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孵出一颗“科技”蛋,今天在港股上市了

资本创投
2022-09-30

来源丨创头条(ID:ctoutiao)
作者丨史慧芳

 

着急上市的公司还徘徊在交易所门外,一直喊着“不着急”的万物云却上市了。

 

今日(9月29日),万物云正式登陆港交所。万物云发行价49.35港元/股,开盘价直接砸到45.60港元/股。截至午间收盘,股价47.00港元/股,跌4.76%。目前总市值548.6亿港元,仅次于华润万象生活,高于碧桂园服务。

 

两年前,物管行业掀起一波上市潮,恒大物业、融创服务、华润万象生活等纷纷赴港上市。作为万科旗下的物企巨头,万物云却一直未见动静。

 

尽管也多次被传上市,万科董事长郁亮总是三缄其口,以“暂时没想好”“未来适当的时候”等话语搪塞。直到房地产从白银时代进入黑铁时代,物管股从被捧至天花板到跌至低谷,万物云才姗姗来迟。

 

就在上市前夕,万物云掌舵人朱保全在微信朋友圈写下这样一句话,“差市场结交真朋友。”显然,港股的寒气也已传递到每一个内地投资者身上。

 

万科对“万物云”的期望是成为一家科技公司,万物云能撑得起万科的雄心吗?

 

现在是“适当的时候”?

 

万物云前身是成立于1990年的万科物业,最早是为万科地产服务的公司。直到2015年,才开始市场化运作。2020年10月,更名为“万物云”。

 

作为国内首家营收过百亿的物管公司,万物云2021年在中国物业管理服务市场中排名第一,占有4.28%的市场份额。

 

只是“物业一哥”并未早早地就登陆资本市场,而是直到物业股估值已大幅回调才姗姗来迟。万物云曾多次被传上市,但万科却“犹抱琵琶半遮面”,对此三缄其口。

 

2018年,郁亮说“我就不上,我怕资本市场把我们引导坏了”。2019年,变成“要等到万科物业成为城市服务商,区别于传统的物业公司,才会让其上市”。

 

2020年,郁亮改口,“万科物业一定会上市,但时间还没确定”。2021年6月,郁亮又说,“万科会在未来适时给万物云做上市安排,目前还没有上市计划。”

 

随着地产寒冬的到来,万科的日子也不好过了。2021年万科营收同比增长8%,净利润却同比下滑46%,这是继1995年和2008年后,万科上市31年以来,净利润第三次同比下滑。

 

“傲娇”的万物云也终于向资本市场低下头。

 

2022年4月,万物云正式递交招股书。“孩子长大,胃口变大了,家里不够吃了,所以需要独立去发展。父母应该鼓励孩子长大成人。”

 

万物云蛰伏多年,此时上市显然错过上市的最佳时机。

 

今年8月底召开的万科中期业绩会上,郁亮直言万科分拆万物云不是“卖猪仔儿”,叫个好价钱把它卖掉,而是希望通过上市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IPO之前,万科实际持有万物云56.6%的股份,是控股股东。万物云员工持股平台持股为7.71%,超300位获得股权激励的员工或将实现“财富自由”。

 

外部投资者中,2021年11月,香港瑞轩、珠海达丰、海南云胜突击入股,通过股权转让,博裕资本套现近70亿,58同城套现近20亿,赚得盆满钵满。

 

经过此次减持,博裕资本持股降至17.14%,58集团降至2.86%,因为入局早,当时公司估值低,如今随着万物云上市,这两家机构多少还将再赚一笔。

 

其实,万物云在上市之前,就曾多次大手笔分红。2019-2021年,万物云共派息41.02亿元,这三年利润一共才42.73亿元。相当于把赚的钱几乎全部分完了。

 

即便物业板块市场低迷,万物云依然受到了7名基石投资者的支持,包括淡马锡、中国诚通、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UBS等,合共认购2.8亿美元的发售股份。

 

如今,万物云市值超过碧桂园服务、保利物业,在港股上市物企中排名第二位,仅次于华润万象生活。朱保全感慨“差市场交到真朋友”,万物云也确实回馈了投资者。

 

怀抱“科技”理想的物管公司

 

不少企业上市之前都会讲一个关于增长的故事,以此增添在资本市场上的预期。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万科对万物云的期望并非简单地做物业管理和服务,而是要成为一家有着沾上云的高科技公司。

 

郁亮曾说,“多一家、少一家(物业管理)上市公司并不重要,如果是一个城市服务商,我觉得会变得很重要。”朱保全曾谈到,未来万物云的竞争对手不是传统物业企业,而是不断下沉的科技公司。

 

万物云的业务版图主要分为社区空间居住消费服务、商企和城市空间综合服务、A loT(人工智能物联网)及BPaaS(流程即服务)解决方案三大板块。

 

2019-2021年,万物云营收分别为139.27亿元、181.45亿元和237.05亿元,对应年内利润分别为10.4亿元、15.19亿元、17.14亿元,三年内净利润累计超40亿元。

 

过去三年,万物云社区空间居住消费服务贡献收入的半壁江山,而最能体现其“科技”价值的“云服务”收入占比并不高。

 

2019-2021年,万物云AIoT及BPaaS解决方案属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5.8%、5.7%和7.8%。也就是说,即便披上了“科技”的外衣,万物云本质上仍是一家物业管理公司,“科技”含金量并不充足。

 

不止科技成色稍显不足,万物云城市空间服务收入也不高,2019-2021年,万物云来自城市空间整合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0.2%、0.6%和1.4%。

 

除此之外,万物云在研发费用上投入也很有限。万物云从每年的营业收入中拿出1.5%用于研发与创新,也就是3亿左右。这个数字放在一般公司不算少。但作为一家将“空间科技服务”作为核心卖点的公司,与主流技术研发企业动辄10%以上的研发投入相比并不算多。

 

就目前来看,万物云距离郁亮所说的成为“城市服务商”还为时尚早,也难以承担朱保全所谓“空间科技服务商”的名号。或许再等待一些时间,其“城市服务商”及“科技”含金量会更高一些。

 

目前万物云和碧桂园服务合约面积均突破10亿平方米,为物管行业内两大巨头。但相比于碧桂园服务等物管企业,万物云的毛利率也不占优势。

 

报告期内,万物云的毛利率分别是17.7%、18.5%、17.0%。在头部物业管理企业中,这一数据处于中下游。2021年,碧桂园服务毛利率30.7%,华润万象生活31.08%,雅生活为27.5%。

 

万物云最大的客户是万科集团。万物云的住宅物业服务中很大部分在管项目来自万科集团,其物业收入六成以上来自万科及关联公司。

 

万物云要在“差市场结交真朋友”

 

2022年,股市犹如热带雨林,绿油油一片。当前港股正值历史低位,物管估值泡沫破裂又遭遇房地产的调整期,寒气终于传给了每一个投资者。

 

如果把时间线拉回到2014年,万科宣告房地产进入白银时代。那一年,彩生活上市,打响了物业企业上市的第一枪。

 

随着政策调整,房企长期依赖高周转、高杠杆、高负债打法失效,分拆上市逐渐成为标准化操作。彼时,物业成为房企手中最优质的资产,很多物管企业都喊出千亿目标。

 

碧桂园服务2018年6月以介绍形式上市,开盘价每股10港元。至去年6月底,曾创下85.2港元历史高位,市值一度超过2800亿港元。

 

2020年,被称为物管上市元年,大小物企纷纷在港交所门口排队上市。这一年,恒大物业、融创服务、华润万象生活等18家物业公司上市,为过往三年数量之和,IPO平均首发市盈率高达40多,高于同期恒生指数10多倍的市盈率。

 

港股物业服务板块总市值在2020年四季度一路高歌猛进,进入2021年之后维持高位,6月末突破万亿港元。

 

但天有不测风云。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持续爆雷,市场对物业公司的热情明显退潮。原本倍儿香的物业股瞬间没那么香了。

 

今年以来,物管行业估值继续回调,到2022年6月港股物业服务板块总市值已下降到4000多亿港元。据中物研协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59家上市物业管理公司市盈率均值首次跌破十倍,仅剩8倍。

 

万物云是年内第6只登陆港股的物业管理公司。此前,除了力高健康生活,金茂服务、苏新服务、东原仁知服务等今年新上市的物管公司都表现一般。比如,金茂服务2022年上市首日破发,跌幅28.75%。

 

多数港股上市物业公司也在近期创出两年新低。融创服务2020年上市首日市盈率高达138倍,如今仅有4.76倍,而且多数物业公司的市值遭遇腰斩……即使是碧桂园服务,市值也仅剩422亿港元,不及颠峰时五分一。

 

万物云上市前夕,朱保全在朋友圈写道,“差市场结交真朋友”。这句话是不争的事实。

 

物管行业的高光时刻已过,万物云在阵阵寒意中逆行上市,显然赶不上物业股巅峰时期的水平,不过其表现仍要好于很多物管公司。

 

在物管行业步入疲态的大环境下,万物云要讲好“空间科技”的故事,还需再加把劲。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未能核实归属。本文仅为分享,不为商业用途。若错标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