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崛起的奠基者,带领三星由本地企业转变为世界强企!
来源丨北京商报
记者丨陶凤 刘迪雅
编辑丨胡可
当地时间10月25日,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在韩三星医院去世,终年78岁。作为三星集团的二代掌门,李健熙见证了三星从默默无闻到异军突起的高光之路,也旁观了三星在全球新局势下的步履维艰和小心试探。尽管缠绵病榻已久,李健熙仍以173亿美元的身价坐拥韩国首富,但其中掺杂的苦与辣,或许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舵手已逝
在缠绵病榻六年以后,李健熙离开了这艘他掌控了近三十年的巨轮。而李健熙的与世长辞仿佛一个隐喻,一个属于三星集团的辉煌时代也在逐渐拉上大幕。
无论是手机市场,还是存储芯片行业,三星已经危机四伏。在李健熙逝世五天前,三星在存储芯片市场的业务遭遇了SK海力士的伏击,后者拿下了英特尔NAND业务,在这一市场的份额直逼三星。而这,正是三星的重要利润来源。
危机从李健熙的“淡出”就已经开始。2014年,李健熙心脏病发作,再也没能参与到公司的实际运作中。直到去世前,他都一直在医院接受治疗,其独子李在镕成为三星集团的实际控制人。也正是从那一年起,三星在全球手机市场的份额不断下滑,从30%走低至目前的20%。
在中国市场,三星手机早已从曾经的榜首跌落,如今市场份额仅在1%左右徘徊。回望那个在2013年以18.8%的市场占有率成功登顶中国最大手机品牌商宝座的三星,只能唏嘘,往事不要再提。
在国际市场,三星的日子,也不太好过。除了竞争对手的蚕食,面对实施出口管制的日本政府,三星也无计可施,李在镕甚至亲身前往日本寻求解决之道,然而仍然无法阻止韩国半导体产业元气大伤。毕竟,日本管制的氟聚酰亚胺、光刻胶和高纯度氟化氢是三星生产半导体的重要原料。
“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形成完整无缺的产业链,日本不供货必然对三星产生负面影响,但也有可能倒逼三星补齐自己的产业链。”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表示。
创道投资咨询合伙人步日欣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半导体和光电显示领域,韩国属于‘后起之秀’,三星电子之所以发展壮大,也是因为李健熙当年抓住了半导体和光电产业发展的机遇。但坦率来说,这几个高科技产业都是起源于美国,发展于日本,韩国相对来说技术根基和储备也面临不足。所以在与日本的科技、贸易博弈中,同样也没有太多的筹码,面临一个被动的局面。”
临危受命
“他说话轻声细语,但只要李健熙咳嗽,韩国就会感冒。”作为占韩国GDP 1/5的三星集团的掌门人,李健熙曾收获了这样的评价。
在家中位列老三的李健熙,原本并非三星第二代“掌门”的首要人选。是在政局变幻莫测、父兄反目的情况下,李健熙揽下了三星的摊子。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彼时的三星还是一家低质量大规模生产商,其父李秉喆因走私糖精原料一事遭大儿子李孟熙举报,险些锒铛入狱。二儿子李昌熙主动背锅,替父入狱,不料竟埋下了再次陷李秉喆于不义的隐患。
而在三星电子成立的那一年,出狱不久的李昌熙向时任韩国总统朴正熙举报,李秉喆私藏利润。朴正熙借此大做文章,尽管李秉喆破财消灾,但两次举报最终将三星集团送入国家手中。
1973年,李昌熙再次向朴正熙递交了父亲多项“违法”材料,此举彻底激怒李秉喆,下令流放其至美国,在劫难逃的李孟熙也经殊死搏斗,最终定居北京。
作为李秉喆最小的孩子,李健熙由此开启了“子承父业”的征程。新官上任三把火,李健熙的“火”集中烧在了半导体业务上,通过劝说父亲投资半导体业务,李健熙一手推动三星从廉价制造工厂成长为亚洲最有价值的科技公司。1983年3月15日,三星对外宣布,正式进军半导体产业。
1987年,在李秉哲去世当天,董事会成员全票通过了李健熙出任三星会长的决定,三星也由此进入李健熙时代。此后,在李健熙“成为世界级超一流企业”的战略目标之下,三星相继打败了东芝、日立等日本半导体巨头,成就了如今三星电子在内存芯片、OLED屏幕上的神话。
1992年,适逢中韩建交,李健熙一掷千金,在华成立了惠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面对爱立信、摩托罗拉、西门子等老牌手机称霸的中国市场,李健熙提出要以质量管理和力求变革为核心,鼓吹“新经营”号角,终于在2002年,成功打开中国手机市场。
三星集团在声明写道,“李董事长是一位真正的远见卓识者,他将三星从一家本地企业转变为世界领先的创新者和工业强国,他的遗产将是永恒的。”
撤华奔越?
手机市场有苹果、华为的夹击,存储行业有SK海力士的穷追不舍,再加上全球紧张的贸易局势,三星引以为傲的两大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如今,李健熙唯一的儿子李在镕正统揽三星业务。南下越南,正是李在镕亲历亲为的计划之一,也是三星面向未来的战略。
据统计,自2008年三星以6.7亿美元在越南建立了第一个生产基地以来,2008-2018年十年间,三星共耗资173亿美元,在越南建成了8家工厂和1各研发中心。2019年,李在镕还会谈了越南总理阮春福,规划三星未来的投资计划。今年3月,三星宣布,预期在2022年,在越南建成三星在东南亚最大的研发中心。
北京商报记者向三星集团咨询了越南在三星布局中的战略地位,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步日道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三星投资越南建厂,沿袭的是当年投资中国的策略,即寻找劳动力成本低的区域来实现产业链补足。
毕竟,成本曾是三星退出液晶面板市场的主因。2009年以来,随着中国京东方和华星光电两家液晶面板企业的崛起,三星被迫退出,如今,京东方和华星光电已居于全球前两名。
相较于中国市场的日渐上涨,越南低廉的劳动力、土地成本更有利可图。此外,越南政府还提供了优厚的外资待遇,如长期无偿向外企提供生产场地,免除经营初期4年的法人税。
而在奔向越南的同时,三星在华的布局也处于持续调整中。继2019年关停在华最后一家手机工厂,今年8月,三星又宣布关闭其在中国的最后一家电脑工厂。近日,三星还决定在11月关闭在华唯一一家电视机工厂。坊间纷纷传言,三星疑似全面退出中国市场。
不过,之于三星,中国市场仍然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据统计,三星在华高尖端产业投资比重从2012年13%上升到了2019年的72%。对此,项立刚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半导体产品市场,对各种各样的芯片的需求都非常大,三星和中国地方政府合作,建立更多的生产基地,将有效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对三星的发展具有正面意义。
步日道向北京商报记者解读称,“随着中国产业升级,同大多数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布局一样,三星在中国的投资同样也在进行战略调整。战略调整并不代表退出中国,三星在国内的投资‘有进有退’,中低端的加工制造组装业务,正在逐步收缩,如部分电子组装产线、LCD面板线等,都已经逐步关闭或者规划关闭。而一些高精尖的电子产业,比如三星的核心存储芯片业务,还在加大力度积极布局。三星的这种投资策略的调整,也是顺应国内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趋势,由中低端的制造业向高端产业转型的趋势。”
声明:本文源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