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洞察:平时舍不得,旅途时花钱却格外爽快!这是啥套路?
来源丨贝果财经(ID:beiguoshipin)
作者丨贝果看世界
点击阅读原文
你有没有发现,旅游途中花钱会格外爽快?平时看一眼价格都肉疼的衣服,旅游时说买就买了;平时点外卖不放过任何折扣,旅游时打卡网红餐厅,眼睛都不眨一下。
这些让人迷惑的消费行为,早就被学者们拿捏透了,总结成了专有名词。
一 心理账户
这一概念由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提出,大概意思是,人们会下意识地把不同资金归入不同的账户中,从而做出违背常理的决策。
塞勒让被调查者想象两个情景,情景1是,你买了一张100元的电影票,看电影前票却丢了,你会再买一张吗?情景2则是,你正准备买电影票,票价同样是100元,买票前突然发现自己丢了100块钱,你还会继续买票吗?
两种情况下损失的金额是相同的,但情景1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选择再买一张电,而情景2中,超过90%的人选择买票。
这是因为同样的100元,被人们放在了“电影票账户”和“非电影票账户”中。每个人对电影的定价不同,情景1中,预算低的人会想,我已经为电影花了100块,再买一张票就花了200块了,不值不值!
而情景2中,丢失的钱跟电影一点关系都没有,也就不存在这种负担。
套用在旅游消费的场景下,就是在一些人心中,旅游是高于“日常需求”的“改善性消费”,平时节约是十分必要的,但旅游是难得的放松娱乐,旅游账户中的钱多花一点也没关系!
二 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以往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
放在旅游的情景中,就是咱们中国人常说的“来都来了”。旅行中无论是否额外消费,机票住宿的金钱成本、制作攻略的时间成本都已然无法收回,都花这么多钱过来了,现在不买万一以后买不到,不是亏了?
于是为了让前期投入显得更加值得,不要“沉没”,我们也就更舍得在旅行中消费享受,达并自我安慰“多花钱是为了省钱”。
在消费者本身就存在心理弱点的同时,景点的商家为了盈利,也会用各种方法鼓励消费。
其中最常用的套路就是“锚定效应”。
消费者为陌生商品定价时,会下意识地遵循“避免极端”和“权衡对比”两个原则,商家会利用这一点抛出一支锚,引导你消费。
比如入住酒店,一小时200,一天750,有小时单价作为标尺,一天的价格就显得物有所值;
再比如不同规格的三档服务,价格分别为1700、2600、3800,根据避免极端的原则,大部分人会选择2600元的档位。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也是商家主推的产品,上下两个级别的设置只是为了增加客人选择主推产品的概率。
你以为你是自主为产品定价,实际上是商家左右了你的感知。
消费主义的小伎俩无处不在,出游放松的途中,买些平时舍不得买的商品和服务犒劳自己无可厚非,但遇到消费陷阱头脑发热的时候,一定要默念上面的三个名词冷静一下哦!
免责声明:文中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不代表本APP立场,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