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重磅发布!明确下一阶段政策思路
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在系统回顾一年来政策及成效、全面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基础上,阐释了下阶段政策取向及重点。市场专家指出,本次《报告》释放了积极信号,未来人民银行对经济回升向好依然有望保持较强政策支持力度。
展望2024年,《报告》认为,我国经济有望进一步回升向好,投资继续加力、消费稳步改善、外贸韧性较强。另外,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也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2024年,物价有望温和回升。
对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主要思路,《报告》明确,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合理把握债券与信贷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预计物价总体呈温和回升态势
《报告》指出,总体看,2023年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过去一年,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报告》显示,2023年12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75%,较上年同期低0.22个百分点,持续创有统计以来新低;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7%,较上年同期低0.29个百分点,超过23万亿元存量首套房贷款利率平均下调0.73个百分点,每年减少借款人利息支出约1700亿元。
展望2024年,《报告》认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也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从国际看,发达经济体本轮加息周期或已结束,但高利率的滞后影响还将持续显现。2024年还是全球选举大年,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可能增大。从国内看,经济大循环也存在堵点,消费者信心指数和民间投资增速仍处低位,需求不足与产能过剩的矛盾较为突出;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4个月位于收缩区间,社会预期依然偏弱。
《报告》认为,2024年,物价有望温和回升。未来随着基数效应逐步减弱、商品和服务需求的持续恢复,预计物价总体呈温和回升态势。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降幅预计也将持续收敛。中长期看,我国处于经济恢复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供需条件有望持续改善,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本次《报告》以专栏形式对于如何理解新规律新特点、未来如何应对进行了解读。《报告》强调,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合理评价金融支持的力度,要解决好“看什么”的问题。
《报告》指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加快推进,要求信贷高质量投放。一方面,新动能贷款持续较快增长,占比稳步提升。另一方面,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传统动能贷款增势趋缓,占比逐渐下降。两个方面合在一起,虽然总的增速可能较过去有所回落,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是显著提升的。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超过230万亿元,是每年增量的10倍,需要更加注重处理好总量与结构、存量与增量的关系,盘活低效存量、不良贷款核销、在社会融资总量中持续提升直接融资占比等,这些因素也会对今后信贷和融资增长带来积极影响。
《报告》指出,要减少对月度货币信贷高频数据的过度关注。我国贷款增量存在比较明显的季节特征。从历年统计数据看,一季度尤其是1月新增贷款会多一些,4月、7月、10月则是贷款小月,这些季节性规律主要与银行内外部考核以及融资需求特征有关,要客观看待。
《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阶段,评判经济发展不只是看经济增速,评判金融支持也不能“唯信贷增量”。要多看利率下降的成效;要多看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要多看涵盖直接融资的社会融资规模,或者拉长时间观察累计增量、余额增速等,更全面看待货币金融条件。
加强对LPR报价的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估
《报告》以专栏形式详细介绍了利率自律机制成立十年来的成功实践。《报告》指出,自2013年成立以来,利率自律机制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切实服务宏观调控和金融管理要求,通过务实精干的组织架构和高效有序的工作机制,对合计超过400万亿元的存贷款利率定价进行有效的自律管理,以有限资源撬动了较大规模的管理实效,成为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生动实践。
《报告》明确,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完善利率自律管理方式,为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做出新贡献。
一是加强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的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估,提高报价质量,为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提供有力支持。引导成员单位根据市场利率变化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二是督促银行持续健全存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坚持风险定价原则,切实理顺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大银行和中小银行之间的利率关系。
三是建立健全自律约谈和通报机制,提升利率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完善利率自律机制组织架构,促进高效履职。
优化新增贷款投向、推动必要的市场化出清
对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主要思路,《报告》明确,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具体来说:
一是保持融资和货币总量合理增长。灵活有效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搭配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障政府债券顺利发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和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支持金融机构积极挖掘信贷需求和项目储备,促进贷款合理增长,加强信贷均衡投放,增强贷款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着力提升贷款使用效率,通过部分贷款到期回收后转投更高效率的经营主体、优化新增贷款投向、推动必要的市场化出清,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支撑。
二是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导向作用。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保持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稳定性,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实施好存续的各类专项再贷款工具,整合支持科技创新和数字金融领域的工具方案,继续加大对普惠小微、制造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
用好新增的抵押补充再贷款工具,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三是把握好利率、汇率内外均衡。稳步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加强预期管理,做好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分析,坚持底线思维,防范汇率超调风险,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四是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加强货币市场宏观审慎管理,完善货币市场流动性监测机制。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深化对外货币合作,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
五是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提高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能力,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中注明来源及作者名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仅作分享之用。如分享内容、图片侵犯到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您可以发送材料至邮箱:service@tojoy.com