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的新神!6000亿资本重仓中国,高瓴幕后大佬赚翻了!

2021-07-05

来源丨大佬说(ID:dalaosay)

作者丨吴昕

点击阅读原文

 

股市永远热衷神话。

 

一手创办了高瓴资本,张磊这位坐拥 6000 亿资金的私募巨头,凭借超过 33% 的年化回报率,毫无疑问地成为资本市场的新神。

 

最近,洗脑的蜜雪冰城,刚上市的奈雪,要上市的亚朵,风口浪尖的格力,涨幅高达 25% 的特步和汇川,每一个经济热点背后,都闪烁着高瓴的影子。

 

穿透这些热点,盛名之下,张磊究竟如何成神?

 

1 从驻马店到华尔街

 

1972 年,张磊出生于河南驻马店一个普通的双职工家庭。自幼顽劣,小学考初中,差点没考上。

 

平时喜欢逃课去书摊看小人书,后来干脆离家出走到少林寺玩了几天,试图学一身绝世武功。在火车站拉着同学合伙摆摊,租售杂志,倒卖矿泉水方便面和湖南腊肠。家里的搓衣板都记录着这些痕迹。

 

日子在鸡飞狗跳中缓缓而过,在高二的时候,张磊突然意识到,要开始努力了。结果这一努力,他就以 1990 年河南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了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

 

多年后,张磊出席人民大学毕业典礼并发表演讲,说:" 我觉得,(我的)起点应该从 1994 年毕业时开始,因为没有人大就没有今天的我,更不会有今天的高瓴。"

 

众所周知,他后来去了耶鲁求学。但他毕业后的第一站,其实是中国五矿。那时候工作需要,他需要大量出差,因此几乎走遍了中国大江南北,深入矿区、边区。许多同事不喜欢出差,他倒乐此不疲。

 

而正是这份经历,让他有机会坐几天几夜的火车横跨东西,见识到南北迥异的风俗,发现各省市的自然资源、人口样貌和社会文化。这些图景都慢慢沉淀在内心,成为张磊未来指点江山的依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儿时在火车站旁长大的张磊,无数次憧憬过铁路尽头的故事。他去人大求学,又在五矿差旅,1998 年,他拿到了一笔奖学金,大洋彼岸的耶鲁在呼唤他,他知道又是上路的时候了。

 

人到美国,张磊才知道自己拿到的奖学金,只是一年期入学奖学金。他开始找实习。一个中国人,人生地不熟地去叩华尔街的大门,之前在五矿见识过大半个中国,但对他在美国求职却没有半点帮助,大巴转火车,他抱着希望前往纽约,怀着失望回到纽黑文。

 

经济上的窘迫,前途的黯然,张磊出师未捷就陷入低谷。

 

这时候,他推门走进耶鲁投资办公室,接受大卫 · 史文森的面试。作为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首席投资官,史文森的提问天马行空,专业且刁钻。张磊不记得自己回答过多少个不知道。

 

张磊心里暗叹自己可能又搞砸了一次,结果大名鼎鼎的史文森决定录用他。" 我没有遇到过这么诚实的学生,很多问题不知道答案很正常,但大部分人选择掩盖。"

 

很快,张磊再次让史文森刮目相看。他被派去木材行业做行业研究,几周后,他交出了 1 英寸厚的研究报告。1 英寸是 2.54 厘米。这么厚的报告,不是简单的勤勉,是张磊日后纵横的秘密。

 

许多年后,他在自己的书里给了阐发:" 价值投资不是数学或推理,不能纸上谈兵,必须像社会学的田野调查一样,理解真实的生产生活场景,才能真正掌握什么样的产品是消费者所需要的、什么样的服务真正有意义。"

 

2 初投腾讯,展露锋芒

 

快进到他的第一笔投资。刚创立的高瓴的张磊,手上拿着恩师投资的 2000 万美元踌躇。

 

今天没有谁会质疑腾讯的几万亿市值。但 2005 年,估值不到 20 亿美元的腾讯,手上只有一个不断被人唱衰的 QQ。

 

但那时候,普遍的说法是 QQ 用户的特征是三低,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张磊起初也这么觉得,周围朋友都在用着 MSN,于是没打算在腾讯下重注。

 

一次义乌的出差考察,他惊讶地发现,每个摊主的名片上,都印着他们的 QQ 号。连当地招商办官员的联系方式,也是 QQ 号。这种用户深度,让张磊震惊不已。

 

他开始对这个闪烁的企鹅,新兴的互联网即时通讯软件广泛有了信心。那时候互联网业态相对简单,虽然此前已经进行过大量的基础调研,但谁也不知道即时通讯软件的未来会走向何方。

 

但义乌之旅,让此前的调研有了新的突破。正如 QQ 有一种突破一切圈层的能力,凭借对中国用户群体的广泛覆盖,成就了社交的无限可能。在国内并非人手一部手机或传真,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QQ 号。

 

在足够的调研支持下,张磊握着恩师投来的 2000 万美元,在单笔限额内。把最大的一笔投资押注了腾讯。

 

这是一场成功的赌博。史文森管理的耶鲁投资办公室,日后不断给高瓴追加投资。而截至 2020 年,高瓴也已经回报了耶鲁 27 亿美元的巨额收益。

 

 

藏在长期主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这些或哲学或文学的金句背后,张磊已经把自己的财富密码藏在正大光明牌匾后——高瓴。

 

成语 " 高屋建瓴 ",意思是从高屋之顶上倾泻瓶中水,比喻居高临下。站得高自然看得远,这便是张磊的雄心和策略。

 

3 再投京东,名声鹊起

 

张磊投京东的故事也衍生出许多个版本,被大家茶余饭后说烂了。不外乎就是刘强东只要了 7500 万美元,结果张磊大笔一挥,说 " 我要么不投,要么投 3 个亿!" 最开始有人笑高瓴人傻钱多,后来京东做到上市,大家开始惊呼张磊眼光长远。

 

而故事里真正有价值的秘密,还藏在深处没被挖掘。

 

为什么张磊一投就是 3 个亿?不是投资大佬张磊生性豪迈,也不是私交甚笃要给刘强东一个惊喜。而是基于深入的调查研究。在见刘强东之前,张磊自己已经精算过这笔账。

 

如果刘强东没意识到自己需要这么多钱,那只能说明他自己还没看明白这场重资产的商业路径。

 

很多企业家会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眼前的困难,结果到头来投资和企业一起打了水漂。张磊不是那种人,也不会把自己的投资押注在不了解的领域。在那日偶遇刘强东的时候,他已经清楚京东至少需要多少钱建仓库,多少钱建物流中心,多少钱做固定资产投资。

 

根据高瓴的研究,京东拿着 7500 万美元远远不够,而 3 亿美元也只够在几个一线大城市,把这套重资产模式试验出来。

 

于是张磊才说 " 要么你接受我整个钱,要不我就不投了,说明你根本就没看清楚你自己要做的这个事的困难和挑战,你就得需要这么多钱。"

 

 

做投资的,比被投资的还要了解电商的行情和未来。一番说法,把刘强东震慑住了。第二天,张磊就带着刘强东飞去了美国,参观考察美国的仓储式物流,

 

走遍中国,又在美国的投资大师手下学了几年。张磊具备着真正的全球眼光,帮助他高屋建瓴地把控一个行业的发展。他之所以投资京东,是因为他除了算清楚了京东的账本,更是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未来。

 

亚马逊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电商。贝佐斯这些年也长期问鼎首富,但他始终有一个遗憾,那就是亚马逊成立时,美国已经有了物流巨头 UPS,于是亚马逊丧失了一个拓宽赛道和护城河的机会。

 

但这个机会,在中国还存在着。京东没有 UPS 这样的对手,还有着整合自己供应链的机会。

 

张磊之所以见刘强东之前,就已经把京东的底子摸得清楚明白,就是因为他看准了走轻资产的路,已经被淘宝天猫走通了,也堵住了。当时电商行业的另一个出路,在于重资产的自建物流和供应链。

 

高瓴想投这样的企业很久了。做足了研究,只是一直苦于当时的电商创始人,大都把轻资产三个字挂在嘴边。刘强东的自建物流是恰逢其会。

 

这两笔投资,让张磊和高瓴打响了声名。

 

后来,张磊更是促成了京东和腾讯电商的联姻。能让刘强东和马化腾握手言和,促成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史上罕见的握手言欢,张磊也不是光凭借口才了得,是他真的把握住了当时局势。

 

他可以开玩笑地说马化腾卖了一辈子虚拟商品,一定不知道库存这个概念。又跟刘强东直言腾讯在流量上的先天优势,和京东的短板不足。

 

合则两利,斗则两伤,简单的道理,也需要这样一个有全球视野的人,又深入了解行业的人说出来,两边的大佬才会真心信服。

 

这背后,是张磊自己研究过京东和腾讯,甚至还深入研究了好士多仓储式商店,卖生鲜的老乔的店,还有德国的廉价连锁超市奥乐齐和高端超市历德,土耳其的折扣超市 bim。

 

这些积累,最后都会派上用处。当年在五矿出差,他认识到中国的庞大和复杂。后来他投资的腾讯和京东,分别用虚拟的软件和实体的物流连接了整个中国的大江南北、千山万水。认识、研究,是这一切改变的起始,也是他投资的奥秘。

 

4 长期主义的秘密

 

2020 年 9 月,一贯低调的张磊,出版了《价值》一书,讲述自己对投资的思想。书中创造了一个新词 " 长期主义 ",和巴菲特的长坡厚雪、价值投资交相应和,一石激起千层浪。

 

恰逢全球放水,大盘一路走高,无数人慨叹着长期主义的洞见。结果 2021 年 2 月末的大跌,又有许多人把书丢进了垃圾桶。

 

张磊在一次采访时提到,他将自己视为东西方的产物。他的投资理念可以概括为将斯文森的教义与中国佛陀和道教圣人的教义相结合

 

守正用奇,语出老子的《道德经》,是张磊常常提到的投资哲学。至于什么是正,什么是奇?这两个问题看着抬杠,正好奇这么基础的概念还要追问吗?

 

张磊自己觉得需要。

 

早年他四处面试,在波士顿一家咨询公司遇到了这样一个面试问题,某公司需要在某地建立多少所加油站。

 

他给的答案让面试官一度怀疑他的智商。" 为什么要建加油站呢,某个地块可能建杂货店更合适,而随着电动出行方式的改变,可能先前建造的加油站都会打了水漂。"

 

后来张磊回忆起这段经历,他说自己明知道面试官想要的答案不是这样,但他为了自己内心的圆满还是顺着自己的思考逻辑回答了。

 

当初大卫 · 斯文森看中他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后来张磊把这点发展成了第一性原则,不要害怕自己不知道,不知道可以帮助你问出一些最基础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最关键的。

 

道家思想脱胎于楚地巫术,有 " 言尽悖 " 的说法。仿佛高妙的道理不能宣之于口,即便是强行说了,也会失去魔力。

 

许多人学到了 " 长期主义 "、" 价值投资 ",结果大亏特亏,就是这个道理。是张磊和巴菲特的投资思想不灵了吗?为什么别人就能成事呢?

 

问问题和研究问题。这就是许多人错过的部分。

 

看见长期主义,就以为是必须长期持有,结果等到退市也没等来转机。看见价值投资,就跟着当下最红最热的跟投,结果风口一停,又是遍地鸡毛。

 

张磊和巴菲特很少让自己陷入这种局面,就是因为他们首先去研究过相应的企业,和整个上下游和大环境,只投资自己看得懂的领域,最后才做出相应投资决策。长的,是整个思考、决断流程。

 

 5 纸上终浅,事要躬行

 

清流资本的王梦秋刚入行时,张磊跟她说过这样一句话:在 100% 的事情上,只有 2% 的事情是你懂的,那你就挣这 2% 的钱就行了。

 

据悉,相较其他投资机构,张磊创办的高瓴资本更像是一家咨询公司。在规模 200 人时,只有 40 人负责投资,其他的人都在负责企业调研和制定解决方案。

 

比如,张磊投资蓝月亮时,干脆把京东拉来合作,一方面通过京东的后台数据进行消费者大数据分析,帮助蓝月亮改进产品,一方面帮助蓝月亮解决了线上销售和供应链管理的问题。

 

又比如后来高瓴亲自下场,私有化收购百丽,几经运作,又拆分出一个市值更胜百丽的滔博。这一切让业界惊呼连连的精彩操作,都建立在张磊对百丽本身状况的深入研究中。

 

比如几千万的会员基础,两万家线下门店,百丽的经销商体系。张磊多次亲自去百丽的线下门店考察,尝试入店消费的完整流程。一次入店,服务员很雀跃地介绍张磊尝试店内新引入的高科技产品,一个足部扫描仪。

 

结果体验下来,张磊以一个顾客的身份,给出了非常多点质疑。微信扫码要十几秒,坐下脱袜子又要几十秒,整个过程容易让消费者失去耐心。最后看似高大上的扫描结果,也只是给了一些最基础的数值描述,对消费者根本起不到什么参考作用。

 

他甚至还迅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仪器得出结果后,可以直接推荐顾客去哪个相应的柜台参考,今后选购的时候,有什么特定的注意事项。

 

这些最细节的部分,不自己亲自去体验,是无法从数据报告中得到答案的。很可能看到的仅仅是几千家门店引入某某仪器,高科技的噱头从此再无下文。

 

去美国旧金山出差,身价亿万的张磊还是通过旅行房屋租赁平台 Airbnb,和随行人员一同挤入 Mission District 的一套三居室住宅,通过 Google Express 购买食物。这是他的调研之旅。

 

如今十篇投资建议的雄文,可能有九篇在引用张磊。每次财经的大新闻,都闪烁着高瓴资本的身影。即使已经贵为亚洲最顶级的投资人,还在用亲身体验的方式,了解他所投资的这些业务。

 

现实世界的复杂性,会让经验永远只是经验,而不是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对具体行业、企业的推测,必须建立在一次次切实的调研之上,进而打破信息不对称,认识到真实世界的样貌,取得自己的信息优势。

 

这是实践层面的事情,而不是读一本书,或者读一篇讲张磊投资秘诀就能获悉的。

 

张磊爱好滑雪和冲浪,他说冲浪时,你除了去感受下一波浪潮外,没有办法去思考其他事情。

 

而运动过后,人可以更好地认知到自己身体的能力、极限。

 

对世界的感知,是一切行动的基础 。而实践,是让一切改变发生的起点。

 

6 后记

 

腾讯、京东、百丽、格力、蓝月亮、美团点评、滴滴出行、蔚来汽车、Bilibili、爱奇艺、Uber、Airbnb、百丽国际、名创优品、百济神州和药明康德,高瓴的投资名单已经超过八百家,投资横跨一二级市场。

 

洗脑的蜜雪冰城,刚上市的奈雪,要上市的亚朵,风口浪尖的格力,涨幅高达 25% 的特步和汇川,每一个经济热点背后,都闪烁着高瓴的影子。

自 2005 年张磊在北京创立高瓴资本,从 2000 万美元起步,目前管理规模已经突破 1000 亿美元,16 年间规模增长了 5000 倍。

 

前 7 年,高瓴资本的投资回报率达到了 52% 的年化回报率。后随着管理规模不断扩大,回报率有所下降,2020 年仍超 33%。

 

有很多人问张磊,为什么专注长期投资,重仓中国?

 

他给出了一段很长的答案:

 

" 因为在中国,你可以看到卡耐基、摩根、拉里佩奇、洛克菲勒同时登上历史舞台。作为投资人,这是一个太丰富的时代了。丰富的清明上河图,整个在中国这个国家展现出来。这样的机会在全世界的历史上都很少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工业化、城镇化、互联网化、科技化、AI 人工智能一波接一波的浪潮全推出来,而且在全方位地展示。这个沃土上,只要你在一件事情上专注、创新、有很强的执行力,一定能耕耘出一片土地。"

 

从驻马店的火车站,到全国的矿区边区,再到美国的耶鲁、华尔街,最后回到新时代的中国。张磊一直在观察,在研究。当年他没有在少林寺习得绝世武功,如今已然执掌这片江湖的风云变幻。

 

免责声明:文中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不代表本APP立场,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