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定调,两大省率先出手!“铁饭碗”终于保不住了!
“铁饭碗”,不“铁”了!
2024年,神州大地狠砸“铁饭碗”的消息,密集地一个个传来:中国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动手了,省直事业机构按不低于50%精简,编制精简不低于30%,科级和事业编制16名以下的事业单位直接撤销。最终结果是,连厅级领导职数都精简了9.3%,处级领导职数直接砍掉了25.5%。
中国人口第二大省——山东动手了,作为“考编大省”,却收回大批事业编制,启动省属单位“事转企”。事业编秒变“合同工”。媒体一度推测估算有10万人告别“铁饭碗”,波及范围巨大。
更重要的是,国家也定调了,在7月刚刚闭幕的三中全会《决定》文件中,明确提出:稳妥推进人口小县机构优化。这意味着,在去年提出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精简5%的基础上,机构优化也延伸到了县一级,小县城体制内瑟瑟发抖。
就连高校教师,也走上了砸“铁饭碗”的进程……为什么不仅人口小县在砸“铁饭碗”,人口大省也要疯狂精简编制?为什么考公考编的越来越多,拼命上岸却发现“岸”没了?为什么国家一定要克服重重阻力,解决人浮于事的问题,彻底激发市场活力?
这背后,不仅是现实的考量,也是改革进入“深水区”的需要。当市场化深入方方面面,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
近日砸“铁饭碗”引发轩然大波的,是山东。毕竟,在“考编大省”,流传的一句话是“不孝有三,无编为大”。
山东人迷恋编制到什么程度?有个段子是这样的:
在山东,男人最大的梦想是考上公务员找个老师当老婆,生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男孩以后考公务员娶老师,女孩以后考老师嫁公务员。
这种代代传承的“编制梦”,没想到被一个改革就砸碎了,这项改革名叫“事转企”。
近
日,山东印发《关于省属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引发热议。有媒体估算说,改革涉及所有省属事业单位,10万人将丢掉“铁饭碗”。
不过,山东很快辟谣说,这一估算属于“误读”,因为山东“事转企”的改革早已启动,这次只是更新文件,涉及范围并非所有省属事业单位,而主要是省级层面: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也就是说,改制为企业的事业单位,都是经营类、有“自收自支”能力、可以实现自我盈利的单位,比如报社、设计院、研究院、宾馆等。
事实上,十年来山东在2015年、2019年和2024年三次印发关于“事转企”的处理意见,持续推进。
那么,山东到底砸掉了多少“铁饭碗”事业编制呢?
2022年的一场发布会上,山东曾透露,十八大以来全省共完成了1336家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收回事业编制1.3万余名。
直至今日,这项改革还在继续进行中,列入名单里面的部分单位,仍未能彻底完成改革。
推动“事转企”改革的两个突出难点,主要是市场竞争和薪资待遇。
《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一位事业单位员工说,他所在的单位属于“小散弱”,如果转为国有企业,市场竞争激烈,难以生存。同时,事业单位和企业待遇差异大。根据政策,工龄满30年的员工和已退休人员的待遇不变,但年轻员工则有后顾之忧。
但山东的行动还是很坚决,不留退路:
2020年,这家单位开始实行“扎口”管理,人员只出不进,同时,在职员工也不再享受财政拨款待遇。
换句话说,表面上“保住”了事业单位身份,但失去了财政支撑,相当于只剩名头。
在全国范围内,砸“铁饭碗”的省不只是山东一个,实际上,山东是中央确定的5个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其余四个省是山西、黑龙江、内蒙古、江西,都在全力推进。
比如,近日黑龙江也印发了“深化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实施意见”,要求:
省直事业单位机构总数原则上至少精简20%
事业单位内部机构总数原则上至少精简20%
事业编制总数原则上至少精简15%
市(地)、县(市)事业单位机构总数原则上至少精简10%,事业编制总数原则上至少精简10%
待试点经验成熟,这样大力砸“铁饭碗”的一幕,必然会进行总结推广,在全国范围内上演。每一个可能涉身其中的“编制人员”,都要提前做好准备了。
如果说“事转企”主要砸碎的是事业编制,那么对广大的小县城来说,可能连正儿八经的行政编制——公务员都可能不稳了。7月21日,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到了 “稳妥推进人口小县机构优化”。
在人口小县的改革中,行政编制的稳固性也开始动摇了。何为人口小县?
以山西为例,在最初的改革政策中,6个人口不足20万的县城都纳入“人口小县”。像这样的“人口小县”,全国有多少呢?根据《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21(县市卷)》,纳入统计的2075个县域单位中,户籍人口在10万到20万人之间的县(市)有228个,10万人以下的县(市)有206个,其中5万人以下的袖珍县(市)有90个。
也就是说,以户籍人口估算的话,低于20万人的“人口小县”足足有434个,占比高达20.9%!
推进人口小县的机构优化,最先是在山西发端的。2019年,山西省委一位领导到基层调研,发现全省人口小县星罗棋布,但大多数地方的财政入不敷出、人浮于事。回去后,便协调各方,选择了人口不足20万的6个县进行试点改革。
改革的力度有多大呢?
可能吓你一跳。以河曲县为例,改革把原有的36个党政机构整合为22个,缩减比例为38.8%。事业单位由186个整合为40个,缩减比例高达78.5%!
经测算,在3-5年的过渡期后,河曲县的公用经费支出减少367万元,下降8.2%;财政供养人员比例,由改革前的32∶1提高到40∶1。跟随着山西的脚步,其他省份的小县改革也加紧跟上,开始把大刀砍向行政编制。
四川内江市,提出按照3%比例对市级行政编制进行核算精减;河南漯河市,对市直机关行政编制采取“一刀切”的办法,统一按3%的比例精减,共精减54名;甘肃全省按照5%的精减比例,扎实推进行政编制精减工作……让行政效能和经济、人口的规模相适配,也是当今的形势下,必然的结果。
在排队砸“铁饭碗”的队伍中,还有一支特殊的存在,就是高校编制,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这足以说明,砸“铁饭碗”作为一个改革动作,已经出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每一个人。
不少高校教师突然发现,自己也加入了砸“铁饭碗”过程中,成为要适应变化的群体。
前两年,清华大学50岁副教授被解聘的事情,在网上引发热议。据其自述,他在40岁时入职清华大学,并和学校签订了10年合同。
2022年,合同到期,学校因为他没有达到规定的科研发表,不再续签,给出的理由是,“教学方面比较突出,科研欠缺”。
他心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在网上发帖,劝人说:
你不一定要跳槽,但必须具备随时跳槽的能力
你不够强,就得每天看人脸色
这就是近年常说的“非升即走”:
考核期内未达到要求,则面临被解聘走人。
事实上,高校不会成为真正的企业,但在砸“铁饭碗”的进程中,高校率先被“企业化”了。
2015年是一个拐点。那一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对外宣布,2018年起,大学和公立医院不再纳入事业单位编制管理。
这意味着,高校教师开始丧失编制的身份,加入市场化的淘汰战。
2015年,北京市明确高等学校保留其事业单位性质,探索不再纳入编制管理,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只出不进,随自然减员逐步收回事业编制。
2020年,山西取消对高等院校年初统一下达增人计划的管理模式,将增人计划的权力下放到学校层面,从根源上改变了高校事业编制的的底层逻辑。
全中国的高校,开始逐步进入“非升即走”的“预聘-长聘”制时代。
北京大学走在前列,早在2003年已经开始探索。新聘的讲师和副教授都有申请晋升的机会,如果两次申请都不成功,很可能面临解约。
今年,更多的变化开始快速发生,高校事业编制的“铁饭碗”,也要没了: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将现行的13个部门整合精简为5个部门;
沈阳师范大学,严格控制新进人员规模,清理整治富余闲散人员;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改革后21个部门实有人员数量减少了18个;
……
同时,这一波浪潮也叠加人口负增长的社会趋势,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中小学校。前几个月,#2035年全国或有近200万教师过剩#登上热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乔锦忠研究团队测算结果显示:到2035年,全国将有约150万小学教师、37万初中教师过剩。过剩则意味着裁减,中小学教师的“铁饭碗”也开始晃动了。
为何要突破重重阻力,也要打碎“铁饭碗”?很多人以为原因是“缺钱”。确实,根据财政部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广义财政收入约13.6万亿元,同比下降约4.8%;全国广义财政支出约17.2万亿元,同比下降约2.8%。
广义财政收支差额约3.6万亿元。
不过,作为一项谋划长远改革举措,砸“铁饭碗”的动作,并不是短期的应激反应。
要知道,“铁饭碗”本身就有自我膨胀的惯性。对比2020年和2023年的《全国住房公积金年度报告》就会发现: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数量由72.61万个,变成了72.05万个,3年减少了5600个;但实缴职工却由4513.36万人变成了4835.9万人,3年增加了322.54万人。
单位数量是砍了,但编制人数却增加了。如果不加以干预,就会人浮于事、越来越臃肿。
此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人口的持续收缩以及流动带来的资源重新洗牌。
当前,中国人口出现“二连降”。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了85万人,2023年减少208万人。
有报告预测,未来30年中国人口减少14%。越来越多的城市进入“零门槛落户”的时代,人口争夺战打响。
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新的概念——“收缩型城市”:当人口持续萎缩,这些城市出现经济增长放缓、财政收入乏力,财政供养人员的缩减也就不可避免。
通过打碎“铁饭碗”,引入市场化机制,重新激发各个领域的活力,从来都是改革的“关键一招”。上世纪90年代,席卷全国的国企改制浪潮,打破了无数“铁饭碗”,让2000多万工人下岗,投身到市场经济的时代洪流之中。
这是改革的破局大招,也伴随着一代人的痛苦、挣扎和重生。对每个个体来说,时代的潮水无法抗拒,好好学会“游泳”,永远比在“岸上”躺着更加重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