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期将结束,内地投资者不得通过沪深股通买入A股

资本创投
2023-07-11

⁠账户只能卖,不能买?最近,许多投资者收到券商的提示,称“新规则将于2023年7月24日正式实施,实施后,阁下的证券账户将被限制在沪深港通北向交易中只能卖出证券,且不再接受沪深港通北向交易的买入订单”。

 

根据去年修订的《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若干规定》(以下简称为《规定》),以上事项主要影响此前开通了沪深港通的内地投资者。

 

其中,《规定》第十三条第一款修改为:“投资者依法享有通过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买入的股票的权益。沪股通和深股通投资者不包括内地投资者。”此外,自规则实施之日起,香港经纪商不得为内地投资者新开通沪深股市通的交易权限。

 

《规定》于去年7月25日生效,设置了一年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内地投资者可在2023年7月23日前继续通过沪股通、深股通买卖A股。2023年7月24日后,股票投资者不能再通过沪深股通主动买入A股,其A股可以继续卖出。

 

证监会表示,《规定》的修改主要是为了规范内地投资者的返程交易行为,对所谓“假外资”从严监管。

 

证监会表示,沪深港通机制开通以来运行平稳,为扩大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引入境外长期资金、增加内地居民境外投资渠道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近年来,一些内地投资者在香港开设了证券账户和北向交易权,并通过沪深股市通交易A股。目前此类交易整体规模较小,交易金额在北向交易中的占比保持在1%左右。投资者约170万人,但大部分无实际交易,近三年有北向交易的内地投资者约有3.9万名。

 

证监会称,此类证券活动不符合沪深股通引入外资的初衷,这些投资者中98%已开立内地证券账户可直接参与A股交易,两种交易方式都存在跨境违规活动的风险,也造成了市场上很多所谓的北向交易“假外资”的印象,不利于沪深港通的平稳运行和长远发展。

 

此前有券商研报指出,部分内地投资者在香港开立证券账户后,通过陆股通交易A股,存在配资、违规交易等情况。在配资方面,内地严格限制场外配资行为,场内两融交易杠杆最高不超过一倍,而香港可配资杠杆较高(可达5倍)而且资金成本比内地低,有的“假外资”绕道香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杠杆。在违规交易方面,由于北向资金交易的监管涉及两地证监会之间的交流,监管难度较大。因此,部分内地投资者通过陆股通与境内账户配合炒作A股,涉嫌操纵市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