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美联储,全球再掀加息潮
美东时间11月2日周三,美联储如市场所料连续第四次激进加息75个基点,此后不到24小时内,多家央行也紧随其后加息。
菲律宾央行加息75个基点
菲律宾央行行长梅达拉(Felipe Medalla)11月3日表示,菲律宾将跟随美联储的脚步,在11月17日加息75个基点,将政策利率提高到5%使其达到200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他还表示,菲律宾央行将对通胀前景的风险保持警惕,重申对价格稳定的坚定承诺,拟采取相应措施使CPI恢复到目标值。
梅达拉表示:
“菲律宾央行准备采取必要的政策行动,将通胀推向与目标一致的路径,即2023年下半年和2024年全年的年平均总体通胀将在2-4%的目标区间内。”
菲律宾已开始实施20年来最激进的紧缩政策,目前该国通胀有望加速至13年来最快水平,本币汇率也已跌至创纪录水平。
作为拉美地区表现最差的货币之一,美元兑菲律宾比索汇率在9月底跌至59的历史低点。截至发稿,美元兑比索报58.63。
法国外贸银行驻中国香港的高级经济学家Trinh Nguyen说:
“这是一个大胆的、先发制人的政策,将有助于将比索控制在60比索以下。这种强硬态度将提振菲律宾比索,有助于遏制通胀预期,但同时可能会收紧金融状况,抑制需求。”
马来西亚加息25个基点,符合预估
由于通货膨胀的上行风险持续存在,马来西亚周四连续第四次上调基准利率,该国几周后将举行大选,生活成本上涨和马来西亚林吉特贬值将是选民关心的关键问题。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BNM)将隔夜政策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2.75%,符合此前媒体调查的24位经济学家中22位的预期,剩下两位先前预计会按兵不动。
BNM于5月开始加息,尽管通胀率在2%-3%的目标范围内。此后,它将利率提高了75个基点,以控制通货膨胀。
9月份,通胀率从8月份的4.7%小幅下降至4.5%,但强劲的国内需求和宽松的预算构成了风险,经济学家们表示,9月份创纪录的高位核心通胀表明它具有粘性。
马来西亚11月19日将举行大选,竞选活动升温之时,BNM既要控制通胀又要支持经济增长的压力越来越大。在最近一项调查中,近80%的受访者表示政府应优先修复和促进经济发展,或者消除贫困和管理生活成本。
与此同时,BNM表示,美国的紧缩政策导致美元持续走强,影响了其他主要货币和包括林吉特在内的新兴市场货币。
据媒体,澳新银行东南亚和印度首席经济学家Sanjay Mathur指出:
“2023年财政政策措施的方向仍不明朗。”
香港与美国同步,第六次上调基准利率
香港金融管理局11月3日宣布,将基本利率上调75个基点,至4.25%,这是其今年第六次上调基准利率。
消息公布后,投资者的注意力转向了香港最大的银行,这些银行可能会根据金管局的决定重新调整其主要贷款利率。9月,在金管局加息75个基点后,汇丰将港元最优惠贷款利率从5.125%上调至5.375%。汇丰还将港元存款利率上调25个基点。
汇丰香港首席执行官Luanne Lim在9月表示,该银行正处于“上升周期的开始”。三个月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已经达到 2007年10月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美联储激进的货币紧缩政策也引发了对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可持续性的担忧。周三,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对媒体表示,香港没有改变与美元挂钩的计划,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有强大的缓冲、雄厚的外汇储备和稳健的银行体系作支撑。
Natixis SA经济学家Gary Ng表示,香港银行可能会在周四将最优惠利率再上调12.5个基点。他警告说,过于激进的加息可能会进一步抑制消费者借贷。
英国央行或将实行33年来最大幅度加息
北京时间周四20:00,英国央行将公布利率决议。市场预计,英国央行将宣布33年来最大幅度的一次加息,加大力度遏制两位数的通胀。
在此次利率决议上,货币市场几乎完全预测英国央行将加息75个基点,这将使基准利率达到3%,是自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也是1989年以来的单次最大加息幅度。
而如果英国央行加息50个基点,这将是继8月和9月后第三次加息50个基点,也是自1995年以来最大加息幅度。但不管怎样,从去年12月开始的本轮紧缩周期是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最快的一次,当时基准贷款利率在一年多的时间内翻了一番,达到15%。
在英国央行做出决定后,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员们将公布他们对经济和通胀的展望,很有可能证实一场长期的衰退正在发生。
目前,英国政府的剧变给贝利及其同事的决策前景蒙上了阴影。英国前首相特拉斯曾承诺在她短暂的首相任期内刺激经济,这引发了市场恐慌。而在特拉斯下台后,苏纳克接任首相,并警告称税收将不得不增加。
法国巴黎银行市场首席欧洲经济学家Paul Hollingsworth表示:
“未来几年,英国经济增长将持续低迷甚至停滞。随着货币和财政政策同步收紧,英国将在这两个方向面临压力。”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未能核实归属。本文仅为分享,不为商业用途。若错标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