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间头条丨餐饮业“烟火气”渐浓 ,新型消费热度不断提升,复苏动力强劲!

早知道
2021-02-17

来源丨央视财经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餐饮业遭受重创,餐饮市场连续多年的稳定增长势头戛然而止——全国餐饮收入3万9527亿元,同比下降16.6%。面对困境,各地纷纷采取政策支持、发放电子消费券和消费补贴等措施;餐饮企业自身也积极自救,加快数字化转型、线上线下融合,大力发展网上订餐、在线外卖外送、线上直播和成品半成品零售化等新业务新模式,新型消费热度不断提升,为餐饮业注入复苏动力。

 

新媒体博主“鹿岛弘”告诉记者,他这段时间“探店”发现,在不少热门店、网红店,等着取餐的骑手越来越多,更多人习惯线上下单,坐等美食到家。

 

新媒体博主“鹿岛弘”:以前热门餐饮店门口排队的人很多,现在我发现排队的人少了,排队等着取餐的外卖小哥变多了,好像大家更愿意选择线上下单。一方面是线上越来越便利,同时商家的服务也越来越细致,比如以前那种过度包装的情况不多了,取而代之的是更贴心、更环保、更有科技感的包装。还有我也注意到,不少商家推出了自己的专属小程序或者App,就算到门店吃,也可以提前预约,免去排队的烦恼,线上点餐、下单也方便很多了。

 

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若干措施的通知》指出,要提振餐饮消费,完善相关扶持政策,促进绿色餐饮发展。鼓励餐饮企业丰富提升菜品,创新线上线下经营模式。完善餐饮服务标准,支持以市场化方式推介优质特色饮食。美团数据显示,今年元旦期间北京餐饮外卖交易量同比增长17.4%,交易额更是同比增长近四成。部分餐饮企业通过线上渠道积极加码非堂食业务,增加半成品种类,根据餐厅周边客户实际需要推出“一日三餐”之外的多种套餐,并利用线上点餐、外卖送餐、团购折扣等方式持续扩大销售。

 

消费者吴女士平时工作忙碌,线上点餐是常态,她最近就经常购买一些餐饮门店线上平台推出的半成品菜,简单加工就能吃上“一手”热乎饭菜,非常方便。

 

消费者吴女士:平时生活工作都比较忙碌,懒得再去自己买菜做饭了。现在基本上都是在美团或者是饿了么这样的一些餐饮平台上叫一些外卖,也不是每次都叫成品菜,有的时候会买一些半成品,回家加热一下,或再做一些加工就可以吃了,还挺方便的。

 

创新线上经营模式,重庆从2月1号起推出“送年夜饭到家”活动,消费者线上下单,足不出户就能定制年夜饭。近300家餐饮门店入驻线上第三方平台,不少老字号品牌也参与其中。为了保证品质和口感,餐饮企业没少做功课。

 

重庆周师兄火锅店长徐春燕:我们创新了冒菜,用的铝箔锅,冬天冷得比较快,外面袋子也有一层保温铝箔双重保温,不会漏撒出来,餐食到顾客手上基本是烫的。今年疫情大家不能出来团聚,在家也可以一起吃个火锅,代表红红火火。

 

厨师上门也成为不少人的新选择。线上选人、线下服务,消费者享受美味的同时,还可以一堵大厨风采。

 

重庆九重天旋转餐厅总经理杨长江:我们会安排厨师、服务员带上食材去他家,做复杂的海鲜呀、技术含量高一点的,很受欢迎。现在这块都有几十单了。

 

餐饮业融入互联网思维,线上线下经营得有模有样,“烟火气”越来越浓的背后,是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双赢。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提示经营者,消费者买账的不仅是便捷的下单体验,还要让消费者拥有实实在在的消费获得感。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在手机上下单,就能将各种美食送到家里,甚至可以有厨师上门服务,这的确是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便捷和更多的选择,但网络餐饮它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所以这种网络餐饮的经营者一定要有食品安全的意识,要认真做好入网商家的准入审核工作,要确保这些入网的商家,都是证照齐全、操作规范的合法商家,要确保它的线上和线下的餐饮服务,真正能够做到同标同质,还要确保它的整个餐饮配送环节都不受到任何的污染,还要严格防止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只有这样,我们的消费者才能在网上放心消费、安心消费,网络餐饮经营者才能获得一个长远的发展。

 

消费者满意与否是检验创新成果的重要标尺。未来餐饮业的线上经营如何让这“烟火气”更浓呢?中国互联网协会法治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胡钢给出的关键词是:合规、智慧、绿色。

 

中国互联网协会法治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胡钢:(首先)餐饮企业以及网络餐饮平台,不仅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还应当遵循商业伦理和技术标准,诚信经营、公平竞争、创新驱动,协调融合,践行高质量发展。其次,打造智慧餐饮,积极探索将信息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和现代餐饮管理有机融合,赋能餐饮业强化供应链,提高餐饮服务效率质量和性价比,践行高智慧发展。第三,是打造绿色餐饮,依托数据驱动进行实时适量的精准采购备餐和供餐,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减少食材损耗和浪费,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

 

声明: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