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必读】做管理,最怕又帮下属干活儿、又给下属背锅!

2021-08-06

来源丨创业酵母(ID:chuangyejiaomu)
作者丨涂山
点击阅读原文

 

什么是管理者思维?

 

答案有很多,但今天我们来聊个新的维度:

 

管理,是投资也是风控。

 

管理中,时间就是你的本金,管理者应该合理配置自己的时间,在最有价值的事情上投入最大化,尽量不做损失时间却没有回报的事情。

 

但管理中的风险控制是什么?

 

01 你被别人占过便宜吗?

 

回想一下,作为一个管理者,你有没有经历过又帮下属干活儿、又给下属背锅的情况?

 

举个例子,下属小张在做方案中遇到了问题,他选择来问你。

 

当时你正忙的焦头烂额,于是告诉他:“我现在没时间,等会再跟你说。”

 

你觉得小张会回到工位上继续冥思苦想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还是心安理得的把问题丢给你,让你额外花时间和精力帮他干活儿?

 

如果你给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案,让小张按照你说的去执行。后续小张再遇到其他问题,他是会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还是选择最简单快捷的方式——继续麻烦你?

 

更进一步的,如果提交方案的截止日期已经很近了,小张交上来的初稿做得非常烂,你有没有可能一气之下亲自去做这个方案?

 

最后,如果这个赶出来方案有问题,是不是你来负主要责任?

 

以上的几个步骤,每一步的处理方式看起来都没什么大问题,可到了最后,下属的工作变成了你的工作,下属的责任变成了你的责任,你就成了下属的下属。

 

管理者的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如果下属不自己思考和进步,反而占用你大量时间去解决他们的问题,那么你用来投资在自己最重要事情上的时间越来越少。

 

毫无疑问,这种情况就是管理者被下属占了便宜。

 

而管理者被占便宜的后果,长期来看是你和下属都得不偿失。

 

那么,我们怎样避免这类严重浪费时间的风险呢?

 

02 你是“饲养员”,还是“背猴侠”?

 

很多管理者都犯过类似错误:

 

担心下属能力不足,对他们的工作巨细莫遗的插手,甚至越级去干涉下属的下属;

 

受不了下属一次次来问你,干脆给了一套特别具体的方法,让下属无脑执行;

 

因为体量下属时间紧迫,一些小任务没有追过程,导致下属的态度变散漫;

 

有些工作没有交给具体的人来负责,最后还是回到你自己身上。

 

如果管理者这样工作,即使得到一些结果,也是“有毒”的,是用健康和心态的严重内耗换来的。

 

其实,不信任员工的能力,根本原因是不信任自己的管理水平。

 

工作指示越具体,越暴露出管理者不知道怎样辅导员工的困境。

 

过分依赖领导指示的员工,和过度给员工当保姆的领导,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威廉·安肯企管顾问公司总裁,把这种状态称为“猴子磁场”。

 

如果把工作任务想象成一只一只的猴子,那么我们每个人背上都有好几只猴子在上蹿下跳。

 

不考虑时间风控的管理者,会主动或被动的吸引下属的猴子,允许它们跳到自己背上。

 

张丽俊老师在酵母的《蹲马步管理工坊》中,详细讲述了“定目标-追过程-拿结果”的原则:

 

管理者要给下属定目标、定工作流程,通过追他们的过程来拿到结果,最终通过对结果的复盘来优化过程、总结出一套独特的方法论。

 

在安肯看来,“追过程”就是管理者的“喂猴子”:

 

要定期检查直属下属的工作进度,确保他们及时改正错误,敦促他们自己去追自己下属的过程,否则你下属的猴子就会因为完不成任务而“饿死”。

 

这也意味着,管理者只需要喂好自己管辖范围内的猴子,而不是帮别人背猴子,也不要越级投喂。

 

想象一下,如果管理者浑身上下挂满了猴子,办公桌上挤满了猴子,下属的下属也想把自己的猴子甩给你,整个部门就会乱成一锅粥,最后大家的猴子都有“饿死”风险。

 

那么问题又来了,管理者怎样才能拒绝做“背猴侠”?

 

03 你永远可以信赖的8020原则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管理者应该怎样辅导下属?

 

很多人说,应该针对下属的具体问题做场景化辅导,应该根据下属的长处和特点做个性化辅导,应该先激励下属再做辅导。

 

这些都没错,但都忽略了一个巨大的问题:管理者的时间是有限的,问题的多样性是无限的。

 

那么怎么办呢?

 

要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我们永远可以信赖8020原则,辅导下属也一样。

 

80%的下属用统一标准辅导,20%的下属个性化辅导;80%的问题用同样的套路解决,20%的特殊情况重点思考和探讨。

 

因为篇幅有限,今天我们只说在常见场景下,80%的问题怎样解决。

 

场景一:

 

下属工作中出现解决不了的难题,怎么办?

 

如果管理者说,等我想想再告诉你,等于直接告诉下属,“你的猴子我来管”。

 

如果管理者说,先把问题发给我,我随后看,之后的结果大多是因为事情太多把这件事搁置了。

 

这两种行为,都会导致下属心安理得的放弃思考。

 

管理者的正确行为:

 

告诉下属,你回去把问题原因分析一下,然后思考一个解决方案,方案中要包含哪些要点,明天下午3点前我们讨论。

 

这就等于你给了下属一套管理猴子的思维工具。

 

场景二:

 

下属的方案改了很多遍也不合格怎么办?

 

如果管理者手把手教下属修改,给出精确的指示,或者干脆自己上手做方案,下属就得不到应有的成长。

 

管理者的正确行为:

 

自己做一个兜底的备用方案,但是不告诉下属,让下属一直修改和思考到截止日期前一天,锻炼他们的心态和抗压能力。

 

酵母咨询团队有一位深受客户好评和同事信赖的伙伴,她的职场起点并不高,刚入职的时候连PPT都不会做。

 

但她的心态非常强大,一个方案改了七八遍,即使熬到凌晨4点多,一边改PPT一边哭,还是坚持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并且拿到了很好的客户评价。

 

眼泪不代表软弱,哭着也要承担起责任的人,才能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场景三:

 

下属很忙,很多事没空做怎么办?

 

下属一旦遇到了困难,管理者就允许下属拖延不紧急的工作,也不再追这些工作的过程和完成度。

 

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偷懒行为,会让下属变得不重视工作流程和细节。

 

管理者的正确行为:

 

好的管理者,无论多忙都要去追过程,检查工作流程是不是规范。

 

没有过程的结果,很可能是碰巧得到的,之后的工作中没办法复制。

 

而且,不追过程,无论是下属还是管理者自己,都会产生懈怠的心态。

 

曾经有个笑话说,某创业公司并购了一家亏损严重的传统企业,不到半年就扭亏为盈。很多人问老板是怎么办到的,老板说,我把他们之前制定的规章制度全部严格执行了。

 

这个世界上,除了极为罕见的天才,所有人的成功都来自长期坚持做正确的事。

 

而正确的事越困难,坚持的价值就越大。

 

结语:

 

从长期来看,让公司优秀的不是决策层的个人才华,而是一套运转良好的制度;让团队优秀的不是拼命内卷,而是可复制的人才培养体系。

 

对于管理者个人来,我们的职责不是为员工解决问题,而是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分析问题的底层逻辑。

 

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学会正确投资你的时间,控制损失时间的风险。

 

我们说责权利分明,一方面是承担责任的人,要给他们相应的权力和利益。

 

反过来说,如果利益、资源、决策权都给了,那么这个下属一定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作为上级,你可以成为下属最大的资源和最好的老师,但不可以成为下属的甩锅对象。

 

免责声明:文中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不代表本APP立场,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