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股满屏翻倍!“16条”为何引起资本市场如此大的波动
从月初的旭辉暴雷、龙湖换帅,行业信心陷入谷底,到十天后的政策红包大派发,地产股暴涨,“否极泰来”或许是此时形容地产行业境况最恰当的词。
继央行“第二支箭”和中债信用增进公司支持意向民营房企向公司提出增信需求利好后,11月13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出台十六条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受政策面利好影响,今天开盘后,房地产、银行板块表现活跃。粤泰股份、新华联、新城控股、金地集团等股均涨停,而港股方面,从上周至今,旭辉已经涨了超 200%,新城发展、碧桂园、龙湖等也已经翻倍,地产股的狂欢仍在继续。
16条支持政策条条都意义重大,每条分析起来都能讲很多,但我们今天只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条,来分析为什么这次政策能引起资本市场如此大的波动。
1
国企、民企一视同仁
首先是:要求银行金融机构对国企、民企一视同仁。
要求银行金融机构“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国有、民营等各类房地产企业一视同仁,鼓励金融机构重点支持治理完善、聚焦主业、资质良好的房地产企业稳健发展。
这段文字,是本次16条政策中的重中之重。
房地产行业走到今天这种“悲惨局面”,多个民营房企命悬一线,很大因素是由于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内,金融机构对民营房地产企业不够一视同仁,如今,央行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高度为民营房企的融资平等权撑腰,释放出的一个明显政策信号:“救项目不救企业”的风向或将转变为“救项目也救企业”。
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救助方向,此前是“救项目不救企业”,但是事实证明这对于保交楼和房地产市场纾困效果不明显,16条对此作出调整,未来的方向是“救项目与救企业并存”。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之前房地产市场最大的问题是房企特别是民企没有杠杆,金融16条针对这个市场问题,开始松绑政策,的确可以救活部分被错杀的民企。
2
贷款允许展期一年
对房企而言,最大的利好是通知明确贷款可以展期,资金压力得以暂时缓解。
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未来半年内到期的,可以允许超出原规定多展期1年,可不调整贷款分类,报送征信系统的贷款分类与之保持一致。
中指研究院分析指出,这项措施将极大缓解房企偿还债务压力,有效缓解房企现金流紧张,特别是对于未出险民营房企,将是极大支持。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展期是金融机构防范贷款违约、防范不良贷款率的重要举措。鉴于房地产市场特殊情况,展期制度在房地产贷款领域应用将加大。通过展期模式,有助于促进金融机构贷款政策稳定、 防范金融机构和房企关系恶化,所以是化解风险的必要操作。
“此次展期的年限为1年,客观上也说明,到明年也依然是要大力支持房企保交楼工作的。各类金融机构要理解这个时间点的设置,用足用好政策,主动扶持房地产企业的保交楼工作。”严跃进说。
3
利用发债、信托等支持房企融资
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发行债券融资。推动专业信用增进机构为财务总体健康、面临短期困难的房地产企业债券发行提供增信支持。鼓励债券发行人与持有人提前沟通,做好债券兑付资金安排。按期兑付确有困难的,通过协商做出合理展期、置换等安排,主动化解风险。支持债券发行人在境内外市场回购债券。
鼓励信托等资管产品支持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鼓励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加快业务转型,在严格落实资管产品监管要求、做好风险防控的基础上,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房地产企业和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依法合规为房地产企业项目并购、商业养老地产、租赁住房建设等提供金融支持。
早在上周二,地产就发出了 " 第二支箭 ",由人民银行再贷款提供资金支持,委托专业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通过担保增信、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直接购买债券等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预计可支持约 2500 亿元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后续可视情况进一步扩容。
迄今为止不到一周时间," 第二支箭 " 就已经向龙湖、新城、碧桂园和美的置业分配了 450 亿的额度,可谓神速。
而据一些媒体报道,央行除了要求年底之前国有大行必须放出 6000 亿外,又追加了股份制银行的 4000 亿,万亿资金要在剩下的短短两个月内全部投向房地产。
陈文静认为,推动专业信用增进机构为财务总体健康、面临短期困难的房地产企业债券发行提供增信支持,将加快落实支持民营房企通过增信发债融资。
4
“免责条款”
本次政策引起广泛关注的一条:
对于新发放的配套融资形成不良的,相关机构和人员已尽职的,可予免责。
这样的措辞,在正式文件中,并不多。
此前,央行多次发文支持房地产,改善房地产融资。但在市场化实施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难题,以中债增为例,需要发行人通过实物资产或第三方进行反担保,以作为风险缓释措施。然而当前房企能拿出的干净优质项目已然寥寥。同时,在目前的行情下,资产估值存在大幅折价的可能,房企从而可能要拿出更多的资产才能完成反担保。
本次,为了减少此类问题,政策具体到操作层面,发布“免责条款”,淡化个人追责风险,免除机构和人员后顾之忧,只要已经尽职的,可予免责,政策尺度非常大。
5
需求端支持力度有望继续加大
对民企、国企一视同仁,融资额度给到位,多样化融资方式和融资手段给到位,连银行的后顾之忧都解除......可以看到,这16项支持政策是一次针对房企、各类银行、融资机构做的一次全方位疏通,是对近期金融扶持地产稳定一系列政策的总结,体现出监管层对于地产金融的态度,即稳定杠杆和融资。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分析,接下来,来自金融层面的对房企的支持、对停工项目的保交楼支持、对已出险房企的问题化解以及对购房人的金融支持,将逐步落地。
不过,融资政策端的利好能否代表房企已经走出至暗时刻?地产是否已经复苏?
对于房企来说,想走出困境,得靠融资和回款两条腿,重磅政策的相继落地一定程度上将降低房企的融资难度。但房企不可能只靠一条腿走出困境,当前楼市销售端走势尚不明朗,如果难以恢复,此时谈整个行业复苏仍然为时过早。
中指研究院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10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199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1%,跌幅较上月收窄0.01个百分点,已连续4个月下跌。四季度,市场端仍然延续低迷态势,政策能否真正提振购房者信心,有待时间验证。
“当下市场真正稳健发展的关键仍是需求端要稳定下来,恢复企业自身造血的功能,长远来看这才是企业融资的有利保障。尽管当下政策底已经到来,但距离市场的底部,还有很长的距离。”李宇嘉称。
今年以来,差别化住房政策频出,不少地区适度降低首付比例、合理下调房贷利率,加大对刚性住房需求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金融支持力度,稳定市场情绪。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就当前而言,推动房地产市场尽快回暖的重点在需求侧,其中下调居民房贷利率是关键,其他放松限购、放宽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适度减免房地产交易环节税费等也能起到辅助作用。
但无论如何,从政策段开始的良性循环已经开始。对于黯淡了一年半的房企来说,这已经是足够好的消息。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