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改革正悄然落地
来源|侠客岛(微信公众号ID:xiake_island)
作者|云中歌
【岛妹说】在深圳,一项改革正悄然落地。这两天,深圳发数字人民币的消息刷了屏。
5万份红包,每份金额200元,抽中者可在3389家商户无门槛消费,不需要新开银行账户,使用方式与微信扫码类似。
传说中的央行数字货币,终于要揭开面纱了?
一
谈起数字人民币,不少人会有模棱两可的理解:
“跟比特币差不多吧,只不过有央行背书”;“有了它,就不需要在银行办理存取款业务了”;“跟微信支付、支付宝类似,或许更安全?”
其实,数字人民币就是数字版的人民币,它与人民币现金(流通中的纸币、硬币)1:1兑换,但是不能跟银行存款进行兑换。
数字人民币会有利息吗?很遗憾,没有。从性质上说,它就是“现金”,现金怎么会有利息呢?
如果数字人民币是“现金”,能用于支付,那它跟支付宝、微信支付有什么区别呢?
这要从两个维度来看。其一,数字人民币是货币,支付宝、微信支付是支付渠道。其二,微信、支付宝需要移动网络支持,但数字人民币可支持支付、收取“双离线”,只要手机有电,没网也能支付。
数字人民币的运行原理是什么?搭载什么底层技术呢?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央行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曾在2019年给出详细解释,概括起来是这样的:
数字人民币将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央行先把数字人民币兑换给工农中建等银行或者微信、支付宝等机构,再由其兑换给公众。
央行不预设技术路线,无论是区块链还是集中账户体系,是电子支付还是所谓的移动货币,采取任何一种技术路线,央行都可以适应。
为什么央行不直接兑换给公众,而要引入其他机构呢?据穆长春介绍,主要考虑有三:
第一,如果采用单层运营架构,技术路线、操作及商业风险会过度集中到央行。
第二,在商业银行现有的基础设施之外另起炉灶,其实是巨大的资源浪费。
第三,央行数字货币有央行信用背书,竞争力比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更强,势必对商业银行存款有挤出效应,影响商业银行贷款投放能力,使商业银行对同业市场的依赖性更强。
这会导致资金价格抬高,社会融资成本增加,损害实体经济。到时央行将不得不补贴商业银行,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颠覆现有金融体系,回到1984年之前央行“大一统”的格局。
二
概念厘清了,岛友们可能仍有疑问。为啥要把货币数字化?纸币不好吗?
一方面,数字人民币在携带、制造、流通、回笼、销毁等方面的成本远低于纸币。
另一方面,数字人民币可控匿名,在保障交易双方隐私前提下,监管机构可以对数字人民币创造、记账、流动全生命周期进行追踪,有利于增强货币运行监控能力,提高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水平。
电子支付是方便,这点毋庸置疑。有数据显示,中国移动支付普及率达86%,稳居世界第一;全国人均拥有银行账户数达8.42户,加之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渠道深入人心。在这种情况下,推行数字人民币是不是“叠床架屋”?
目前央行数字人民币的更多技术细节尚未公布。但从央行对双层体系引入银行及非银机构的做法来看,明显考虑到了资源浪费的问题。
因此接下来如何充分调动已有的市场资源,在搭建体系和做接口上安全高效,会是央行数字人民币要解决的问题。
回过头来看,中国央行的数字货币研究之路已经走了6年。研究的起点是比特币、以太币大热的2014年。
当时不少人认为,比特币可能颠覆法定货币体系,冲击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此后,多国央行表示要研发数字货币,中国央行也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团队。
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及互联网企业纷纷加入战场,着力研发以法定货币为储备支撑的“稳定币”,如摩根大通的JPMCoin,Facebook的Libra。
三
值得多说几句的正是Libra。
2019年6月18日,Facebook发布“无国界货币”Libra白皮书。
“拥有几十亿用户的全球最大社交网站运营商作为领头羊”,“27家大型电商及支付公司参与”,“旨在推出以多个主要国家法定货币为储备支撑的区块链数字货币”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若前述元素集结成功,Libra或将成为影响深远的超主权世界货币。
中国央行显然注意到了这点。2个月后,央行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一场论坛中透露:“Libra的组织架构和我们DC/EP(注:DC即数字货币,EP即电子支付)当年所采取的组织架构实际上是一样的。”
在那场论坛上穆长春说,自2018年起数字货币研究所工作人员“996”般地做相关系统开发,“央行数字货币已是呼之欲出”。
截至目前,数字人民币仍在谨慎前行。一系列封闭试点在深圳、成都、苏州、雄安新区及未来的北京冬奥会设立,支付场景主要是交通卡充值、餐饮、零售等。
不仅中国着眼于央行数字货币,2020年以来,全球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持续升温。
国际清算银行8月24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7月中旬,全球至少有36家央行发布了零售型或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工作。
10月9日,美联储、欧央行、日本银行、英格兰银行、加拿大银行、瑞士国家银行、瑞典央行与国际清算银行一道,发布了《央行数字货币:基本原则与核心特征》报告。
在报告发布的电话会上,曾任欧央行执委的国际清算银行创新部主管科尔直言: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跨境溢出效应,在全球支付中竖起不必要的壁垒,尤其这一国家是主要储备货币国时。
在美元强势地位仍存的今天,科尔的这番话很有现实意义。
不少人认为,推行数字人民币能减少金融脱钩风险下美元霸权延续到数字货币领域对中国造成的冲击。
不过,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的分析文章认为,这一考虑为时尚早。
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很大程度上不是指零售,还包括大宗商品以什么货币来计价等。
另一方面,中国不具备像Facebook这样覆盖全球几十亿人的“触角”,技术可减少人民币跨境流通的交易摩擦,但不能保证其被国际用户和商家广泛接受。
全球央行数字货币竞逐浪潮已然掀起,技术的革新、货币背后主权国家的角力都是看点。
伴随各国央行数字货币技术信息及应用场景的丰富,这场博弈将逐渐深入。
微信搜索关注言商社,并在对话框回复哈佛还可免费获得哈佛商学院强烈推荐的“经典商业财经著作100本”+“微粒体商务PPT100份”助你在危机时刻修炼内功,实现逆袭。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