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濒临破产到营收增长超10倍、市值接近500亿,这家公司做了什么

2020-11-07

 

来源丨中国企业家杂志

作者丨李秀芝

编辑|米娜

图片来源|被访者

 

圣湘生物一度处于银行账户被查封、诉讼缠身的境地,新冠疫情暴发后,圣湘生物占了今年上半年国内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公司的营收也翻了超十倍。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下一步它的业绩增长点在哪?

 

戴立忠终于给自己放了个长假。
 

从2020年元旦开始,他就没怎么好好休息,一直处于高强度工作的状态。几个星期前,因为头晕得厉害,他还接受了近10次针灸治疗。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所有人的生活几乎都被打乱了。作为体外诊断公司圣湘生物的董事长,戴立忠一直奔走在抗疫前线。
 

1月28日,圣湘生物研发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通过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成为中国新冠病毒检测产品最早获批上市的前6家企业之一。3月4日,圣湘生物向上海证券交易所递交招股书申请科创板上市。此后,戴立忠一边带领团队抗疫,一边着手公司上市事宜。
 

累,对于戴立忠来说早已是常态。2013年~2016年,因受原股东李迟康非法吸存案牵连,圣湘生物一度处于银行账户被查封、股权遭冻结、诉讼缠身、经营困难的境地。

 

“所有困难都是暂时的。公司发展快了,肯定会有问题出来,特别是当公司进入新领域时。很多问题也是在发展中解决的。如果你自身足够强,困难就是一个小泥坑,你一步就踏过去了。”戴立忠在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时感慨道。

 

如今,圣湘生物已走出当年的泥坑。8月28日,圣湘生物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从提交上市材料,到正式登陆A股,用时不到半年。截至10月21日收盘,圣湘生物股价为120.40元,市值481.6亿元。

 

财报显示,圣湘生物2019年全年营收约3.6亿元,而2020年1~9月的营收预计达到36亿元。2020年1~9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为圣湘生物带来了17.3亿元的净利润。

 

但也有人担心,随着疫情在全球得到有效控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相关产品的销量亦会随之下降,圣湘生物下一步的业绩增长点在哪里?

 

回国创业

 

回顾过去数十年的求学和创业生涯,戴立忠认为,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是母亲。

 

戴立忠的母亲是乡镇医院的药剂师,从医近40年。在戴立忠年少时期,基层医疗资源极端匮乏,他所在的乡镇又地处山区,乡民出来一趟不易。他印象深刻的是,母亲常常半夜三更起床为乡民抓药,还给一些看不起病的人免费送药。母亲常对戴立忠说:“不为自己的国家做点贡献,你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从小耳濡目染,戴立忠一直希望学习医疗相关专业,并一路攻读了北京大学的生物化学专业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分子生物学专业。在他看来,分子生物学是研究基因的核心学科,而基因技术的突破是未来精准医学发展的关键。
 

当戴立忠学有所成,并成为美国分子诊断领域最大的企业之一Gen-Probe的资深科学家,财务也相对自由后,母亲对他“回国做贡献”的期盼更多了一些。
 

另一个促使戴立忠回国创业的契机是,2006年前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接到了一个涉及分子诊断技术平台的国家重大课题,他们的研究人员曾向戴立忠请教遇到的难题。
 

期间,戴立忠得知,虽然分子诊断在疾病防控全流程有着重大价值,但中国分子诊断的临床应用不多,国内缺乏用得起、用得好的产品,很多用户需求没有被满足,这一情况在他专门回国调研后得到了验证。

 

戴立忠博士指导研发人员进行产品实验开发。

 

圣湘生物招股书披露,2006年时,中国有超1亿人感染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到2016年,中国乙肝感染者和丙肝感染者的诊断率还均不到20%。乙肝感染者的治疗率仅为10.8%,丙肝感染者的治疗率则不到2%。

 

“中国的肝病携带率很高,如果诊断率不高或不准,后面的治疗就无从谈起,这将导致肝炎、肝硬化、肝癌等问题日趋严重。”戴立忠说。2008年4月,他创办圣湘生物,将肝病定为第一个技术和产品的攻关方向。

 

与很多科学家创业时有众多合伙人不同,戴立忠创立圣湘生物后的第一批核心员工,是他招聘的8位刚毕业的研究生。其中,2008年从湖南大学分析化学专业毕业的刘佳,如今已是圣湘生物生命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

 

刘佳告诉《中国企业家》,选择就业去向时,同学们普遍倾向于药明康德、睿智化学或上海仪器分析厂这种成熟大厂,工作稳定,父母放心。但他最终选择了初创公司圣湘生物。他的考量是,董事长的亲自指导和帮带能让自己有更快的成长。

 

2009年1月,刘佳正式入职圣湘生物。彼时,戴立忠主导研发的高敏乙肝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的产品临近成型。刘佳加入后,亲历了其临床实验的全过程。他还曾买了一家知名同行的同类产品做了比较,其灵敏度为500 IU/mL,而圣湘生物的高敏乙肝核酸定量检测试剂把灵敏度做到了10 IU/mL。
 

这让刘佳兴奋不已:“董事长做行业趋势、公司前景等方面的描述,更偏‘理论’。当我们自己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些‘理论’时,对未来也更加有信心了。”

 

2009年10月,圣湘生物的高敏乙肝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获批上市。经过数次技术迭代后,其灵敏度已能达到5 IU/mL。按戴立忠的说法,圣湘生产的乙肝病毒检测产品,灵敏度比此前国内同类产品的平均灵敏度高了近百倍,价格仅为同类进口产品的六分之一左右,很快就打开了市场。

 

随后,戴立忠带领团队将圣湘生物的产品线向其他领域拓展,如生殖感染与遗传、儿科感染、呼吸道感染、核酸血液筛查等。除了试剂,圣湘生物也开始布局仪器和检测服务。

 

圣湘生物招股书显示,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临检中心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参评单位中圣湘生物乙肝、丙肝核酸检测产品使用客户数,排名行业第一;圣湘生物结核杆菌、HPV16/18、EB、人巨细胞、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6个核酸检测产品使用客户数,均排名行业第二。

 

债务危机

 

正当圣湘生物渐入佳境之时,一场危机却悄然来临。

 

2011年至2012年间,圣湘生物原股东李迟康以其关联公司博雅眼科医院、翔宇食品等公司的名义,向长安信托、交通银行湖南省分行(以下简称“交行”)和农业银行长沙雨花区支行(以下简称“农行”)借款数亿元。

 

其中,因李迟康私刻公司印章、伪造法定代表人戴立忠的签名,以圣湘有限(圣湘生物前身)名义与长安信托签订了博雅眼科医院信托贷款的《保证合同》,圣湘有限是多个抵押、担保方之一。上述李迟康向交行、农行的借款,圣湘有限亦提供了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2013年1月底,长沙市公安局雨花分局依法对李迟康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立案侦查,其关联方所欠债务均无力偿还,债权人陆续向圣湘有限追偿。

 

上述债务纠纷,使得圣湘生物的土地、房产、存款等多项资产被扣押、查封或冻结,公司股权、银行账户被冻结。戴立忠透露,当时自己名下的大部分资产,甚至包括他为母亲买的房子也被冻结了。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建议圣湘生物申请破产。

 

戴立忠陷入了从未有过的焦虑。那段时间,他总是整晚整晚睡不着觉,并浑身冒汗。

 

“为什么一个身家数十亿的人,能做出私刻公章、伪造签名的行为?这种私刻公章、伪造签名的行为,为何又能被几大公司轻信?”每每回想此事,戴立忠都难以理解。

 

创立圣湘生物之初,戴立忠曾经在国内寻求投资。恰巧李迟康和他有一个共同的朋友,得知此事后,想成为圣湘生物的投资人。

 

李迟康在长沙拥有医院、药材种植、地产、服装、投资等多个产业,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加上李迟康还特意远赴美国登门拜访,最终促使戴接受了他的投资。

 

为何会被李迟康带入泥沼之境?戴立忠反思,李迟康的“商业版图”过于分散,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他在接受其投资前没有重视。

 

事发突然,如何处理危机成为戴立忠最紧迫的事。

 

最后,经过3年时间,多次应诉与调解后,圣湘生物承担连带债务近3亿元。

 

“企业就像你的小孩一样。你让他背着这么大一个包袱,他还怎么往前走?”为了不让公司的运营受影响,戴立忠把公司的大部分债务摊到自己身上。截至圣湘生物招股书出具日,戴立忠个人负债共计1.76亿元。
 

关键时刻,戴立忠遇到了一些“白衣骑士”。

 

戴立忠告诉记者,一位高中同学得知自己的遭遇后,主动找到他,并给他投资了2000多万元。当地各级政府对此也高度重视,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了圣湘生物不少支持。
 

2015年8月,正奇金融董事长俞能宏到圣湘生物尽调后,答应借款给圣湘生物,同时为其化解债务。同年年底,正奇金融以整体方案战略投资圣湘生物,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并给予其不超过5亿元额度的债权方案。
 

正奇金融是联想控股成员企业,以投贷联动为特色,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最基本的办法是先给流动资金,让圣湘有资本继续做研发、购设备、铺市场,对诉讼、担保缠身,我们和战略伙伴一起,跟商业银行一家一家去谈,也跟资产管理公司联合打折收购不良贷款债权。”正奇金融总裁李德和曾对媒体表示。

 

到2018年,圣湘生物所涉长安信托、交行/农行案件债权的债务重组全部解决,债务风险消除。一场危机终于过去。

 

爆发性增长

 

“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事,这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创业者在遇到这些事后是怎么处理的。”弘晖资本创始人王晖在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时说。

 

2016年前后,弘晖资本的团队发现,圣湘生物的产品和研发能力很强。那一年下半年,王晖和同事第一次去长沙拜访戴立忠,对方给他留下的最大印象是“厚重”:“厚,是指他的知识结构和对产品技术的理解深厚。重,是指他心态稳定,还有远大的目标和梦想,不飘。”
 

2017年底,弘晖资本和礼来亚洲基金领投了圣湘生物5亿元战略融资。在此轮融资中,君和资本、爱尔眼科创始人陈邦、高特佳投资也有参与。

 

王晖坦陈,当时他对圣湘生物也有一些担忧。比如,刚刚经历过重大债务危机,圣湘生物的收入和利润增长能否达到投资人的预期?

 

不过,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圣湘生物迅速在危机中抓住了机遇。

 

疫情发生后,戴立忠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防控应急技术攻关小组,进行分析和产品设计开发。1月14日,圣湘成功研发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

 

“不像新公司要去摸索可能影响检测准确性的各个细节,我们开发高质量新冠试剂盒的时间很短。因为有十多年的技术沉淀和产品开发经验,遇到问题,知道用什么思路和方案去解决。”刘佳说。

 

新冠试剂盒不是圣湘生物第一次开发应急检测产品。此前,中东呼吸综合症、埃博拉、寨卡、登革热、禽流感等急性传染病突发后,圣湘也曾快速响应。

 

在此次新冠疫情中,圣湘生物的业绩迎来了爆发性增长。圣湘生物发布的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2020年1~9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20亿~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5~110倍。

 

2020年上半年,圣湘生物向国内市场提供了超2500万人份新冠核酸检测试剂。金域医学半年报则显示,同期该公司累计完成新冠核酸检测量超过了1000万例,约占同期中国总体核酸检测量十分之一。以此推算,仅2020年上半年,中国新冠核酸检测量级在1亿例左右,圣湘生物占了国内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在国外,据戴立忠透露,目前圣湘生物的新冠核酸检测产品已服务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助力数千家实验室的核酸检测能力从无到有或数倍到数十倍增长。

 

7月30日,圣湘生物还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iPonatic快速核酸检测系统。据称,该产品打破了核酸检测需要专业实验室等应用场景限制瓶颈,并推动核酸检测由以往的“小时级”提升到“分钟级”,如新冠核酸检测15~45分钟出结果,也可延展应用到其他疾病的核酸检测。

 

不可忽视的是,目前中国注册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已达约40个(其中核酸检测试剂约20个),罗氏、雅培等跨国企业也在扩大新冠病毒检测产品的产量。市场供给的增加,将导致新冠病毒检测产品的利润空间下降。

 

戴立忠认为,即便没有疫情,国际化依然是圣湘生存的必要条件。“相比国内,国际是一个更大的市场。而且,国产和进口产品同质不同价,国产品牌中标难现象仍有发生。如果你在国际市场取得成功,就能减少甚至消除这种对国产品牌潜意识里的歧视。”

 

声明: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