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行业说丨共享充电宝行业:高存量蕴含大潜力,规模增长未来可期

老板智库
02-19 16:57

▍行业概述

 

共享充电宝作为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自 2016 年兴起以来,已成为解决移动设备电量焦虑的重要方式。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功能的不断强大,用户对设备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使用频率和时长大幅增加,导致电量消耗加快。而电池技术的发展相对滞后,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续航需求,这为共享充电宝产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共享充电宝通过在商场、餐厅、影院、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所布局租赁设备,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充电服务,以小时计费的模式也符合用户的消费习惯,极大地提高了充电的便利性和及时性。

 

▍市场规模

 

近年来,中国共享充电宝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3 年共享充电宝行业恢复势头良好,行业规模稳步上升至 126 亿。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为共享充电宝行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 2023 年,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增长至 15.2 亿户,且预计未来三年将持续增长,2026 年有望达到 16.9 亿户。用户对手机的重度使用使得电量焦虑加剧,主流机型电池平均容量虽达到 4962mAh,但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较大电量缺口。超 7 成以上手机用户倾向在电量 10 - 30% 时充电,且充电临界点有走高趋势,超过一半用户手机充满电续航小于 8 小时,多数用户每天至少充电 1 次,四成用户单日充电 2 次以上。在需求的强劲推动下,预计未来行业在刚需属性加持下有望维持 20% 左右的年均增速水平,至 2029 年规模将突破 400 亿元。

 

▍行业特点

 

1、场景依赖性强

 

共享充电宝的使用场景主要集中在人流量大、停留时间相对较长的公共场所。餐饮场所是共享充电宝最主要的应用场景,消费者在用餐过程中,手机使用频繁,且用餐时间通常能满足充电宝租借时长,因此点位数位列第一。交通枢纽如机场、车站,以及休闲娱乐场所如 KTV、网吧、影院等,也是重要的使用场景,这些地方人员流动性大,用户对充电宝的即时需求高。此外,购物场所同样是关键场景之一,消费者在长时间逛街购物时,手机电量消耗快,共享充电宝的需求随之增加。而医院、景区等场景,目前渗透率相对较低,但随着这些场所服务设施的完善和用户需求的挖掘,未来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

 

2、集中度较高

 

共享充电宝行业整体集中度维持在高位,头部品牌优势明显。前五大品牌市场占比达 96.6%,其中怪兽充电以 36% 的 GMV 占比位居行业首位,在市场布局和用户心智方面积累深厚。从交易规模维度,以 GMV 大于 40 亿和 30 亿为划分标准,怪兽充电稳居第一梯队。头部品牌如怪兽、美团和街电等在知名度与用户偏好程度上表现优异,品牌曝光度和使用偏好均高于其他受调品牌。品牌通过多年的点位布局和市场推广,在用户心中树立了较高的品牌形象,形成了较强的品牌效应,使得新进入者面临较高的市场竞争门槛。

 

不过,非头部品牌仍有抢占市场的机会。当前众多共享充电宝设施已进入更新换代阶段,非头部品牌可以在设备更新上,推出以旧换新等政策,降低代理商和商家的初始投入,吸引合作伙伴,增加设备投放量。在技术创新方面,若能研发出更快充电速度、更轻便安全的产品,或者在物联网应用上实现更智能借还,可提升用户体验,吸引用户选择。凭借灵活价格策略,在对价格敏感区域或场景打开市场,利用新兴市场拓展先机,树立环保形象等方式,非头部品牌依然在共享充电宝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 

 

3、运营模式多样

 

行业运营模式主要分为直营和代理两种。直营模式下,品牌方对设备投放、运营管理、客户服务等环节拥有较强的掌控力,但运营成本较高,对资金实力和运营能力要求较高,主要布局在高线城市,以保证较高的盈利水平。代理模式则凭借轻资产、扩张速度快的特点,能够快速形成网络效应,更适合下沉市场和拓展新的场景。代理商承担拉新用户、维系商家等运营角色,帮助品牌提升城市覆盖范围。当下,出于盈利性和扩张能力的综合考量,各大共享充电品牌均大力发展代理模式,通过代理商的资源和能力,探索下沉市场和新场景的潜力,以实现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和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发展趋势

 

1、场景拓展深化

 

未来,共享充电宝将进一步拓展场景。一方面,向高客流且覆盖较低的封闭场景进军,如学校、工厂、企业园区等。这些场所人员集中,手机使用需求大,但目前共享充电宝的布局相对较少。学校内学生在课间、图书馆等场景对手机依赖度高,共享充电宝能够满足其充电需求;工厂和企业园区内员工在工作间隙也有充电需求,且此类场所人员流动性相对稳定,有利于共享充电宝的长期运营。另一方面,加大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布局,如医院、政务大厅等,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便利的充电服务,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2、技术创新升级

 

在充电宝性能方面,将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设备的灵活性和室外布局能力。研发更高容量、更快充电速度的充电宝,以满足用户对快速充电的需求,减少充电等待时间。同时,优化充电宝的便携性和耐用性,使其更便于携带和长期使用。在技术应用上,借助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设备的智能管理和精准投放。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设备状态、电量情况,便于及时维护和补货;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的使用习惯、需求热点区域,优化点位布局,提高设备利用率;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客服、精准营销等功能,提升用户服务体验和运营效率。

 

3、出海拓展市场

 

随着国内市场竞争逐渐趋于稳定,部分头部共享充电品牌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凭借在国内积累的丰富运营经验、成熟的商业模式和先进的技术,开拓海外市场。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地区,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智能手机普及率不断提高,但充电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共享充电宝市场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品牌通过与当地合作伙伴合作,适应当地市场特点和消费习惯,进行本地化运营,将有望在海外市场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果,实现全球市场布局。

 

▍结论

 

整体来看,中国共享充电宝市场前景广阔。从需求端来看,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的持续增长、用户对手机依赖程度的加深以及电量焦虑的加剧,将使得共享充电宝的市场需求长期存在且保持增长态势。尤其是在旅游、出行等行业复苏的背景下,人员流动增加,共享充电宝的使用场景和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从供给端来看,随着行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场景的拓展,共享充电宝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此外,共享充电宝行业作为共享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国家推动绿色消费、创新消费模式的政策导向,政策环境也将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中国共享充电宝产业在经历了模式探索、快速扩张阶段后,正步入精细化发展时期,未来在市场规模增长、场景拓展、技术创新和海外市场开拓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有望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实现行业的持续繁荣发展。

 

【相关声明】

 

本报告仅为提供信息而发放,概不构成任何广告。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老板智库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做尽可能的追求但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老板智库于发布本报告当日之前的判断,不保证所含的信息不会发生任何变更。老板智库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况下做出修改,读者可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本报告版权归属老板智库,欢迎因研究需要引用本报告内容,引用时须注明出处为“老板智库”。对于未注明来源的引用、盗用、篡改及其他侵犯老板智库著作权的商业行为,老板智库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