要么在方向上左右摇摆,要么就是从源头就错选了不合格的品类。以前市场还会给我们多一些犯错的机会,但对不起,后疫情时代,留给大家犯错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如果你是选择走规模化这条路,那么面对的,将是一条“四化餐饮”之路:标准化,规模化,连锁化和品牌化,它们之间有先后逻辑关系:

 

所谓标准化,是指你选择的品类,必须要能做到标准化,请注意,这里的标准化,不仅仅只是指产品和味道的标准化,也包括装修和服务等方面的标准化,甚至单店模型的标准化,否则后面的目标无法实现。比如烧烤这个品类,难以出现全国性的大型连锁品牌,到一定规模后后继乏力,就是吃了标准化的亏。

 

所谓规模化,就是门店数量要足够多,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只有规模,还需要有健康度,没有健康度的规模,品牌必然昙花一现。而健康度依靠什么?前面就是标准化,后面就是连锁化,这两点蓉膳荷都没做好,他们没有给门店输出标准化,或者简单的只是输出了食材和味道的标准化,结果导致虽然有规模,但门店良莠不齐,被人围攻。

 

所谓连锁化,就是在规模化的基础上,解决多店协同的问题,同时也解决健康度问题。门店虽然分布在全部各地,但城市类型,商圈类型,商铺类型都有很多共性,在县城开店的门店,可以向其他做得好的县城门店学习,在CBD商圈的门店,可以向其他生意好的CBD门店学习,外部统一,内部互通,才是连锁化的价值所在,也才能真正解决健康度问题。

 

所谓品牌化,在前面三者的合力作用下,品牌化是必然结果,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未来他们更倾向于“认品牌”;从传播角度来看,品牌传播投入产出比最高;从管理角度来看,品牌化最容易形成统一竞争力。反之,没有解决前三者的餐饮企业,不能称之为品牌,顶多可以叫“个体户联合体”。

 

因此,选择走规模化这条路的餐饮人,需要围绕“四化餐饮”下功夫,去吸纳优秀的人才,组建全新的团队,从开始就抱着开放式心态,着手解决人才、供应链、流量和资金等问题,然后扎扎实实地做几个样板店出来,用来证明你的选择具备未来空间,那种弄虚作假割韭菜的做法,基本可以歇菜了。

 

如果你觉得走规模化这条路太难,不属于自己,想走匠人这条路,那么,在后疫情时代,需要注意什么呢?或者,就算是走规模化,要做好前面几家店的积累,该怎么做?这就进入今天的第五层内容了!

 

    门店层

 

餐厅门店是餐饮经营的最小单位。经营好一家门店,让门店能稳定而持续的盈利,是所有餐饮人的必选题,没有例外!

 

那么,后疫情时代,门店经营应该注意什么?事实上,需要提前强调的是:当回到门店层来思考问题时,就不存在什么前疫情时代、后疫情时代了!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任何行业,当深究到行业的最源头和最小单位时,它的逻辑,必须符合通用法则,也就是通用于所有时代,通用于所有品类,通用于所有市场,以及通用于所有老板。

 

可能有人质疑,餐饮行业有这样的通用法则么?有的!而且,每个餐饮人都应该知道!

 

餐厅门店,要想稳定而持续的盈利,表面看起来,需要解决很多问题,比如产品、味道、员工、装修、服务、营销等。但对不起,这些都只是“术”,是为“盈利”这个结果而服务的术,在术之上还需要有个标准,来判断这些术是否正确与合理,否则很多看起来很努力的付出,其实都是无用功。

 

那么判断术是否正确与合理的标准是什么?这就涉及到餐厅的单店盈利模型问题,归纳起来很简单,就三个基础数据,分别是:复购频次,复购转化率和客户基数。受限于篇幅,文章无法一一向大家详细解释这三个数据,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通过举例来简化说明:

 

所谓复购频次,是指消费者以什么频率到你家来消费,如果一年都不来消费,对不起,你做的就是一锤子买卖,这样的餐厅不可持续。而健康的复购频次,是以月为单位的反复消费,要么一个月两次,要么一个月一次,最次也要两个月一次。

 

如果周边消费者,两个月都不来消费一次,那就说明你的餐厅一定有问题,甭管你认为自家产品多么好,服务多么优秀,环境多么巴适,都是自我想当然。再次强调:这些都是术,术是否起作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愿意为它买单。吃了一次就不再来,就说明术失效了!

 

所谓复购转化率,是指有多少人愿意成为你的回头客。确实,不管餐厅开在什么地方,都不可能让所有消费者都喜欢,这里就涉及到复购转化率的概念:假设你追求的是一个月复购一次这个目标,那就要思考到店消费以后,有多少人会愿意以这个频率回来消费?是5%?10%?15%还是更高?

 

很多人以为自家的复购转化率非常高,但遗憾的是,特色餐饮的平均复购转化率只有10%-15%,刚需快餐的复购转化率勉强也只能做到40%。所以,不管什么时代,你都要清楚,自己经营的品类,复购转化率标准到底是多少,如果不知道,那就是盲人骑瞎马。

 

所谓客户基数,是指一个餐厅到底需要多少人到店消费。因为餐厅是一个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生意,如果一个50平方的小店,能同时容纳20人就餐,翻台五次,接待100人才能开始盈利,那你一天就需要100人进店,一个月就需要3000人。

 

因此,3000人就是你这个餐厅的实际需求量,不管你是在人口2000万的核心城市,还是在人口20万人的县城,你需要的仅仅只是找到愿意到你店里来消费的那3000人,找不到你就一定亏钱,在哪儿都一样亏钱!

 

综合前面几个数据,你的餐厅每个月只需要3000人到店消费,而你餐厅追求的复购频次是月均一次,那实际上,你只需要在周边找到3000个愿意月均一次的消费者即可!

 

假定你家的复购转化率是10%,那你的餐厅,必须要开在一个至少超过30000人的商圈里,并且让至少30000人知道你家餐厅。通过好的产品,好的环境,好的服务等要素,从周边30000人里,按10%的比例,筛选出3000人,认同你前面的这些优势,并且愿意每个月回来消费一次,做到这些数据,你的餐厅就能盈利,持续做到这些数据,你的餐厅就能持续盈利,其他都是表象的术,这是底部的“根”。

 

所以,不管你是匠人,还是连锁品牌的单一门店,只要回到门店层,你每天需要考虑的,就仅仅是餐厅的这三个基础数据是否达标,如果哪个数据不达标,就在日常工作中,去针对性地提升哪个数据即可,熟练以后就能防范于未然,在餐厅出问题前就能知道症结点。

 

比如,疫情给餐厅带来的最大伤害是什么?是客户基数严重下降,消费者都被关在家里不敢出来了。以前很多高端酒楼为何活不下去?因为公款吃喝的禁令,让这些酒楼的主力客户减少了90%,普通老百姓又没有频次,它们不倒闭谁倒闭?网红餐厅为何几乎都是短命鬼?因为都是一次性消费,不仅没有频次,更没有复购转化率,它们不短命谁短命?

 

复购频次,复购转化率和客户基数,这三个数据是餐厅单店盈利模型的基础,餐饮从业者,只要搞懂这三个数据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停地调整数据指标,就能让餐厅稳定而持续的盈利,即便无法盈利,也能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败在哪里!

 

这就是基于门店层的通用法则,它不受时代的影响,也不受老板的影响,不管是传统的餐饮小老板,还是掌握流量密码的参哥,甚至是深谙用户思维的陆正耀,回到门店层的经营,都需要回到这个原点,解决单店如何稳定持续盈利的问题,这个不成立,其他所有后续环节都不成立!

 

    小 结

 

综上所述,在接下来的后疫情时代,餐饮人既没必要因为焦虑而故步自封,也没必要被各类眼花缭乱的表象乱了心性。

 

我们餐饮人正在经历磨难,但同时,我们也正在迎接餐饮行业最大的一次机会。对普通人来说,餐饮行业仍然是一个草根逆袭的奋斗场,至少,它给了很多草根上场搏杀的公平机会!退一步来说,不管有没有新冠疫情,餐饮都是一场持久战。

 

今天这篇文章,通过五个方面的层层递进,希望能对各位餐饮同行接下来的经营有所帮助,因为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能力所及,难免有偏颇之处,有不同意见的欢迎留言探讨!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未能核实归属。本文仅为分享,不为商业用途。若错标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