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将迎一家AI独角兽,自带“天才”光环,阿里系是大股东!

2021-04-20

来源丨大象IPO(ID:daxiangipo)

点击阅读原文

 

近期,上交所官网显示,AI独角兽旷视科技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

 

招股书显示,成立于2011年的旷视科技主要聚焦物联网场景,在2020行业普遍遭受到疫情冲击下,其2020年前九个月营收超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旷视科技备受阿里系青睐。招股书显示,蚂蚁集团的间接全资子公司API (Hong Kong) Investment Limited持股比例为 15.08%,是第一大股东;阿里巴巴集团间接全资子公司Taobao China Holding Limited持股比例为 14.33%,是第二大股东。

 

旷视本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53亿份CDR,拟募集资金60亿元,主要用于基础研发中心建设项目、AI视觉物联网解决方案及产品开发与升级项目、智能机器人研发与升级建设项目、传感器研究与设计项目等投入。
    

三名清华“天才少年”创业

 

值得一提的是,旷视科技的三位联合创始人印奇、唐文斌、杨沐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曾是“天才少年”。

 

坊间传闻,旷视科技的创始人之一印奇在8岁时看了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迷上了数学,各种奖项拿到手软,高中没毕业就被清华招进了“姚班”。

 

清华姚班,即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由图灵奖得主、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姚期智院士于2005年创办。“半国英才聚清华,清华一半英才在姚班”道出了姚班的地位。

 

2011年10月,印奇与同是姚班出身的学霸唐文斌、杨沐联合创立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唐文斌一入清华,就成为清华信息学奥林匹克的总教练,一担任就是7年。杨沐曾获国际信息编程奥林匹克比赛金牌,是个“码”力超强的架构师。
 

目前,印奇担任旷视科技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唐文斌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和首席技术官,杨沐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和资深副总裁。

在毕业之前,三人以Vision Hacker(视觉黑客)为名,发布了一款名为《乌鸦来了》的iOS游戏。
 

游戏没有进行过任何推广,却迅速进入到了苹果应用商店的免费榜前三名。也是因为这个游戏,三个年轻人受到了资本的关注。
 

在投资人的帮助下,联想成了公司的第一个客户,订单内容是给笔记本电脑做人脸识别开机。这成了公司进入消费物联网领域的起点。创始团队不仅在运营公司的能力上迅速成长,还把以云计算软件的形式向开发者和企业用户提供计算机视觉能力确定为公司发展方向。

 

到2012年,谷歌、Facebook等硅谷巨头开始纷纷重金押注人脸识别,相关技术在国内也颇受瞩目。也是在这一年,旷视科技上线人脸识别平台Face++,向开发者提供人脸识别的底层技术。
 

凭借这个项目,旷视科技团队拿到了当年的创业黑马大赛年度总决赛冠军,吸引到了李开复的目光。2013年,旷视科技获得了创新工场和联想创投提供的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

 

2014年年中,蚂蚁集团子公司对旷视科技投入了超过1亿元的战略投资,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招股书称,以印奇、唐文斌及杨沐为首的人才团队是公司的关键资源,是公司持续研究创新的根本。

 

据了解,旷视科技是全球少数拥有自主研发深度学习框架的公司之一,并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顶级赛事中累计赢得40项世界冠军。

 

2017至2019年,公司在国际权威物体检测与识别顶级赛事COCO挑战赛上实现了三连冠。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参与制订了近20项人工智能相关的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并赢得了90余个全国和全行业奖项。

 

三年营收大涨,研发占比超100%

 

2012年起,旷视率先进入消费物联网领域,以SaaS产品的形式服务全球开发者及企业用户,为其提供数十种AI能力。而后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全球现在有10亿部手机里面都有AI的技术,其中大部分用了旷视的面部识别、超画质、多摄等技术。

 

2015年,旷视进入城市物联网领域,推出了人工智能摄像头,并不断强化硬件能力以配合尖端计算机视觉算法。

 

截至目前,旷视已累计打造四大品类、数十款硬件产品。同时,基于覆盖云边端的算法、软件、硬件能力,公司的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正应用于百余座国内城市、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2017年,旷视进入供应链物联网领域,推出了智慧物流操作系统“河图”。而后,旷视陆续自研包括AMR机器人、SLAM导航智能无人叉车、人工智能堆垛机等多款智慧物流硬件,累计向鞋服、医药、智能制造、零售电商等不同行业的近百位客户提供了仓库、工厂及零售店的智能化升级改造。

 

旷视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旷视营收从3亿元增长至12.6亿元,涨幅超300%

 

其中,供应链物联网业务是旷视2018年进入的新赛道,短短两年增长迅速,2020年前三季度收入贡献比达到了7.5%。

 

报告期内,旷视研发投入力度持续扩大。旷视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1-9月研发投入分别为2亿元、6亿元、10亿元、7.5亿元,分别占营业收入的67%、71%、82%及104%,在同类型公司中处于领先地位。

 

旷视认为,未来十年算法将无处不在。在推动行业算法升级创新方面,行业算法用以实现调度优化以及数据挖掘和分析。虽然这类算法在行业里存在已久,但还需要继续创新。

 

目前,旷视基于行业需求和自身战略发展的需要,也在不断推动行业算法的创新。

 

这其中包括在多设备调度优化、数据挖掘和分析等方面的算法,实现了多设备之间的高效协同、数据挖掘分析和形成决策。

 

截至2020年9月,公司已拥有576项专利(包括境外专利47项)、141项在中国境内登记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80项商标权。

 

旷视的定义里,“AI是不断演进的算法能力”。以旷视算法能力的演进和扩展为例,是从“核心算法突破”到“算法生产平台”,再到“行业算法创新”的过程。旷视面向消费物联网、城市物联网和供应链物联网三大核心场景提供经过验证的行业解决方案。

 

其中,城市物联网业务发展增速最快,营收从2017年度的1.6亿元增长至2019年度的8.3亿元,为百余座国内城市、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营收增幅超过400%。

 

IPO新阶段,旷视盯准AIoT

 

从AI企业自身来说,要在软硬一体的物联网时代占据市场,在碎片化的IoT场景中分一杯羹,就必须在具体的场景上有所取舍。换句话说,AI或许能赋能千行百业,但一家企业赋能千行百业,很难做到。一个越来越现实的观点被行业认可,那就是——海量的AI算法不会覆盖每个行业,而是在某个行业有很饱和的运用。

 

当下,市场更关心的可能是:这家AI公司到底赋能哪个行业,和哪些客户在一起,产生了什么价值,做了什么产品等实际问题。每个AI企业都需要回答这些问题,旷视也不例外。

 

在2020年中旷视的一场分享会上,旷视CEO印奇亮出旷视的答案:旷视聚焦“AI+IoT”产业化路径,会选择聚焦1-2个产业,逐步化扩展。

 

传统的IoT常等于硬件,但旷视认为,IoT不是简单的硬件概念,而是包括软件、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等在内的软硬一体化。而AI+IoT,就是将AI能力注入到IoT场景之中。AI是核心能力,IoT是落地场景。

 

旷视具体聚焦哪几个产业落地场景?我们从旷视的“1+3”战略就能看到。“1”是指AI生产力平台Brain++为代表的AI能力,“3”则是指消费物联网、城市物联网和供应链物联网三大IoT场景。

 

具体来说,目前旷视看好的场景,主要在城市公共空间、建筑楼宇空间,以及面向工业的物流仓储空间和工厂空间。可以看到,作为嗅觉敏锐的AI“老炮”,旷视早已在其它对手犹豫之际下场圈地,布局供应链物联网旷视很果断。

 

AI独角兽被“传统企业化”,是AI技术与产业血脉融合过程中的神奇化学反应,也是行业走向成熟的体现。
 

“AI第一股”花落谁家?

 

注册制改革让IPO热度高涨,但“现场检查”、新规等也设置了重重关卡,只有自身“硬”的企业才能顺利闯关。

 

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IPO近期终止审查数大增,2021年以来已有几十家拟上市的AI及芯片企业撤回材料,另一方面,“沉舟侧畔”像旷视这样的独角兽仍然激流勇进。

 

“AI四小龙”中就有三家企业在冲刺上市,谁将最有可能成为“AI第一股”?2021年又将会是AI企业IPO的大年吗?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关键词为“人工智能”的在业存续企业30.51万家。2020年人工智能赛道披露的总投融资金额超3470.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8.5%。人工智能领域经过多年发展,头部效应逐步成型,在2021年,更多人工智能公司将会登陆或准备登陆资本市场。

 

目前从“AI四小龙”上市进度看,依图科技IPO中止(其他事项),云从科技IPO中止(财报更新),旷视科技“已问询”,而商汤科技暂未对外披露上市计划。“AI第一股”花落谁家,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旷视科技招股书、智东西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