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新零售怎么做?看看知名投资大佬共同的“醉”爱!

2020-03-23

做的是看起来“古老又传统”的茶叶生意,却能让雷军的顺为资本、李开复领导的创新工厂,这样视创新如命的互联网行业大佬与顶级投资机构,不约而同地在几十分钟之内,就做出投资的决定,一掷千金。

新创茶企醉品茶集依靠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成为了逆势而上的大消费领域新零售典型代表,在创投界火了。

1

大茶国小茶商,行业如何破除尴尬

要论中国人舌尖的常客是谁?“茶”可以说是当之无愧,是中华民族举国之饮。单是历史上那些活色生香的茶文化,便可以成就一部舌尖上的中国。

大家都有“阳春三月试新茶”的认知,时下正是春暖花开时分,不少茶山的山头已经随着开采春茶火热起来。

关于茶字,明清时代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谜语,谜面说“言对青山不为青,两人土上去谈心,三人骑牛少只角,草木之中有一人”。

如若你稍动脑筋,你会发现,这个看起来大白话的谜面却有个特别文雅的谜底,那便是“请坐奉茶”。

最初,茶文化是高雅的代名词,茶饮之风主要流行于帝王将相、文人僧道之间。后来,饮茶风俗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并且在民间迅速蔓延。

我们先来看中国茶叶市场的一些基本事实。

以下是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在国内市场,中国茶叶产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进入2018年底中国茶叶产量达到了277.6万吨,占全球产量的45%,居全球第一。

这并不稀奇,据传,十几年前,北京某知名茶庄一家在单个城市的零售额已经过亿,划重点,那是十几年前的一亿,而当时北京的房价过万已经是天价了。这足以证明,在中国社会,茶叶是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

图:2013年-2018年中国茶叶产量及消费量统计情况及预测

我国是茶叶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茶叶当下的市场容量有3000亿元,并且一直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有望在2023年突破4000亿元。

图:2014-2023年我国茶叶市场销售额统计情况及预测

可以说,无论是消费趋势还是日益增长的消费群体,茶行业应该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大消费产业。

作为一个茶叶大国,我们拥有5亿的涉茶人口。然而,中国茶叶市场却存在着“有品类无品牌”的怪现象,业内更是流传着“八万家茶企不及一个立顿”的尴尬说法。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答案似乎是显而易见的,“产业链过多过长、茶叶没有标准、茶商售卖品类及销售途径单一、传统茶企不赚钱”等各种问题,制约企业的规模化扩张,而企业主普遍思维非常传统,缺乏创新,至今仍是茶城、茶博会这种传统的流通方式占据交易的主流,也是发展掣肘的一大主因。

而小而散的中国茶产业,的确需要一场深度变革,努力让中国茶产业做强,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叶翱带着醉品茶集出现了。

2

消费升级,催化“全品类”大整合

叶翱,醉品茶集的创始人,醉品茶集是他的第一次创业。

出生在名茶大红袍发源地——武夷山的叶翱,对茶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在2010年就有了做茶的想法,他认为茶是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接触的产品,在饮用上不分年龄,更让其具有广泛的用户基础,相对较高的客单价格,又让它具备足够的利润空间。

叶翱有野心,最初却奈何找不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商业切入点。确定做茶后,叶翱展开了长期而深入思考——如何才能找到传统茶产业落后经营模式的痛点,并据此革新?如何用互联网的思维与技术,才能真正有效赋能、提升这个传统产业?叶翱坚定地认为,只有找到行业痛点,利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思维与技术的力量,才能真正激活这个行业。

于是,叶翱远离城市,进入大山与茶区,拜访各路专家与茶文化的非物质遗产传承人,他希望通过深入源头的调研,寻找如下问题的答案:为什么中国的茶市场这么乱?传统茶商为什么做不了大规模?

总结下来,他发现种植、加工、流通、销售整个产业链条上的每一环节都极度分散,而且各个环节的进入门槛过低。

种植上:茶属于大范围种植作物,种植门槛很低,种植面积又很大,这使得加工茶的原材料极易获取;

加工上:新鲜原叶采购商极少,采摘后需要尽快加工,为了保证品质茶农多采用传统工艺自行加工后储藏,且制茶设备采购起来成本不高,小作坊加工点很普遍;

流通上:中间商和销售商皆可在产茶期去相应原产地采购,茶叶供给能力的极度分散,中间商、销售商采购的分散,导致中间渠道环节可长可短,流通渠道很难控制;

销售上:至今仍是茶城、茶博会这种传统的流通方式占据交易的主流,普遍存在着人力租金成本高、销售品类少、渠道单一等问题。

在叶翱看来,眼下中国茶产业需要的,是一场从种植到生产、渠道,再到到零售消费的产业链专业化分工与升级,提升产业的经营效率,从品类到品质,从传统到创新,从商业模式到文化内核的转型升级。

做出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中国品牌,回到传统中发掘更多宝藏,并让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传统茶文化。而茶文化的传播,可以在创新发展和现代高效中,让传统中那些缓慢而带有温度的东西更加触动人。

“传统塑造了茶行业,我们应该拥抱它而不是摒弃它。不是传统没价值了,而是缺少创新的认知,缺少先进的经营模式,以及没有学会更好地站在用户体验的角度去表达和传递。”

叶翱觉得,每种茶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光绿茶就有好多种,西湖龙井、洞庭碧螺、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等等,爱喝什么的用户都有而且都不少,特性不应该被共性所掩盖,这恰恰是他眼里茶叶最美的地方。

消费升级大潮之下,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无论是在品类方面,还是在品饮体验上,抑或是购买方式,都有着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因此,一个茶叶品牌,如果要做单品类,不仅会有很大的人群局限性,而且全渠道地去流通一个茶叶品类,对渠道效能的利用和潜力的挖掘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单个品类的茶生意不是醉品茶集所要的,醉品茶集要用产业互联网思维做成集成化发展模式。

在货源上,醉品茶集建立了强大的茶业供应链,与全国18大茶叶原产区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包括:安溪、武夷山、福鼎、云南、杭州、安吉、黄山、祁门、新会、凤凰、横县、安化、峨眉山等,涵盖6大茶品类,覆盖名优品种90%,可以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其次,醉品茶集已经集结了上百家茶叶名企,联合中茶、大益茶、正山堂等各大茶类一线品牌,打造品牌联盟,丰富门店产品多元化选择。

同时,醉品茶集汇集百余位非遗大师名匠与制茶高手,用心研制,匠心铸造匠品,致力于精炼一杯上品好茶。

“这些仅仅只是开始,醉品茶集要用科技驱动开创茶产业的全产业链专业化分工,专业人干专业事,提升茶产业整体效率。”

叶翱认为,专业化分工将是茶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茶产业将在品质、服务、流程、规格、包装和仓储物流等建立完善的溯源体系,实现茶产业规范化、标准化、透明化,驱动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醉品团队开始专注于如何利用品质驱动、技术驱动提升零售效率与用户体验,他们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茶产业的全产业链生态运营服务平台,实现溯源、建立原产仓、自有平台检测机制及供应链淘汰机制等一系列规范产业链的制度,对产业链上所有的环节进行有效的环环控制,层层把关,保证其供货产品的安全,而这些都将重构茶业交易系统和流通渠道,能够建立起供应端到采购端的共享模式,从而促使茶叶交易更便捷更高效。

3

做茶行业的破壁者,“没有对手”

除了规范化和标准化之外,中国茶产业还需要有更多元、更丰富的表达。

目前,传统茶商普遍存在着人力租金成本高、销售种类少、渠道单一、缺乏数据分析等严重现象,这些都导致到店率严重下滑和销售利润降低,另一方面,又面临着“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难得机遇。那么,传统茶行业该如何去赢得发展?

叶翱给出了坚定的答案:创新改革,把握住时代的命脉,抓住“互联网+”时代下新零售的风口,把握趋势,顺势创新,给茶行业注入新时代的基因。

醉品茶集抛弃了传统茶店的纯卖货模式,采取了新零售OMO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实现在线互联网+社群运营+线下体验服务的有机结合,实现线上线下双驱动,相互赋能,同时与消费者形成双向互动关系,利用大数据技术捕捉到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打造能够吸引客户的场景。在门店选址、视觉风格、产品组合等进行全线升级,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再者是客源拓展,醉品茶集通过醉品线上平台、社群营销活动、第三方合作渠道、LBS附近门店和新媒体等5大新零售引流方式,实现线上线下强引流。还可通过小程序,一键式生成门店专属宣传营销方案,节省推广宣传成本。

尤其在门店数字化、智能化方面,醉品茶集的新零售智能系统,融合移动互联网基因,具备“一步领先、一机掌控、一键开店、一键宣传”的优势——囊括了门店展示、广告宣传、产品销售及系统结算等多项功能。可随时随地把客户引流到门店和线上商城消费,进一步提高门店销售业绩。而门店运营管理系统,实现了消费者、商品、库存、物流、业绩分红等精准的大数据管理,助力门店快速掌控消费,实现门店数字化经营。

若要总结,醉品茶集的战略打法可以概括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纵向打通产业链,横向多品牌多品类,以及互联网平台、线下体验店、社群运营三位一体的新零售系统的销售闭环,打造核心行业壁垒。

具体实操时,可以直白地理解为:醉品茶集平台可以为线下门店在线上同步开一个网店,同时依靠产品的多样性和多种引流方式,为该店导入客流,并帮助实现交易;门店则在线下得到产品多元、营销创新、体验升级等多种赋能的同时,重点做好线下顾客向线上会员的转化,而所有转化的会员,且会员在平台上完成的所有消费交易,均将计入该店的销售业绩,收益完全归属于该店;而通过如此OMO的方式,则在客观上良好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因此良好强化客户粘性,促进经营方做大生意。

依托如此模式,醉品茶集已经累计为上万家线下茶店实现了显著的商业赋能。其中,山西大同的一家茶叶店,与醉品茶集合作两年里,门店从1家发展到4家,年营业额从不到200万元跃升至近600万元,可谓实现了美丽“蝶变”!

对于这样的模式,醉品茶集信心十足。“没有对手,因为我们跟谁的逻辑都不一样。”叶翱说。

4

顺为资本创新工厂强势注资,

是惊雷也是援军

假如让这些雷军、李开复这些大佬,以及其领导的顶级投资机构来做茶生意,他们会怎么做?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他们用资金作为选票,一同把票投给了醉品茶集。

醉品茶集对茶业市场的把控拥有独到的前瞻性,再加上创始人叶翱对互联网思维的透彻理解,使其先后获得了顺为资本、广发证券、创新工场等多家基金的数亿投资。

A轮:2015年1月,醉品茶集获雷军领衔的顺为资本千万美金投资。

B轮:2016年2月,获得雷军顺为资本、广发证券领投其他多家基本跟投,上亿元资本注入。

B+轮:2016年10月,获李开复领衔的创新工场基金数千万资本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顺为资本和创新工场的入资,均是由资方主动推进的。据了解,两家机构在投资醉品茶集之前,均对大消费领域的新零售模式有过超过半年之久的长期研究和观察,最终均被醉品茶集的创新模式打动,并主动抛出橄榄枝。

“不管是雷军,还是李开复,都只跟我见过一次就决定投我们。”叶翱透露,这两场商谈,聊的时间都很短,也就几十分钟,两位行业大腕就做出了投资的决定!为什么能这么快呢?因为行业好、模式牛、团队强,投资不正是找这样的好项目吗?

纵观国内各项新兴的农业类目,部分农产品因其属性原因对产品保鲜拥有严格的要求,仓储物流成本过高、损耗大等,而另外一部分农产品则因附加值较小,发展潜力小,进而影响互联网进程。与之对比,茶产业则具有天然优势,无论是其丰富的产品种类、易储存、运输方便,还是茶产业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国宝”产业,源远流长,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都将最有可能在农业互联网+里形成突破。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