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开市,喧闹之后关于民营企业的冷思考

资本创投
2021-12-10

来源丨领教工坊(ID:ClecChina)
作者丨关松
点击阅读原文

 

1、民营企业的“新动能”

 

11月15日,上午9点30分,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交所)鸣钟开市,象征着中国第三家证券交易所正式诞生。

 

开市当天,既有新股全线暴涨超一倍,也有老股高开低走,甚至惨遭恐慌性抛售。好在截至收盘,累计成交额近百亿,是个不错的开端。总的来看,场面好不热闹,围观者甚众。

 

 

北交所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聚焦于创新型中小企业,夯实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基础,未来或将成为众多民营企业实现直接融资的主要阵地。

 

这是一直萦绕在中小民营企业家心头的隐痛,因此被广泛寄予厚望。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北交所从官宣到开市仅相隔75天,在横空出世的同时,也伴随着对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反复强调。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声音,便是刘鹤副总理援引的56789:

 

民营企业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

 

● 税收贡献超50%:国家财力的最大贡献者

 

● 民间投资占比超60%:投资的最大推动力

 

● 发明专利占比超75%: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 就业存量占比近80%:城镇就业的最大保障

 

● 法人单位数占比超95%:微观经济基础的最大主体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首批上市的81家企业中,有16家为工信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充分彰显了北交所侧重服务的对象——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

 

如果说北交所的创立是一项国家战略落地的关键举措,那其所对应的战略目标则是:

 

在“十四五”期间,培育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1000家单项冠军企业,形成一套优质企业的梯度成长体系。(来源:工信部)

 

为了解决“卡脖子”难题,补足或强化各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这个战略项目的实施力度不可不畏是举国之力。

 

由于北交所的推波助澜,在过去数月里,这些不为人知的小众企业迅速走红,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讨论层出不穷,似乎大有要从“隐形”变身“明星”的势头。

 

但是,喧嚣之后,我们还是要能静心思考:倘若政策红利消退,企业还能否保持成长?

 

尤其是身处经济模式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型的宏观环境中,企业家大概率是不再能继续摘取低垂的果实,而要能真正发挥出企业家精神与领导能力,潜心做好企业,通过做好管理获得高效益。

 

稍有管理学常识的人都不难理解,当企业脱离襁褓,随着业务的成熟与规模的扩大,唯有自身的组织能力足够强大,才能克服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形成可持续的良性。

 

也唯有如此,才能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断巩固竞争壁垒,逐步成为所在市场的领导者。

 

所以,即便企业在成长初期借助外力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在达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要面临组织能力的构建——这将是平庸与卓越的分水岭,甚至是消亡与生存的标准线。

 

2、民营经济的跃升,瓶颈何在?

 

北交所点燃了大家对民营经济的热情,但鉴于其粗放野蛮的发展史,也不乏对其整体的突破性成长持批判性态度。

 

中国有数以千万计的民营企业,他们所遭遇的挑战都是一样吗?民营经济体若要有质的跃升,哪一类企业才是关键突破口?

 

如果以营收规模和员工人数为标准,对民营企业做个简单的划分,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梯队:

 

● 小微企业;

 

● 中型企业;

 

● 领先企业

 

 

这其中,小微企业的数量是千万级,他们分散而弱小,构成了庞大的基底;而领先企业大概只有五千家左右,已然挤入市场前列,属于凤毛麟角。

 

数量在十万级的中型企业则成了一个特殊的存在——他们大多已是细分领域的标杆,却尚未达到绝对领先的地位。对于走专精特新路线的企业而言,距离单项冠军还有数步之遥。

 

可以说,中型企业是整个民营经济体的“瓶颈”所在。

 

遗憾的是,在当下的企业管理领域,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均普遍关注成熟的大企业与初创的小企业,唯独缺少对中型企业的深入洞察和必要指导。

 

一方面,中型企业已经度过了创业初期,开始由机会驱动转为组织驱动;但另一方面,他们还不具备足够的组织能力,无法照搬成熟企业的管理方式。

 

也就是说,中型企业不得不在混沌和模糊之中,摸索适合自己的管理体系。

 

那中型企业是否有可能维持现状、不进不退?这可能只是一个美好想象。

 

从发达国家以及我国自身的历史经验来看,越发成熟的市场或行业,就越是由少数几家大型企业所占据,留给其他企业的空间极为有限。

 

中型企业如若不能跃升为领先企业,则意味着被收购吞并、回归小而美,或者破产清算的结局。

 

 

其实,企业对增长的追求是根植于基因的,这既来自内部员工的个人发展所需,也源于市场经济“不胜出、即出局”的竞争法则。

 

若要科学地拉动企业持续增长,一般有三驾马车可供驾驭——商业模式、竞争战略、组织能力。

 

对中型企业而言,商业模式基本已经形成,难以再有大变;竞争战略有诸多方法论可依循,也可借助咨询公司的帮助来制定;唯有组织能力只能依靠自己练就,并且它是前两者得以充分落地的首要条件。

 

而所谓“组织能力”,用通俗的语言讲,就是力出一孔的“集体执行力”,它是企业作为一个集合体所能迸发的力量,也是追求任何远大目标的能力保障。

 

那中型民营企业打造组织能力,其“命门”在哪里呢?

 

3、问题出在前三排,根源还在主席台

 

美国《商业周刊》的专栏作家基思·麦克法兰(Keith R. McFarland)曾苦于没有相关的管理理论与实践,能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跨过创业阶段后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彼得·德鲁克与吉姆·柯林斯两位管理大师的鼓励下,他研究了7000多家美国成长最快的企业,并从中挑选了9家中等规模的企业进行长期跟踪,试图总结他们的突破之道。

 

麦克法兰发现,那些成功从平庸走向卓越的企业,首先做对的一件事,就是创始人都心甘情愿地“给公司加冕”——这些企业家都非常清醒地认识到,个人威权的控制范围极为有限,一个规模性组织的成功终究是众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这种认知并非仅仅是领导者超然的人格特质的反映,它更是一种战略、一套原则,基于此,组织内所有层级都能拥有强烈的共同责任感,从而形成上下合力,推动企业迈向领先。

 

既然如此,为什么少有企业家能真正做到为公司加冕呢?

 

对迈过创业期、进入组织构建期的中型企业而言,往往都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困境:一把手成为企业进一步成长的瓶颈。

 

因为那些曾让创始人们取得早期成功的优势特点,在此刻却变成了企业的障碍,但他们却很难转变固有的思考及行动模式,甚至难有自我改变的意识。

 

这些“曾经的优势”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简而言之,当一把手成为企业成长的瓶颈时,恰恰不是因为他们的短板,反而是他们过度发挥了自己的长处。

 

他们对复杂情势的洞察、灵活应变的能力、强烈的求胜欲和行动力,以及深厚的私人关系,对于企业早期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在更大的舞台上却可能成为致命的弱点。

 

假如一把手能够真正转变自己,开始以“给公司加冕”的姿态面对新的组织发展阶段,那“瓶颈”就自然解除了吗?

 

答案是不尽然。中型企业已初具规模,有了比较清晰的分工与分层,尽管不再像初创企业那般灵活自如,但也还未具备成熟的流程与制度。

 

所以,从一把手的个人意愿到组织的整体贯彻,依然横亘着一条看不见的鸿沟——既无法凭借一己之力,也无法依靠组织体系。

 

 

于是,核心高管团队,就成为跨越这条鸿沟的关键抓手。

 

具体而言,在这一阶段,高管团队的使命感决定了公司上下的使命感,他们以身作则的行为决定了公司的价值观能否落地,他们战略思考的深度决定了公司目标的清晰度及可执行度。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自身的认知、能力与状态几乎决定了所有员工能否得到充分的职业发展机会。

 

然而,由于民营企业的高管大多是从专业高手提拔成为管理者,他们的安全感与成就感曾主要来源于解决具体的业务问题,往往并不具备处理战略与文化等抽象事务的意愿和能力。

 

如果他们不能发展出组织转型所需要的新能力,或长期无法转变自己的定位,那他们也同样会成为企业实现突破的瓶颈。

 

所以,一把手及高管团队能否共同蜕变,构成了中型企业进一步成长的关键制约因素。

 

4、什么是高层管理团队(TMT)?

 

在进一步探究如何才能打破“瓶颈”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个概念——TMT(Top Management Team),即高层管理团队。

 

一言概之,TMT是指一把手及其直接下属所构成的核心班子,是一个组织的神经中枢。

 

中型企业的TMT规模一般为8~12人,涵盖主要业务板块及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有时也可囊括1~2位高潜人才。

 

美国管理学会前主席唐纳德·汉布瑞克(Donald C. Hambrick)是最早提出TMT概念的管理学家,也是这一领域的集大成者。
 

他曾回顾总结过有关TMT的学术研究,尽管百家争鸣,有一些基本观点还是得到了普遍共识:
 

● 相比于一把手单独倡导创新,TMT对创新(而非稳定)的共同重视,要更能引发企业的战略变革;

 

● 当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时,TMT的多元化背景更有利于提高组织绩效;而当外部环境趋于稳定时,这种多元化又会损害组织绩效;

 

● 相比其他类型的团队,TMT更难形成一个连接紧密的“团队”。TMT成员一般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即便是有,也普遍停留在简单的信息交换层面;他们也很少能产生深度协作,几乎都倾向于只关注自己所分管的部门;

 

● TMT在处理公司层级的目标时,一般较难做出清晰而有意义的界定。他们对目标的共识也相对更难达成,进而影响执行的力度与效果;

 

● TMT成员的个人偏好、观念、经验与彼此交互,对公司整体表现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些期望提升组织绩效与健康度的一把手,尤其要高度关注高管团队的特质与个性。

 

在长达十年的陪伴中型民营企业家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有洞察到,一把手与高管团队的共担并进、共同突破,是企业打造组织能力的关键抓手。可以说,TMT的良好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高绩效组织的引领性指标。

 

那么,一支优秀的TMT应该是怎样的状态呢?我们总结为三个关键词:齐心、高效、职业化。
 

齐心

 

齐心是指团队对企业文化(使命、愿景、价值观)和战略有高度共识,并且树立相关和一致的行为标准。

 

更形象地讲,如果高管成员在会议室里说的话与在非正式场合的表达保持一致,还能将语言付诸到具体行动,那便是齐心的表现。
 

高效

 

高效是指团队具备各项专业能力,并能熟练使用统一的、适合组织发展阶段的、简单有效的管理方法论及工具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管理是高度场景化的行为,所以许多成熟企业的优秀实践或工具方法都很难适用于中型企业,如果牵强附会,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职业化

 

职业化是指团队具有良好的运营管理习惯,做正确及应该做的事,尤其是能够持续高效地开好公司的各项关键会议。

 

管理是科学与艺术,但更多的还是“手艺”,只有在日复一日的积累与精进之下,才可能将工具、流程和制度内化成真正的能力。
 

值得提醒的是,一把手往往是打破职业化习惯的第一人,所以其自我约束显得尤为重要。
 

一言以蔽之,优秀的TMT,需要做到心中有共识、脑中有知识、手上有技艺。

 

5、如何打造强有力的TMT

 

现代组织的底层基础离不开两大支柱:文化与战略

 

 

对处于组织构建期的中型企业来说,TMT的首要职责已不再是具体的事务性工作,而是要能打造出强大稳健的组织操作系统,让企业拥有感召人心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切实有效的战略规划与解码方法,以及可支撑文化与战略落地的运营体系。

 

要指出的是,这项工作绝非第三方的咨询或培训公司所能替代完成。

 

因为这是组织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必须由TMT共同参与、身体力行,历经足够的磨炼与洗礼,才能发展出新的健康可持续的组织能力。
 

换言之,TMT打造组织能力的过程,就是在借事修人,练就新的“武功”;此时,TMT自身能力的强大与否,几乎就决定了企业的成败与否。
 

那中型企业具体该如何打造强有力的TMT呢?总的来讲,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
 

集体掌握合适的方法论

 

无论是文化,还是战略,理论界有着汗牛充栋的概念与模型,实践界也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标杆案例与工具方法。

 

但是,真正适用于中型企业所处阶段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却并不多,导致往往出现事倍功半的情况。

 

所以中型企业的TMT一定要量体裁衣,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而有针对性地掌握适配的方法论。
 

其次,最佳的学习形式是一把手与高管一起参与,以便建立共同的、系统的管理语言及思想。

 

高质高效的协同合作一定是基于同一套语言体系和行事标准,因此要忌讳各学所需、拼盘嫁接,以避免不必要的内部争端。

 

与此同时,在度过创业期之后,一把手与高管之间便很难再有并肩战斗的机会,如能再有一段“组织创业”的深度共处经历,未免不是在重塑与巩固TMT的彼此连接,这对团队的整体状态会起到很好的调节、激活作用。

 

基于实战场景的学习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成人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再通过不断反思而获得新的认知。

 

但传统商学院的教学模式聚焦在脱离具体情况的理论与案例上,且将复杂微妙的企业管理分割为不同的静态科目,彼此之间又缺乏串联,以至与现实脱节。

 

期望真正实现突破的TMT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为企业塑造富有凝聚力的文化、制定高质量的战略目标、培育良将如潮的人才梯队等等,都是我们要一点一滴落到实处的事情,而绝非什么舞文弄墨的蓝图规划。

 

所以,TMT切忌陷入追求理论上的完美,而要从现状出发,于实践中不断探索真实的问题,找到真实的解决方案。

 

正如德鲁克的那句忠告所言: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的权威就是成就。

 

当然,缺乏相关实践经验或理论基础的TMT最好也能寻找外力的辅助——这种基于实践的辅助包括两方面:

 

● 第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引入专业辅导师

 

● 第二,向处于同一阶段的企业学习

 

外部第三方的合理介入能帮助TMT更系统地辨析问题、更有效地使用工具,以及展开更深入的对话与共识;而同道之间的横向学习则能帮助TMT透过其他同类企业的管理实践,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与延展性,进而反观自身,启发心智。

 

总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前提是要能依托于自己的实际场景。

 

引入外部职业经理人

 

当原有的TMT结构缺乏必要的专业能力时,不妨可以考虑适当引入职业经理人。

 

这是一种快速弥补原生缺陷的方式,也能为团队注入新的血液,带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快速的成长。

 

尤其是在职业化习惯的培养方面,高段位的职业经理人还能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建立并适应现代组织所必需的各项制度、流程与标准。

 

然而,这却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很难的手段。据不完全统计,民营企业在引进空降高管的行为上,失败率超过80%,给不少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伤害。

 

一方面,发展壮大的民营企业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数十年的市场经济发展也让人才市场涌现出大量的职业经理人——但现实是,两边往往难以配对。

 

作为华人圈职业经理人的顶尖代表,惠普前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孙振耀对此曾有深入的洞察。

 

他发现,空降高管融入新公司的过程所面临的巨大阻碍,既有来自职业经理人的局限性,也有来自一把手的认知误区和老高管的抗拒改变。

 

无论如何,从长远的视角来看,为了能最大程度地借力外部职业经理人,民营企业还是要尽快完成自身的职业化水平建设。

 

6、瓶颈总在瓶子的顶端

 

历经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民营企业从无到有、筚路蓝缕,为当今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也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民营企业整体仍面临大而不强的现状,在组织能力建设的道路上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作为民营企业的中坚力量,中型企业通过打造组织能力突破成为领先企业,既是其最好的归宿,也是民营经济质量更上一层楼的阶梯。

 

对于专精特新类的企业而言,在政策红利席卷而来时,要能坚守住企业成长的自然规律,让自身的组织能力紧跟业务规模扩张的步伐,如此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隐形冠军”。

 

瓶颈总是在瓶子的顶端——中型企业的突破成长,在于其一把手的个人觉醒及高管团队的齐头并进,更在于构建一个齐心、高效、职业化的TMT。
 

相信那些最终能够打破瓶颈的TMT,将会成就一批领先企业,进而又将成为一个更美好社会的奠基人。

 

天九老板云还开放企业家联盟社群,在社群里,您可以寻找优质商机、结交商友,还能了解更多前沿市场趋势、行业分析、创业投资干货!扫下方二维码进群!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未能核实归属。本文仅为分享,不为商业用途。若错标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