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行业十年回首:热闹过、喧哗过,如今回归平静与理性

2021-06-24

来源丨鹿鸣财经(ID:luminglab)

作者丨苏苏

点击阅读原文

 

上帝是公平的,无论是王子或贫儿,都无法抵挡意外的降临。
 

今年三月,PPF集团创始人56岁的捷克亿万富翁彼得·凯尔纳在美国坠机,一代金融大鳄就此陨落。

 

PPF集团是东欧著名的金融集团,旗下拥有多家子公司,中国的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就隶属于PPF的子公司捷信集团。 

 

而就在彼得·凯尔纳坠机的前几天,一个“员工接到通知休假回来发现被开除”的词条上了热搜,大批员工聚集在深圳捷信信弛咨询有限公司门口,他们突然接到休假通知,但回来时猝不及防发现办公电脑和账号权限全部被收回。

 

捷信消费金融的公关部门称,公司正在进行线上化转型,因为业务调整所以需要裁员和调岗。事实上,这几年捷信一直陷入裁员风波,由此还带来核心高管的离职,大多数职位仍未宣布接替人选。

 

命运将高管和底层员工都卷入潮底,谁都无法挣脱这个时代的牢笼,这个曾经的消金龙头正在处于转型的阵痛期。

 

2021年6月,在消费金融第二个十年的开启之年,蚂蚁消费金融获准开业,原本支付宝旗下的拳头产品花呗和借呗都将纳入蚂蚁消费金融的框架中,这是蚂蚁集团接受监管改革的第一步。

 

回首过往的十年,在新金融发展的浪潮中,消费金融行业也迎来了长足的发展,它曾经热闹过、喧哗过,但现在已经回归了平静与理性。这十年里,整个行业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过往也该被历史铭记。

 

1

消金起源  

 

2010年3月1日,中国第一家消费金融公司——北银消费金融公司(下称北银消金)在北京正式开业。

 

揭牌仪式在钓鱼台宴会大厅举行,恢弘大气的活动厅内,当日出席的嘉宾有时任北京市市长,商务部副部长,央行副行长,北京市常务副市长等人,可见这场仪式规格之高。  

 

北银消金的成立对于国内金融业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当时国家经济顶层设计息息相关。  

 

彼时,国内还没有摆脱2008年那场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贸出口出现大幅下降,为了拉动内需,国内实行宽松货币政策,放松借贷限制,成立消费金融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2009年7月,银监会公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2010年,银监会在北京、上海、天津、成都设点批准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北京银行成为北京试点获批的公司,北银消金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了。

 

作为北京银行的子公司,北银消金成立之时也得到了行内的重视,行长严晓燕担任总经理,北京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袁耀璋担任副总经理。 

 

行长严晓燕虽然身为总经理兼董事长,但具体业务仍是副总经理袁耀璋和宋文昌来运作。 

 

袁耀璋这位银行老将1992年进入中国信托银行信用卡部(下称中国信托),在之后的10年,见证了台湾信用卡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年代,他任职的中国信托也成为了台湾信用卡中当之无愧的王者。

 

2001年,招商银行与中国信托建立合作,中国信托帮助招商银行建立了信用卡中心,袁耀璋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招行信用卡中心供职多年。

 

之后他走出招行,开始北上担任北京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那时北京银行刚赶上国内信用卡市场的末班车,2008年才开始发行信用卡。

 

有着多年信用卡营销经验的袁耀璋出手狠辣,才两年就带领年轻的卡中心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截止2010年9月,北京银行信用卡发卡量超过51万张,累计交易金额超过80亿元,连续两年卡均交易笔数居全国第一。

 

同年,袁耀璋担任北银消金的总经理,也就无可非议了。 

 

信用卡本就属于消费金融行业,和消费金融公司类似,他们都依托于各类消费场景,为用户办理消费贷款服务,但信用卡主要针对的是中高端白领,消费金融公司则预备和银行错位竞争,为更下沉的人群提供贷款。

 

作为第一家消金公司,北银没有前人的路可借鉴,只好自己摸索打法。袁耀璋为北银消金选择的赛道是最容易切入的3C分期,他们和北京大中电器、苏宁电器等零售商城合作,而后还涵盖了家装、婚庆等消费领域。

 

不过刚刚起步的消费金融公司难以和信用卡市场抗衡,北银消金在开业一年后的累计发放消费贷款6532万元。

 

就在北银消金成立的同一年,锦程消金、中银消金、捷信消金、相继成立。

 

中国银行个人信贷部总经理卢伟出任中银消金的总经理,捷信消金的创始人名单中也出现了郭珍霓的名字,这位消金界少有的女将在10年后成为了头部消金公司马上消费金融的总经理,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之后,中国逐渐走出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并且每年以超过7%的GDP增速引领世界经济的增长,百姓们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消费金融行业开始一路小跑。除了业务佛系的锦程消金,消金公司的业绩也在之后的几年迎来了强劲增长。

 

截止2015年,中银消费金融发放贷款和垫款为122.77亿元,北银消金的贷款余额更是占据了持牌消金公司中的43%,力压一众消金公司。

 

转折点发生在2016年,这一年北银消金给北京银行带来了4.79亿的权益损失,捷信取代了北银成为了第一,净利润从2015年的0.33亿元,暴增至9.31亿元,并在此后连年称霸。从此以后,北银消金开始一蹶不振,业绩沦落为二线,再也不复之前的荣光。

 

捷信的成功得益于它的线下销售铁军,他们通过驻店的形式,在线下为消费者办理分期业务。在最多时,捷信拥有8万员工,他们齐力将捷信推向了第一的宝座。

 

2015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放市场准入,将原在16个城市开展的消费金融公司扩大至全国,消费金融行业迎来重大利好,一大批金融人开始摩拳擦掌,想要抢占这个万亿级的蓝海市场。

 

兴业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等公司相继开业,他们之中的几家后来成为了消金界佼佼者。

 

与消金公司成长相伴随行的,是“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走进了金融领域,P2P网贷、互联网保险、还有白条、花呗的上线.....入场消费金融的,有草台班子,有实力强劲金融公司,更有初现锋芒的互联网公司,市场一下子变得嘈杂了起来。

 

2

校园双雄  

 

尽管消费金融的市场热度快速上升,但是由于风险控制的原因,银行的业务始终较为保守,并没有在市场上掀起过大的水花。 

 

那时正值互联网金融的创业高峰期,两个年轻人给消费金融市场带来了新活力,他们的同台对垒故事也一直为行业内的人津津乐道。 

 

2013年,还在腾讯任职的肖文杰在校园招聘时发现,学生们会在校园的电子产品店中分期购买手机,店老板们则利用信用卡为同学们进行赊购,学生再慢慢还钱给老板。

 

那时他正有创业的想法,但苦于没有发现好项目,这一次偶然的发现让他蠢蠢欲动。 

 

面相沉稳的肖文杰是一个规划性很强的人,他在腾讯的上级曾经这样评论过他:为人扎实,稳扎稳打。 

 

早在毕业之时,他就决定要进入腾讯工作,但那时作为普通应届毕业生的他,深知难以进入腾讯,于是他就从小公司干起,通过跳槽来到腾讯,再一步步地走上支付总监的位置。 

 

校园是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创业场景,全国人数众多,群体集中,素质较高,在冲破高中艰苦的环境之后,大学生会释放很大一部分消费需求,正好符合他心中的创业项目。 

 

早在2002年,银行就曾推行大学生信用卡,但随着学生群体透支现象严重、家长群体代为还款频繁以及银行坏账风险加大,监管于2009年大幅度提高了面向大学生发放信用卡的门槛,由此银行基本退出了校园信用卡市场。

 

彼时的校园分期市场,玩家不多,近乎白纸一片。 

 

在经过数次调研和模拟之后,肖文杰决定以分期电商的方式进入校园消费金融市场。2013年10月,分期乐上线了,这是我国第一个分期电商平台。

 

就在分期乐拿到了A轮投资,准备将业务从最初的5个城市扩展到全国的时候,一位叫罗敏的人带着趣分期也杀入了校园分期市场,而趣分期不论从名字到业务模式几乎和分期乐一摸一样。

 

与肖文杰不同的是,罗敏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且敢做敢想。在创办趣分期之前,他已经创业多次,看好一个项目便立即施行,不行就撤退。就在他数次失败之际,他的目光转向了校园分期。 

 

有传闻称,肖文杰曾想邀请同为江西老乡的罗敏进入他的团队,并且还将公司细节合盘托出,但没想到几个月后,罗敏成为了他的竞争对手。 

 

随后,分期乐和趣分期开始了剑拔弩张、你追我赶时代。 

 

作为精英出身的肖文杰,融资进程明显比罗敏更加顺利,在拿到DST领投的1亿美元融资B轮融资之后,分期乐还拿到了京东的战略投资,成为京东最大的分销商。

 

而罗敏却一直为融资着急,在蚂蚁听到京东投了分期乐,明显也急了,不能让校园分期市场落入京东之手,转而投向了分期乐的竞争对手,于是趣分期拿到了蚂蚁金服的2亿美元E轮融资。

 

行动迅速的罗敏,能够在拿到投资之后的一个月内,地推团队立马从30个城市拓展为300个城市,逼得肖文杰也得快速跟进。

 

两大校园分期巨头打起了价格战,免息、打折、补贴等手段层出不穷,线下发放的传单塞满了整个校园。烧钱,融资,再烧钱,再融资.....场面如同当年的ofo和摩拜大战。

 

那时不论在哪儿,两家公司都弥漫着一股火药味。罗敏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就在镜头面前频繁提到“友商”二字。

 

市场也被炒热了,就在2015年下半年,市场上最多涌现出了一百多家校园分期机构,大家都在抢食校园分期市场,但显然敌不过互联网巨头加持的分期乐和趣分期。

 

大学生市场是高成长性市场,学生毕业后的一段时间,会面临更大的消费需求,比如:租房、驾校、谈恋爱的花费。但他们在银行仍然缺少信用记录,可以获取的信用额度很低,很难贷到款。虽然很多学生以后会有很好的收入,但刚毕业的一两年内很多人还是会依赖家庭的资助。 

 

校园市场只是消费金融市场兴起的头一枪,当互联网巨头入场之后,消费金融的业务开始在线上开花,并且颠覆了整个消费金融行业的格局。 

 

3

巨头入场  

 

2013年9月,许凌跳槽到京东金融,参与筹备京东金融(后更名为京东科技)的成立,随后成为消费金融业务负责人。

 

在加入京东金融之前,许凌已经有9年的银行工作经验,2005年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数学专业毕业后,先后在工商银行、荷兰银行、华夏银行参与信用卡和消费信贷项目,是一位年轻且经验丰富的银行人。

 

来到京东,许凌就感受到了互联网公司的高效和压力,刘强东将互联网金融提到了2014年计划的先要位置,此次京东金融的成立刻不容缓,最重要的是推出一款消费金融产品。

 

时间紧迫,只得争分夺秒。许凌清楚地记得,京东白条于2013年的10月27日立项,12月31日开始内测,2014年2月14日情人节正式上线,首期50万个名额。

 

刚开始设计产品的时候,许凌是计划和银行合作来做的,京东商城对接银行的信用卡,由后者来提供消费贷款,京东金融方面提供流量和风控技术。 

 

但银行只想要京东的流量,运营和风控想要自己完成,并且办理信用卡的手续还得和线下一样,去网点提交各类身份和收入资料。 

 

许凌没办法接受这个方案,作为互联网公司,服务没有做到线上化,那么就没必要存在,并且京东金融想要将主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随后京东白条为用户提供“先购物、后付款”的信用赊购方式,京东白条为用户授予一定额度,用户能够在商城内消费,接着再通过白条账户延后付款或分期付款。

 

这几乎等同于电子信用卡,并且能够在1分钟之内完成申请和授信,白条也被誉为第一个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

 

京东白条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市场热捧,明显提升用户的订单量和客单价。随后京东金融还将白条品牌化,去掉了京东二字,希望能够走出电商体系。 

 

京东的紧迫感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当时盛传支付宝将推出消费金融产品,2010年中,招行信用卡的元老级人物仲跻伟、宋靖仁、薛永嘉等一批信用卡资深人士被挖到支付宝。

 

支付宝曾经和中信银行联合推出“淘宝异度卡”(虚拟信用卡),但遗憾的是一经推出便遭到央行暂停。

 

同样也是2013年,马云正在烦躁着,支付宝想要拿下小额贷款牌照正式进军金融领域,但是浙江当时的小贷公司正好处于整顿期,这个牌照恐怕短时间内要落空。

 

一次机会马云正在和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吃饭,黄奇帆欣赏马云互联网的成就,便问马云有什么心愿还未完成,马云将自己的烦恼告诉了黄奇帆,黄奇帆一听,便豪气地说:“那好办,只要你不搞P2P,你的小贷牌照我三天就能给你办好。”  

 

彼时正值P2P网贷公司的迅速崛起,黄奇帆恰好对这类金融机构持反对意见,他希望有实力、有场景的公司来做金融。

 

于是蚂蚁两张小额贷款牌照在重庆成功落地,后来分别是蚂蚁花呗的运营主体(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一个是蚂蚁借呗的运营主体(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蚂蚁拿下这两张牌照之后,无疑释放了要做消费金融的信号,当时正值京东与淘宝电商交战正酣,京东决定抢先阿里一步做出产品。 

 

在白条上线后的一年里,阿里巴巴并没有像外界想的那样迎头赶上,但这一年,蚂蚁金服(后为蚂蚁集团)从阿里中独立了出来,负责运营金融板块。 

 

2015年4月,蚂蚁同时上线了花呗和借呗,一个是消费分期产品,基于淘宝和天猫商城,另一个则是金额较大的信用贷款产品。

 

腾讯也不甘落后,于2014年拿下中国首张互联网银行牌照——微众银行,并且还招揽了信用卡界“木兰花”梁瑶兰担任高管,此人先后在招行、平安的信用卡中心任职。

 

就在蚂蚁金服上线花呗和借呗后不久,微信推出了信贷产品——微粒贷,通过QQ和微信两大社交软件的流量获客。  

 

据彭博社报道,2018年初蚂蚁金服的消费贷款发放规模已达到了6000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蚂蚁金服的消费贷款余额超过了中国第二大银行,已是中国建设银行的3.7倍。

 

白条、花呗和微粒贷的诞生极大地撼动了消费金融市场,人们开始相信互联网+金融能够释放出巨大的消费能量,一批互联网公司都在2015年左右成立了金融部门,探索流量变现的方式。

 

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人称红衣教主,曾经在2013年,当第一批互联网公司开始在金融领域创业时,这位心直口快的互联网人曾经炮轰这一做法,称看不懂这一模式,也无疑涉足金融。

 

但反转来得如此之快,两年后,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已经被印证成功,周鸿祎也按捺不住一颗想要冲入金融行业的心。

 

2015年5月,360金服成立;12月,百度金融成立;2016年,滴滴成立金融事业部.....小米金融、美团金融也在那几年建立起来了。

 

传统的线下获客方式渐渐没落了,以互联网公司主导的线上获客占据了主流。

 

互联网巨头的下场,他们凭借巨大的流量生态、消费场景、科技手段,以高效的方式触达用户,甚至在几年后,超越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成为了消费金融最强劲的一股势力。

 

4

现金贷狂潮  

 

罗敏毫不掩饰自己的扩张野心,他曾经说过:创业公司的问题可以通过业务的快速增长而解决。但金融行业显然不会因为增加的业务量,而让风险的概率降低。 

 

多轮融资后,趣分期的业务增长喜人,罗敏正在考虑下一轮融资,他还将趣分期品牌升级为了趣店。就在宣布品升级牌发布会的当天,北京市监管部门找到罗敏谈话,让他限期停止校园贷业务。 

 

这无疑是一个惊天噩耗,校园贷是趣分期的主要业务,停止校园贷无异于自废武功。但当天的发布会上,罗敏看起来一切如常,只是结束后,罗敏给他的投资人周亚辉发了两个“大哭”的表情。

 

那时的校园贷正处在漩涡的中心,接连发生大学生身背巨债不堪重负而自杀的新闻,借贷产品在校园横行引发了监管的关注。甚至有一则新闻明确提到了趣分期,罗敏让人去查是不是有这个人,结果被证实了。 

 

尝试过其他方向都没什么效果,在消失了几天之后,罗敏回到公司,做了一个痛苦的决定:停止校园分期业务,转型做现金贷。 

 

消费金融,顾名思义,需要有相应的消费场景做支撑,通常由金融机构和场景方合作,场景方为用户提供各项服务,消费金融公司则提供资金,获得相应债权,用户获得产品或服务后,再还款给金融机构。 

 

北银消金当时开业时,第一笔消费贷款来自北京大中电器,一位张先生选择分期购买价值5800元的苹果手机。

 

而现金贷则不同,是以市场上无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无客户群体限定、无抵押等为特征,凭借信用就可以向机构借款。 

 

那时正值网贷公司大热,跳过场景方,直接放款到个人账户成为主流,没人会追溯资金去向。罗敏已经在线上积累了一批用户数据,从校园分期转型到现金贷合情合理。 

 

罗敏迅速以铁血手腕裁掉了曾经参与趣分期的线下地推团队,推出面向白领的现金贷产品“来分期”,这在当时是一个无比明智的决定。肖文杰顶住压力,仍然坚持在校园贷市场,直到监管下最后的通牒才退出。

 

在另一边,从2010年第一批获批的4张消费金融牌照之后,银监会便停止了消金牌照审批,直到2014年年底,政策利好,牌照重新开放,并且数量激增。2014年——2017年,有15家消费金融公司先后获批开业。

 

2014年,就在京东冲刺上市的关键时刻,赵国庆决定从京东集团的联席董事长职务上辞职了。

 

他曾经是刘强东在中欧工商学院的校友,而后受刘强东的邀请担任京东的CSO(首席战略官),随后担任集团副董事长、联席董事长等职务。

 

还没有正式从京东离职时,赵国庆就造访黄奇帆的办公室,和他畅谈消费金融。那一年,京东上线了白条支付,赵国庆作为高管有着敏锐的洞察力,看到了消费金融行业的前景,他下定决心要在这个领域创业。 

 

黄奇帆指点他:金融业务的核心是信用、风险和杠杆,要做金融必须要走正道,要他拿下消金牌照做正规的消费金融公司。

 

与肖文杰、罗敏这样年轻的创业者不同,赵国庆离开京东已经四十多岁了,但“老也有老的优势”,他的起点和前两位完全不一样。

 

赵国庆从挖来了捷信的两位大将,首席财务官郭剑霓,以及首席风控官Tomas,还从平安请来了首席技术官蒋宁,组成了一个高管团队。整个团队都在消金行业从业多年,是一支老道的精英团队。

 

凭借强大的人脉,赵国庆还找到了重庆百货大楼、重庆银行、浙江小商品城等股东,覆盖了消费金融的资金、资产、场景等生态链上的各环。一切都筹备好之后,这张消费金融牌照落地重庆。 

 

马上消金开业时,借助股东背景完成初期的客户积累,开始切入3C分期,和捷信消金、买单侠、佰仟金融等公司同台竞技。

 

但线下3C场景却没有赵国庆想得那样美好,线下场景不仅要给商户佣金,还得养着线下团队,价格战、欺诈套现让这个场景获利甚微。

 

随后,赵国庆决定将主要业务转向线上,开始推行旗下信用贷款产品——马上贷和安逸花。根据重庆百货大楼2017年年报显示,马上消费金融开业一年半后,净利润就达到5.77亿元,成为迅速盈利的消费金融公司之一。

 

另外一家持牌消费金融的佼佼者——招联消费金融,与马上消费金融开业时间只相差3个月。

 

招联消金的背景不小,由招商银行和中国联通联合创立,招联消金成立初始,就抛弃了原有的获客方式,就确定了纯线上化的路线,推出了好期贷和零零花两个项目。

 

招商银行在信用卡领域本身就是强者,运营能力极佳,利用招商和联通股东背景的优势,招联消金一开业便受到了行业内的瞩目。 

 

截止2017年6月,招联消金已经累计发放贷款1200亿元,业绩增势喜人。坚持线上化的招联消金,整个团队只有几百人,但它的毛利率却比捷信还要高。消费金融线上化的优势已经凸显,这次全球疫情也让各家公司对线上化转型的策略更加坚定。

 

在那几年,非持牌机构现金贷盛行,由于线下商户骗贷、黑产团伙盛行,不少消金公司也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线上现金贷款中。 

 

但没想到,一份文件打破了当时众多公司的美梦。 

 

5

合规时代  

 

2017年,袁耀璋迎来了他职业生涯的最大滑铁卢,北银消金因为违规经营、财务造假等原因吃了一张900万的巨额罚单,号称消费金融史上之最。而作为副总经理的袁耀璋也被取消了董事资格,并且不得从事银行业两年。

 

袁耀璋曾面对媒体采访时曾说出“信用卡就是我的基因”,但给他沉痛一击的却是消费金融公司。

 

2016年和2017年,国内消费金融热潮的时候,多数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大涨,开始盈利,但是北银却连续两年亏损,这一点着实让人疑惑。

 

当时北银消金深陷拉人头骗贷的丑闻中,有媒体报道,北银消金合作的中介机构套取用户信息申请贷款,拿到贷款之后消失得无隐无踪,只留下维权的受害者和几千万的坏账。 

 

两年期满,网上也几乎没有袁耀璋的消息,或许他回到了台湾,那个他职业启程的地方。 

 

另一边,罗敏吃到了一颗定心丸,在快速转型现金贷之后,支付宝给趣店开设了流量入口,并且在最初不收取导流费用,趣店还能接入芝麻信用分,等同趣店获得了蚂蚁资金、流量、风控等多维度支持。 

 

蚂蚁的“哺乳”作用很快体现在了数据上,根据趣店的财报显示,趣店2015年趣店亏损2.33亿元,2016年整体盈利5.77亿,而2017年上半年利润就高达9.74亿。趣店的业绩大涨,信心大振的罗敏准备带着趣店赴纽交所上市。

 

2017年美东时间10月18的早上,身着黑衣的罗敏正屏息以待,这天趣店开始公开交易,开盘价高达34.35美元,市值高达113亿美元,罗敏同高管们额手相庆。

 

估值百亿!这几乎震惊了远在万里外的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要知道同年上市的信而富以很低的估值上市,CEO王征宇在纽交所大厅敲完钟后,面对媒体采访曾一度哽咽。

 

趣店创造了互联网金融的估值神话,但这个神话并未维持过久,趣店在上市两个月内股价跌了近七成。 

 

趣店上市之时,国内就有消息称针对现金贷的监管办法将要出台,但悬在头顶的达摩克斯之剑还未落下,无法阻挡这场的资本狂欢。 

 

一个月后,行业内疯传一份内部文件,这份文件由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发出,要求各地方金融办暂停审批网络小贷牌照。12月1日,一纸《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下称通知),直接将行业打入严冬。

 

赴美上市的一大波公司股价应声下跌,趣店也早已跌破发行价。 

 

《通知》中规定,禁止未取得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违规放贷,并且要求暂停机构发放现金贷,还在发放现金贷的公司在限期内逐步压缩存量业务,并且还规定了风控、利率等方面的整治措施。 

 

之前的2016年就被称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元年,一系列整治措施出现,包括《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公布,以及针对校园贷、首付贷等一系列治理手段。

 

在各种监管之下,市场已经完成一轮清出,但这次被称为史上最严监管,直接堵住了一大批互联网金融公司的退路。 

 

来自顶层的监管并不是空穴来风,消费金融的本意是促进国民消费,拉动内需增长,但无指定用途的现金贷发放,无法保证这笔钱会流向哪里,再加上砍头息、多头借贷、暴利催收等问题显现,整个市场已经乱象丛生。 

 

乐信成为了这次整治风暴的最直接受害者,仅仅是因为慢了一步。 

 

就在罗敏将趣分期升级为趣店之后,肖文杰也将分期乐品牌升级为乐信,两人在上市进程上也你追我赶,趣店赴纽交所上市,乐信便预备登入纳斯达克。

 

有趣店高估值在先,乐信的上市进程一开始非常顺畅,但监管文件下发之后,乐信的上市之路变得坎坷重重,还要进行额外的尽职调查,之前股票认购的火热场景也不在。 

 

穿越重重阻隔,乐信于12月22日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但估值和融资规模已经大幅下降,首日市值为17.5亿美元。

 

在现金贷整治之前,已有多家消费金融公司领到了银监局发放的罚单,多半是因为违规经营、贷后管理不善、资金被挪用等问题。 

 

此次整顿,对于消费金融公司的影响相对不大,消费金融公司属于持牌机构,一直受到较为严格的监管约束,一些传统的基础性业务基本不受影响,主要是与非持牌机构合作、无明确用途现金贷等创新模式和业务受到新规影响。 

 

风口消散,消费金融行业迎来了合规时代,以往利用监管套利的时期已经不复存在,几乎每出台一项措施,行业就面临一次洗牌,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成为了中流砥柱。 

 

6

动荡之年

 

2017年,招联以11.9亿的净利润首次超过捷信,尽管2018年捷信又反超回来,但在2020年,招联已经在总资产、营收和净利润全面超越捷信,成为了消费金融公司的王者。受困于疫情的影响,捷信在2020年的净利润仅为1.36亿元,降幅接近九成。

 

按照2020年公布的业绩来看,招联稳坐持牌消金头把交椅,其次是兴业、马上、捷信等公司,整个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第一批的“老四家”逐渐没落。

 

去年2月,捷信CEO Ondrej Frydrych发布内部信,要加速捷信的线上化转型,并称“很遗憾有些同事将无法继续与捷信并肩前行”。之后捷信裁员的消息频频爆出,甚至还有类似捷信让员工送外卖等匪夷所思的流言,但这也侧面印证了整个行业的恐慌心理。

 

但仅仅盯着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是不够的,在这之外,还有更多的公司在这个领域大量吸金。

 

继2017年之后,消费金融领域又迎来了一波上市热潮,与以往集体抢滩美股不同,他们这次将眼光瞄准了国内A股科创板进入A股也就意味着国家承认金融科技公司的市场估值。

 

2020年8月,蚂蚁向港交所公布招股书,向众人展示了它撼动参天大树的一面:1.7万亿的消费信贷余额,半年营收725.28亿。

 

根据中国银行协会的数据,相近时间里,中国所有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余额才4686.1亿元。全中国的消费金融公司余额加起来,还占不到蚂蚁消费贷余额的30%。

 

紧随其后的是,京东数科(后更名为京东科技)向上交所递交招股书,也揭开了这一巨头的面纱,上半年营收为 103.27亿元,白条金条占比就达到四成。

 

同月,赵国庆率领的马上消费金融A股上市获批,即将成为3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的第一股,就在前两天,曾经是捷信创始人之一的郭剑霓也升任为了马上消费金融的总经理。

 

在马上之前,已经有多家互金公司在各地上市,但持牌消费金融囿于银监会的直接监管,还没有更大的动作。捷信集团曾经寻求港交所上市,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放弃了这一计划。

 

连续三家预备公司上市,提振了整个消费金融行业,当时监管部门接连发布指导文件,各家机构的业务承压,除了巨头们,市场上普遍弥漫着悲观的情绪,大量从业人员被迫裁员和转行。

 

但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至今为止,寻求上市的公司都在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胡晓明成了蚂蚁集团寿命最短的CEO,在位时间仅有15个月。今年6月,他还卸任了余额宝的主体——天弘基金董事长。这位对待自己,对待属下都颇为严苛的“权哥”(花名孙权),之后将聚焦于阿里巴巴的公益领域。

 

无可非议的是,互联网公司正在加速抢滩消费金融公司的下半场,正在打破以往银行系为主导的格局。携程和上海银行发起尚诚消金,度小满(原百度金融)入股哈银消金,小米、唯品会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

 

今年6月,蚂蚁消费金融开业,这次针对新的整改计划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将“花呗”和“借呗”全部纳入消费金融公司,迎来更严格的监管。这将意味着,现在蚂蚁集团手里的两张互联网小额贷款牌照将成为弃牌。

 

在去年底颁发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里,监管已经对互联网小贷公司准入和展业条件做出了诸多限制,有能力的公司都在寻求性价比更高的消金牌照。在互联网公司的入局下,消费金融公司的下半场必将迎来更加激烈的排位争夺战。

 

从中国的第一家消费金融公司设立起至今,尽管也有跌跌撞撞、巨大转折,但相较于其他在新金融领域创业的公司,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没有那么多鲜花、眼泪和悲歌。

 

它们以较为低调的姿态,随着金融行业的变革而沉浮,就像一根根罗马柱屹立而不倒,见证了整个行业疯狂扩张与回归理性。可以预料的是,消费金融公司的地位将举足轻重,成为引领这个行业变革的最大力量。

 

免责声明:文中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不代表本APP立场,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