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抨击银行“当铺思维”:需要钱的借不到,拼命把钱借给不需要钱的企业

2020-10-27

来源丨上海科创板报道

 

马云又出“狂言”。

 

上周末,在大佬云集的外滩金融峰会上,马云给论坛“扔来一颗炸弹”。

 

“现在中国的银行还是当铺思想,害了很多企业家。”

 

“做没有风险的创新,就是扼杀创新,这世界上没有没风险的创新。很多时候,把风险控制为零才是最大的风险”。

……

马云一句句“金句”快速“出圈”,立即搅动了资本市场的关注。

 

众多评论袭来“马云是故意为蚂蚁上市造势”、“外行”、“蚂蝗帝国“、”狂妄“……

 

也就在今日,蚂蚁集团上市初步询价完成,最终A股发行价确定为68.8元/股,总市值2.1万亿。上市后的蚂蚁集团将力压工农中建、人寿平安、京东美团,估值接近于茅台,有可能荣登市值第一的宝座。

 

然而上海科创板注意到,蚂蚁的主要营收增长依然来自于放贷业务“微贷”,且年利率高达18%。

 

如果说传统银行是典当铺,那蚂蚁集团是什么?

 

微贷科技平台成蚂蚁营收增长主要驱动力

 

马云认为,P2P风暴之后,全社会对互联网金融谈之色变,但蚂蚁集团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能力引导互联网金融创新。他批判了目前银行都是当铺思维,需要钱的借不到,然后银行拼命把钱借给不需要钱的企业,形成资源错配。

 

如今,蚂蚁集团已走到上市前夜。此时马云的演讲似乎有明显的意图,即为蚂蚁集团造势。

 

蚂蚁集团是家什么样的公司?是什么支撑起了蚂蚁集团的高速增长?

 

上海科创板发现,蚂蚁目前主要的营收增长点还是来自微贷业务。而微贷业务本质上依然是放贷业务,赚取的主要是利息收入。

 

招股书显示,2020年1-9月,蚂蚁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181.91亿元,较2019年同期的829.09亿元同比增长42.56%,主要来自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收入的增长,其次为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收入的增长。

 

公司收入来自三个板块: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包括微贷科技平台、理财科技平台、保险科技平台),以及创新业务及其他。

 

尽管蚂蚁集团最初名为“支付宝”,并以数字支付业务起家,但发展至今,撑起营收大半边天的业务是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数据显示,该业务的营收规模在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1-6月分别为289.93亿元、406.16亿元、677.84亿元、459.72亿元,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44.33%、47.38%、56.20%、63.39%。

 

来自蚂蚁集团招股意向书

 

在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收入中,微贷科技平台的营收又是其中增长最快的板块。

 

其在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1-6月分别为161.87亿元、224.21亿元、418.85亿元、285.86亿元,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24.75%、26.16%、34.73%、39.41%。其在2018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的增速分别为39%、87%、59%,也是官方认证的“公司整体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来自蚂蚁集团招股意向书

 

这意味着,截至2020年上半年,微贷科技平台在营收中的占比已经超过了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业务。这也是蚂蚁集团主营各业务中最为明显的“一降一升”。

 

蚂蚁集团表示,公司通过微贷科技平台获取收入的方式是,按照金融机构等合作伙伴相应获得利息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收取技术服务费。

 

这一模式听上去似乎并不新奇。然而,蚂蚁集团面向的客户群体与传统金融拉开了差距。

 

招股书显示,“公司的微贷科技平台主要面向未被服务或未被充分服务的消费者及小微经营者群体,服务其尚未得到满足的信贷需求。”

 

而蚂蚁集团之所以敢于向消费者和小微经营者提供无担保信贷产品,是由于蚂蚁集团的数据优势。面向消费者,蚂蚁基于客户洞察和信用评估模型进行信用额度的评估。

 

面向小微经营者,蚂蚁手握支付交易、商家经营流水等资讯,积累了深入的小微经营者洞察。

 

截至2020年6月30日,约5亿消费者、超过2000万小微经营者在蚂蚁平台上获得了信贷。在消费信贷和小微经营者信贷两项业务上,蚂蚁集团的规模均为国内市场排名第一。

 

这也就是马云所说的,“抵押的当铺思想,是不可能支持未来30年世界发展对金融的需求的。必须用借助今天的技术能力,用大数据为基础的信用体系来取代当铺思想,这个信用体系不是建立在IT基础上,不是建立在熟人社会的基础上,必须是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让信用等于财富。”

 

微贷带来的问题

 

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蚂蚁的微贷业务也带来了一系列消费伦理上的问题。

 

在蚂蚁的网上银行贷款流程中,只需要花3分钟填写申报材料,1秒钟实现贷款到账,整个过程中零人工干预。这被马云称为“310模式”。然而,过于便捷的贷款环节和花呗、借呗宣传的消费主义,也导致了过度消费。

 

不久前,蚂蚁花呗因争议广告被骂上热搜。花呗在广告中鼓励拮据的父亲通过借贷给女儿过生日,但并不在广告中告知消费者,借贷需偿还利息,甚至暗示了“只有消费了华丽的大蛋糕,女儿的生日才算像模像样”。

 

网友对此犀利吐槽:“中国上一个反映父亲借钱给女儿过节的艺术作品还是《白毛女》。”

 

在同一场论坛上,原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表达了担忧,他认为,一些年轻人靠借债过度消费、奢侈消费,将来是不是好事也不完全知道。

与此同时,蚂蚁借呗居高不下的利率也有在年轻人身上赚取暴利之嫌。

 

借呗的利率千人千面,根据不同的信用分,用户的日利率从0.015%到0.05%不等。然而,只有少数人能按照0.015%的利息还贷,通常是名下有车有房的用户才能有此待遇。大多数消费者的利息在0.045%-0.05%之间,换算成年利率是18%左右,明显高于银行利率。

 

有句话说得好,资本都是嗜血的。

 

声明:本文源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