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折叠屏后,OPPO、小米入局,有钱人的玩具有“钱途”吗?
来源丨Wise财经(微信号:onecaijing)
作者丨onecaijing
点击阅读原文
在屏幕被折叠后的第二年,它依然是少数人的玩具。
今天上午,华为Mate X2新一代折叠屏手机开卖,正如预期的那样,在开售后几秒钟便显示无货。而对于该款产品,已有手机经销商加价至80000元。
虽然人们一直在探讨手机未来屏幕的形态,但在现在看来却依旧高不可攀。而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柔性屏的良品率以及折叠形态,其次是制造成本问题。
目前,制造良品率较2年前有了一些可观的提升,但制造成本却依然没有下降,除了柔性屏外,折叠屏手机的折叠形态也是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众所周知,折叠屏手机的主要形态分为内翻屏和外翻屏,而其中的铰链是关键的零部件,另外,屏幕本身的弯曲也会带来屏幕不平整的操作体验。
从华为到柔宇再到OPPO、小米,手机厂商们不约而同地冲向了这条赛道,而作为柔性屏生产商,京东方、柔宇、三星也在柔性屏上大显身手。
如今,屏虽已折,但却少人用。
少数人的玩具
2019年,MWC大会上,华为发布了第一代折叠屏手机Mate X,同期,三星也发布旗下首款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
在折叠屏元年后的第二年,OPPO发布了不同于华为和三星以折叠为形态的卷轴屏手机,其展开的形态似一轴展开的画卷。时间进入到2021年,更有传闻称,小米也在研发旗下的折叠屏手机,并将有望于在今年问世。
至此,国产手机厂商中除了小米和vivo还未正式发布折叠屏手机外,其它厂商均已推出可以量产或概念机型。而在国际厂商中,苹果也计划于2023年推出折叠形态的手机。
“OPPO的折叠形态看似很简单,但实际并不简单,因为华为和三星所使用的是对折技术,相当于屏幕大小是固定的,只是屏幕从中间折叠,而OPPO的卷轴屏手机是要把一部分屏幕卷曲进手机,并非折叠。”OLED柔性屏研发工程师姜磊说道。
而从折叠形态上来讲,三星Fold系列和W20系列所采用的内翻屏在生产良品率以及产能上较外翻屏更高,也更易于把控。
目前,折叠屏的形态主要分为外翻、内翻、卷轴。其主要结构分为四层,分别为屏幕保护层、可弯曲柔性屏幕、软胶支撑片、转轴铰链。
这其中,转轴铰链对于折叠屏手机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当前的折叠屏手机大多采用两块主机+转轴铰链的组合方式。对于两块主机的内部结构而言与非折叠手机几乎一致,也是放置主板、摄像头、电池等主要零部件的位置,在通过转轴铰链将两者相连并覆盖屏幕。
可以说,转轴铰链的成败直接决定了整个折叠屏手机,既要做到纤薄,又要把其走线、散热等100多个零部件完好地设计进去,还要考虑可靠性、用户握持感。
据悉,华为Mate X和Xs的铰链成本在40-60美元,而屏幕的成本在80美元左右,并且还要考虑良品率等问题。
有华为供应链人士向「Wise财经」透露称,截至目前Mate Xs的产量大概在60万台左右,而对于X2来说,由于受到芯片管控的影响,因此产能或较Mate Xs有所下降。“华为肯定有它自己的放货策略,但是否好抢还要看华为要放多少货了。”
华为河北地区经销商陈远告诉「Wise财经」,“现在市场上更多的声音是觉得Mate X2更不好抢了,因为用的是麒麟9000芯片,这个芯片的产量本身就没有多少。我得知的是这款产品的加价不会少于Mate Xs,应该会更多。”
据「Wise财经」从多名华为经销商处了解到,折叠屏手机的供货也是分等级进行供应,但绝大多数的华为经销商是拿不到这款产品的,他们也只能从其他经销商手中获得,并加价转出。简而言之,需要这款产品的人仍是少数,而大多数人则是指着这款产品来盈利。
为什么受众少?
是什么导致了折叠屏量产困难,且受众群体少呢?
价格因素占到了一多半,其次是在硬件、软件优化上的体验。无论是华为折叠屏还是三星折叠屏,它们的定价基本在17000元之上,这是让普通消费者无法企及的价格。
「Wise财经」在走访调查各大手机卖场时,更多消费者认为,他们能够接受手机的价格在1万元之内,而对于动辄高达17000元的手机无论在创新上有多大的突破,他们基本不会不考虑。另外,还有消费者称,折叠屏手机在使用中只是屏幕变大了,操作体验上与小型平板电脑无异。
“我觉得还是太贵了,就现在iPhone而言我买一台可能不到1万块,在加个几千就能买台iPad了,另外我听说折叠屏的屏幕是很贵的,坏了的话更换就要3000-4000元。”北京消费者马先生说道。
消费者王先生告诉我们,他自己体验过华为和三星的折叠屏,从实用性上来说并没有现在非折叠屏手机这么实用,并且价格高昂使他望而却步。“之前公司发过一台,但我觉得没太大用就卖了,还挣了2万块钱,够买两台iPhone了。”
可见,绝大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度是排在第一位的,其次是实用性。
对于价格而言,这或许是现在厂商们能够给到的最大诚意了,价格高而不下主要还是因为产品的生产难易程度、良品率、研发成本。
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曾谈柔性屏的工艺和生产难度。“因为屏幕弯曲之后每一层的半径不一样,长度会有差别,会发生一些变化。华为的技术方案可以保证折叠把变化的长度‘吃掉’。华为在折叠结构上投入了三年的研究时间。”
在工艺生产上,更多人会觉得只需把柔性屏安到手机上即可,但实际上这其中有复杂的工艺难度,其要比制造一台直屏幕难2-3倍,并且在生产线上的投入也要大于普通手机。尤其是其转轴铰链的制造成本,几乎是当下直屏手机价格的10倍。
对于其中的铰链部分就需要用到MIM、冲压,液态金属等多种工艺,且零部件过于繁多,精密、耐用、强度与轻薄规格均远高于笔记本电脑的转轴。且精密组装对于时间要求会更长,但经过繁琐的复杂工艺也意味着良品率达不到预期要求。
铰链对折叠屏手机来说至关重要。柔性屏幕虽然可以弯曲折叠,但柔性屏幕的铰链工艺无法达到预期则会造成其屏幕不可逆的破坏,直接影响使用寿命。
据悉,华为Mate X系列折叠屏手机的铰链供应商为奇鋐,三星Galaxy Fold系列折叠屏手机的铰链供应商为KH Vatec。而在屏幕方面,华为本次采用的是国产京东方生产的柔性屏。在华为发布后的第二天,京东方股票上涨3%,或是受到利好消息的原因。
另外,铰链和柔性屏的制造成本虽然有所下降,但前期研发试验成本居高不下,总投入则要比普通手机高出3-5倍之多,尤其在柔性屏封装方面,其良品率还未与普通屏幕持平。“研发周期也是一个问题,包括试制的时间成本问题,这些都是导致折叠屏手机成本无法下降的主要原因。”姜磊说道。
“柔性屏的技术难题需要逐一攻克,尤其是受力方面的问题,因为屏幕需要折叠无法使用普通玻璃盖板来保护,从而改为使用高分子薄膜进行保护,所以这是柔性屏的一大难点,如何在受到应力时保持屏幕的使用性能。”吴志国所在的产线负责生产8英寸OLED柔性屏,这种尺寸的柔性屏大多在手机中使用。
而维信诺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目前柔性屏产品可实现外折10万次的使用寿命,按每天折叠100次计算,至少可使用3年。未来,技术方案需要不断迭代,将持续提升屏幕的使用寿命以及可靠性能。
姜磊告诉我们,柔性屏的制造成本会随着技术不断更迭而下降,但就现在而言,屏幕的制造成本也较之前下降了不少,但手机厂商的研发成本却没有下降。
另外,手机厂商对于折叠屏手机的定价也一定会普通直屏手机区分开来。“手机厂商都会进入这条赛道是必然的趋势,未来我们能够看到更多手机厂商发布折叠屏手机。”
2019年,时任OPPO副总裁沈义人在去MWC大会前“拿掉”了折叠屏手机,原因很简单,他认为样机拿在手里,并没有达到真正成熟商业化产品的要求。
沈义人认为,“大家觉得现在折叠屏可能是一个概念,从本质上看,它更像一个翻盖手机。主板是硬的,就会导致折叠屏的想象空间下降,电池无法折叠,也会有很多制约。我们的理解是折叠屏、柔性屏技术给手机带来形态上的变化。我觉得,折叠屏技术在目前这个阶段不会有特别大的进展,OPPO至少在今年之内是没有商用考虑。”
而在沈义人去职的7个月后,OPPO于2020未来科技大会中发布了卷轴形态的卷轴屏手机,其使用的也是京东方供应的OLED柔性屏。
但卷轴屏与折叠屏的形态存在本质的不同,是区别于折叠屏的又一柔性屏应用形态。
而在制造工艺上,由于卷轴屏将折叠所用的铰链更换为了圆轴型的卷轴,其考验的是屏幕的耐用率与卷曲程度,制造起来相较折叠屏更为容易。
“用卷轴是一个聪明的办法,相对于折叠来说,卷轴使用的工艺较为简单,只是一个驱动马达加上卷轴即可实现,但其不像折叠屏是把屏幕固定中只从中间折叠,其考验的是柔性屏的卷曲耐力。”姜磊说道。
但目前,OPPO并未有要量产这款手机的意思,只是对外发布了该款产品的概念机,而小米也传言称要在今年发布折叠屏手机。
就目前而言,各大手机厂商的屏幕供给基本都处于合作研发的过程,比如华为则是借助京东方,而中兴、小米则是借助维信诺。
京东方PK维信诺,谁更强?
据市场机构预测,OLED柔性屏市场规模在2021年将达到76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32%,其中柔性OLED市场规模为566亿美元,市场占有率将达到73%。
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兼终端事业部CEO徐峰认为,柔性折叠屏手机目前商用还不是太成熟,这是个值得关注的方向,还需要看市场客户的进一步反应。
可以预见的是,OLED柔性屏应用趋势在进一步增加,而发布或量产可折叠屏手机被认为是手机厂商创新力与技术实力的双重体现。因此,我们预测今年小米和vivo或也将发布柔性屏产品。
「Wise财经」分别分析了京东方与维信诺的财报,从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京东方的柔性屏价格较为昂贵,主要供货于高端手机机型;维信诺的柔性屏价格较平民化,主要供货于主打性价比的手机机型。
据京东方2020年中财报显示,其营业总收入为1016.88亿元。其中,净利润为24.76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加6.24亿元。
在研发费用方面,截至去年中为52.5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19亿元。由此可见,京东方在利润总营收上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但研发费用方面却有所上升。
在现金流量方面,销售商品与提供劳务方面的收入为1068.0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6.1亿元。
而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方面则达到314.46亿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应为厂房建成并投产所致。
据维信诺2020年中财报显示,其营业收入为20.1亿元,净利润为-2676万元,较2019年同期营收有所上升,净利润亏损有所收窄。
在研发费用方面,截止2020年中为2.99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00万元。由此可见,维信诺在研发费用方面有所放缓,提升很小。
在现金流量方面,销售商品与提供劳务方面的收入为16.7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89亿元。而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方面则达到20.21亿元,减少了6.3亿元,可见维信诺在厂房建设方面也有着明显萎缩,或与厂房建成投产有一定关系。
但从京东方和维信诺在总营收和研发费用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维信诺总体趋势仍不及京东方,并且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在净利润方面仍然为负。
目前,在国产柔性OLED产能方面主要集中于京东方手中,其技术几乎复制了三星的量产模式,而京东方的柔性屏也基本达到了三星量产产品的工艺需求,同时,京东方也在去年底成为了iPhone 12系列的屏幕供应商,并在今年争取iPhone 13系列的OLED屏幕订单。
要掌握话语权
除此之外,京东方在毛利方面也需要提高。过去一段时间,京东方拿出的财务数据均不太亮眼,其中政府补贴就占到了六成之多。这导致其产品的毛利过低,议价权不高,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影响。
因此,这也是京东方想要打入苹果高端产业链的目的之一,希望与苹果的合作加大柔性屏的毛利率和议价权。众所周知,目前三星对于OLED柔性屏拥有足够的议价权,可以摆脱周期性影响。
“现在京东方的份额和产能都比其它国产厂商较为稳固,但自主研发的实力还是相对薄弱,京东方未来主要的目标应当是超越日韩厂商,把握国际范围内的议价权。”吴志国说道。
1月29日,京东方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8亿元~51亿元,同比增长150%~166%。
其中,在柔性屏方面,京东方创新推出360°内外双向弯折的柔性屏、弯折半径达到全球领先的1.0mm的折叠柔性屏、12.3英寸“滑动卷轴”形态的柔性显示产品、首款6.2英寸柔性腕带手机等创新技术和产品。
姜磊告诉我们,“OPPO卷轴屏使用的正是京东方提供的柔性屏,这也是除了折叠形式之外的一次尝试,但在屏幕工艺方面还需要加大研究力量。”
从折叠屏手机发布之日起,折叠屏便得到了上游供应链端的足够重视。
三年前,京东方在成都启动了首条6G柔性OLED生产线;在绵阳建设的第二条6G OLED生产线也于2019年开始量产;在重庆建设的第三条6G柔性OLED面板生产线月产能为4.8万片。
2020年中,维信诺在广州的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也正式建成,该产线该产线产品定位6~18英寸柔性AMOLED模组,产品涵盖曲面、折叠、穿戴和车载等应用领域。
除此之外,柔宇也在柔性屏方面大做文章。2020年最后一天,上交所披露公告显示,已受理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拟上市申请。在柔宇招股书中,此次IPO拟募资144.34亿元人民币。
根据其招股书显示,柔宇公司2019年全年总收入仅为2.27亿元。2017年-2019年,其研发费用分别为1.60亿元、4.88亿元和5.86亿元。高估值、低收入、高亏损也成为柔宇上市前媒体质问最多的话题。
2014年,柔宇发布了厚度仅有0.01毫米的全柔性显示屏,引领了柔性显示和柔性电子产业的新潮流;2018年,柔宇推出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FlexPai,并且投产全球首条全柔性屏生产线。
但时至今日,柔宇手机在市场中的反响一般,其销量不及华为Mate X系列折叠屏的三分之一,并有消息称,柔宇第一代柔派手机被多位手机经销商回收。另外,我们迄今为止也未看到其它手机厂商使用柔宇的柔性屏。
总结
折叠屏的故事仍在继续,在这背后不仅有手机企业的研发努力,更有包括柔性屏、转轴铰链厂商在内的各个零部件厂商的努力。
当前,折叠形式仍在探索,每家手机厂商都在研发不同形态的折叠手机,但无论怎样都是未来手机创新的一种模式。
未来,除了折叠形态、卷轴形态,我们或许还能够看见更多形态的折叠手机问世,而柔性屏技术的终极形式将是服务于整个智能硬件终端,包括可穿戴产品。
而我们也相信,它终将成为一款普罗大众能够接受的产品,一切只是时间问题。
声明: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搜索关注言商社,并在对话框回复哈佛还可免费获得哈佛商学院强烈推荐的“经典商业财经著作100本”+“微粒体商务PPT100份”助你在危机时刻修炼内功,实现逆袭。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