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小伙接手小生意,成世界巨头,郭台铭曾频繁登门学习

2021-10-11

来源丨海西商界(ID:haixishangjie)
作者丨A Dolphin
点击阅读原文

 

提到鞋服企业,外有耐克,内有安踏。然而还有一家,它虽然不是众人皆知,但它却与耐克、安踏都颇有渊源。

 

那就是世界最大运动鞋及休闲鞋制造商——宝成集团。它为耐克、阿迪达斯等50多家国际知名品牌设计制造及生产运动鞋,也是当初安踏学习的对象。

 

 

近日,宝成国际集团发布最新年中业绩报告,其上半年合并营收1357.92亿元新台币、年增10.5%,税后净利99.7亿元新台币、年增14.11倍,创下同期历史新高。对于业绩的上涨,宝成解释称,是旗下裕元鞋类制造业务营收的增长及认列南山人寿转投资收益72.43亿元进帐所致。

 

从上世纪70年代的小制鞋厂到如今成为全球最大,每年生产超过1.7亿双运动鞋,宝成走过了辉煌又波折的52年。

 

1、世界最大制鞋厂的诞生

 

宝成的诞生,源自蔡裕元。他的祖籍是福建漳州,后在台湾一小镇经营着“大甲鞋帽”生意。谁也想不到,这小本生意后来能成为世界巨头。

 

1969年,18岁的蔡其瑞从父亲蔡裕元手中接管了家族制鞋生意。恰逢当时,台湾塑胶业兴起,敏锐的蔡其瑞趁此将制鞋和塑料结合,成立“宝成工业”,主营塑料拖鞋。

 

因有着农村廉价的劳动力,加上塑料制品的流行,宝成很快就成为台湾的 “拖鞋大王”。

 

在台湾登顶后,宝成的发展势如破竹。1978年,蔡其瑞成功拿到了阿迪达斯与匡威这两个运动品牌的订单,开始从拖鞋厂商转型给国际运动大品做代工生产。

 

或许是在代工的过程中,发现了设计的利润空间,宝成决定转型为代工设计制造(ODM)。转型之后,宝成又成功拿下全球第一体育品牌耐克的订单,发展速度就像搭上了“火箭”。

 

 

1986年,台湾制鞋业达到巅峰。此时的台湾,除了宝成,还涌现出丰泰、盛昌、钰齐和清禄等四家代工企业,被称之为“台湾五大制鞋巨头”。台湾的市场肉眼可见不足以他们发展。恰逢此时,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向了海的这边。

 

台湾五大制鞋巨头纷纷借此机会走进大陆。宝成选择去东莞办厂,丰泰在莆田扎了根,钰齐奔向泉州,这也为后来这三地的鞋业发展埋下了种子。

 

1988年,宝成的“大陆第一条生产线”落地,蔡其瑞以父之名命名,成立了“裕元工业”,专注制鞋业务。1990年,已经在大陆多地布局的宝成集团在台湾成功上市。不久后,刚成立4年的裕元工业就在香港成功挂牌上市。

 

 

双双上市,给了宝成充足的资金支持。作为宝成的子公司,裕元工业发展迅猛,成为了东莞最大的加工企业,鞋厂有十多万工人。有人比喻,每天上下班的场景堪比春运现场。

 

就在裕元上市之际,裕元成立了特许经营品牌业务,在中国分销Converse产品,也就是后来的“宝胜国际”。经过多年来的拓展扩张,宝胜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运动服饰产品零售商之一。

 

 

能制鞋,有国际品牌客户,还有自己的分销商,宝成愈加壮大。到了2003年,宝成在全球鞋业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15%。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晋江在台商的影响下,鞋业迅猛发展,安踏新任掌舵人丁世忠为摆脱国际大牌的阴影,亲自前往广东东莞,去裕元鞋厂门口蹲点挖人,最终用3倍薪资成功“撬墙角”,就连特步当时的生产总监也是出自裕元。可以说,当时的台商,为大陆鞋业制造商输送了诸多成熟性人才。

 

当你站得足够高,来找你合作的也就越多。宝成的订单不断加码,业务不断扩大。2004年,宝成工业决定转型成控股公司。公司所有制鞋业务纳入子公司纳入裕元工业旗下,宝成作为母公司则又开拓房地产、电子等业务。

 

2007年,裕元鞋厂年产值已达数十亿美元。宝成成为世界最大制鞋厂,蔡其瑞也被称之为“鞋王”,更是郭台铭频繁登门学习的对象。

 

2、二代公主铁腕上任

 

没有多少成功,是能一帆风顺的。2008年,对宝成而言就是一个分水岭。

 

金融危机的爆发,让做进出口业务的大型鞋厂遭受重创,鞋厂倒闭或外迁,广东制鞋企业直接没落。

 

虽然最后宝成平稳渡过这场劫难,但大陆劳动力成本上涨,用料上涨,让在东莞的裕元日渐艰难,净利润逐年下滑。裕元不得不选择将工厂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

 

 

2012年,蔡其瑞的长女蔡佩君成为集团CEO,正式接管宝成的经营大权。蔡佩君一上任就像碧桂园杨惠妍杯酒释兵权一样,换掉了跟随蔡其瑞创业的老成员,还直接砍掉大陆51条生产线。雷厉风行的做法,被外界称为“铁血公主”。

 

二代接班的挑战接踵而至。2014年,裕元鞋厂爆发史上最大“丑闻”。因社保等纠纷,裕元鞋厂发生大规模停工,上百名员工聚集抗议。裕元最终以增加社保缴纳平息了事端。不过这也让裕元对成本的把控更为上心。

 

此后,宝成的制鞋厂开始大规模退出中国,但以分销经营为主的“宝胜”却在大陆扎根发展,门店如雨后春笋。

 

 

2018年里,宝成集团实现营收2933.16亿新台币,实现净利润146.8亿新台币,其收入规模远超同行。不过,细究宝成近年来的业绩可以发现,宝成正陷入一个“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有业内人士分析,宝成净利润下降的一大原因就在于骤增的有息负债。宝成集团解释,借贷是为了改善集团的资本架构,以及宝胜增加银行借贷做营运资金运用。

 

可讽刺的是,宝成的现金流实际上十分充裕,并没有到需要借款的地步。有媒体猜测,借款或许与宝成此前欲将裕元工业和宝胜私有化有关。即宝成可能想通过借款获得资金来私有化裕元、宝胜,令其双双退市。

 

 

实际上,在蔡佩君眼里,宝成不应该只是制鞋的,应该发展成上下游一体的运动服务集团。她希望宝成的制鞋和零售业务能平分秋色,甚至梦想宝胜比裕元大很多。或许,这也是她想将裕元、宝胜私有化的原因之一,方便她将三家上市公司进行资产架构重组。

 

不过最后,宝成的私有化算盘终是落空。而这一举动也给投资者敲了警钟,两家企业随后股价相应下跌。

 

结语

 

私有化失败对于宝成而言只是一个插曲,2020年的疫情风波才是其遇到的最大难关。

 

疫情导致宝成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的工厂全部关闭,供应链受阻,且部分地区的实体零售业务也几乎完全停摆。为渡过困境,宝成不得不关店,甚至裁员、减薪。

 

数据显示,2020年是蔡佩君上任以来,首次亏损。2020年第一季度,宝成营业创近六年来新低,利润下滑六成。

 

2021年,中国疫情防控成效显著,消费欲望回归。使得第一季度财报表现亮眼。虽然宝成对其制造业务之需求抱持审慎乐观态度,但事实上,并不容乐观。

 

 

目前,东南亚地区疫情再次蔓延,宝成在东南亚地区的工厂难免再受影响。其次,中国国潮的消费热度正在上涨,以耐克为代表的国际品牌销量在中国开始下滑,而国际品牌作为宝成最大的客户,也必然对宝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何减少疫情影响,以及是否开拓新的市场是宝成需要思考的问题。一家强劲的公司,除了它能走在同行前面,还需要在困境前拥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作为世界制鞋龙头,相信其有能力面对这一个又一个的挑战。

 

免责声明:文中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不代表本APP立场,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