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化的气泡水市场,什么才能真正长远霸市?

2021-10-06

来源丨亿欧网(ID:i-yiou)
点击阅读原文

 

气泡水已然成为了饮料行业的风口。喜茶推出菠萝百香果乳酸菌味气泡水、伊利的“伊然乳矿”气泡水、青岛啤酒的“轻零”、蒙牛的“乳此气质”……据了解,某便利条系7月排队上架的气泡水产品竟然多达100个多sku。

 

选择增多的同时,是产品的高度同质化。在超市纵观一整排的气泡水产品,白桃、青瓜、葡萄等水果口味是主流,在外观设计上,中小品牌气泡水用白色打底,加粗加大的黑色字体及颜色明亮的配图成为标配。

 

某食品产业分析师在采访中透露说,对气泡水市场来说,在技术上有多个企业可以做到0糖、0卡、0脂,几乎没有技术壁垒。

 

与此同时,新消费的热潮开始褪去,消费者开始分流,理智开始觉醒。据36氪近期报道,一份流传甚广的消费品数据统计显示,有接近40%的新品牌都呈现了不同程度下滑。

 

在众多气泡水新品中,反而是老牌饮料企业如农夫山泉、娃哈哈、可口可乐等,凭借技术和渠道优势,打开局面,成功霸市。今年4月,农夫山泉新推出了“0山梨酸钾”的苏打气泡水。目前市面上多数的气泡水产品,其配料表中多数含有山梨酸钾或是苯甲酸钠这样的防腐剂。

 

这一点让其在气泡水市场迅速建立起了差异化优势,异军突起。

 

敢于打出不含山梨酸钾,反映出农夫山泉在生产工艺上的极度自信。这背后是一场工艺长跑,核心是log6无菌技术。

 

十年领跑最高行业标准

 

“所谓的无菌线,就是说你的瓶盖、瓶子内外包括你的饮料内容物都要是商业无菌状态,一般的生产线做不到这一点。”农夫山泉无菌线负责人陈开利表示,“所以一般产线生产出来的饮料需要使用防腐剂,确保它在保质期内不会有微生物滋生繁殖。”

 

山梨酸钾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可以有效抑制霉菌、好氧性细菌以及酵母菌活性,毒性较低,被普遍使用在包括气泡水在内的碳酸饮料当中。

 

据了解,农夫山泉早在十年前就已从国外引进了这样的无菌灌装生产线,并且都达到了log6级别的无菌技术标准。

 

“Log6是指微生物预防的等级,通俗地说就是,生产一百万瓶饮料,不会有一瓶被微生物污染的产品。”陈开利介绍道。其微生物控制的严格程度是一般普通碳酸线的十倍。

 

事实上,农夫山泉早在15年前就已经涉足气泡类饮品,但是当时的产品并不能达到公司所认为的高品质。无菌线的引进极大提升了公司的生产工艺水平,并且倒逼了产品和管理的升级。

 

2011年,无糖茶品牌东方树叶成为log6无菌技术下“孵化”的第一个新品。高级别的无菌冷灌装环境,解决了茶饮料极易氧化变色的难题,让东方树叶成为业内少数能真正实现“0糖、0卡、0脂、0香精、0防腐剂”五个零的中国无糖茶饮料,至今依旧是国内茶饮料天花板级别的存在,今年更是火爆了整个饮料圈。

 

据上市之前的招股说明书披露,农夫山泉的饮料生产线中有14条能够达到log6的无菌标准。

 

据接近农夫的人士透露,这样一条高标准的无菌生产线即便在十年前,投资花费也需要上亿元,更不用提与设备配套的人员和技术投入。

 

2011年初,2条崭新的无菌生产线躺在了农夫山泉淳安茶园工厂。直到2021年,这仍然是行业最高标准的微生物控制级别。

 

技术与管理沉淀高品质

 

事实上,当年log5标准的生产线完全能满足农夫山泉的饮料生产需求。因此在外人看来,引进log6无菌技术无异于杀鸡用了宰牛刀。但农夫山泉依旧在没有产品规划的情况下引进了无菌生产线。

 

“现在看来,这是一个相当超前的科技布局,这条生产线的引进,大大提升了我们产品的品质,并且在这十年间我们不断升级技术,保持世界范围内的领先。”陈开利介绍道。

 

一条无菌生产线的引入,不仅包含了财力、物力,更重要的是人才的培养和生产管理的升级。这需要漫长的时间沉淀和经验积累。

 

“可以说这十年,我在农夫最为自豪的就是,培养了我们的技术骨干。无菌线只要有钱谁都可以买,但如何操作,如何开发适合无菌线的产品,这才是真正的壁垒。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财富。”陈开利表示。

 

最初的两年,无菌线并没有发挥出它的巨大价值。即便在旺季,一周闲置也高达5天。当时陈开利团队有些消沉,觉得没有成就感。但公司高层鼓励他们,如果无法开足机器,就琢磨技术,将来一定会是全中国饮料行业最值钱的技术团队。

 

除了东方树叶,农夫山泉的无菌技术也成就了一大批饮料产品。如今农夫山泉的苏打气泡水,同样用这个技术,成功地以不含山梨酸钾为卖点实现了气泡水市场的突围,成为今年最大赢家。

 

股神巴菲特曾说过,“不论你给我多少钱,要让我击垮可口可乐、迪士尼,我也做不到。”其言下之意是,每个行业巨头都有着光靠资本力量无法短期逾越的壁垒,任何一个产品都是技术、知识,经验、历史和价值观的合体。

 

反观当下气泡水市场,新锐品牌短时间内靠资本和营销流量光速上升、弯道超车只是一时。最终决定产品力的,不是流量、不是炒作,也不是资本,而是科技力。

 

免责声明:文中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不代表本APP立场,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