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喜提3500点,还适合加仓吗?年初投基需要注意这几点!

2021-01-06

来源丨好买商学院(微信号:howbuyIE

作者丨法兰桥见闻

点击阅读原文

 

A股最近发起了红包雨,上证指数今天喜提3500,创业板更是自2015年7月后首次重返3000点,很多小伙伴吐槽,说好的“降低预期收益”,大盘就怎么突然抢跑了?现在还能不能加仓?

 

股神巴菲特在老师的《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留下了这样一段序言:“要想在一生中获得投资成功,并不需要顶级的智商、超凡的商业头脑或内幕消息,而是需要一个稳妥的知识体系作为决策基础,并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其不会对这种体系造成侵蚀。”

 

好买哥认为,就像巴菲特所说,是否加仓不是由外部行情、情绪所决定,而是取决于我们提前设定好的投资目标,2021年的第一个交易日,我们就来聊聊如何根据设定的投资目标来构建2021年的投资组合。

 

设定2021年的投资目标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投资目标以及可承受的风险。

 

简单说,就是我们追求的长期年化收益率是多少,同时中间能够忍受的最大亏损(最大回撤)是多少,这一步将直接决定接下来的资产配置结果。

 

我们先来看各大类资产在过去20年的表现,对于长期收益率有一个心理预期。按照平均年化收益率从低到高排序,分别为一年期存款、中证综合债、黄金、wind全A指数,各类基金的长期表现基本与底层资产收益率一致,机构投资者也展示出了自己的专业投资能力,大幅跑赢了底层资产的平均表现。

 

数据来源:wind,数据区间2000.1.1至2020.12.18

 

中证混合基金指数近20年的年化收益最高,为17.34%,其中表现更好的代表产品,比如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近15年的年化收益在20%左右,远低于近2年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超35%的表现,所以大家不要将近两年的收益线性外推,需要适当降低预期收益率。

 

根据投资目标,做资产配置

 

接下来,我们要根据投资目标来做资产配置。

 

如果我们的投资目标是追求10%以上的长期收益率,那么股票与投资股票的权益类基金将会是组合中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其他大类资产近20年的年化收益均低于10%。

 

一些小伙伴可能会问,既然股票和权益类基金的长期收益最高,那么组合直接全部投资股票或权益类基金,可行吗?

 

显然不行,虽然股票的长期回报较高,但在历史上的波动和最大回撤也比较大,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们需要把最大回撤控制在自己可承受范围的前提下,再考虑提高基金组合的预期收益率。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0.1.3

 

关于最大回撤,我们除了计算所持有基金的各自最大回撤之外,也可以根据目前指数的估值和近5年估值的低点,来大致估算组合未来的最大回撤。

 

举个例子,截至1月3日,目前国内主流的宽基指数均处于历史的高位,我们以市净率作为观察指标,目前上证50的市净率为1.53、沪深300的市净率为1.75,相对于近5年的低点,分别有32%、28%的最大下跌空间。

 

如果你设定的最大回撤是24%,目前指数相对近5年低点有30%的下跌空间,那么可以选择把权益类基金的仓位控制在8成以内。

 

筛选与优化自己的基金池

 

第三步,在确定组合中的权益类基金、债券基金等资产的比例以后,我们就要开始选择具体的基金了。

 

这需要投资者必须要建立起自己的基金池,把长期业绩优秀的基金按照行业或投资风格进行分类,数量不必过多,同一类型的基金能有三四只就足够了,再从中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基金进行组合,自己持有的时候才会多一份安心。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一是基金的定位更加清晰。比如在单一行业出现投资机会时或者遇到风格转换,可以快速找到与目前市场风格相匹配的基金,这样就不会错过投资机会。

 

二是更加容易估算目前基金的估值水平。比如行业主题的基金,可以和跟踪的行业指数的估值比较,价值蓝筹、均衡配置类基金的估值,可以与大盘蓝筹风格的沪深300相对比,科技成长类的基金则可能会配置更多创业板中的成长股,可以与创业板的估值相比较。

 

当然,我们还要持续完善自己的基金池,给投资组合中的基金找一些候补基金,以免相应的基金更换基金经理,导致投资风格出现重大转变,如果是投资指数基金,则后续可以关注是否有同类低费率基金或者表现稳定的指数增强基金。

 

总结一下,新年的第一个交易日,我们可以根据新一年的投资目标,重新规划基金组合,确定资产配置并对基金池进行适当的筛选和优化,这些准备能让我们在新一年投资基金的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

 

声明: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搜索关注言商社,并在对话框回复哈佛还可免费获得哈佛商学院强烈推荐的“经典商业财经著作100本”+“微粒体商务PPT100份”助你在危机时刻修炼内功,实现逆袭。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