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大佬,重磅发声!

商界观察
03-07 14:00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为中国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它们扛起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它们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

 

当中国经济面临挑战,民营企业在求存求变的过程中,仍然会遇到市场准入、融资难、逐利性执法等诸多难题。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如何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每年的全国两会,企业家代表委员和专家的建言献策,既提供了观察中国经济的视角,也透露出未来的经济趋势。

 

我们梳理了十余位企业家和专家的建议,一起来看下。

 

关于民营经济

 

皮剑龙:建议遏制对民营企业逐利性执法

 

全国政协委员皮剑龙《关于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坚决遏制逐利性执法的提案》中指出,民营企业一旦遭遇逐利性执法,企业将面临无法正常运营的风险。在一些逐利性执法案件中,执法机关所采取的罚款、扣押、冻结财产的措施,直接切断企业自身的资金运转,最终导致企业停业、关闭和员工失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基于此,皮剑龙建议:

 

1. 完善立法,明令禁止逐利性执法;

 

2. 执法过程中罚没所得全部依法上缴中央财政;

 

3. 执法办案经费应当由中央财政统一调拨;

 

4. 完善对执法权的监督机制;

 

5. 对违法逐利性执法行为严肃问责。

 

高子程: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刻不容缓

 

2月21日,司法部、国家发改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组织召开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座谈会,听取民营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对立法的意见建议。会上,司法部部长贺荣强调,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已经启动。

 

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高子程认为,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是市场信心和活力的迫切需求,也是财税、科创、补齐民企保护短板弱项的现实需求,应当切实从法律制度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用硬实措施落下来,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持政策和执行的一致性、稳定性。

 

因为,他建议以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为出发点,根据实践需求,制定一部务实、管用、操作性强的法律,切实解决当前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

 

关于人工智能

 

周鸿祎:把数字安全做成“自来水”式公共基础服务

 

今年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携三份提案上会,他在《关于全面建设安全云、推广数字安全云化服务的提案》中建议,以“安全即服务”的理念破解数字安全难题,将数字安全做成像“自来水”一样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

 

具体来说,他提出建议:

 

1. 统筹建设数字安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集中数字安全能力;

 

2. 改变重建设轻效果的思路,鼓励各单位购买数字安全云化服务,作为传统网络安全建设的升级路径;

 

3. 鼓励网络安全企业积极转型,以安全即服务的方式来为国家整体数字安全水平提升做出贡献,尤其是鼓励具备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发挥更大作用。

 

雷军:建议将AI纳入九年义务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准备了4份建议,围绕“低碳”和“智能”两大方向,涉及绿色低碳、人工智能、智能驾驶、智能制造等领域。

 

在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方面,雷军建议,将人工智能纳入教育培养体系,一方面从义务教育阶段普及人工智能素养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设置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同时将相关内容纳入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大力推进高校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建设,加大对高校人工智能学科建设的投入,加强与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扩大教学力量,拓展更多专业,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培养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综合型人才。

 

关于新质生产力

 

周云杰:建议强化智能家居行业顶层设计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在《强化智能家居行业顶层设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表示,智能家居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他建议国家强化顶层设计,研究制定3-5年发展规划,指导智能家居行业加快发展。

 

为了加速新型工业化新动能,周云杰建议,从建设、应用、研发三个方面统筹推进,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推进智能交互引擎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

 

一是建核心能力。建议以国家级“双跨”平台特别是头部平台为依托,集中力量开展智能交互引擎共性技术联合攻关。

 

二是应用到关键领域的典型场景中。发布关键领域典型场景清单,发挥大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在家电、汽车、建筑等行业率先示范智能交互引擎的创新应用,并建立相关行业标准。

 

三是实现科技研发的突破。建设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顶级开源社区,并组建算力联盟,开放国家算力平台,支持各类大模型训练。

 

贾少谦:既要重视原始创新,更要重视产业化落地

 

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贾少谦在议案中提到,强化企业“出卷人”地位,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他认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要重视“从0到1”的原始创新,更要重视“从1到100”的产业化落地,让科技创新的种子真正成长为参天大树。他建议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创新引领作用,支持产业链“链主”企业牵头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共性技术研发供给,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满足国家需要和市场需求。
 

关于绿色发展

 

钟宝申:需加强政策支持 促进绿氢及绿氢化工产业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新能源消纳、绿氢产业高质量发展、改变光伏行业低价中标乱象、农村光伏等内容的多份建议。

 

针对绿氢产业,钟宝申认为,绿氢作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方向,技术密集、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发达国家出台鼓励政策,支持本地区产业发展。中国需加强政策支持发展,抢占高地,促进绿氢及绿氢化工(绿色甲醇、绿氨等)产业发展。

 

对此,钟宝申建议:

 

1. 鼓励可再生能源制氢,支持离网制氢项目申报;


2. 建议明确政策要求,促进多绿氢多应用场景落地。明确绿氢逐步替代的原料比例及明确氢化工的碳减排量;


3. 建议完善技术标准和体系建设,做好行业准入;


4. 目前内蒙、吉林、河北已放开非化工园区制氢生产,建议进一步全国性取消电解水制氢、氢基化工(甲醇、合成氨等)必须进入化工园区的限制。

 

李书福:夯实碳市场基础,推动汽车产业实现“双碳”目标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关于夯实碳市场基础 推动汽车产业实现“双碳”目标》中表示,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应充分发挥“链长”作用,引导上下游产业链持续有效降碳,率先实现“双碳”目标。

 

国内外碳相关的政策体制以及碳市场建设进展,阻碍了国内汽车产品国际化的进程,加快建设全国碳市场,出台碳管理相关机制及政策以及规范碳管理数字化平台,刻不容缓。由此,李书福提出以下建议:

 

1. 建立汽车行业统一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并推动汽车产品碳足迹的国际衔接互认;

 

2. 优先促进《积分办法》与碳减排体系的衔接机制,在全球碳博弈中打造中国汽车的低碳竞争力,补齐现阶段国内汽车行业碳排放管理的短板;

 

3. 加快出台重点行业碳减排扶持政策,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并通过市场机制促进企业有规划的碳减排;

 

4. 加强数字化碳管理工具的规范化管理。

 

关于融资

 

李东生:上百亿资本金完全靠企业,压力很大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带来多份建议,聚焦中国高清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改善科技制造业融资环境。

 

他认为,科技制造业是高科技、重资产、长周期产业,资本投入很大,建设和投资回收周期比较长。这类项目建设和运营需要比较大的资本金,资本市场是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但在全球及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科技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增多,需进一步改善融资环境,推动科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以半导体显示行业为例,一个项目投资几百亿,“如果资本金不到40%以上,很难在金融机构得到项目融资。所谓资本金就是企业的自有资金,来源就是两条,一个是企业的盈利积累,另外是企业在资本市场做股权性融资。如果上百亿的资本金完全靠企业的利润、自有资金来融资的话,压力是很大的。”李东生表示。

 

如何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支持高科技、重资产、长周期的科技制造业的融资,李东生建议:

 

1. 增强融资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2. 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

 

3. 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针对科技制造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拓宽企业融资路径;

 

4. 拓宽资本金筹集渠道,延长项目贷款期限,为企业全球化提供融资支持等。

 

江浩然:以大数据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质效


融资是中小企业的生命线。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江浩然在《关于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力度的提案》中建议,建立有公信力的数据库,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给科技型中小企业精准“画像”,帮助银行进行客户筛选、额度测算及风险监测等,快速审批贷款。

 

关于出海

 

张学武:让民营企业“出海”更有底气

 

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需求旺盛,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全国人大代表、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学武看来,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应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合作,建立多边贸易和投资机制,为民营企业海外发展创造更加稳定和有利的外部环境。

 

他建议构建“出海”服务平台,为民营企业提供全面便捷的服务。政府可在平台搭建、政策咨询、融资服务、风险评估和安全指引等方面提供支持,帮助民营企业更好进行国际化布局,对民营企业在海外自建产销渠道、推广自主品牌视情况给予政策支持,让民营企业“出海”更有底气。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