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即将赴港IPO,百亿火锅巨头即将撑起起国内千亿市场!

2018-08-14

据财经消息源,海底捞将于一周后开始路演。


知情人士透露,海底捞初步定于9月10日赴港IPO。财经记者就此事向官方询问,对方不予置评。


自今年5月17日海底捞国际控股在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开始,资本界和吃货节就没有停止过骚动,这家被业界冠以“标杆”“案例”“头部”的火锅界扛把子,被市场给予了“现象级”的评价。


 传统+改变 


1994年,技校毕业张勇与朋友凑齐了8000元,在老家简阳开起了海底捞。


而24年之后的2018年,即将IPO的海底捞已经是一家实现年营收入过百亿,净利润超10亿的餐饮业巨无霸。这个底层年轻人不止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更加改变了中国火锅的行业格局。


在海底捞入场火锅行业之后,我们可以通过一张表格分析一下当前火锅行业的投资热度:


火锅是一个广谱性够大,食材加工便利,基本不需要厨师,服务业多半可以自助化的行业,而海底捞打破了传统火锅给人的刻板印象,用热情的服务、精致的摆盘加上几乎无所不能的员工改变了火锅行业的未来。除此之外,海底捞当然还有着让人流连忘返的三大理由:


海底捞火锅具备让用户上瘾属性的产品

这里的重点就在于多种类的火锅形式,以海底捞的招牌四川火锅为例,由于四川火锅重油、重麻、重辣,而辣是一种天然可以上瘾的味觉体验,相比于甜味的上瘾,海底捞川味火锅的成瘾性更强。


那些吃了一顿又吃一顿的,你可能已经不小心患上了火锅上瘾综合征,这让海底捞的用户消费频率会有所提高。


海底捞的社交属性无可匹敌


其实社交是火锅行业的一个特色,而海底捞将这个特点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双人、四人还是更多,甚至一个人独自前往也会看到对面座位让人暖心的小熊,海底捞让独自一人在享受火锅的过程中也能同时感受到社交的温暖。


海底捞拓展的版图

海底捞随着整个中国劳动力人口的迁移,已经完全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广谱性,甚至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进行得比较顺利。2015年,海底捞还只拥有112家门店;截至2017年末,门店数量达到了273家;2018年他们计划开设180家至220家新店,目前海底捞共有餐厅320家,包括位于国内和海外新加坡、韩国、日本以及美国等地的门店。


在传统火锅的优势方面,海底捞进行了补充与加强,并且开创了标杆性的服务以及多元化店面的形式,这进一步解释了,为何行业大佬会如此看重海底捞这家企业。


服务好,真的是秘诀么?


大家都觉得海底捞的成功路径就是“服务好”,但反问大家一个问题:既然你们所有人都知道服务好这件事,为什么那么多别的商家学习海底捞,还是学不会海底捞的服务呢?所以,在总结海底捞这家公司成功的时候很多人会忽略两个大的因素,那就是时间和人的重要性。


海底捞诞生的时间点非常重要,那个时间点,中国的餐饮还根本谈不上服务二字,基本都把竞争格局和着力点放在口味这件事上,而海底捞已经开始给来吃饭的顾客免费擦皮鞋,涂指甲油了。


产生这个重要关键决策的因素,是创始人的知觉意识。一般的生意人思维大概就是东西好吃,卖出去赚钱就好,但张勇的厚道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创始人的初心不是想要让吃饭的顾客满意,而是想赚钱,无论如何也不会有海底捞这套服务逻辑的。


这也就是很多老板即使学到了海底捞这点皮毛,依然成不了海底捞的原因,因为他们的初心在一开始就错了。


如果讲到初心让人觉得太玄乎,那么合理的裂变模型相信是很能让人信服的一个答案了。


对于所有开火锅店的人来说,把店开到全国连锁都是人生的终极梦想。


这时候不得不让人对张勇拍手叫好,海底捞从最朴素的中国古老智慧中找到了新的答案,那就是依靠师徒制,依靠传帮带,并且通过利益分配机制,让每个店长具有强大动力去培养跟他一样能力的店长。


这是海底捞人力资源体系成功的一个小小的缩影,这样的例子俯首皆是,也是这些帮助海底捞在高端的市场里依靠一个服务好的模型成功建立了专属品牌。


三年前悄然布局上市


其实早在2015年,海底捞就开始为上市做了不少准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