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行业说丨9亿城镇人口的饮食刚需:被低估的中式快餐产业

老板智库
07-04 09:58

中式快餐作为中国餐饮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消费升级、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生活节奏提速的背景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5年中国中式快餐市场规模有望突破9144亿元,连锁化率持续提升至39%。政策层面,国家大力支持餐饮业发展,推动"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模式,为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未来,中式快餐将朝着品牌化、智能化、健康化和全时段经营方向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那些能够精准把握消费需求变化、实现高效运营与品质提升并重的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行业概述

 

中式快餐是指以中国人餐饮习惯为基础,结合快餐的便捷性、标准化元素,形成的一种本土化餐饮形式。相较于西式快餐,中式快餐更强调中国饮食特色,产品品种丰富、口味多样、工艺复杂,同时借鉴了西式快餐的标准化、工厂化生产方式,以及快捷化、方便化的供餐模式,以满足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人群的饮食需求。中式快餐行业具有高频、刚需、性价比高的特点,消费场景多为上班族的工作餐、交通枢纽的应急用餐等,客单价一般在10-50元之间。作为餐饮市场的"刚需担当",中式米饭快餐凭借便捷、美味、高性价比等优势,持续吸引着众多餐饮创业者的关注。

 

▍行业规模

 

1、市场规模

 

近年来,我国中式快餐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根据智研咨询数据,2019 年我国中式快餐市场规模为 6167 亿元,到 2024 年增长至 8170 亿元。五年间,市场规模增长了约 32.5%,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5.8%。这一增长得益于居民生活节奏加快,对便捷餐饮需求增多;同时,城镇化进程推进,城市人口增加,扩大了消费群体。预计 2025 年国内中式快餐行业规模有望达到 9000 亿元以上,持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2、门店数量

 

经营模式来看,目前中式快餐市场仍以非连锁经营为主。从门店数量来看,中式快餐在餐饮市场占据重要地位。2024 年全国范围内在营的中式快餐门店总数达 326.7 万家,占全国在营餐饮门店总数量的比例高达 45.8%,远超其他品类。其中,华东地区因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中式快餐门店分布最为集中,占比达 37.8%;西南、东北及华南地区门店数占比均超过 10%。且西北、东北、华北地区门店数增长较快,同比分别达到 6.3%、6.2%、5.3%,反映出中式快餐在各区域的市场渗透力不断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中式快餐行业呈现出明显的下沉市场发展趋势。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的餐饮门店占比有下降趋势,而三线城市及之后的下沉市场,餐饮门店数占比有上升趋势。

 

3、消费群体与客单价

 

中式快餐消费群体广泛,涵盖各年龄段与职业。其中,19 - 35 岁年轻消费者占比较高,约为 54.1%,这类群体工作节奏快,追求便捷、时尚的用餐体验;35 岁以上消费者占比 22.8%,他们注重性价比与口味。客单价方面,多数中式快餐品牌集中在 10 - 50 元区间,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需求。但随着消费升级,部分强调品质、健康的新中式快餐品牌客单价有所提升,部分单品或套餐可达 50 - 80 元,市场整体呈现出中低客单价为主、中高端客单价逐步增长的态势。

 

▍行业竞争格局

 

1、竞争格局

 

目前,中式快餐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品牌众多。从市场份额看,虽然有老乡鸡、真功夫、永和大王等头部品牌,但行业 CR5 仅为 2.8%,远低于美国市场。连锁化率方面,2024 年我国中式快餐行业连锁渗透率为 33.13%,以非连锁经营为主,但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头部连锁品牌凭借品牌影响力、标准化运营、供应链优势,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不断拓展门店,提升市场份额;众多中小非连锁门店则依靠地域特色、价格亲民等特点,在当地市场分得一杯羹,形成连锁品牌与非连锁门店相互竞争又共同发展的格局。

 

2、产品与服务

 

产品上,中式快餐品类丰富多样,粥饭、粉面、面点、烫捞等各有特色。为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品牌不断创新。如一些品牌推出融合中西式元素菜品,或开发低盐、低糖、低脂健康餐品。服务方面,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明显。线下门店注重环境优化、服务人员培训,提升顾客就餐体验;线上通过外卖平台、小程序等,提供便捷点餐、配送服务,部分品牌还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实现精准营销,根据顾客反馈及时调整产品与服务策略。

 

3、经营模式

 

经营模式主要包括直营、加盟以及直营与加盟混合模式。直营模式下,企业对门店拥有完全控制权,可保证菜品质量、服务标准高度统一,但扩张速度相对较慢,资金投入大。加盟模式能借助加盟商资金与资源快速扩张。混合模式则结合两者优势,部分核心区域或优质门店直营,其他区域采用加盟,实现规模扩张与质量管控的平衡。

 

▍行业发展趋势

 

中式快餐行业未来将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在消费需求变化、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的共同推动下,行业格局将发生深刻变革。

 

品牌化与连锁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品牌化和连锁化经营是中式快餐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品牌建设,中式快餐企业可以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消费者。而连锁化经营则可以实现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提高整体运营效率。预计到2028年,中式快餐连锁渗透率将从2023年的32%升至39%。这一过程中,市场集中度将逐步提高,头部品牌通过并购整合和自然增长扩大市场份额。

 

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将深度改变行业运营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已成为中式快餐行业的重要趋势。智能烹饪设备的应用将进一步普及。预计未来3-5年,后厨智能化改造将成为行业标配,大幅提升运营效率和标准化水平。

 

健康化与品质化需求将驱动产品创新升级。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提高,中式快餐店市场也在积极探索健康、营养的菜品研发,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品牌推出低油、低盐、高蛋白等健康选项,同时注重食材溯源和品质提升。现炒模式虽然满足了消费者对"锅气"的需求,但也面临如何平衡健康与口感的挑战,这将成为产品研发的重要方向。

 

品类细分与区域特色将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中式快餐品类将进一步细分,各品牌将凭借差异化的区域特色,实现市场突围。除了已经较为成熟的米饭类、面食类快餐,砂锅菜、啫啫煲、地方小炒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品类将继续拓展市场。同时,针对不同消费场景和人群的细分产品也将不断涌现,这将成为品牌获取增量市场的重要手段。

 

供应链深度整合将提升行业整体效率。中式快餐产业链正快速升级,以提升赛道整体的标准化、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随着第三方供应链、复合调味料、智能设备等细分领域的发展,部分中式米饭快餐品牌也逐步调整自身的供应链体系和生产方式。预计未来将有更多企业采用"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的一体化模式,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控制。这种深度整合不仅能保证食材质量和稳定性,还能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原材料成本,在价格竞争中占据优势。

 

下沉市场将成为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式快餐行业呈现出明显的下沉市场发展趋势,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餐饮门店占比持续上升。相比一线城市的高竞争和高成本,下沉市场租金和人工成本更低,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更高,适合性价比定位的快餐品牌发展。预计未来3-5年,主要连锁品牌将加速向下沉市场扩张,推动行业整体渗透率提升。

 

▍结语

 

综合来看,中式快餐行业已经进入"拼多多"时代,这一阶段餐饮企业拼的是综合性价比,从单纯地拼产品到了多客群、全时段、全维度的比拼。在此背景下,如果一家店能够实现"效率极致化和体验极致化",经营上做到"全域、全链、全时",将更有可能穿越周期,实现长线发展。未来行业的竞争将更加全面和立体,那些能够精准把握消费趋势变化、实现高效运营与品质提升并重的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关声明】

 

本报告仅为提供信息而发放,概不构成任何广告。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老板智库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做尽可能的追求但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老板智库于发布本报告当日之前的判断,不保证所含的信息不会发生任何变更。老板智库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况下做出修改,读者可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本报告版权归属老板智库,欢迎因研究需要引用本报告内容,引用时须注明出处为“老板智库”。对于未注明来源的引用、盗用、篡改及其他侵犯老板智库著作权的商业行为,老板智库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