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小吃本地存在感很低,却走红全国!有人靠它赚上海3套房
来源丨餐饮界(微信号:canyinj)
点击阅读原文
近日,河南拉面火得有些猝不及防!
频繁被各类媒体报道,河南拉面在上海火出了圈!“上海遍地河南拉面”、“势头力压兰州拉面”,“规模近2000家门店”等,成为报道的关键信息。
1、河南人不知道河南拉面
对于河南拉面的“走红”,很多河南人“懵了”,表示作为河南人只知道河南烩面,不知道河南还有拉面。一些短视频下面还有一些有趣的“地域”Battle:河南人说难道不应该是兰州拉面吗?兰州人表示,兰州只有牛肉面。这也算是中国地域美食的一种魅力吧,各有千秋,各自生长。
其实,这里的河南拉面确实算不上一种“普及”的地域特色美食。它没有河南烩面的知名度,也没有河南胡辣汤的强味觉标签。相对于烩面、胡辣汤等,河南拉面在本地难见正规店面,多在夜市、地摊中作为烧烤、小吃类的“搭档”出现,其本土流行度并不高。
区别于清汤的兰州牛肉面,河南拉面是以浓汤打底,以牛肉、大肠等作为码料,牛肉多是块状与厚片状,看起来颇有食欲。
在大众点评网上,网友对河南拉面的评价也颇高:性价比高、好吃、数次打卡,汤底好喝等,是评论中的常见词。
作为一种在本土不火的餐饮品类,河南拉面的走红,红的不是地域特色,而是美食本身。
河南拉面的走红不符合餐饮发展趋势?
表面看来,河南拉面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本土认知度都很低的“地域”小吃·迄今依然多以夫妻小店的模式为主,没有时尚的用餐场景,服务亦是中规中矩·没有品牌化形象输出,专业管理更谈不上·走红背后没有常见的营销套路……
从上述这些维度看来,河南拉面的走红着实令人有些意外。在一些餐饮人看来,河南拉面的走红,与当下重体验、重品牌的餐饮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甚至不符合当下打造成功餐厅的商业逻辑,真是这样吗?显然不是,每一个成功的餐饮模式背后,都有值得借鉴与学习的商业逻辑。
2、没有标准化流程的规模化输出
开在上海的河南拉面馆,几乎都来自河南襄城县,其中以该县十里铺镇付庄村为最多。付庄村有一半的人都在上海开拉面馆。在河南拉面爆红后,一位抖音博主曾到付庄村采访,遇到一位老大娘,老大娘说表示自家在上海有两套房。
当博主惊讶反问“在上海买房?”,直爽老大娘说:“不买房住哪?”凭借开拉面馆,付庄村的很多村民在上海都买了房子。
上海的河南拉面馆,其实更像一个“家族式”产业。就像当初杨国福麻辣烫在赚到首桶金过后,通过加盟的方式带着亲戚一起做一样。这种“老带新”的做法在餐饮业很常见。
遍布全国各地的“沙县小吃”亦是,相对于重庆小面,上海生煎,甚至是河南烩面等小吃品类,沙县小吃也没有品牌化运作,门头也都很简单,缺乏品牌化标签,就是简单的“沙县小吃”。
但与品牌化运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是,全国的沙县小吃都有着大同小异的菜单,相似度极高的口感,甚至连调味辣椒的颜色都差异甚小。这样的品类,虽没有实现品牌化运作,却已经有了很多品牌都未达到的“标准化”输出。
追本溯源,这些门店可以说是“师出同门”。他们没有品牌意识,但也大多不会标新立异;他们擅于总结整个品类的市场运营经验与智慧,而后各自为战,却默契地不打破当前的舒适。
来自付庄村的朱进展,在上海已经开了5家河南拉面馆,同时他还身兼河南襄城商会会长。成立商会,其实也是河南拉面馆追求规范化管理的一种做法。
所以,在外人看来,有品类、无品牌的河南拉面、沙县小吃们,就如同一盘散沙;事实上,其背后有着“约定俗成”的运营逻辑。这些逻辑如同不起眼的水一样,将散沙凝聚在一起。
当然,如果有一天,有人要打破这种“有品类,无品牌”的格局,一阵“后浪”来袭,以水为凝结剂的沙团,也有可能不堪一击。
3、很多门店已经是“20年老字号”
在很多人羡慕付庄村的拉面馆老板在上海拥有多套房时,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因素——他们不是一夜暴富,相反,他们中间有些已经在上海打拼20余年。
在大众点评中,对着“河南拉面”诉说“情怀”的网友并不鲜见。能让网友“从小吃到大”,依然很挂念的餐品,一定有在味道上有着它独特的记忆点,有着餐饮人持之以恒的匠心坚守。
在网友评论中,很多人提到了河南拉面的那一口让人欲罢不能的浓汤。河南拉面的浓汤大多采用牛骨或鸡骨精心熬制而成,味道鲜美浓郁,很符合上海人的口味。现熬浓汤打底,付庄村人坚持了20多年。
河南拉面的门店也算是“一招鲜,吃遍天”的代表,即便没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但凭借出色的口感,超高的性价比,他们筑高了竞争壁垒,在上海这座美食扎堆的城市扎下根来。
同时,人们本身对美食就有着超高的包容度。重庆当地名气极高的小面店,曾经上过CCTV的董小面、以排队著称的胖妹面庄、将“重庆小面前5强”写在门头上的花市豌杂面……均是一些苍蝇小馆。
人们对新奇、高大上的餐饮形式保持着超高关注度,也对街边带有浓浓烟火气的小馆子带有独特情感。并且,不可否认的是,在体验、环境,甚至卫生方面,人们往往对夫妻店的包容度更高,对品牌门店则更挑剔。
所以,几乎每一个餐饮品类,都存在着打不垮的苍蝇小馆。
4、不变的逻辑先有产品,再有输出
深挖河南拉面在上海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河南拉面非但没有偏离餐饮业的发展趋势,反而一直在坚守餐饮发展的本质——产品,先有产品,再有输出。
近几年的餐饮业网红频出,他们有着时尚的品牌形象,专业的管理团队,品牌化的运作模式,这些餐饮品牌看似迎合了餐饮发展的大势所趋。
比如,雕爷牛腩,明星亲测、网红探店;500万食神秘方、轻奢仪式感……当年的雕爷牛腩是实实在在地火过一把的;再比如叫个鸭子,互联网人做餐饮的代表品牌,从名字开始就满满的“互联网味道”,当年用心良苦的“美男豪车送餐”事件,至今为人所津津乐道。
但无论是雕爷牛腩还是叫个鸭子,在一时风头无两之后,均快速陷入沉寂。究其根本,他们忽略了餐饮的本质——产品。
河南拉面的爆火,与地域无关,与产品有关。
产品永远是打开市场的试金石,稳占市场的磐石。大量案例证明, 一味强化门店形象、运营模式、营销策略等外在框架,却弱化产品在餐饮运营中的比重,是丢西瓜捡芝麻的行为。
如今的餐饮业之所以一片场景升级、优化体验的呼声,是因为在产品层面进行升级的难度越来越高,而非是产品重要性被弱化。在任何时代,任何品类,产品都是餐饮运营的核心之重。
声明: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搜索关注言商社,并在对话框回复哈佛还可免费获得哈佛商学院强烈推荐的“经典商业财经著作100本”+“微粒体商务PPT100份”助你在危机时刻修炼内功,实现逆袭。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