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领域3个月148起融资,这些品类杀疯了!
来源丨赢商网(ID:winshang)
作者丨米娅
点击阅读原文
新消费领域崛起,越来越多潜力玩家肆意生长,新消费投融资“战场”火力全开。本系列通过融资盘点、投资人采访、单个品类/品牌融资解读等,剖析新消费创投的逻辑与新趋势。
“旋风”阵阵,隐忧已至。
2021“复苏之年”行至第三季度,新消费投融资持续高热。
7月至9月,新消费领域发生148起融资,覆盖餐饮、美妆、酒饮、休闲零食、宠物等多个业态。“热闹”的数据背后,呈现不少新趋势、新亮点,成为思考的“契子”。
餐饮、美妆依然是融资热门TOP2,细分是主旋律。然而,赛道细分的基础土壤是什么?
Q3新消费赛道,刮起柠檬茶旋风、粉面旋风、新中式烘焙旋风、剧本杀旋风……强风阵阵背后,新生品类有何隐忧?
总计35起CVC投资案例,投资方涉及餐饮、科技、地产等;投资标的涉及多个业态,其中餐饮最集中。企业为何纷纷转身做投资?
亿元级融资事件为54起,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和以往不同,有不少亿元大单砸在A轮及之前的早期阶段。为何如此反常?
每一期盘点,我们尽量避免数据的麻木刺激,力求挖出细碎背后的消费风向标,提供市场判断依据、交流探讨的契机。
说明:
本文所指“消费品牌”圈定范围大致为餐饮、食品/零食、服鞋、美妆护肤、商超/生鲜/便利店、母婴用品、宠物、健身美容、潮玩、珠宝饰、家居家用品等核心业态,品牌普遍具有线上线下渠道融合的属性。
三季度融资148起,亿元级54起
从融资事件总数来看,Q3再创新高。7月至9月,新消费赛道总计融资148起,是去年同期的2.5倍,超过去三年同比之和。
环比2020年Q1以来各季度数据,更显今年以来新消费融资热度持续攀升。这表明,新消费投资,基本完全走出阴影,步入新的投资周期。
据36kr采访投资圈人士,尽管消费从来都是一个公认“不缺钱的领域”,但尤其是疫情之后,“几乎已经找不出一家不看消费的机构”。
宏观大势下,消费投资是拉动经济复苏的长期主旋律之一。
资本回归线下餐饮
Q3融资事件分散在17个赛道,其中餐饮42起、美妆护理23起,之后依次是酒饮、鞋服、休闲零食、宠物等品类较受资本青睐。
近两年,以护肤为主的美妆护理赛道资本热度飙升,与餐饮热度差值不断缩小。
不过,今年二、三季度,餐饮重新稳居热门品类第一。36kr采访多位投资圈人士后认为,投资人的兴致已从新品类迁移,回归到线下餐饮。一大原因是,餐饮市场容量大、刚需、高频、业态不断细分可复制性强。
早期亿元融资大单多
此前,亿元大单多发生在B轮及之后的中后期阶段,A轮及之前较少出现。
Q3则有些反常。亿元级和10亿元级总计54起。其中,16起集中在A轮,占亿元级融资事件总数的29.6%;占A轮融资事件总数(49起)的31.4%。
作为对比,另有23起发生在B轮~E轮,占比42.6%;其余15起分散于其他轮次,占比27.8%。
就业态看,亿元融资分布特点是:整体分散于多赛道,局部集中于餐饮、美妆、鞋服。
餐饮有16起亿元融资。其中,在新中式烘焙领域,“流量天花板”墨茉点心局和虎头局渣打饼,于9月分别获B轮数亿元融资、A轮5000万美元(合约超3亿元人民币)。
在粉面赛道,遇见小面、五爷拌面、和府捞面均上亿元榜。和府捞面获8亿元E轮融资,再次刷新该赛道单笔融资纪录。
美妆领域有10起亿元融资,其中5起分布于护肤子赛道,上榜者有拾颜PUskinology、林清轩、溪木源、C咖、AMIRO。
鞋服领域有9起。其中,童装品牌亮眼,Cider、幼岚、PatPat共获4轮亿元级融资;舒适内衣NEIWAI获1亿美元融资,并成为该品类唯一跑进D轮的品牌。
Q3早期亿元大单频繁,表明有大量品牌发展早期就展现出资本价值。
另据某FA对36kr表示,2019年后进入消费领域的投资人从TMT迁移而来,“他们更喜欢新鲜事,更倾向于赌有不确定性但可能大爆发的新需求”。
投资机构的选择倾向,也是尚处发展早期的品牌频获大额融资的原因之一。在“几乎已经找不出一家不看消费的机构”当下,竞争异常激烈,不确定性增加。投资人们更寄希望于“大钱砸出大公司”。
CVC投资模式走强
三季度,CVC投资事件频出,屡次成为投融圈热门话题。
所谓CVC,是相对VC而言。前者是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即企业风险投资,广义上是指由企业资本主导的投资行为,通常与企业自身业务有较深的战略协同性。而后者是Venture Capital,通常指专业风险投资机构。
据赢商网不完全统计,Q3由企业独立投资或企业与VC共同投资的案例,有35起,占比24%。
就品类看,CVC投资事件分布于餐饮、酒饮、美妆等领域,大有“全面开花”之势。而餐饮最集中,共有17起CVC事件。
餐饮CVC案例中,代表事件有:
茶颜悦色投资果呀呀;喜茶领投、百福跟投SeeWaw咖啡A+轮4500万元;字节跳动投资季柠获数千万元A轮;哔哩哔哩对粉红汉堡、鹰集咖啡进行战略轮投资;腾讯投资代数学家咖啡战略轮;美团龙珠投资墨茉点心局……
以餐饮为例可看出,新消费浪潮中,CVC投资模式逐渐走强。而企业纷纷转身做投资,主要原因是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
毕竟,企业原有业务难免遭遇发展瓶颈。而通过有针对性地对外投资,可以快速扩充自身业务渠道,比从0开始孵化项目成本低,又能发挥企业原有的供应链协同效应、运营经验等。
可以预见,未来,新消费CVC投资模式仍会继续升温,并进一步成熟。
餐饮:
咖啡、饮品、粉面新战场,“IPO排队热”现隐忧
餐饮赛道融资42起。其中,面食、咖啡、茶饮、烘焙是“常规热门”子品类,融资事件分别为7、7、6、4。这些子品类普遍呈现出新趋势。
咖啡:中期赛段,门店之战
与以往不同,本土咖啡品牌资本战,已进入中期耐力赛阶段。SECRE时萃咖啡、M Stand进入B轮中期融资,代数学家咖啡、鹰集咖啡分别获得腾讯、B站科技大佬的战略轮融资。
耐力赛段,各品牌的共识是加速拓店,大有“得门店者得天下”之势。
Nowwa原本主攻外卖咖啡,主打「店中店」的轻资产运营模式,目前已有1000多家门店,覆盖超过15个一二线城市。
2021年初,SECRE时萃咖啡开始全面布局线下精品咖啡店,预计年底前,门店数将达50家。
而M Stand以“100㎡旗舰店+50㎡精品店”模型为主,明确提升规模拓店优先级,月均超10家。DOUBLE WIN主打咖啡饮品化,门店选址对标奶茶店,以20㎡小型外带式窗口店为主,少数门店设客座区。总选址原则是,“一线的区域,二线的道路,三线的小马路”。
茶饮:果茶兴起,柠檬茶称霸
Q3茶饮融资,水果茶正在兴起。果呀呀主打各类鲜果茶,以芒果口味为主。而季柠、丘大叔柠檬茶均主打柠檬茶。
美团联合咖门发布的《2021年茶饮消费洞察》显示,95后最喜欢的茶饮品类是水果茶(75%)。因此,品牌纷纷推出水果茶,油柑、黄皮、橄榄等小众水果都被用上。益禾堂、CoCo 都可、沪上阿姨等进行产品升级,增加水果茶比重。
众多果茶口味,最受欢迎的TOP3是葡萄、柠檬、芒果。而柠檬茶的单品品牌化率最高。
2021年,多个柠檬茶品牌出现在聚光灯下。据不完全统计,门店数过百家的品牌达9个。其中,老牌快乐柠檬,门店数接近1000家,桂源铺突破300家,后起之秀LINLEE也已破500家。
此番“柠檬茶旋风”成茶饮新风口之一,未来还将有更多口味的果茶以品牌化的方式崛起,促进市场持续多元化。原因有二:
其一,基础土壤是,行业持续成熟和扩容。9月初,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新茶饮门店数37.8万家,连锁化率达36%。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达1428亿元。
其二,以柠檬茶为代表的细分品类诞生,从商家端看是行业竞争加剧,需借新的吸睛点分羹市场。从消费者端看,则是更多细分消费需求被看见和被满足。
粉/面:草根品类跑马圈地,质疑声渐强
粉面赛道在Q3融资事件有6起,累计披露融资金额超12亿元。
上表各粉面品牌,在资本热捧下,门店普遍形成规模化。至9月中旬,和府捞面门店数近400家,遇见小面则计划年底拓店至200家。不过,粉面火热却因趣小面的出现,进入 “冷思考”阶段。
趣小面是陆正耀的新创业项目,8月8日落地北京、重庆两家店。截至9月中旬,媒体报道趣小面门店数已达到106家。但其官方微信显示,目前门店数仅为25家,且4家显示“休息中”。
趣小面带着“瑞幸基因”,野心勃勃,欲席卷全国。但其却引发几点行业思考:
与当时瑞幸所处的大众咖啡教育阶段不同,粉面本身是国民熟悉的消费场景,无需教育市场,因此野蛮扩店,没那么好使。不同于咖啡口感的相对标准化,各地面食口味偏好有别,单一品牌很难满足庞大的受众。
资本“蜂拥”粉面赛道背后,其实是一个草根品类的朴素升级。即,原本不起眼的街头面馆,换了身衣裳,进入品牌化阶段。但食材、口味、服务、用户沟通,仍是核心要素,甚至要求更高。
餐饮“IPO排队热”:加盟模式遭质疑、上市政策收紧
Q3新消费品牌IPO事件仅1起。7月,线上线下结合的便携按摩器品牌倍轻松,登陆科创板。
然而,“拟IPO”的品牌却不少。据报道,有11个品牌主动或被动披露上市意向,以“餐饮大军”为主。
茶饮品牌为5个,分别为茶百道、古茗、乐乐茶、喜茶、蜜雪冰城。前四个品牌的回应都类似:暂无明确上市计划。蜜雪冰此前多次否认“上市传闻”,这一次“已于9月接受上市辅导,在河南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
奈雪的茶自6月登陆港股,激发了行业更大的资本想象力:至少,新茶饮品牌上市,不再是一件“不敢想”的事情。
而这一波被报道“拟IPO”的茶饮品牌,加盟大军很显眼。截止9月,茶百道、古茗店数已超5000家,蜜雪冰城破1.2万家。
加盟机制的真功夫在于,能否与加盟商共赢。只有让加盟商觉得,跟着品牌步调发展,才可利益最大化,品牌才能对加盟商进行掌控和赋能。
因此,蜜雪冰城能否成功IPO并持续走下去,是对中国零售商业加盟环境的一次检验。毕竟,麦当劳、肯德基、Tim Hortons(北美)、日本三大便利店,无一不是靠稳定的加盟体系,成为巨头。
另有一波主动披露上市意向的品牌,遭遇政策收紧的阻碍。
Tims咖啡(中国业务)、饮食内容及生活品牌“日日煮”,分别于8月16日、27日宣布,拟通过SPAC模式上市,赴纳斯达克上市。不巧,随后美国SEC公告,暂停中国公司以此种形式在美上市。
从2020年5月至今,Tims获两轮投资,腾讯、中国基金、钟鼎资本纷纷入局。1年半期间,Tims中国门店增加超300家,是融资前速度的6倍有余。
而原计划赴港IPO的绿茶餐饮和物美科技,招股书均于9月29日失效。从中透露出,港交所或对申请IPO的企业监管加强。
上述品类IPO遭遇政策收紧表明,持续经营能力、财务真实性和内控有效性是监管层关注的主要内容。只有“真材实料”, 企业才能登上资本市场舞台。
美妆:
护肤独占半边天,“成分党”的福音
美妆护理领域,共有23起融资。整体分散于护肤、彩妆、唇妆等7个细分品类。其中,护肤品类“一家独大”,总计融资11起。
护肤融资11起,“成分党”激增
Q3获融资的护肤品牌主流定位是“功效护肤”,普遍有明确的成分主张。
CBNData联合时尚芭莎共同发布《2021中国美颜消费趋势白皮书》指出,后疫情时代下,希望提高肌肤抵抗力、注重产品成分、获得持续稳步改善效果的消费者均超过50%。
拾颜PUskinology、林清轩、种子宣言、C咖等品牌,都有各自的核心成分主张。最极致的是溪木源。
溪木源定位中高端国货功能性护肤品牌,Q3获C轮3亿元融资,系其自2019年创立以来,获得的第七轮融资。由此,溪木源估值冲上40亿元,成为新国货护肤品牌中估值最高之一。
其主打核心成分是工业大麻中的CBD(大麻二酚),有效对抗抑郁、炎症,舒缓、深度修复的成分。据悉,为确保使用效果,溪木源的产品不做概念式添加,其工业大麻CBD原液,25毫升含有300毫克的99.9%纯度的CBD成分。
一直以来,高端美妆市场被欧美日品牌牢牢把持。以“成分”之名,或是国产美妆品牌谋路高端市场的突围之举。
而“成分党”人群的壮大是因为,健康消费风潮下,新生代用户很清楚自己的护肤需求;愿意花费时间和成本,去比较、钻研产品特性,成为“专家型用户”。归根结底,是更明确的自我消费意识的崛起。
鞋服:
DTC模式正当时,但却更“重”了
Q3鞋服品类融资事件总计9起,其中有3起是定位DTC模式的品牌。DTC,Direct to Customer,直面消费者,一般是相较批发经销渠道(Wholesale)而言。
出海DTC服饰品牌Cider于获B轮1.3亿美元融资。全球童装DTC品牌PatPat,获D轮和D2轮融资,金额分别为1.6亿美元、5.1亿美元。
另外,以1亿元融资跑进D轮的舒适内衣品牌NEIWAI,与蕉内、Ubras被行业称为“新内衣三姐妹”。它们能在短短3年内杀出重围,均与DTC模式有密切关系。
把视野放大,还有更多知名品牌纷纷宣布加码DTC。
2020年中,安踏开启全面DTC战略转型之路。今年7月8日,安踏再提加速DTC升级和数字化变革的目标——涉及11个省市3500家门店,投入20亿元的项目。另外,Adidas、加拿大鹅、专业跑鞋新秀On昂跑等品牌今年均有加码DTC的举动。
案例不胜枚举。“众星拱月”的DTC模式,到底有什么价值?
根据罗兰贝格DTC研究报告,DTC模式的核心关键,是缩短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和反应时间。
在传统模式下,品牌商通过代理、经销完成通路铺设与销售,对终端消费者的触达和互动性弱,对消费者的需求理解、把控性不强。由此造成市场策略反应滞后或失焦。
而DTC模式下,品牌方必须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反向指导设计、生产、选品、渠道运营、体验、营销策略、社群运营等环节。这一连串关键链路,极其强调企业大数据中台建设,以终端消者费数据为起点,打通和连接全渠道触点。
DTC模式的优势显而易见,但却是更“重”的模式,相当于把原来“外包”的业务收回来自己把控。渠道柔性快反能力增强,但也更考验品牌方的大数据、供应链等综合能力。
娱乐:
剧本杀,倒闭潮难挡野蛮生长
早在4月,央视网就报道,剧本杀行业倒闭潮触目惊心。
尽管如此,Q3仍有一批剧本杀品牌获融资。其中,探案笔记、推理大师、洛阳卡卡、来闹LIENOW,均以“剧本杀”定位。
而定位中国首家民营戏剧文化产业园的“繁星戏剧村”、沉浸式游乐园“戏精桃花源”,也都提供剧本杀娱乐形式。
剧本杀赛道大热,折射出行业潜力诱人。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截至2020年底,剧本杀市场规模超117亿元,相关实体店破三万家,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增至约170亿元,明年将达238亿元。
美团研究院数据显示,剧本杀主要用户为20-35岁的年轻人,占比高达83.86%,为高质量线下娱乐体验付费的习惯成熟。2021年Q1中国网民参与剧本杀的消费客单价主要在百元内,70-90元占比最多。
从上述剧本杀品牌的融资资金规划可以看出,行业接下来的走向分为几个方面:
提升内容能力:剧本杀本质是内容为王,核心是好的“本子”。
为克服剧本盗版横行,乱象丛生等问题,推理大师自2017年成立至今,已签约作者300+,头部作者70+,累计作品数量1000+。洛阳卡卡则着手搭建工业化内容创作团队。争夺各大影视IP正版授权,也是主要方向。
批量培养DM人才:DM之于剧本杀,相当于健身教练之于健身房。要实现规模扩张,批量培养DM是关键。推理大师将依托流量资源孵化DM,使其成长为网红达人,拥有个人IP价值,以此带动门店运营。
增强渠道能力:剧本杀的核心渠道是线下门店。
洛阳卡卡计划,门店从如今的50多家,扩展至2022年4月的500家。其门店“金字塔”将划分为:大众店家、学员店、加盟店、直营店。
推理大师截至7月Pre-A轮融资时,已开设3家直营,十余家加盟店,并尝试与酒店、KTV、轰趴馆等的多线下娱乐场景合作。
探案笔记今年将在北京、深圳、成都、长沙开设直营店。同时,旗下品牌“探案剧场”计划3年内于全球范围铺设1000家分店。
拥有产业链能力:不同的剧本杀品牌,都倾向于着手搭建全产业链价值,以期走得长远。
比如,探案笔记以5个细分品牌综合运营,业务涉及领域涵盖剧本游戏、密室逃脱/沉浸式剧场、推理类综艺、剧本发行、IP衍生品、沉浸式教育培训和线下沉浸式门店。
不过,虽然Q3剧本杀资本热度高,但整体仍处早期阶段,以天使轮、A轮为主。融资金额则以千万元级为主,与动辄上亿元融资的烘焙、粉面等赛道相比,相去甚远。
这表明,资本对剧本杀仍稍显保守,行业处发展早期。相比单一机制的桌游,集内容、游戏、IP、社交于一身的剧本杀,能否打破“昙花一现”的魔咒,还需时间已验证。
反观“烘焙旋风”、“柠檬茶旋风”、“护肤品旋风”,无一不是需要谨慎对待的。每一种品类的诞生、发展、成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正如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所言:凡是大家看好的,一般都有点问题;凡是大家不太看好的,一般都有点机会。
免责声明:文中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不代表本APP立场,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