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保网卡位AI+法律千亿赛道,三大产品矩阵强势掘金
当法律邂逅AI,一场关于法律行业的变革正悄然上映。作为国内 AI+ 法律服务行业领军企业,法保网勇立潮头、引领航向,以AI垂直大模型入局,重塑产业价值链,为法律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变革力量。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崛起,成为行业数字化标杆企业。
36C 作为36Kr 匠心打造的「全球首个创始人赋能平台」,聚焦为高成长性创始人、为其提供贯穿全生命周期的深度服务。此次,36C将目光投向法保网,对法保网创始人兼CEO李俊凯进行深入专访。
在这次“大厂创业人”的对话中,李俊凯回顾了12年创业长跑,从法保网的诞生初心到技术创新的大胆尝试,从商业模式的精巧构思到市场布局的深谋远虑,都将在这场对话中徐徐展开。
以下为36C与法保网创始人兼CEO李俊凯专访实录:
带互联网思维做专业法律服务平台
36C:大家好,这里是校友创业加速器。今天我们的对话嘉宾是法保网创始人兼CEO李俊凯,俊凯,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
李俊凯:大家好,我是法保网创始人李俊凯,也是连续 12 年创业者。毕业后第二年便开始就踏入了创业的不归路,连续创业四个项目。
最早的创业项目是金融行业;第二个创业项目主要是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用户运营营销解决方案;第三个项目主要围绕电竞和游戏的直播内容,做了直播互动的泛娱乐平台。在 2018 年 8 月份,围绕 ToC 和 ToB 两个大的赛道做了一次选择, 在ToB 整个大的赛道中,我们看到了法律行业的创业空间。
法律行业供需两端也存在着大量可以提高效率或者改造能力的空间。因此,我们带着互联网思维,做了一个专业服务的平台——2019 年的 1 月份,法保网平台就应运而生了。
法保网:让法律价值普惠大众
36C:从 2018年到2025年,这六年时间法保网的进展符合你的预期吗?
李俊凯:也是一波三折,目前反过来去复盘这个方向是没问题的。我们确实也看到了供需关系当中的一些机会,不同阶段,我们需要驱动平台一步一步往前发展,没有太多资本化思维。
第一阶段会偏向于营销战略,快速地在市场当中去拿到结果,赋能于平台的建设;第二阶段就快速进入到服务驱动的阶段,从业务驱动进入到服务驱动的过程中会发现,如果要解决客户服务满意(度)的问题,效率和成本就要同时兼顾。接着,我们就进入到产品和技术双轮驱动的战略阶段。在 2023年年初,我们开始拥抱大模型,做了很多 AI 的投入,一些数据的投入,包括知识图谱的构建,同时还要把大模型的能力产品化,又进入到了一个技术和 AI 驱动的阶段。
虽然过程一波三折,但是最终的目的是希望让用户得到普惠的服务。所以我们有一个服务理念是:响应要有速度,专业要有态度,服务要有温度,结果还要有深度。
36C:给大家介绍一下法保网的商业模式。
李俊凯:首先,法保网是科技驱动法律专业服务的平台。字面意思,就是我们希望通过技术的能力去提高专业交付的效率,为用户能够带来降本增效的效果。
在模式上,首先是要倒逼我们能够比传统供应链提供的服务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36C:法保网为这些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你们的当家产品是什么?
李俊凯:产品就是替代了传统的法律顾问,把线下我们认为相对效率较低的传统法律顾问的业务,做成了线上的服务产品。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法律服务产品产业化的1.0,覆盖大部分法律服务的场景。
我们给客户提供的是订阅服务,这个服务里面包含三个维度的产品能力,第一个就是满足我们线上法务部的能力;第二个就是主要围绕企业的经营,我们给他提供合规解决方案;第三个主要是围绕着企业不可规避的法律纠纷,我们给律所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同时这个解决方案赋能给我们的客户,帮客户解决诉讼的问题,实现了整个法务的闭环。
36C:三个产品的名称分别叫什么?
李俊凯:我们主营产品叫法保通,合规产品叫人力通,律所的数字化产品叫律 e 通。公司平台名字叫法保网,也是比较接地气的,别人一听就比较清楚公司是做什么的。
36C:名字是谁取的呢?
李俊凯:肯定是我取的。我们也有客户说,一听你们的名字就值一个亿(笑)。
AI实际应用服务占比超30%,有70%空间待开拓
36C:法保网现在的团队有多大?
李俊凯:目前法保网总部的团队规模是430人左右。研发占15%,专业服务团队占30%,营销团队占30%,和我们的整个管理团队组成了400多人的规模。
36C:法保网在全国的分布大概是怎么样的?
李俊凯:法保网全国有比较多的本地化合作伙伴(代理商)。目前代理商规模将近在360多家,分布覆盖200多个地级市,基本达成全国近70%的覆盖。
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发现,实际上渠道的能力与法保网平台营销的能力会有一些错配错位。平台本身能做的业务,可以再深维度来覆盖其他的场景,比如说跟阿里系相关的像钉钉、阿里云的生态合作,那是本地化的合作伙伴做不了的。包括政府的公共法律服务的合作,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B2B的合作实际上还是以总部驱动为主。
我们希望整个渠道的业务规模保持相对比较良性的持续增长,同时自营的业务规模能够达到相对比较健康的水平,实现两端业务达到五五开的配比,那整个公司的业务结构就非常的健康。
36C:刚才谈到2024年的时候增加的技术跟研发人员,然后因为技术和研发又使得客户的群体做了一定的压缩。
这事反映在营收结构上大概是怎么样的?以及从营收结构来看,参与了AI的这种营收和纯粹靠人工贡献的营收比例是怎么样的?
李俊凯:AI 带来的从量化数据上分析下来,第一个就是降低了30%左右的交付成本,但是这个背后实际上有30%左右的人力资源的优化空间。
30%是AI加人机协同,再加纯人工。所以这里面如果说综合来说,可能40%可以是AI驱动带来的业务,60%还是靠人。
36C:刚才介绍过法保网有三大产品,这三大产品对营收的贡献比例大概是怎样?
李俊凯:从营收上来讲,主营业务大概占比80%,合规产品有10%,还有其他增值服务10%。
36C:那我能不能这样理解?2024年我们能够看到是3.5亿的营收,但是其实在AI的投入上已经下去了,这个增速已经看到了,然后还没有正式的发力。
2024年初的三大产品,其实只有这个主力产品是主要营收的贡献者,其他两个新增产品也刚刚开始发力。那2025年是不是非常可期?
李俊凯:当然我们也是这么规划的,从2021年开始全国布局到现在,2023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2023年我们基本上实现了现金流盈亏平衡。
2024年我们面临着整个业务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在复盘整个2024年,然后再去做2025年规划就会非常明朗。几乎所有成本都降低了30%,30%目前来看就是降低了将近2000万的成本。我们从2024年在Q4实现了30%的下降,预估2025年的基本成本至少可以降低那么多。
同时AI在实际应用服务过程中,现在占比30%+,还有70%的空间是需要我们持续再去投AI建设。另外,因为整个业务结构已经形成了矩阵,2025年能够有比较大的增长。
与多家头部大模型厂商深度合作
36C:法保网未来将在2024年的基础上增长多少?
李俊凯:我们预计整体增长40%。
36C:基于前面这个数据表现,你自己怎么看待法保网在这个赛道的江湖地位?
李俊凯:我们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知。从2021年开始,模仿法保网业务模式的企业还是蛮多的,但这两年开始竞争者越来越少,差不多就是这样的状态。
从用户规模上这个领域来看,我们还算是比较头部的。并且在经济下行的这几年,我们的整个投融资都比较正常。
另外,就是我们真正在法律科技AI应用的场景里面,做得相对较深——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头部的大模型厂商与我们建立合作。原因就是我们离客户近,我们能够动态地去解决客户各种碎片化的法律问题。
目前,法保网大概每天要处理将近 20 万个线上的法律咨询,要帮客户处理几千上万份合同文本,几千个各种法律纠纷。我们不可能投入几百上千个人去处理法律问题,这个背后是有 AI 技术驱动的。
36C:既然法保网在法律垂直领域拥有那么庞大和精细的数据量,与通用大模型又有哪些结合点?
李俊凯:基于通用模型的技术能力,我们已经构建了法律行业的垂类模型。围绕着行业的核心数据,以及我们的知识结构和技术的核心算法,构建了法保 AI,目前我们参数量大概在 300 亿。
我们在法律场景下不断地去优化模型的能力,同时围绕日常的多轮会话、咨询场景、文本处理的场景,构建了两大核心应用—— FSC 和 FSW,可以理解为是全智能化的咨询模型和全智能化的文本模型。
36C:基模选的是哪一家?
李俊凯:没有说用哪一个或唯一的一家,我们会动态地去调试他们的模型能力,我们是多端混合的应用技术。
36C:法保网除了在杭州滨江设了总部,还在全国哪些城市设了直属团队的?
李俊凯:我们在五六个城市设了直属团队,像苏州、宁波、绍兴,包括湖州,还有江苏扬州、安徽合肥等
资本看好“AI+法律”服务行业未来
36C:可以向我们介绍一下法保网的创始团队吗?
李俊凯:刚开始我做直播平台聘请了一个法律顾问,这个法律顾问就是我们现在的联合创始人,他是浙大法学院的硕士,目前在公司负责法律服务产品;我们的 COO 原来是分贝通的联创;CMO 原来是 58 出来的,最早也是阿里系;我们的 CTO 从2013年到现在是11年时间,跟我连续创业;我们专业服务交付中心的负责人,来自于杭州银行...后面我们也源源不断地吸引来了很多人才。
36C:也可以和我们谈一谈法保网的投资人?
李俊凯:从机构投资人说吧,第一次创业之后,就积累了一批对我比较信任的合作伙伴,所以最早我们做项目还是比较轻松的。
法保网从 2020 年底,筹备了半年,大概是 10 月份才开始真正启动运作。第一家投资机构是浙江赛博乐资本,2022年年初是青珏资本,还有一家就是本土的中赢创投。同时,在2023年年底,我们跟安吉两山国控达成了合作意向,在2023年的上半年完成了A+轮的融资。
36C:法保网的投资人其实背景也各不相同,他们投法保网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李俊凯:早期投资机构实际上对法保网的未来是很有预期的,不管赛博乐还是青珏都有很强的投资经验,投资的标的也非常多,也给了我们很多的指导和建议,对于法保网这个平台以及法律科技去驱动这个产业的未来,大家都是一直看好的。
36C:法保网有上市计划吗?
李俊凯:很早大家就想把法保网资本化IPO:当 2022年法保网销售额做到 2.5 个亿时,就有中介朋友来帮我们梳理基本情况,做IPO的规划。但是从 2022年开始,整个资本市场环境变差了,国内外整个IPO的效率大幅降低,流动性也不足。
所以我们认为,不管是用户规模化,还是利润规模化,我们都要先把这件事情先做扎实,再去考虑 IPO。
36C: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考虑被投并购吗?
李俊凯: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不管是资本运作也好,还是孵化器/催化剂也好,它是否能够帮助我们巩固法保网平台的持续发展,是否能让我们能更好地构建行业服务能力。
36C:2025年对法保网有什么期待?
李俊凯:2025年,我们希望法保网将进入到精细化运营的高质量发展战略当中去——把客户体系结构化,把产品体系结构化,同时也把 AI 技术能力不断产品化。
通过这个过程来实现高质量发展。完成目标之后,也将会反哺整个公司的体系建设和组织建设。

洞察商业趋势,抢占风口赛道,汇聚爆款商机。今天,商机直通车为您带来精彩商机———法保网。

法保网是一家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一站式法律咨询服务平台,面向企业客户提供线上法律咨询、税务咨询、人力咨询、诉讼咨询等法律咨询标准化解决方案,赚取法律咨询服务收益。>>>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抢占区域独家合作机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